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元界风华志 » 第六章 主家的情况

第六章 主家的情况

    坐在前往泗阳县的马车上,陆启回想着自己刚才的所作所为,是不是有点太过头了。自己只是去学校上学而已,怎么家里人搞得像是生离死别一般。

    陆启是不知道,自萍水乡至火阳郡,马车往返也需月余,更别说他现在一穷二白,身上只有家里换的一点碎银,根本没有马车,靠他自己两条腿,往返需要好几个月。这个世界不像陆启前世交通治安那么便捷,寻常人别说走三五个月了,就是偶尔走一次夜路,都要担心会不会被流寇山匪劫了去。

    思量了一阵,陆启发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此行他是去书院参加院试的,也就是说上学之前还得进行一次摸底考试,他从醒来之后,不说文章了,就连一个字都没有读过。大字都不识一个还要去参加永平书院的院试,这不等于文盲想考北大吗!陆启顿时头大了,想着自己夺舍的这位主,之前可能是饱读诗书的家伙,要不然怎么杨倚云他们一点儿也不担心自己考不考得上呢。

    愁眉不展之间,他想到了杨倚云曾经告诉过他的一句话,有一封信要交到千阳杨家的手里。手放在不大的行囊上摸索了一阵,果然摸到一封书信,拿出来一看,黄褐色的信封上盖了一个‘杨’字红烛印戳。信封入手细腻无比,仿若丝绸,印戳上的‘杨’字纹理复杂细节不漏一处,看得出来是大户人家才能用得起的物件。

    ‘看来我外公外婆家底不错啊,想来也是,若不是钟鸣鼎食之家,怎么教得出杨倚云这种聪慧的女性。’陆启暗暗夸赞,同时也想不通如此优秀的女性怎么嫁给了他爹陆宏志。

    对于院试的事情,陆启放下心来。接着便思虑到起将到达的主家来,因为他知道自己家与主家关系不睦,思虑着在这种环境如何自处。

    心思一转,陆启打定主意。

    “两位兄弟,不知还有多久到泗水县?”陆启掀开车帘,微笑着对正在驾车的两位下人说道,那语气与之前斥责二人时,截然不同。

    两个下人听到陆启开口问询,态度又如此随和,心生郁闷,想着你刚才还那么骂我们,一离开家就蔫儿了?

    其中一人头也不回,哼了一声:“哼,怎么着,小少爷坐不住了?这才出发没一会儿呢,到地方还早着呢,等不及了你就自己跑过去。”说完二人便大笑起来,像是找回了场子一般。

    “嗯?!刚才我骂得太轻了,你们俩这么快就得意忘形了。看来我真得好好向叔父告你们一状了!”

    你这小祖宗变脸也太快了!二人心惊,虽然他们知道主家与陆宏志不合,但是不确定是不是也不待见这位小公子。

    “额...这个...”看着陆启阴沉的面色,下人忐忑开口:“此去泗水,约莫还有一个多时辰的样子,这一路上只会路过几个小村子,除此之外皆是荒郊野岭,小公子您若是累了乏了,我二人可寻一处村庄让您歇脚。”

    此时的陆启面露满意之色,看来有些人太给脸反而不识抬举。

    “你们之前在我家不是说时间紧迫怕耽误了时辰吗。”

    “公子说笑,紧赶慢赶都能到,这些事哪有您身体重要。”仆人的本色暴露无遗。

    “我问你们。这次去火阳郡,是我一人独去吗?家族没有其他人要去永平书院读书吗?”

    “此行还有四人同往,王管事,三小姐跟四公子,还有一个三小姐的丫鬟。”

    “继续。”陆启看着窗外的景色,继续开口。

    “此行分为两辆马车前往,一辆是公子你现在坐的这辆,小一点,其他人会乘坐老爷平时出行的马车。”说着,说话的下人回头偷看了一眼陆启。

    “没让你说这个。”陆启面色不变,“说说这些公子小姐年方几何,所去火阳郡何事。”

    下人收回目光,语气更加恭谨地说道:“三小姐年方十八,四公子如今十五,一人是夫人所出,一人是二夫人所出,这次出行是为了给火阳郡的陆家一脉‘报岁’。本来决定是四公子一人前去,但是夫人考虑到四公司尚未成年,便让三小姐一同前往了。”

    “哦?何为报岁?”陆启接着问。

    “这...”一直回应陆启的下人心想,你这读书人不知道何为报岁?消遣我呢。

    正欲开口时,一直沉默的那名下人捅了捅身旁正欲解释的下人,说话的下人心领神会,苦笑着对陆启开口:“公子,这我不便解释,搞不好要吃老爷板子的。”

    “嗯,不难为你。快到地方的时候提前告诉我一声。”

    “诶,好嘞。”下人答道。

    ‘之前听说永平州州府所在,也有个陆家,看来各个郡里的陆家皆为其分支,各个县的陆家又是郡里的分支,这家族势力盘踞如此之深之广,怪不得能许我一个书院名额。只是各个郡县的家族也不是同心同德的,要不然怎么会搞‘质子’那一套。说是报岁,明面上是给家族请安,告诉家族自己本家今年生了多少孩子,散出去多少枝叶。实际上就是带上账本让人查账用的,数目不对,那送‘报岁’之人就别想活着回去了。如果不来‘报岁’,哼哼,可能这个县的分支都要被铲除干净。’叹了一声世道不易,陆启又开始发愁了。

    ‘我最烦搞这一套,而且又是在这种家族势力遍布天下的世界。可惜我不能修行,要不然谁要掺和这些个劳什子破事,想起那天那位老道长,仙风道骨,与世无争,要是能修炼就好了。唉。’

    又过了一阵,帘外传来下人的声音:“公子,陆府快到了,您准备一下。”

    陆启掀开帘子,两手分别搭在两位下人的肩膀之上,缓缓开口:“不知此去火阳郡,是否还是二位兄弟陪同?”

    二人面面相觑,不知陆启此时又在玩什么花样。

    “是...是的。”

    “那真是缘分,我还不知道二位怎么称呼。”陆启微笑开口。

    “我叫王二,这闷葫芦叫李三。”王二开口。

    “好的,王二兄弟,李三兄弟。”说着便在二人的注视下,从怀里掏出用布包着的,为数不多的碎银,从中捡了两块分别递给二人。

    “一路上要辛苦两位兄弟了,请收下吧。”

    到了陆府门口,王二李三停下马车来,看着递来的银子,内心纠结无比,想拿又不敢拿,正怕这位主儿又在想什么幺蛾子。

    见二人犹豫,陆启把碎银强塞进二人口袋:“一路上有劳两位。”说着便下了马车,走向陆府。

    二人这才放下心来,打心眼里生出了对陆启的好感。

    当陆启听到是这二人负责带自己去火阳郡时,内心就做好了打算,用人之道需要刚柔并济,恩威并施,一点好脸色都不给人看,人不想着法子阴你才怪。当面取银子是为了让二人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少家底,免得人见财起意对自己不利,虽然说现如今的陆启身强力壮,有超乎常人的力量,但是遇险这种事,能避免则避免。

    站在来来往往车水马龙的街上看着陆家宅子,陆启心里感慨万千,都姓陆呢,差别怎么这么大,自己这当世英才住在山沟沟里面,这群碌碌无为靠祖宗恩泽之人住在繁华的闹市。大门口一左一右伫立着威武的石狮,巨大的写着“陆家”的烫金牌匾,那两扇高约两丈厚重的红木大门,无一不透露着富贵之气。县城分家况且如此,永平州府的陆家更是何种盛况?

    越过无人看守的大门,跨过高高的门槛,绕过写着“鼎盛之族”的迎门墙,陆启见到了正在忙上忙下准备行李丫鬟下人们。见众人都没有理他,陆启便朝着主厅走去。主厅并未看见陆家的人,只有几个丫鬟进出屏风后的内厅。

    陆启看了看天色,心想着陆家人此时正在屏风后的内厅吃饭,便没有出声,而是恭谨地站在主厅内。

    ‘虽说主家与我爹陆宏志不合,但是他们应该不会迁怪小辈吧?我不能过于放肆,若是现在得罪了这些人,难免会受些刁难,把我赶出去也不一定,毕竟现在有求于人,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

    一名丫鬟从陆启身旁走过,手里端着菜,她稍微看了一眼身穿粗布麻衣的陆启,并没有出声询问。

    “夫人。”丫鬟在陆家主母耳边低声说道,“陆宏志家的小七来了。”

    “去去,没规矩,食不言不懂吗。”陆家主母小声训斥。

    正在吃饭的陆宏器投来询问的目光,陆家主母摇了摇头,并未出声。

    不消一刻,厅内传来放下碗筷的声音,这时陆启才铆足自力躬身说道:“小侄陆启,拜见叔父大人。”

    正在喝茶的陆宏器放下茶盏,口中念叨着:“陆启...是小七吗?”说着便看了一眼陆家主母,站起身来,走出内厅。

    陆宏器扶起保持躬身参半的陆启,笑着开口:“贤侄,来了多久了?”

    陆启直起腰来,不卑不亢地回道:“是的,小侄便是小七,今日刚刚取名为启。我也才刚到不久。”

    “不错,不错,身体恢复得很好,心性也更甚以往!”以前的小七虽说不失礼,但也不会对他陆宏器这么恭敬,毕竟恨屋及乌,此时陆启的态度,陆宏器还是很满意的。

    “怎么你爹也不给你准备一身好点的行头,穿个粗布麻衣,像个乞丐。”此时的陆夫人带着一男一女走出的内厅,看这穿着打扮,应该就是王二口中的三小姐跟四公子了。

    与陆夫人想象中恼怒的陆启不同,此时陆启并未恼怒,反而恭敬喊了一声叔母,然后躬身行礼。

    众人皆是一惊,暗道这小子一段时间不见,心智已是如此坚定。

    接着陆启开口:“小侄听说陆家先祖初创之时,也是布衣草鞋,难道陆家先祖也是叔母口中的...”陆启并未把乞丐二字说出口,否则就是不敬了。

    陆夫人脸憋得通红,先前陆启跟她请安,她以为陆启服软了,没想到跟着来了这么一句。

    “你这牙尖嘴利的...”

    不等陆夫人说完,陆宏器出声打断:“好了,少说两句。”

    唤来府里的王管事,陆宏器开口吩咐:“老王啊,你去店里喊裁缝过来,给我这侄儿做两身衣服,就用府里上好的料子。”或许是陆宏器觉得有些对不住陆启,才想通过这样做些补偿。

    王管事领了话,走出主厅。此时陆夫人想说点什么,但是又被陆宏器给瞪了回去。

    正当陆宏器想招呼伙房给陆启做饭之时,刚刚出门的王管事又跑了回来。

    “老爷,夫人。逢仙道长到门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