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月照燕云 » 二十三 莲叶田田虔州行(一)

二十三 莲叶田田虔州行(一)

    天上的雪一阵一阵的飘着,街道两边的房顶已经积了白白的一层;周璋和父亲走在泗州城的大街上,不时又北风卷起雪花洒在他们的脸上。府学已经开学快半年了,紧张繁重的学业让周璋几乎没有走出过校门。只有岳毅隔三差五会来汇报车坊的事情,他才会放下手中的书本,帮着岳毅完善车坊的制度和产品。府学所学的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大大的超过以前,周璋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来。科举--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成功,没有一番刻苦努力是不可能侥幸上岸的。

    昨天,父亲的出现还是让他吃了一惊;还以为家里有什么事情。一问才知道知州范大人让他们父子去府衙一趟。父亲也不知道什么缘故,反正范大人找他们应该不是什么坏事。

    今天一早,父子二人踏雪前往府衙。路上行人不多,不过还有几个人在冒雪行走。好在府学到府衙很近,一会而到了府衙后门。管门的大爷已经认识这位大人的师侄,赶紧把他们父子让进房里;并且好心的帮着二人把身上的雪花掸尽。然后告诉二人,大人正在书房里等候他们的到来,让他们直接过去。周璋父子二人穿过院子来到书房门口,范大人已经在里面招呼二人进去。二人走进了书房,书房里生着炭火顿时给人温暖如春的感觉,一下子舒服了很多。父子二人定了定神,才发现屋里还有一个陌生人,走在范大人的对面。此人见到周璋父子走了进来,立即站了起来面带微笑向二人点头致意。只见此人身材修长,面色白皙;年纪约摸二十八九岁的样子,脸上的微笑给人一种很舒适很和谐的感觉。范大人此时也站了起来,对此人说道:“这就是周敦和先生和他的儿子周璋”。又对周璋父子介绍道:“这位是程颐先生,是濂溪先生周敦颐的学生”。听到周敦颐的名字,周璋小心灵狠狠的一震,爱莲说的作者、宋明理学的创始人、爱莲堂周姓的祖先。鲁迅先生,周总理等人的远祖;当然也是那个时空周璋的远祖。

    当然是不是远祖不重要,重要的是理学的创始人,当代绝对的学术大牛。这对需要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周璋来说太重要了。这个震动还没停下,脑子里又咚咚两声响起;进了另外一个信息。程颐--程朱理学的创始人之一,牛啊,大牛人。继承和发扬了儒学,统治中国九百年左右的学术思想。尽管在后世有那么多的批判声音,但不可否认这是一门伟大的学说。我们无法用后世的标准去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也无法用后世的价值观要求历史人物。但理学显然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统一,文化统一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理学把汉唐以来略显松散的儒学凝聚成一个基础坚实的大统一学说。这样的大牛人就站在面前,让周璋怎么能部激动激动;差点说给我签个名吧。

    范大人一向见惯周璋这小子神定气闲的人模人样,现在看到他有点失态很是新奇。“见过周师叔,周师弟”。程颐躬身向周敦和先生行礼。周璋又惊又喜什么时候攀上这个大牛师兄了。幸好边上范大人见二人露出疑惑神情,给二人解释道:“濂溪先生早年曾经受教与范文正公,所以与方先生和在下一直以师兄弟相称,这才有此称呼”。周璋父子这才明白,周先生连忙还礼口称不敢。二人又谦虚客套几句,互相谦让一番才又重新落座开始叙话。

    范大人笑着对程颐说道:“正叔,他们父子二人我已经帮你叫过来了,有什么话你们可以当面直说”。程颐点头称是开口说道:“两年前范师叔给老师送去了周师叔编写的数学教材,师父和我两年里花了不少的时间专研。师父和我都对里面的知识和研究思想大为敬佩,师父认为这是一门伟大的学科”。说完喝了一口茶又接着说道:“师父觉得这本书后面应该还有很多的内容,希望能和师叔一起研究。师父现任虔州通判,官职在身不得自由所以向请师叔去虔州府学任数科老师”。又看着周璋说道:“师父还言为避免师叔有后顾之忧,师叔可带婶婶还有周璋师弟、周苹师妹一起过去,生活上师父会安排好。师父还答应可以教导小师弟,如果中意的话收小师弟为弟子也无妨”。

    周璋听完程颐的话自然是大喜过望,马上就想点头答应;可是父亲在此还轮不到他马上做主。周先生看着程颐说道:“承蒙濂溪先生厚爱,我自当效劳”。有对范大人说道:“只是不知小儿的学籍如何处理,不在泗州府学读书是否会影响他的科考”。范大人闻言笑道:“周先生无须担心,府学也有在外游学的学生。解试并没有规定一定要在府学读书,只要到时候回来参加考试就可以了,不会有其他的关碍”。周先生这才放心,他能如此爽快的答应,也是为周璋考虑;能得到濂溪先生这样的学问大家教导对周璋太重要了。解决了心中最后的疑虑周先生向程颐拱手道:“那就多谢联系学生的厚爱,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程颐听罢也是非常的开心,任务能如此顺利的完成自然心情不错了。中午知州范大人设宴款待了程颐和周璋父子;席间谈话程颐的博闻广记,渊博的学问,独到的见解确实让周璋父子二人惊叹不已。而程颐也为周璋偶尔的插话感到惊奇,虽言语不多却每每有新颖的观点,很是发人深思。难怪范大人一力推荐周璋给师父呢。众人言谈投机,酒是点到为止最后以茶代酒尽欢而散。

    现在是冬天路上难行,周先生和程颐约定年后赶赴虔州。程颐答应年后会安排人过来迎接周先生一行,这才依依不舍的告别。父子二人从府衙出来回到府学,自有明德车坊安排周先生食宿之事,第二日会都梁县学。周璋回到府学后继续投入紧张的学习,算算到过年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出发前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安排,此去山高水远起码要到解试的时候才能回来,所以这边的事情得好好的谋划安排一下。

    明德车坊的事情本来有三年的时间可以循序渐进的安排。现在看来很多事情要提前了,此去起码要两年以上才能回来,很多事情如果等回来再做那就太误事了;周璋实在不想等怎么长的时间,于是抽了个时间约好方员外、岳毅在车坊里相聚。着重交待了车坊的分工事宜,建立专门的配套小作坊;让岳毅选择一批年轻的能吃苦耐劳的相对心灵手巧的工人,加以重点培养,分组专攻关键工序。在教他们操作的同时,也要教他们文化知识和数理知识,尽可能的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不断的提高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等等。周璋口干舌燥的讲了很多,岳毅不管懂还是不懂都仔细的记了下来,在以后的工作中慢慢的体会。周璋又传授了一些技术给岳毅,液压原理,并给了他简单的液压机的设计图纸,周璋告诉岳毅慢慢的试验研制,如果能把液压机制造出来可以替代很多的人力,还能解决很多人力无法完成的事情。在岳毅基本了解液压是怎么回事以后,又给他讲解了齿轮传动的原理、渐开线的形状以及在当前工艺水平下如何制造齿轮。又叮嘱岳毅不要怕犯错误要大胆的试验。同时也拜托方员外在管理好明德车坊的同时,要大力支持岳毅的新品的研发和试制,对新产品开发的失败要有足够的理解和支持。绝不能因为暂时的失败而停止研发新品。林林总总说完了一大堆,这才精疲力尽的在岳毅的目瞪口呆的神情中离开了明德车坊。回到书院的日子也不轻松,杨晋在学完数学的教材部分后,而且是那种学的特精通的那种,就是如果我做不出来,肯定是你题目出错了的那种学神。一直盯着周先生要下一部分的教材,想学新的知识了。周璋一直认为时机还没成熟也就一直没有写出。现在要去虔州了,只好提前写出来,何况还另有他用。

    周璋也觉得光靠那些数学知识到虔州学府和濂溪先生交流肯定是不够的,于是有耐心的抽时间编写了数学‘二’。知识点涵盖了方程,函数,当然只到一元二次方程和函数。基础几何知识三角形,四边形,圆,还有对测量很重要的三角函数等等。又花了不少的时间编写例题和练习题,陆陆续续花了一个多月才初步完成期间杨晋和方明也出了不少的力,整理和抄写。并告诉已经已经没有专门的时间给他讲解了,当然是假传父命了,现在还得扛着父亲的招牌,虽然杨晋已经早就开始怀疑师弟的数学水平远远远远超过师父了。有什么问题尽量自己搞明白,实在搞不明白又实在想弄明白再来询问,周璋不负责任的推却道,而且还不保证能教会他。

    杨晋接触道这些新知识后,就想穷鬼掉进了宝库里。他贪婪的吸收着这些知识,同时被这些巧妙之极,美丽至极的学问所倾倒;恨不得一天又六十四个时辰学习这些知识,痴迷到走路都撞到了大树上。周璋不得不提醒他,这门学科还有很多很多的知识要学习和研究,请他务必保重好身体;更关键的是要保护好脑中不要被树撞傻了。杨晋这才稍作收敛,逐渐的向正常的学生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