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月照燕云 » 四十 四 四明微雨燕双飞 (五)

四十 四 四明微雨燕双飞 (五)

    天明即起,洗漱完毕.周璋会同陆大人,余大人一起来到知县签押房.各安其位依次坐下,周璋把杨晋细化润色过得两份计划给了陆,余,二位,让他们先仔细看半个时辰,然后在一起讨论.半个时辰很快过去.

    陆,余二位对视一眼,县尉陆炳之开口说道:“大人的规划很是宏伟,如果真的能实现当然是再好莫过了.只是不知大人如何实施,能够实现这个目标”?一边的余主簿也说道:“下官,也想知道大人的具体实施方案”.周璋哈哈一笑道,今天请两位大人和一众乡绅前来就是想和众人商讨一个肯定能成功的方案”.陆,余二位心里直冒冷气,一开始担心年轻气盛的状元知县好高骛远瞎折腾,半年来知县大人倒是不问世事,寄情于山水之间,让他们都忘了这茬.结果,好嘛,这里有个巨大的雷在这里等着呢.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周璋知道二人的想法,连一贯激进的杨晋都被这个规划吓得不轻,何况两位不老的大人.此时倒也不用多做解释.正在此时,外边衙役禀报,五位家主和当地有名的乡绅都到前面了.三人闻言一起向前面走去.众人相见自是客套一番.周璋带着众人来到了德惠桥边,那天周璋题字的石碑还矗立在桥头,被红布盖着.

    孙,王,陆,姚,虞,之首的孙家之主.孙霆字文峰,已过知天命之年,进士出身,外放过知惠州,现归隐居乡下,平时以教书育人为乐.在余姚乃至越州范围都很有德望,其加子弟在外为官着也不是少数.周璋一直和他诗书交流,谈政论道,针砭时事,言语非常的投机,快要引为知己了.孙老大人非常欣赏周璋的学问和见识,对这个年轻的知县寄予了极大的希望,也有心交好.所以二人相处的很是愉快.

    周璋拱手对孙霆道:“请老大人和下官一起揭开红布”.孙霆笑哈哈的和周璋一起揭开了石碑,那天书写的‘一曲蕙兰飞彩鹢

    双城烟雨卧长虹’十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经石匠雕刻后还是还清晰无比.周璋又对孙霆道:“请老大人,在题写一下碑文,以此记载今天的盛事”.这种事情自然难不倒饱读诗书的孙霆,两刻钟不到一片碑文洋洋洒洒的写在石碑的反面”.

    周璋又请来三天前的那位石匠,让他把孙霆写好的字雕刻出来.石匠闻言点头应是,拿出工具开始雕刻.因为三天前刚刚雕刻过,石匠也是轻车熟路,以为还是像刻豆腐一样容易,结果一凿子下去,纹丝未动.他情不自禁的噫了一声.四周众人都是看过上次刻字的,已经发现有点不寻常了.众人呼啦一下围了过来.石匠见状也用力的凿了一下,这次总算有了效果,刻出了印痕,也有粉末飞了出来.众人不禁好奇的望着周璋.有好事者上次用手敲过石碑,这次又敲了一下石碑,两次的感觉完全不一样,直接就是豆腐变成了顽石,奇哉怪哉.

    周璋笑道:“各位,外面太阳甚大,我们到县衙里面详谈”.众人怀着满腹的好奇之心跟随周璋回到了县衙.行走间有不少的乡绅低声询问县尉和主簿两位大人为何如此神奇,二人也是好奇之心爆棚.但确实不知道,只好连连摇头表示也不知道.众人一路走到县衙客厅坐定,自有佣人端茶上来,众人已经心不可耐的催促知县大人.快点讲解这个神奇的事情.周璋自然有着计较,自己不必再出这个风头了.

    一会儿杨晋从后面走出,边上还有周青带着一个护卫,拿着一个里面装着水泥的袋子.让杨晋当众讲解,在众人面前露露脸,树立一定的威信,后面的工作好开展,这就是周璋的计较.

    杨晋也不怯场,对着众人躬身一礼,朗声说道:“学生杨晋见过各位大人和先生们.”然后让周青把那袋的水泥展示给大家看,接着又说道:“此物是师弟周璋和我一起研制多日获得的物品,我们定名为水泥,水泥最大的特性,遇水搅拌成泥,数日后自行凝结坚如顽石,而且还可以混入碎石,黄沙凝固后效果更好.实在是铺路修桥,建城筑坝,起屋盖楼的无上利器,事半而功无数倍.将为国为民节约下不计其数人力物力,可以毫不夸张的称为大国重器”.杨晋讲完躬身一礼走了下去,走到孙霆大人的边上,恭敬的行个礼然后坐定.孙霆也报以友好的笑意.

    周璋走上台来,对着众人说道:“刚才,杨师兄已经向大家介绍了水泥的神奇和作用,我就不再多言了.下面有两份材料,请五位老大人和我一起到签押房研究,此中有水泥如何在本县的建设中大显身手.发挥巨大的作用,其他各位贤达请在此用茶,我们达成一致后再和诸位商谈”.

    孙霆领着其他几人,随着周璋还有陆,余二位大人一起来到了知县的签押房,周璋拿出了两本册子给五位传阅,为了防止不必要的扩散,杨晋亲自写了一份,并没有让人抄录.所有几位家主也只能将就着传阅看着了,孙霆默不作声看完了五年计划,又仔细的看了开发司的成立规划和组成机构,管理规则以及分成的细则。久经世事的孙霆大人,仰天长笑,朗声说道:“天生奇才,文曲星降世,大概就是如此吧”。望着周璋兴奋的接着说道:“文玿大才,假以时日必成国之栋梁,他日挽狂澜于既倒必是文玿,老夫今日得见此策,无憾了”。这几人久经世事,早已到世事洞明的地步,只是限于的认知,无法跳出固有的历史局限,现在看到了后世先进的取得极大成功的模式,经过无数人成功失败积累的经验,怎么能不叹为观止。

    先前陆,余二位大人只是被周璋宏大的计划震惊到了,又没有神奇的水泥铺底,只觉得是空中楼阁不可能成为现实,所以并没有仔细思考里面的深奥巧妙之处。现在有了水泥这个粘合剂,自然可以将各方的势力有机的结合起来,集结所有人的力量,再加上水泥这个开挂神器,实现这个计划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二人开始对这个年轻的知县敬佩不已,暗暗下定决心,不遗余力的支持计划的实施,毕竟成功了也有他们的功劳,高升也在情理之中了。

    有了孙霆的顶级认可,陆,余二位大人的背书,其余几人自然异口同声的表示全力支持。周璋有让五位贤达去和另外十几位乡绅大人商谈,确定每人自愿投资的数目,统计好后最终确认众人的股权分配。

    大宋的富裕果然名不虚传,孙霆五人最后统计愿意入资开发司的资金高达白银八十万两。其中孙家愿意出资十五万两,差不多倾其所有了。周璋又回到了大厅和众人见面,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感谢各位乡绅贤达对家乡的热爱,对官府的支持。同时宣布八月二十八,良辰吉日举行开发司成立暨第一次全体股东大会。并且隆重的宣布,虞部郎中,知越州大儒周敦颐濂溪先生将出席会议,而且将亲笔为开发司题名。这下更引起了众人的兴奋之情,当世大儒的名望不是一个知州可以比拟的,越州知州常有,而濂溪先生题名太难得了。参与开发司的各位登时觉得与有荣焉,胸膛都挺得老高的了。

    晚上周璋知县设宴款待众人,中午因为忙于事务,以新颖的工作餐的模式,给众人解决了吃饭问题。下午谈的及其顺利,周璋自然开心,连陆,余二位也兴奋不已,仿佛看到了一条金光大道。大人们很开心,所以晚宴的气氛就非常的热烈了。觥筹交错之间,洋溢着激动的笑脸,还有听起来感人肺腑的言语,好一个盛世繁华之气象。

    大会之前有许多小会要开的,孙霆五位家主,主簿余大人作为官府在开发司的代表,杨晋作为明德实业的代表,连续几天不间断的磋商,中间有为达成一致的开心,有为各自立场争论的面红耳赤的激动,有为自己提出愚蠢的意见的羞赫,有坐看别人争论拈须微笑风轻云淡的,有落井下石乘胜追击的,有据理力争死不让步的。周璋坐看众生百态,心里得意非凡,这才是真实的世界。相见谦谦君子,背后尔虞我诈,还不如像现在这样,把真实的要求说出来。你不说出来,我怎么知道你想要什么呀,周璋脑中飘过这经典的台词。

    在周璋的引导下,最终达成了一致。由杨晋执笔起草了‘余姚开发公司’章程。章程规定,公司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股份制公司,在本金内承担风险。本金内承担风险这句周璋本来想模糊带过没有提这个概念。但这帮人都不是好糊弄的,马上就有人想到了这个问题,有限责任,投的钱亏了是有准备的,生意场上的老手这点常识必须要有的。但再把家里所有的钱拿出来就不可能了。周璋再一次发出了感叹,谁说古人傻啊,他们聪明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