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帝王传之刘协重生 » 第二章 救人

第二章 救人

    刘协吩咐小黄门:“速传黄门令!”

    “是!”小黄门看皇帝说的急,小跑着去传令了。

    黄门令匆匆赶到。

    “人命关天、朕要出宫救人、仪仗从简,要快!”刘协言简意赅。

    黄门令迅速安排好一切。太监们簇拥着刘协的车驾快到宫门的时候一队卫士已经等在那里跪迎皇帝。为首一人正是杨彪!

    “恭迎陛下!”杨彪上前行礼。

    “爱卿免礼!起驾司徒府”刘协准备边走边说。

    卫士前后护卫,众人从未央宫东门出宫。

    “蔡邕蔡中郎人还在吗?”刘协觉得杨彪应该是知道的。

    “回陛下,关在诏狱”杨彪回答皇帝。想到之前黄门令派人来通传,十万火急说陛下要救人,看来陛下要救的人是蔡邕。

    “关了多久?”蔡邕还活着,刘协心想。心里没那么着急了。

    “关了两天”

    听到这个刘协明白了。也就是说,李儒派人毒杀王允和皇帝,皇帝还在昏迷,王允召集众臣商议怎么肃清董卓余孽的时候,提到董卓,然后蔡邕发出感叹,因此被下狱,谁求情都没用…

    刘协还能说什么?本来还准备批评王允几句…这有感而发真不是时候!站在王允的立场上没有毛病。不过罪不至死,去跟王允沟通一下,然后把人捞出来!蔡邕年纪大了,监狱环境恶劣,多关几天这老头人真的就没了。

    出未央宫东门不远就到了丞相官署(王允现在是丞相实权)。

    黄门令进去通传。

    不一会儿,以王允为首的一众官员出来迎驾。

    王允带头,一众官员向皇帝行礼告罪:“臣等不知陛下驾临,迎驾来迟,望陛下恕罪!”

    刘协已走下车辇,亲自扶起王允:“大司徒请起!卿等免礼!”当着众臣的面给足王允面子,提都没提迎驾来迟有罪的事,本来就是自己来了之后才通知的。

    众人进到议事厅,刘协让众臣入座,刘协坐在首位说道:“蔡中郎年事已高,在诏狱里待久了,恐命不久矣!”

    下面的大臣有些已经明白皇帝陛下想救蔡邕。而那些受过蔡邕恩惠的人,尤其是被蔡邕救过命的人,已经在想,一定要配合陛下立刻马上把蔡邕救出来!

    “若是等人真的死了,到时候再想救,再后悔已经没用了!”刘协循序渐进的说到。

    不等其他任何人开口,刘协根本就不用任何人帮忙替蔡邕求情,直接使出杀手锏:“司徒能不能看朕的面子宽恕他?”

    “陛下言重了,臣这就派人把蔡中郎放出来!”王允现在是真的觉得蔡邕很无辜,多大点事?皇帝亲自求情?毕竟毒害自己和皇帝跟蔡邕一点关系都没有。自己当时完全就是因为恨董卓迁怒于蔡邕!

    而事实上,如果不是刘协穿越过来,这时候王允还是已经收到了李傕郭汜反攻长安的紧急军情,王允会手忙脚乱的派胡轸和徐荣到新丰抵挡,能不能挡住心里没底,对蔡邕的迁怒会被无限放大,蔡邕必死无疑!这就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刘协看得出来王允这时候是心甘情愿的放蔡邕出来。于是说到:“诸位爱卿请各司其职,司徒随朕来。”

    刘协出了议事厅,单独叫上王允,卫士跟随。

    走到一边,跟王允说到:“放是一定要放,不能这么放!”

    “请陛下明示!”

    “朕和司徒公亲自去放他出来。”

    “不可!陛下万乘之尊!怎能去诏狱那种地方!臣这就去放他出来。”王允心说陛下可以为了救人做到这种程度,仁慈聪慧,考虑也周全。可是诏狱那种污秽的地方一定要阻止陛下去!

    “以蔡邕的性格,直接放出来,人也废了,行尸走肉,跟死了没区别,朕去开导他几句,朕还想用其才!”刘协拉住王允很是坚定的说道。

    王允知道自己是阻止不了陛下了,只希望去了快点把蔡邕放出来,让陛下少沾染一点诏狱的晦气!

    刘协邀请王允跟自己一同乘车去廷尉。让杨彪不用跟随,卫士跟自己一起去即可。

    经过武库的时候,刘协看到有大量军士正在运送甲胄和兵器。

    王允跟刘协解释说这些兵器和铠甲随后会运到潼关。

    刘协随口问道:“将士们平时都不着甲?”

    王允解释说:“将士们会着轻甲先行,这些重甲和弓弩随后运到潼关,增强守备。”

    “给段煨的军令和信,半个时辰前已派快马送往华阴,午时之前将士们会集结完毕,向潼关赶路。”王允心想,最大的问题粮草问题被陛下解决了,随后尽可能增强将士们的守备能力即可。

    看来一万大军集结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完成的,刘协想到。不过救出蔡邕老头之后,自己还能赶过去鼓舞一下士气,顺便看看两位名将的风采!

    车驾转过街角向西。不多时,来到廷尉衙门。廷尉慌忙出来迎驾:“臣董承迎驾来迟,望陛下恕罪!”

    董承三十来岁,相貌堂堂,看起来一身正气。原来董承是廷尉,他一个掌管刑狱的女儿是怎么成为皇帝妃子的?刘协心里想着…

    “爱卿免礼!”

    “去诏狱!救蔡中郎!”刘协直奔主题。

    什么?董承呆若木鸡,愣在原地!没反应过来…

    “遵旨即可!”王允对董承说到。

    “是!”董承只好在前面领路,同时派人去前面通知,开道,打开监狱大门。

    蔡邕的牢门前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妇人和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女哭哭啼啼。蔡邕脸上有些沮丧,手脚都带着镣铐,一副认命的表情,反而隔着牢门栅栏安慰叮嘱着自己的夫人和女儿。

    有狱卒跑到蔡邕的牢门前通知蔡邕:“蔡大人,陛下来了,说是要放大人出去!”

    蔡邕觉得自己出现了幻觉,疑惑的看着狱卒?!狱卒又说了一遍:“皇上说要救蔡大人,已经来到监牢!”

    蔡邕这次听的清清楚楚,但他觉得这是狱卒在说笑话,或者安慰自己,他这两天想的都是怎么让自己死的体面一点。

    这时已经听到有大队人从监狱走廊走过来的声音。

    诏狱的走廊很宽敞,两边是牢房。

    刘协前呼后拥一路走来,卫士前后护卫,左右是董承和王允。监狱里充斥着刺鼻的怪味,旁边的犯人听说有大人物来了,有些扒着牢门大声的喊着冤枉!狱卒们跑过去小声的呵斥威胁他们不要喊叫,王允有些难以忍受,但看到皇帝淡然的样子,强忍住捂住口鼻的冲动,他有些后悔同意皇帝进监狱…

    众人走到蔡邕的牢门前停下。这时候蔡邕和蔡夫人已经看到小小的少年皇帝,他没有穿朝服,而是穿着黑红相间的便服,蔡邕的女儿梨花带雨还在哭泣。

    董承向皇帝告罪:“蔡夫人和蔡小姐苦苦哀求…”

    不等他说完,刘协向他摆摆手…

    蔡夫人不敢在皇帝面前失礼,她已经停止了哭泣,她迅速跪着走到皇帝面前,像抓到了救命稻草,一个劲儿的磕头,恳求皇帝:“陛下饶命!我夫君他一向忠于朝廷,忠于陛下,董卓作乱谋害陛下的事他一点都不知情…”

    这一切都发生的太突然,卫士已经上前准备架开蔡夫人,刘协这才反应过来:“蔡夫人快快请起,朕就是来放蔡大人出去的!”本来准备架开蔡夫人的卫士,把蔡夫人扶起来。刘协对狱卒吩咐到:“快快打开牢房,放蔡大人出来!”

    狱卒迅速打开牢房,把蔡邕扶出牢门。刘协看到蔡邕带着沉重的镣铐,磨破了脚后跟,囚衣上沾着血污,手上的镣铐没那么重,但也磨破了皮,有血渗出。又命令狱卒打开镣铐,让他们下手轻点儿。

    打开镣铐后,蔡邕艰难的跪着走向刘协。刘协走上前,扶着蔡邕的双手。王允想阻止,他怕血污沾到刘协身上,但刘协已经扶上了。

    蔡邕现在已经确定皇帝亲自进到牢房准备把自己捞出去,他又想到自己之前为董卓做事,觉得自己失了节,心里满是惭愧,对皇帝哭诉到:“陛下万乘之尊不该来这污秽的地方,臣不值得!臣屈从董卓,臣已失节!臣不配做陛下的臣子!让臣死在这里!”

    蔡夫人听到自己丈夫这么说,吓坏了,她急红了眼,她慌忙又向刘协跪下,砰砰砰的磕头,口里喊着陛下饶命,刘协听着都疼!叫卫士把蔡夫人扶起来。

    然后对她说:“朕想让人死,那人活不了!朕想让人活,蔡大人就一定会活的好好的!”

    蔡夫人听到皇帝金口玉言,说自己丈夫会活的好好的,心里满是感激,又准备跪下给皇帝磕头…刘协示意卫士阻止。然后卫士把蔡夫人劝退到一旁。

    刘协对蔡邕说到:“卿并没有做过坏良心的事。董卓每每作恶,卿仗义执言阻止董卓,救下了很多人的性命,朕的臣子有很多人都记得卿的恩义!”

    “董贼当道时,朕都要避其锋芒。董贼强迫卿做他的官,卿却心向朝廷,卿并没有失节!”刘协一边说一边慢慢扶起蔡邕。

    听到皇帝这么说,蔡邕心里好受一些,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泪水却禁不住的流了出来…皇帝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为自己正名,为自己辩解…

    “朕知卿爱写史,精通音律、书法。通晓天文与数术。卿回到家,好生养好身子,朕还要用卿之才!”

    王允看刘协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上前配合刘协:“蔡中郎,是本官小题大做,让你受苦了,不可辜负陛下的美意!”

    蔡邕这时已经泪流满面,原来在陛下眼中自己有这么多优点,自己并不是一个变节的废物…

    蔡邕这时又给刘协跪下,刘协没有阻止。蔡邕说到:“陛下对臣恩同再造,臣万死难报,臣愿肝脑涂地,以报陛下万一。”说着给刘协磕了一个头。蔡夫人拉着女儿过来,她女儿还在小声“嘤嘤嘤”,眼睛早已哭得红肿像兔子。蔡夫人觉得很失礼,又实在无法阻止,只好由着她,好在陛下看起来不像是会计较的人。蔡夫人跪下向刘协行大礼,刘协这时候扶起蔡邕,招呼卫士过来扶着蔡邕,对蔡夫人说快快请起。

    等等,这个嘤嘤怪不会是蔡文…哦米陀佛,罪过!文明你我他!刘协让自己换个想法:蔡文姬不会是个嘤嘤怪吧?这可是中国四大才女,三国第一才女!

    问蔡夫人:“这是令千金?”

    蔡夫人回:“正是小女蔡琰。”对女儿说到:“别哭了,不可在陛下面前失礼,快见过陛下!”

    果然是蔡琰!

    刘协心想这是个人物!

    蔡琰有点怯懦,但看皇帝和自己年龄相仿,赶紧擦干眼泪,怯生生的行礼:“臣女蔡琰,见过陛下…”

    “谢陛下救我父亲,蔡琰铭感五内!”

    “好,朕接受你的感谢,回到家照顾好你父亲。”刘协回到。

    刘协吩咐卫士队长:“派人到宫中请太医,让太医带上治伤和调理的药物,到蔡中郎家给蔡中郎诊治,不能让蔡中郎落下病根!找一顶软轿,派人护送蔡中郎回家!”

    “遵旨!”卫士队长领命并派人传令去了。

    刘协想到还要去给出征的将士壮行,鼓舞士气。于是命令大家离开诏狱,蔡邕被卫士和他夫人女儿扶着出了诏狱。

    卫士把蔡邕抬上轿,刘协对蔡邕说到:“这两天让卿受委屈了,回去好好调养,若有什么需要,派人到宫中告知朕。朕有空会去看你!”

    “是,臣遵旨,谢陛下厚爱…不敢劳烦陛下…”蔡邕有些虚弱的回道,他现在有些虚脱。

    “蔡夫人,蔡姑娘,回去照顾好蔡大人!你们自己也要好好保重!”

    “谢陛下”蔡夫人和蔡琰感激的回到。

    分出八个卫士护送蔡邕他们回家。

    刘协向王允问清楚将士们出征会在城南的安门集结。便招呼王允上车驾向南门而去。

    走在路上,蔡夫人眼含热泪的对轿子上的蔡邕说道:“陛下如此圣明,他一定是古代的圣人转世!”

    蔡邕虚弱的回道:“是啊,我一定要养好身体,为陛下效力!”

    蔡夫人看蔡邕如此虚弱便不再说话。

    蔡琰则心里很高兴,却又想哭鼻子。

    没人说话,不一会儿,蔡邕便在轿子上睡着了。

    蔡邕这时候已经五十九岁了,本来他的身体很好,耳聪目明。但毕竟上了年纪,经不起折腾。

    在去往南门的路上刘协想着,历史上蔡邕的死也改变了蔡文姬的命运。蔡文姬原字昭姬,司马氏当政之后,为了避讳司马昭的名字,改成文姬。蔡邕死后,蔡家家道中落。当时国家为了人口税收鼓励早结婚,蔡文姬十五六岁就嫁给河东大族的卫仲道。不到一年,卫仲道死了。卫家人认为是蔡文姬克死了丈夫,实则是卫仲道自己从小体弱多病。196年蔡文姬回到娘家不久,匈奴的左贤王刘豹到长安附近劫掠,看到美貌的蔡琰,就把她劫持到匈奴。一直到207年,和蔡邕有交情的曹操,想到蔡邕没有子嗣,就派人用玉壁把蔡文姬赎回。然后把她嫁给了自己手下的屯田都尉董祀。

    按照古人的说法,卫仲道是被蔡文姬克死的。刘协却认为是卫仲道无福消受,毕竟这是三国第一才女。这种命格属于天煞孤星或者杀破狼。一般人消受不起,但如果嫁给皇帝的话,却能让两个人都长寿,添福。

    为了不让蔡琰再克死像卫仲道这种福薄的人,刘协决定等她长大自己娶她。刘协为了让人民幸福操碎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