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月照燕云 » 四十 四明微雨燕双飞 (二)

四十 四明微雨燕双飞 (二)

    岳毅经过几年的历练,已经变成了一个成熟干练的人。初冬的午后,两人站在家后面的小山坡红红的枫树下面,聊着童年的往事,时光啊让两个儿童都长成了高大的男子汉,都已经成家立业了。时光拉远了很多东西,唯一不变的是两人的感情。

    “江南是我们后面发展的重点,方明会南下苏州建立明德书院。你这边也准备一下,也南下苏州建立和管理苏州明德车坊。这个车坊在规模和产品上都会超过泗洲明德车坊很多,苏州明德书院也会为你提供足够的技术和研发人才。这些工作很重要,开拓是很艰难的工作,你要有心理准备”周璋望着远处的群山,对着岳毅缓缓的说道。

    “因为你,我有机会读书识字,因为你,我摆脱了做农民的宿命,走出了大山,看到了希望才有今天的日子。以我们的感情这些本不用说出来,今天说出来,只是告诉你只是让你相信,无论多么艰难我都会跟随你的脚步”岳毅有点激动的说着。

    “好,你马上出发去苏州,家小倒也不用太多考虑,方员外自然会照顾仔细的,我需要明年就能形成超过泗洲车坊的产能。”岳毅点头答应,二人又聊了一些家长里短,儿时的趣事,天色将晚这才回到家里,林芝早已经安排好酒食饭菜,也不叫别人,二人小酌几杯。对着家乡的青山明月,门外的潺潺溪水,自有一番情趣。

    晚上夫妻二人,新婚燕尔之际,自然是蜜里调油,一番狂风暴雨之后,周璋轻轻的抱着林芝,享受这天赐温柔。好久周璋打破了宁静说道“年后就要赴越州余姚知县任了,你是怎么打算的”。娇柔的林芝无力的说道:“自然是你到哪里,我就跟你到哪里了”。周璋无奈道:“这个我还要问啊,我问的是你自己的打算,比如,教书,经商,种地”;周璋一本正经的说着,林芝一本正经认真的听着,就听周璋接着说道:“还是养很多很多的猪生很多很多的娃娃-----。”林芝闻言轻呸一声,起身敲打周璋,一阵打闹。干柴烈火又是一番电闪雷鸣,许久后响起了周璋疲惫的声音,‘刚刚我们说道哪里了’?

    林芝无语的白了一眼,周璋接着道“想起来,说到了养猪到的事情,真的你有什么打算”。林芝哼了一声,“我想去苏州去教书,你会答应吗?”周璋哈哈两声:‘想离开本夫君大人,可能吗’?“你说咋办,别卖关子了”林芝佯装恼怒道。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以前大致和你说过这些道理.所以任何事情的成功都要有强大的经济支持,比如我们有明德车坊后,就能轻易的做很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范师叔就要离开泗洲.后续的官员很难维持明德车坊的现状.所以我和范师叔商量后,决定把股份出售给官府,同时出资把研发这部分全部收购,以后只买技术给明德车坊,一个明德车坊就做出如此的事业,这个只是我们商业行为的开始,这些事情我不可能全部交给别人,除了你”.周璋一口气说了很多.

    林芝的神情也渐渐的严肃起来问道:“我应该怎么做呢”.周璋继续说道:“具体的事情后面再做详细的计划,但有个大的原则,我们将逐渐淡化在泗洲的利益,重心将全部转移到东南,以苏杭为中心,发展工业和海外贸易,以此为支点带动文化教育,交通水利,农田塘坝等等的全面发展,我们的产业将是火种和领路人.如果可能的话,五十年后老子开着拖拉机去开发北大荒”.林芝正在严肃的听着,最后一句,每个字都听得很清楚,连在一起就不知道什么意思了,问道,‘你说啥啊’.同时小手也伸向了周璋的腰间.周璋呵呵一笑,“别问为什么,当我没说”.

    两人说着说笑着,嬉闹着不知何时,眼神又开始迷朦起来,年轻就是好啊.........不觉已经是东方欲晓了.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争忍离别情.江南的春天来的早,北国还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时候,钱塘江两岸的吴山越岭已经有嫩黄的小花点缀在一片翠绿中.

    周璋一行三十多人走在钱江南岸杭州到绍兴的驿道上,吹着清冽却不寒冷的风,看着两岸郁郁苍苍的青山,一条条清澈透底的山溪,溪水中偶尔游过的溪坑鱼,还有横跨在小溪上的一座座古朴的石桥,周璋不由的痴了,重游是寻找过去的岁月,风景依旧却没有看风景的人.跨过不知是岁月还是时空的周璋,看到了熟悉的山水,却没有了熟悉的人.

    周璋他们是过了元宵出发的,明德车坊的新一代最好的四轮马车,明德快递的沿途无微不至的照顾,使得周璋一行路上的舒适度得到了极大的保证,正月二十一到了杭州,范师叔要进京述职,还没有到任,在杭住了一晚,第二天没再停留,一路向绍兴出发.

    下午,太阳西下的时候来到绍兴西门,西施浣纱的梦幻,兰亭流水的幽雅,大禹治水的坚韧,还有沈园柳老的忧伤-----嗯嗯,这个不算还没发生.这个充满了美好故事,像夕阳下的流水一样温柔美丽的古城,展现在周璋的面前.恰如一壶花雕酒悠远绵长.

    师父知越州事周敦颐濂溪先生已经差人在门外等候了.濂溪先生去年从永州通判任上调知越州,没有进京直接赴任了,所以能比周璋先到此地.周璋不知道的是,历史在这里拐了个弯,原来时空的历史上濂溪先生去广西路任职,因为感染了瘴气于五年后去世.现在调任山明水秀的江南之地应该不会在出现这样的事情了.

    师徒在他乡重逢自然是激动不已,从虔州分别已经快三年了,师父还是精神矍烁,多年的宦海历练,再加上对世界本源的通达,已经让先生很难有情绪波动了.然而看到了这个最疼爱的关门弟子,没有辜负他的期望的弟子,还是非常激动高兴的,脸上不觉露出欣慰的笑容.周璋带着林芝见过了师父和师娘,又逗了两个小师弟一番.

    吃过晚饭师徒二人这才到书房坐定,安心叙话。两年多的经历对周璋来说是有着巨大的进步和变化的。金榜题名,洞房花烛人生的两大喜事都在去年满满的收获了,絮絮叨叨聊了很多,周璋的孺慕之情得到了极大的释放,二人这才就当前的局势开始了谈话。

    “师父,皇帝继位一年,今年改年号熙宁。除旧革新的心意已经表露无意,去年一年宰执台府两制的人不停的变换,最终老臣们欧阳修,韩琦,相继离开朝堂,首相曾公亮年岁已高,在朝也是象征大于实际作用,所以现在朝堂之上只有御史中丞司马光先生为中坚力量,惜乎君实先生沉稳有余,开拓不足,是一个保证路走的不歪的人,能给革新托底的人,的确不是领导革新的人。观朝野上下惟有养望多年的王安石了,此君威望已足,一出无人可挡了。当此君臣相得之际,必将大刀阔斧的除旧布新,不知师父对此有何看法”。

    周敦颐沉吟片刻道:“为师已经是知天命之人,对功名已经别无多求,为政一方肯定以安民为主,以造福百姓为宗旨。王安石公为师八年前曾经与其详谈得失,知其人刚正坚毅,以天下振兴为己任,实乃当下力挽狂澜的不二人选,惜乎,为人失之变通,太过执拗。皎皎者易污,峣峣者易折,为师不看好王安石的革新。”

    周璋站在历史的高度,知道王安石变法的结果,师父仅从王安石的性格就知道变法到的结果。其中的智慧和见识确实非同寻常。

    只听师父接着又说道:“你的省试和殿试的策论,陛下已经抄送到为师这里,并嘉奖为师为政清廉,绩效卓越,育人有方。除虞部郎中,知越州事。陛下已经清楚的告诉为师,为你的试验保驾护航,同时监察纠偏以防落人口实,后果不堪收拾。又调范纯德师叔知杭州事,一方面可以给你助力,一方面如果你取得绩效,杭州会跟进效仿。总之,陛下对你还是怀有很大的期望的”。

    周璋闻言陷入了沉思之中,以前虽也有这些认识。但远没有师父破析的如此深刻清晰。过了好一会才说道:“多谢师父提醒。我需要认真考虑一个方案,不过我首先去了解一下余姚县的情况,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计划,到时再请师父指正。”

    濂溪先生点头称是,谋定而后动不会错的,但也要抓紧时间,年轻的皇帝的耐心是经不起考验的。先生又提醒了周璋一下。看看夜色已深,师徒二人话别,各自休息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