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刀横十三州 » 第一百零九章 蛛丝软甲

第一百零九章 蛛丝软甲

    回到牡丹楼,司空鸣安逸的睡了一觉。

    第二天司空鸣起得很早,早来无事,他就站在楼台的栏杆前望这座江畔自古繁华古城,从牡丹楼一眼几乎可以望尽整座豫章城,天边才亮起来,伴随着绮丽的彩霞,仿佛一眼就望到了所谓的天涯。

    这花栽巷是个死局他又如何不知道,正如周正阳所说,人情、事理、道法,就属人情二字最为困人,就算是个死局他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置之死地才能后生。

    这件事办完,他也就基本上还清了益州王赵广勋的情分,再帮他肃清益州的匪患,那司空鸣的家人以后也有了庇护,他也就能放手而去会一会天下十三州了。至于那赵广勋心中的安天子亦安民心的布局,益州王府与暮雨山庄之间的纠葛,他是没有闲心也没有兴趣去探究。

    忽然,司空鸣身后传来一声轻轻的响动,司空鸣不回头也知道是唐明贞。

    二人立了半晌,司空鸣没有说话,唐明贞率先开口道:“花栽巷,你准备咋个行事?”

    司空鸣长出一口气摇摇头道:“跟谁打都不知道,无从下手,只能见机行事了。”

    唐明贞沉吟了一个呼吸,笨拙的问道:“要暗器不?”

    司空鸣转过身看着她,知道她在为自己担心,故作轻松的回答道:“一流的对决,估计机关类型的暗器作用不大,别担心,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唐明贞一副醍醐灌顶的样子,她对司空鸣道:“你等等!”

    说着就溜回了房间,等她再出来之时,手中拿着一件蛛丝软甲,这东西只有唐门内表现优异的弟子才有,是唐门用来保护他们性命的一种手段。用幽玄蛛的蛛丝所制,虽不能说刀枪不入,却有着很好的防护功效。

    唐明贞脸颊微红,她什么也没说就把软甲交到司空鸣的手中。

    软甲入手一股温润的感觉就传入司空鸣的手心,显然是她才脱下来的,这东西一般都穿在最贴身的里层。

    这软甲无袖,就像两片布加上几根绳子,其一当胸,其一当背,跟一块说书用的竹板似的。司空鸣望着软甲,忽然坏笑道:“这我就不推迟了,我得趁热穿上。”

    听这话,唐明贞脸色更红了,就像刚刚入夏含苞待放的荷花。

    司空鸣倒也不害臊,直截了当的褪掉衣衫,露出紧致的上半身,胸前两块结实的胸肌就像是两扇窗,身体上的老疤痕是触目惊心,特别是他胸前的那一道刀疤,看起来明显比其他疤要新上几分。

    唐明贞不用猜也知道,这是在与张鸿打斗时留下的,她此刻有些懊悔,当时没能留在司空鸣的身边。

    这软甲上身,一点都不刺挠,几乎与寻常布甲无异。不知道是司空鸣自己的错觉,还是这蛛丝的质地,竟然有种细腻柔滑的感觉,宛如二八佳人的肌肤,让司空鸣脸颊也是一红。

    司空鸣肯定不会让自己的不自然在唐明贞面前表现得太明显,他赶紧穿好衣袍,向着城中望去,乐呵道:“随我豫章城中去逛一逛?”

    在唐明贞眼里逛街与出去吃饭没差,她自然是不会拒绝。

    二人一同下了那牡丹楼,往城中的大街上去。

    别看太阳才冒出来,街上各行各业的摊子都已经摆出来了,三教九流五花八门是样样都有,点挂子卖武的、连卖武带卖药的、彩立子变戏法的满大街都是,物以稀为贵,一路走来看到了好些个武行伙计,在文人众多的豫章,耍把式的混口饭吃看来要容易许多。

    带着唐明贞到了一个打着牛肉锅贴幌子的茶馆,一个茶馆的招牌司空鸣见过各式各样的糕点,这是头一遭见到用锅贴当招牌的,这说明老板家的锅贴应该是有点东西。

    赶早还没什么人,只有零零星星的坐着几位外地打扮的人士,看样子也是来参加簪花楼的花萼会的。另外还有一团柴的老先生坐在当中,这团念入声,所谓团柴是江湖人的春典说法,就是指说书的,是五花八门的八门之一。

    团柴的老头山羊胡,见他穷酸的模样应该就是以说书为生,他整个人看起来面黄肌瘦,但精气神很足,褐布麻衣在他身上仿佛是被竹竿撑起来一样。他一手扶着桌子,一手端着缺口的大瓷碗,桌上是一壶满天星的茶水,还有就是一块醒木,一柄纸扇,一张布巾,这是差不多就是他的全部家当了。

    他泛黄的双目时不时的在整个茶馆中游走,似乎在掐算什么时候开始说,说些什么为好。

    司空鸣挑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小二勤快的过来招呼客人,要了两份牛肉锅贴一壶碧螺春。

    店家做生意就讲究个勤快,司空鸣才点完东西没多久,小二就客客气气的端了上来,说了一句客官慢用后,就利落的穿梭在桌凳间招呼其他的客人了。

    这牛肉锅贴确实不错,通体为焦黄色,而其中牛肉却不干燥,吃入嘴中鲜嫩多汁,想必是在其中加了冻肉。上半部分是水汽蒸腾熟的,下半部分是油锅烙熟的,也就造成了上部柔软,底部酥脆的口感,让唐明贞是赞不绝口。

    很让司空鸣称奇的是,这丫头吃完了自己的一盘居然没有再要第二盘,也没在自己盘中来争食。司空鸣想了想,恍然大悟,她显然是为接下来的战斗留着肚子呢,足以见她对吃食的上心程度。

    就在这时,老头的声音响起,上了年岁声音难免显得干枯,并不如其他说书先生那般清脆。

    他先是念了一首定场诗:“古今草野多好汉,风雨沙场少闲人。且听天下千年事,莫问江南几度春。”定场诗的作用是让现场嘈杂的环境安静下来,与当天要讲的东西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醒木一响,他说道:“各位大多都是州外江湖人,想必早就听腻了恩怨情仇,搏命厮杀,老头今天就为各位讲一讲那簪花楼的大公子,讲他是如何横扫扬州的大小青楼,真可谓是天子呼来不上船,才人偏爱抱花眠。”

    听到簪花楼三个字,现场本不想听书的几位也安静了下来。

    就在这时,街道上传来一声急促的马蹄声,司空鸣微微扭头却是瞳孔一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