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隋唐,我爹是杨广 » 第二十章:鹰派将领韦云起

第二十章:鹰派将领韦云起

    安顿工匠的事情敲定之后,独孤怀恩欲言又止,杨昭起身,看着他的眼睛,笑道:“怀恩,你我之间还有什么事是不能说的吗?”

    独孤怀恩低头叹息:“殿下…可有救治乌头毒的灵药?”

    乌头毒!

    杨昭心下一沉,乌头毒的厉害他倒是听闻过!

    无论是军中亦或是江湖,乌头毒常用来给兵器淬毒,虽说并非绝命毒药,杀伤力却不容小觑!

    若是运气好,四肢中招,及时清理创口,或者斩断,或许还能捡回一条命;可若中招处接近要害,能否抗的过去就全凭天意了!

    到底是何人能让独孤怀恩紧张到如此地步?

    “王奉何在?马上召集御医!怀恩我们走,有什么事路上再说!”杨昭抓起独孤怀恩的胳膊就要往外走!

    可奇怪的是,独孤怀恩却僵在原地,眼底一片落寞:“徐太医已经看过了,毒箭正中胸口,毒素已然扩散开来,若没有奇迹……”

    杨昭也怔住了,徐太医他是知晓的,大隋还未建立就跟随在杨坚身边,是他最信赖的医者!

    杨坚病故后便辞去御医一职,留在独孤怀恩府中。

    不忍看着独孤怀恩伤怀,杨昭牵强笑笑,说道:“我确实有些灵药,能不能治疗乌头毒,得试过才知道,事不宜迟,这就出发吧!”

    话虽这样说,杨昭却一点底气都没有,不过他身上确实有一些特效药,对于这个时代,是不是灵药就不好说了……

    保险起见,除了御医,杨昭还命人快马加鞭去皇庄请袁天罡,袁天罡本身医术也不错,对付乌头毒,或许道门有什么独到之处呢?

    一切安排妥当,两人乘坐马车,秘密出宫!

    路上,独孤怀恩冷静下来,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中毒之人是他的至交好友,当朝治书侍御史韦云起!

    韦云起出身豪门,却不愿仰仗家族庇荫,凭借真才实学在在科举中脱颖而出!

    然而,这个读书人却不喜舞文弄墨,志在开疆拓土!他的这种狂放不羁也受到了杨广的赏识。

    大业元年,适逢契丹入侵营州,韦云起请命讨伐。

    大隋边疆承平数年,契丹小国不自量力送来战功,朝中将领皆有意率军荡平敌寇,再立军功!

    争执不下之时,韦云起挺身而出,声称无需动用朝廷一兵一卒便可大破契丹!

    如此狂妄自然是引来一片口诛笔伐,韦云起非但不退,反而当场立下军令状!如此一来,各位军方大佬也不好意思再跟一个小辈争抢。

    杨广顺势任命他为行军总管,依照其行军方略命启民可汗全力配合。

    行军之事起初并不顺利,突厥军队并未看得起这个白面如玉的年轻书生,但当他亲手砍了一个违背军令的纥干的脑袋之后,突厥人再不敢阳奉阴违!

    韦云起将两万突厥骑兵分成二十个营,一路掩人耳目,行至契丹营地五十里处结阵而宿,黎明时分发起突袭,直捣黄龙!一战尽破契丹主力,俘获男女四万!

    男人全部处死,女人及一半畜产赏赐给突厥!

    经此一战,韦云起声名鹊起,突厥人对他可以说是又怕又敬,仅次于当年坐镇敦煌城的战神史万岁!

    然而,此战在国内并未掀起多大波澜,就好似没发过一样。

    按理说立下如此战功,韦云起足以加封从六品的四平将军当当,最不济,也得是个正七品的镇远将军。

    可结果呢,他连个军职都没混上!其中隐情,不得而知…

    杨广称赞其能文能武,用兵奇谲,却抓住其敢于直谏性格,举荐他为治书侍御史。

    若按品级来看,治书侍御史可是从五品,更是御史台的两大副官之一,实打实的中央高层。

    怪异的是,他这个实权中央高官却未能跟随杨广巡视江都,只得孤零零地留在安逸祥和的大兴城……

    韦云起虽是一介书生,熟读圣贤书,可并没有腐儒的酸臭和自命不凡,相反,他骨子里流露着一种孤傲和霸道!尤其是对待外族!

    这种作风,独孤怀恩尤其欣赏,两人私下里也是惺惺相惜的至交好友。

    杨昭求贤若渴,独孤怀恩第一个向他举荐的就是韦云起,杨昭同样欣赏这位少壮派的鹰派将领,怎奈何其官职实在太高,想要调到东宫并非易事。

    即便把他调到自己手下,没有条件安排他执掌一方军队,岂不是浪费他的才华?

    另一方面,大隋军方水太深,加之按照原本历史轨迹,再过十余年,天下皆反,手握军权的将领跳反的比比皆是。他倒不觉得这些反叛的将领都是天生反骨,只能说形势不由人,再加上大业末年杨广的一些列迷之操作,自毁长城罢了…

    现实并非小说,不是每一个穿越者都具备能让所有人降智的王霸之气。

    喊喊口号,就能得到一批死心塌地的能人异士,这种桥段,他想都不敢想!

    同样,他也并不具备明察秋毫的上帝视角,对于历史也只是了解个大致走向,岂敢妄言明辨忠奸?

    他也希望原主的记忆能给更多指导,可梳理一圈之后,他泄气了。

    别的不说,在原主的认知中,满朝文武,基本上都是忠臣,杨素更是国之柱石!

    杨素称病居家期间,可爱的太子殿下还曾多次求见杨广,恳请加派御医诊治,那种情真意切看的杨广感动的眯起了眼眸…

    仅凭这点,杨昭就知道,这个自幼在深宫长大的太子殿下对于外臣的认知,并不具备多高的参考价值……

    这也是他不敢可劲扑腾翅膀的原因,尤其不敢轻易把手伸进军方这摊深水…

    即便哪天研制出热武器,他都不知道该不该给杨广汇报。

    ……

    且不管将来如何,韦云起都是他必须争取的帅才,怎奈何还没开始运作,就发生这样的悲剧……

    马车一路疾驰,只用了小半个时辰就到了韦云起的府邸。

    苦涩的汤药混着呕吐秽物的酸臭味布满整个房间,头发花白的徐太医侧坐在床边,一手捧着烟鼻壶,一手拿着扇子轻轻摇动,试图用这种方法让躺在床榻上的韦云起摄取一丝挥发的药效;另一边,一位药童用散发着热气的敷巾把他的双脚紧紧缠住…

    韦云起面色乌青,双颊深陷,紧闭双眼,眼皮时不时抽动两下;更骇人的是他的胸口,心口处一道触目的箭伤,皮肉外翻,渗着丝丝乌黑的血迹!

    临近创口处,敷着一种不知名的药膏,整体呈灰白色,前端靠近创口处颜色发黑,似乎是在吸收毒素…

    杨昭静立在一旁,眉头紧皱,不敢发出一点声音。

    直到烟鼻壶内没有多少雾气溢出,徐太医才缓缓起身,看到杨昭之时,他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作一抹欣慰,低声向他问安。

    杨昭赶紧回礼,在他眼中,徐太医是一位值得敬重的长者,早在大隋建立之前就跟随在杨坚身边,风风雨雨四十载!在自己昏迷初期,他也曾进宫医治…

    “徐太医,韦大人的病情…?”杨昭轻声问询。

    徐太医转过头看了韦云起一眼,轻声叹息:“创口靠近心肺,毒素已然蔓延,老夫倾尽全力也只能暂时吊住一条命,若没有…更有效的药物,只怕熬不过三天了…”

    杨昭心下一沉,虽然不懂医术,可徐太医的治疗手段在他看来都是极为合理的,不仅有吸取毒素的手段,就连雾化治疗也用上了。

    甩了甩脑袋,强行让自己镇定下来,细心向徐太医请教治疗的原理和难点…

    徐太医稍稍诧异,随后耐心讲解起来,期间又再次给烟鼻壶续上药材,并未停下手中的工作…

    约莫过了一炷香的功夫,徐太医把他的治疗思路讲述一遍,杨昭又问了几个问题,得到答复之后,心中渐渐有了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