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月照燕云 » 四十 三 四明微雨燕双飞 (四)

四十 三 四明微雨燕双飞 (四)

    “师兄。我们从县学认识开始,后来又在虔州府学一起求学,一路走来也算相知颇深,所以-----”杨晋打断了正在组织语言的周璋笑道:“有什么任务直接安排吧,不用打感情牌了”。周璋呵呵一笑,毫无羞愧的接着说道:“未来几年我们的事业将全面铺开,苏州那边方明,师父方先生,程颐师兄都在,岳毅也调到那边了。那里以后是我们的基地大本营,假以时日方明和岳毅定都可以负责教育和实业的方面,成为独当一面的人才。现在有他们在那里,我很放心。”

    杨晋呵呵笑道:“那么,不放心的就是余姚这里了”。周璋点点头,“这里是我们事业的根基,余姚的成败决定了我们能走多远走多高,所以未来几年需要师兄留在我身边倾力协助,这是余姚五年开发计划和成立余姚开发公司的规划的草案,师兄仔细参详后,我们将在三日后召集县尉主簿乡绅名流共同协商。我和林芝都不方便出面,所以师兄将作为我们明德实业的代表参加开发司并出任总经理一职”。

    杨晋点头:“我会尽力完成,定不辜负所托。这些年从你的身上学到了很多很多的知识,让我在迷茫中看到了方向。我也研究过你的科考的两篇策论,这应该是你深思熟虑的东西,不是考试时的应景的作品。我觉得你还有很多的东西没有说出来,或者没有深入”。周璋心里想,古人的智慧确实不可轻视的。问题是我又不是研究经济的,我只是一个机电工程师,那点经济知识一部分是高中是学的,一部分是网上看到的,一部分是自己经历的。让我写一本‘国富论’也太强人所难了吧,好在是跟随改革开放长大的,很多事情还算知道。

    周璋闻言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吧,我们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你先仔细研究计划和规划,有什么想法尽快和我商量”。杨晋闻言不再多说,拿着资料会客房去了。

    毫无睡意的杨晋在烛光下认真的阅读手中的册子。‘余姚一五计划纲要’开篇明意,依托余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稳定农业,发展商业,振兴工业。在农业篇的计划中,提出在现有耕田不变的前提下,向大海要田。围垦造田十五万亩,沿海修建百里石塘,杨晋看到这里就不想看下去了,到底是状元啊。

    好高骛远都比别人好的又高又远啊。不过一贯对周璋又信心的杨晋还是坚持往下看。基础建设篇中规划修建县城到临山的干道八十里,疏浚主要河流,除姚江以外的大浦江,浙东运河余姚境内部分这些主干河流都具有通航百斛船只的能力,修建临山海港,具有停靠万斛大船的能力。工业篇里提出重组造船厂,具备制造千斛海船的能力,组件机械厂,具备制造单摆计时器的能力,为后续产品积累技术和工艺能力。治安,组件水上和陆上巡检力量,分常备和预备两种,此处另行计划。

    文化教育,以各自乡里族学为基础,逐步以公私共办的模式扩大规模,吸收更多的入学儿童,推动全县的蒙学教育。以各乡镇到的书院为基础,公私共办推动中级教育。扩大县学,把学校打造成综合性的书院,不再是只为科举读书的地方。在保证向科举输送更多人才的同时,开设专业职业课程,如航海,机械等等。以上要求也是对蒙学和乡里学校的要求,都不再以科考为唯一目标。五年后,适龄读书的人识字率达到八成以上,全部男子识字到率两成以上。提倡和推动女子读书,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开办女子书院。

    杨晋看到这里,已经觉得周璋疯了。把全余姚的地皮刮低三尺也凑不齐怎么多钱吧。你是状元,又不是财神,到哪里变出这么多的钱来。杨晋觉得耐心快用完了。想想周璋不至于如此不靠谱,忍着怒火继续看了下去。翻开了另外一本册子‘余姚开发司规划’,开篇宏大叙事。余姚市全余姚人的余姚,建设余姚是每个人的义务和权力。在此精神指导下,成立‘余姚开发司’。目的,把余姚建设美丽富饶的城市,大力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构成,余姚县衙,明德实业,孙,王,陆,姚,虞五家及愿意投资的所有有志之士。

    杨晋一开始以外开发司只是一个县衙的下属机构,现在看到它的组成超出了自己的预料,觉得有点兴趣了。框架是县衙以矿山,土地为本,明德实业以水泥和水泥厂为本,各家以现金为本。共同开发,利益平分,风险共担。再看开发司的领导机构,董事长一人,董事七人,总经理一人,并且有每个职位的职能说明。并特别说明,官府在其中只是普通的股东,不享受任何股东以外的权利。杨晋越看越惊奇,官府几乎不用出钱,就能完成基础建设,而且在修建的过程中都是有偿的活动,修路的工人是有工钱的,修路的石头,工具,车辆,是要买的,生产作坊有活做了等等等等,杨晋已经算不过来了。每个参与的人都有利可图了,官府在这个活动中也多收了很多的税,肯定大大的超过修路的投入,关键路修好了还赚了钱,那么谁出的修路钱?这个怎么有点绕不过来了,天下财富定数,有人多了便有人少了。可是到周璋这里怎么每个人都赚到钱了。我的智商不低呀,咋就弄不明白呢,杨晋觉着自己疯了,被智商碾压的杨晋一夜无眠。

    周璋没有兴趣,给顶着两个黑眼圈的杨晋,上一堂经济课。给他科普一下循环经济的概念。必要的高深还是有用的,特别是对上位者而言,一眼看穿的上司很难获得下级的尊重。

    倒是杨晋变成了喋喋不休的杨二嫂了,问来问去。周璋问他是不是这个道理,这个事情能不能干成。杨晋变成了吃米的小鸡,连连点头。原先还有些知识分子师兄的清高,现在被智商碾压的心服口服了。

    周璋又对杨晋说道:“按照这个提纲,加以润色,今天把他完成。特别是几个项目的要有个大概的预算,人工,材料,其他成本,利润等等。明天和县尉陆大人,主簿余大人先通个气。形成一个正式的纲要,以此为基准和其他几家谈判”。杨晋奇道:“你是知县啊,代表着官府和黎民百姓谈判不是有损官威吗”?周璋抬头白了他一眼:“我在你面前耍官威,行的通吗?在商言商这就要遵守契约精神,懂不什么叫契约精神”。两人又扯淡一会,各自忙自己的事情了。

    晚上,夫妻二人做了一会爱做的事情。完事后,林芝抱怨起无事可做太无聊了。周璋就等这句话了,笑眯眯的看着夫人说道;“有两件事,一件非你莫属,一件我认为非你莫属。先听哪一个”?林芝横了他一眼,真是风情万种,差点又点燃了干柴冒出烈火。就听林芝说道:“先听非你莫属的”。

    周璋压住冲动说道:“女子的读书问题,必须是你出面组织,县城里先成立一个女子诗社,文会之类的,打出名气,然后在兴办女子书院,这些工作难免招人非议,但总要有人去做。而且你满腹才华,也有个发挥作用的处所”。“这个不难,半年来我也结识了不少大家闺秀,夫人太太。其中不乏有精通诗书,很有才华之人。我们正打算结社呢。我要她们一起组建女子书院,想必不会太难”。周璋道:“这是个潜移默化的事情,不急于一时,能开个头就是善莫大焉。若有所成,天下女子都会记住你的”。

    林芝应声知道,又问:“另外一件,你认为非你莫属的是什么事情”?周璋说道:“未来几年,余姚将进入一个经济腾飞的时期,建设和商业活动将极其频繁,进入一个高潮期。资金的往来也将水涨船高的变得次数多总量大。携带大量的银钱既麻烦又不安全,所以县里会成立一个钱庄出票,基本架构还是仿照开发司,先期股本五十万两白银。官府占五成,以常平仓为钱粮为本金。我们以岳丈大人的名义出十万两占两成,我已让方员外凑齐了这笔资金,属于我们的约五万两,主要是明德车坊的分红和泗洲明德车坊出让股权所得”。周璋喘了一口气:“剩下的三成让其他的乡绅们分配.你学过数学有很好的基础,对此间的账目肯定不会陌生,很容易上手,所以你将成为这个钱庄的监事,有大宗交易的一票否决权.这个钱庄对我们以后的事业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我不可能托付给别人,才会认为非你莫属”

    林芝杏眼汪汪的望着周璋,俏声说道:“你不介意我出外做事,而且还给我如此大的权力”.女人的角度就是怪异,不担心能否做到,如何去做.却问这些明知的问题.周璋无奈答道:“整天让你待在家里,你又不愿意,我怎么能一直做你不愿意的事情呢”.林芝闻言大悦,侧身亲了周璋一下,于是天雷勾动地火瞬间天昏地暗云雨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