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梁殇 » 第四十六章:宋党朝堂吃瘪,王捷怒揍王安

第四十六章:宋党朝堂吃瘪,王捷怒揍王安

    宰相宋垚心中暗想。

    “这鲁州王氏与我积怨颇深,皇上如此器重这两个小辈,未来怕是会成了本相的心腹大患。”

    想到这里他不再迟疑,上前一步山呼万岁。

    “陛下,臣有本奏。这两个小辈资历尚浅,不足以担此大任,还请陛下三思。”

    一旁的户部尚书秦叙也赶忙出班附和。

    “此二人皆是鲁州王氏的子弟,纵观历朝历代,哪有朝堂重臣出自将门?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宋党的党羽也纷纷附议,大殿上又再次吵闹了起来。

    天绪皇帝不知为何,怎么看怎么觉得王捷和王安顺眼,听到众朝臣出言反对,竟还生出了一丝怒意。

    一向对宋垚言听计从的他,今日一反常态,用手点指群臣高声呵斥。

    “聒噪!朕圣旨已下,岂能朝令夕改?

    站殿将军何在?!哪个再敢多言,就给朕金瓜击顶!”

    站殿的十二将军齐齐应了一声,吓得宋党众人一缩脖子。

    见文武群臣皆被自己吓住,天绪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转而温和的看向王捷和王安。

    “两位小爱卿,这西州奏报之事,你二人有何见解。”

    王捷面露难色,用余光瞥了瞥二弟,王安明白大哥的意思,行礼后向上奏道。

    “启奏陛下,臣等资历尚浅,不敢妄议国家大事,且有些难言之隐,怕惹陛下不悦,还请我主恕罪。”

    天绪皇帝见二人皆面露难色,就知道这其中肯定有些门道,这反而激起了他的好奇之心。

    “你等有何难言之隐放心奏来便是,朕恕尔等无罪!”

    二人见得了圣谕,也就不再顾忌,王捷率先开口说道。

    “启奏陛下,我二人的幼弟便是方才李尚书口中的骁骑将军王威。臣为了避嫌所以才不敢开口。

    既然陛下信任,臣自当直言进谏。

    这西州战事正如尚书大人所奏,杨老元帅领十万大军,与三十余万恶羯血战月余,这才力保西州不失。

    吾弟王威千里奔袭敌后,大战中两次率部夜袭敌营,最后使火攻重创其精锐铁鹞子,这才逼得单于阿尔善撤军回了草原。

    陛下若是不信,臣这里有小弟的家书可以为证。”

    王安接过大哥的话继续启奏。

    “此战羯族可谓是伤筋动骨,据臣估计,未来三年内,单于阿尔善都无力再组织大规模的入寇。

    自高祖武皇帝西征以来,我朝对羯族用兵一直是败多胜少。

    还得说是我主治国有方,这才能得此大捷!”

    二人在大殿上侃侃而谈,说的天绪皇帝是心花怒放,嘴咧的像瓢似的,根本就合不上。

    “好!好!好!”

    天绪帝连说三个好字,从龙椅上站起身来,望向一旁的司礼监掌印太监。

    “拟旨!

    西州大帅杨辅臣调度有方,擢升为征西将军,赐伯爵!

    骁骑将军王威战功卓著,加封安东将军,赐黄金千量,锦缎百匹。

    命他接旨后即刻前来天都见朕,朕要在阅武楼亲自考教考教他的武艺!”

    王捷王安听完后赶紧跪下行礼,替三弟向陛下谢恩。

    这可气坏了一旁的吏部尚书康寿,本想着让自己的胞弟康颜在陛下面前露脸,这下可真是鸡飞蛋打,啥也捞不到了。

    宋垚也是一脸的苦相,心中是又恨又怕,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几个王氏的毛头小子置于死地。

    不管众臣如何作想,天绪帝今天是过足了挥斥方遒的瘾,王安将他与高祖武皇帝相提并论,更让他兴奋不已,感觉自己现在简直就是名副其实的千古一帝。

    朝会结束,王捷和王安又被唤入宫中,天绪帝赐御宴款待,席间对二人赞不绝口,大有收为义子干殿下之意。

    天绪皇帝云崇宇之所以对二人另眼看待,并非是因为他们多有才能。

    大梁的后宫虽有佳丽千人,却无一人为云崇宇诞下龙子,这让他十分的苦恼。

    王捷和王安皆是气度不凡,在老气横秋的大梁朝堂上可谓是鹤立鸡群。云崇宇盼子心切,自己的嫔妃们又不争气,也就只好拿他俩望梅止渴了。

    待二人回到了住处,王捷坐在桌前久久不语。

    王安今日多喝了几杯,眼神已经有些迷离,见大哥独对孤灯若有所思,强打精神走到近前,开口询问。

    “大哥为何事烦恼?”

    王捷没有抬头,只是低声的问了一句。

    “二弟,你对当今陛下作何感想?”

    王安打了个酒嗝,满不在乎的说道。

    “嗝。我看这个皇帝不错,不仅给官儿做,还给酒喝,这御酒真是比咱家乡的酒强多了。嗝。”

    “你这酒鬼!谁给你酒喝你就向着谁。简直是可恼!!”

    王捷冷不丁蹦起来给王安来了个耳光,打的王安倒退几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酒也醒了一半。

    “大哥!你抽什么风!干嘛打我!”

    王安真是委屈至极,自己在家被父亲打,好不容易当官了官以为不用再挨揍了,今天竟然又被大哥给抽了哥嘴巴,这跟谁说理去!

    “我看你现在与那宋垚、康寿也没什么区别!别的没学会,溜须拍马的本事倒是日益精进!你忘了我们兄弟为何来天都做官了吗!?”

    “大哥此言差矣。”王安见哥哥真生气了,也不敢在继续顶撞,忙坐起身来换上了一副笑脸。

    “大哥将我与宋垚,康寿之辈混为一谈,实在是太过恶毒。

    咱们在官场根基不深,我要不圆滑一点咱们兄弟如何在这朝堂立足!”

    见王捷怒气消了几分,王安继续说道。

    “这大梁朝堂积弊已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

    如今你我兄弟摇身一变,从小小的五品主事,成了从三品的黄门郎,岂不是离实现抱负又近了一步?”

    “话虽如此,我就是看不惯你那副谄媚的样子!要是被老三瞧见,非得拿着大镗拍烂你的狗嘴!”

    王捷无奈的摇了摇头。

    “老三更是得好好请我喝顿酒!要不是我在陛下面前一个劲儿的美言,就他那个脾气还想升官发财?做梦去吧!”

    一说到王威,二人不由得都思念起这个幼弟。

    “你少碎嘴,老三志不在此,满脑子就想着肃清边患,哪里在乎什么高官厚禄。”

    王捷长长的叹了口气。

    王安笑着宽慰道。

    “大哥无需多虑,如今我们兄弟三人都身居要职,再沉淀个几年何愁不能重整寰宇,再塑乾坤?”

    “希望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