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隋唐,我爹是杨广 » 第二十一章:灵药布洛芬

第二十一章:灵药布洛芬

    仔细思索一番,杨昭走出屋外来到厨房,安排仆人取来几张干净的宣纸,要来一套新的茶具,用开水消毒,之后便独自一人接管了厨房。

    从系统空间调出一瓶美林(布洛芬悬混液),先是倒出来十毫升,想了想又减少到五毫升,倒进搽干净的茶杯里;想了想,又取出一盒阿莫西林,抠出两粒,小心翼翼地扣开胶囊,把药粉倒在纸上。

    魂穿之前,****,工厂的囤积药品虽说种类不多,可数量却是不少的。

    虽说依旧不知道怎样才能治好韦云起,可最起码明确了一点,先把烧降下来才是当务之急。

    要说退烧,空间里还有其他见效更快的药品,但他却不敢拿韦云起做实验。

    原因是因为前世看穿越小说时听到过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讨论:一种说法是,若是穿越到古代,除非运气好生在大富大贵人家,否则活不过一个月就得饿死,现代人的体质绝对无法适应古代的环境;

    还有一种说法是,现代人穿越到古代就是一个行走的疫病源头,身上不知带了多少未知病毒,千万别想着去祸害古人!

    不管怎么说,杨昭觉得还是先用温和的药品更保险,于是便选了美林,这药其实是给婴儿退烧用的,想必药效更温和,至于其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理清楚一切,杨昭带着“灵药”重新回到韦云起卧房。

    此时,召集的宫中御医也赶到此处,浩浩荡荡二十多人,韦云起的卧房虽说不小,可挤进去这么多人却不合适。

    推举出三个医术最为高明的御医,其余人等皆在院子里等候。

    这些御医的医术或者说资历,显然都不如徐太医,其中一人更是在他面前执弟子之礼…徐太医并未倚老卖老,病情以及诊治思路细心讲解一遍。

    杨昭没急着把药拿出来,在一旁安安静静地听着,他也希望这些御医能拿出更好的诊治手段。遗憾的是,御医们不知捻断了多少根胡须,也没能想出更好的治疗手段…

    杨昭暗自叹息,把准备好的药端到床前,看着韦云起时不时抽搐的嘴角,想起徐太医的介绍,问道:“他会不会吐出来?”

    徐太医看了一眼托盘上的两个杯子,一杯清澈见底,另一杯只在杯底盛放着少许粘稠橙黄色药液,他神色惊异,下意识想要接过来,可意识到端药之人乃是太子殿下,又讪讪地缩回了手。

    杨昭笑笑把端药的托盘往前一递:“有劳先生…”

    徐太医这才小心翼翼地接过托盘,抽动鼻子,嗅了嗅药液的味道,说道:“此药味道清新甘甜,量也不多,倒不必担心反吐的问题,只是这药…有何效用?”

    “快速退烧,杀菌抗病毒!”

    徐太医显然没听懂退烧是什么意思,脸上疑惑更浓了。

    杨昭连忙补充道:“这杯橙色药液可快速抑制温病!至于另一杯,亦能…呃…缓解乌头毒蔓延速度…”

    杨昭言语不详,可毕竟太子的身份摆在那里,徐太医也不好追问到底,稍加思索之后给药童使了个眼色。

    药童会意,轻轻扶起韦云起,又在其下颌处点了两下,韦云起随之张开嘴巴。

    两杯药顺利下肚,等待片刻果然没有发生反吐现象,这让杨昭稍稍松了口气。

    时间慢慢流逝,徐太医也好,御医们也好,全都目不转睛的盯着韦云起,偶尔才敢偷偷看一眼杨昭,好奇太子殿下亲手调配的“灵药”效果几何。

    杨昭守了一会,也没见到韦云起有什么起色,暗自叹息一声悄悄退出卧房。他身材肥胖,可能还患有隐疾,室内空气污浊,这都让他很不自在。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心里没谱,虽说理论上拿出的药品没什么问题,可他也不知道会不会引发其他反应。

    独孤怀恩也不再像之前那样焦躁了,只是眉头依然紧锁。

    等待的时间总是难熬的,杨昭便找了个话题问道:“可知韦大人是如何受的伤?”

    独孤怀恩回过神来,稍稍沉吟:“昨日韦大人参加了一场鸿胪寺牵头的狩猎,返程途中遭遇歹人偷袭,刺客已经被抓住,关押在大理寺,是个契丹人…”

    整件事乍一听倒也合理,韦云起一战几乎让契丹名存实亡,契丹人对他恨之入骨在正常不过。

    可杨昭总觉得此时没那么简单,理由很简单,原本的历史轨迹,韦云起并不会死这么早!

    他也知道历史轨迹必然会因为他的出现发生改变,可毕竟苏醒的时间并长,和韦云起更是毫无交集,怎么就会影响到他身上呢?

    杨昭眯眼,百思不得其解,沉默片刻说道:“此时可能没那么简单,能否把犯人从大理寺提出来?”

    “臣也觉得此事怪异,不过韦大人昏迷之前特意强调,不要轻举妄动,说这其中另有隐情…”独孤怀恩低声答道。

    事情真是越来越复杂了,难不成韦云起坚信自己能挺过来,还是说宁愿死也不敢追究?

    此地不是讨论案情的地方,两人不再多言,沉默着…

    不知过过了多久,屋内传出阵阵惊呼!

    “神了!见效了!”

    “这才不到两炷香的功夫吧?”

    闻声,杨昭和独孤怀恩对视一眼,快步走进屋内。

    御医们带着震惊与敬意向杨昭行礼,自觉让开身位。

    床榻上,韦云起虽说依旧处于昏迷状态,可气息明显平稳很多,紧皱的眉头也舒展开来,于此同时,额头上也开始渗出细密的汗珠,杨昭知道,那是退烧的表现,暗自松了一口气。

    徐太医同样惊异,不过出于保险起见,还是认真地给韦云起把脉……

    起先,他的伸出的两根手指异常稳健,片刻之后开始不自觉地颤抖起来,继而传递到嘴角,花白的胡子也跟着颤动。

    看到这幅情形,杨昭刚放下的心随之悬了起来,小声道:“可有…异常?”

    徐太医闻言,长出一口气,眼神狂热,说道:“殿下配置的灵药,药效刚猛,药性却异常温和!这乌头毒已得到有效抑制!不过…”

    杨昭刚想松口气,又被“不过”这两个字憋了回去,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不过此时此刻,他也顾不上谴责这种说话大喘气的不良行为,追问道:“不过…怎样?”

    “殿下的药虽然效果甚好,可这乌头毒也甚是难缠,加之伤处位于心口,如不能及时祛除,只怕韦大人还是凶多吉少…”说道这里,徐太医痛惜地摇了摇头。

    难道真的没有机会了吗?杨昭自然不会甘心!

    暂时把帮不上什么忙的御医们请出去,杨昭一遍不厌其烦地向徐太医请教韦云起的病情,一边默默查看空间里那少得可怜的几种常见药品。甚至就连加大剂量、物理拔毒、甚至是割除伤口腐肉等手段都说了一遍。

    徐太医听后先是震惊,随后还是摇了摇头,说道:“太子殿下的想法…不拘一格!能稳住韦大人的病情,已是万分难得,然而这乌头毒已侵入血脉,想要彻底清还得想其他办法啊!”

    杨昭无奈,不再勉强,事到如今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不对,或许还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