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铁马秋风 » 第7章 跑散老伙伴

第7章 跑散老伙伴

    这几天坏消息接踵传来,夏安国勉力维持着战局,感觉防御的支柱一根根地被抽走,生怕再有一点压力就会坍塌下来。

    大周立国已经二百余年,承平日久,近百年未有大战。国内工商经济稳定发展,民间生活富足,呈现一片繁华安乐的景象。又有谁能想到他们眼中的北方“蛮族”谟陀人竟然也会有入侵大周的一天。

    谟陀的突然袭击打了大周一个措手不及,好在军队有一套长年订立的预想方案,直面谟陀的关河守备区仓促之间仍能将17军和32军投入一线,力求阻敌继续深入境内。

    17军虽也狼狈,但还能勉力支撑,但是左路友军32军军长卫显俊行动拖沓,既没有按照预定时间到达战场,也没有坚决组织防御。

    32军与敌稍一接触后,即放弃与谟陀军正面对抗,退缩固守左翼重镇关州,把右翼亮了出来。

    谟陀军通过最初攻击查明当面情况后,迅速调整主攻方向,丢开关州不打,大胆沿着防守空虚的通路迅猛推进,隐隐呈现出突入17军左后,对17军形成迂回包围的企图。

    同时,前沿宝全州一线与敌交战以来,局部战场虽然有过几场小胜,但是整体上局势恶化很快。先是防御据点被谟陀军逐个拔掉,前沿两个师一步步收缩防守,眼看宝全州必然躲不开陷落的结局了。

    夏安国赶在前沿两个师崩溃前下令撤退,派出二线两个师前去接应。

    接应的两个师初战顶住了敌军的追击部队,同时敌军的进攻锐势也呈现出了一些下降的趋势,形势原本有可能在这一刻发生转机。

    而就在昨晚,夏安国一直担心的消息终于还是传来了:左翼之敌突然加速,明显向接应的第49步兵师和第7装甲师侧后推进。

    看来敌人通过白天的作战已经判明17军逐次抵抗消耗敌人的企图,所以决定完全甩开一直消极避战的32军,准备从左翼迂回,与正面进攻部队配合,围歼17军两个接应师以及从前沿撤回尚未来得及脱离这一地域的一部分部队。

    更加令夏安国恼火的是,军平时储备的后勤补给物资维持了几天作战后已经基本用完。他多次向守备区提出申请,但是至今没有得到一枪一弹的补充,只能眼看着军后勤仓库一点点被搬空。

    这就造成前沿两个师打到后来几近弹尽粮绝,接到命令撤下来时,被迫遗弃破坏了大部分油耗比较高的装甲车辆。

    夏安国知道,前沿撤下来的两个师缺油少弹,即使组织起第二道防线,也不能指望坚持多久。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夏安国只能赶紧命令所有部队全部撤到连泽一线,先保存有生力量再说。

    当然徐可行现在了解不到这么多,也没去多想,他唯一的想法就是先活下来。

    营长的意图已经很明显,徐可行不可能体会不到。眼前的任务就是跟随营部和1连尽快后撤到指定地点,其实说白了就是逃命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说他有什么非分之想的话,恐怕只是逃命不要那么狼狈,别给穿越人士丢脸就好。

    在习惯了驾驶坦克机械化行军的坦克兵看来,徒步行军的速度简直无法忍受,尤其是为了躲过敌军追击,还要在山林中跋涉。

    不幸的是,部队在第三天一早终于还是与兜到前面进山拦截的敌军遭遇了,好在遇到的是分兵的小股部队,短暂激战后最终还是摆脱了敌人。但问题是,坦克排与大部队分散了。

    一与敌交战,坦克兵与步兵的配合就暴露出不少问题,在缺少电台的情况下,也没办法及时沟通,在敌人的追赶下钻进了一片树林。

    从树林另一头钻出来后,徐可行发现,追兵被甩掉了,可是自己身边也只剩下包括盛宾在内的七名坦克兵。

    徐可行赶忙把人围拢过来询问情况,有人说看到有两名战友在奔跑时中弹倒地,而另外两人也不知道是中弹了还是跑丢了。

    徐可行喘息了一会儿,想想还是先听听盛宾的想法,毕竟盛宾是老兵,各方面素质还是值得信赖的。

    “你看我们要不要再穿过林子去找部队?”徐可行问道。

    盛宾答道:“排长,原路返回肯定是不行的。步兵不管有没有打退敌人,都不会留在原地的。”

    “现在枪声基本上停了,我想可能他们已经甩开敌人了。”徐可行做出侧耳听的动作,确信真的没有枪声了。

    “但是他们不太可能还按照原定路线撤退的,我们回去也找不到他们。而且敌人在那个方向,再回去的话很容易撞上。就我们几个人,撞上了肯定没好结果。再说我们随身的弹药口粮都不太多,在山林里呆不了多长时间。”

    徐可行想想也有道理,而且盛宾的分析也和他自己的想法基本差不多。

    于是他接过话说道:“从敌人的规模看,很可能是派来侦察的小分队,所以1连应该能摆脱敌人的。但是无论步兵有没有摆脱敌人,这边一交火就暴露了位置和路线,敌人的大部队很快就会汇拢过来。”

    说到这里,徐可行没有接下去,但是意思大家都已经明白了——要想去和1连会合的话,能不能顺利找到他们不说,即便找到了,也会很快就遭遇敌人的大部队,所以还不如让敌人大部队追着营部和1连走,自己避开另外寻一条路线。

    只是这话不好公开说出来而已。

    大家相互眼神交流着,都在默默点头。

    徐可行从表情上看出大家已经理解了自己的意思,于是对大家问道:“你们有谁对这一片地形比较熟悉的吗?”

    剩下的七个人互相看了看,有两人就说老家就是这一带的,然后他们互相补充着介绍了一下周边的城镇道路地形情况。

    盛宾又接着说道:“我当兵时间长了,在这一片参加过几次演练。结合他们刚才讲的情况,我觉得首先还是要避开公路。公路虽然路线最近最好走,但是太暴露,遭遇敌人的可能性最大,危险性最大。”

    他看徐可行点了点头,于是接着说道:“但是也不能继续走山路。山里情况复杂,我们没有合适的向导,一旦被敌人堵在哪个地方就不好办了。”

    徐可行再次点头,轻“哦”了一声,意思是那该怎么办呢?

    “我建议走外围沿山脚和人口居住区之间走,既可以沿途进村镇找些补给,一旦有情况也可以及时躲进山里去。我觉得这样安全一些,就是要绕些路,恐怕要多花点时间。”果然盛宾给出了办法。

    徐可行看到另一位车长刘丰均张张嘴似乎想说话,于是鼓励他说:“有什么想法直接说吧!现在就需要大家集思广义多出点子。”

    刘丰均便说道:“我觉得军士长的办法很好,我就是有一点补充,就是说既然我们已经跑反了方向了,不如干脆从山西边下去,离那边敌人更远一点,遇到大股敌人的可能性应该小一点。”

    盛宾点了点头,琢磨了一下接着说道:“我同意,翻过山后我们可以顺着山脚一直走到古雄县,再翻过乌鸦山到朗川河,到河边看情况,如果安全的话,找到船顺流直下就能到连泽州州城,原来命令就是让我们完成接应任务后撤到连泽一线,所以这一路上过去应该能找到大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