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争锋半导体 » 第六十章 单晶炉技术

第六十章 单晶炉技术

    听李华彬讲着他这半年多来律师所的扩张情况,相谈甚欢的两人都对其的发展互道祝贺。

    在与其签订继续合作的委托合同后,余知远亲自将李华彬送到楼下,用华芯公司的专车将他送回律师所。

    回到办公室,余知远先给首都那边的梁所长打电话告知自己的行程,同时一再交代那边不用举行欢迎仪式、多人接机一类的。

    自己这次低调过去,重要的是找两三个半导体方面的专家给他带回去的技术资料进行评判。

    接着告诉李丽莎没有什么特别的事不用来请示他,他要静心的在港岛买些东西带回去。

    次日,获知自己能得到一个超大奖金红包的员工们见到余知远都是非常热情,真诚的对他这个老板表示感谢。

    而完成了与新员工见面,视察公司,动员白孝成赴深市投资建厂,也同时拿到了李华彬所收集、整理专利资料的余知远结束驻港停留。

    在员工的感谢中带着一大叠技术资料、一些自己的个人行李,由司机送至机场乘机直飞首都。

    随着航班在首都国际机场降落,刚下飞机的余知远就被梁所长派来的司机接上车,往作为领航公司临时办公场地的半导体所而去。

    这边的半导体所行政大楼下,梁所长和自己的秘书立在楼下等待。

    看到接余知远的吉普车开了过来,两人主动的慢慢靠近上去。

    车门打开,手拿公文包的余知远自行下车,站立在迎接的两人面前。

    虽然了解和知道余知远年纪轻轻便在美国那边发展出了很大一片产业,应该也赚了不少钱。

    但真正看到余知远本人站在自己面前,梁所长还是在心里惊讶于他的年轻,同时也感慨他的成熟低调和年少有为。

    梁所长主动走上前来和余知远握手迎接,接着将他引进楼内会议室。

    此时的会议室内已坐着两位满头白发,老教授模样的老人等待余知远的到了。

    在梁所长的介绍下,面对这两位原来、现在和以后为国家半导体、基础材料技术、国防、科技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也载入史册和出现在主旋律纪录片里的科学家、学部委员的热情招呼。

    余知远认真而诚恳的对面前的三人说道“我家是赣省饶市的,纯纯的国内人,我还是去年下半年入党,在观察期的党员”

    “梁所长、李老、董老,你们叫我小余就行,千万不要把我当外籍人员或者华侨看待哈”

    “你们都是共和国的脊梁,是我敬仰和学习的人,你们在百忙当中还等待接见我,我除了激动,更多的是满满荣耀感,谢谢”

    余知远说完对面前的两人深深的鞠了个躬。

    三人先是沉默,随后心直口快在李学委微笑着用他浓厚的川话说到“我就说嘛,小余必定是个年轻有为,又对国家充满热爱的青年”

    “来,别拘谨,我们坐下来交谈”

    在李学委的招呼下坐好,余知远问了句“这个房间隔音怎么样,外面走动的人多吗?”

    “没什么人走动,挺安静的”梁所长回到。

    旁边的李学委认真的问“要不要签个保密协议啥子的?”

    余知远摇头道“不用,要保密不在我们之间,没有什么人走动就行。”

    说完打开自己一直不离手的公文包,取出一大叠的资料文件向在座的三人说“这些是我极客公司所研发产品的技术资料,也都是申请了专利的”

    “到时候会让领航公司进行生产,国内其他单位要用可以直接用,但不要说是我们这边提供的,外人问的话我也会说不知道这情况”

    在坐三人明白了余知远的意思,点头后,作为半导体方面的技术专家,各自都拿了些到手上看。

    随后发现除了新的湿法、干法氧化铁提取这种对国内电子、机电、仪表仪器、加工技术很有益处的技术外。

    还有大量计算机硬盘、内存、主板、鼠标等对国内计算机技术很有提升的生产技术资料。

    三个人看过后都问,这些产品以后都要让领航半导体进行生产吗?

    余知远点头“是的,到时设备做好了就进行生产,这些产品都由美国那边的公司进行采购”

    “我的打算是让领航公司的产品既能出口创汇,也能提升公司的生产能力,再通过改善制造工艺把成本进一步压下去,产量进一步提上来,增加产品的竞争优势。”

    梁所长问了最重要的问题“那生产设备的问题怎么解决呢?”

    余知远说“我的想法是力求国产,哪怕是8级工的师傅手搓出来也在所不惜,资金方面我来解决,你们不用担心”

    “希望梁所长、李老、董老你们能帮领航公司从中协调厂家生产制造出来”

    “实在没办法生产的我尽量看能不能从国外采购,毕竟巴统是实打实摆在那里的拦路虎,能不能买也要到时候才有结果”

    几人又将资料认真的看过后表示,生产这些产品所用的生产设备国内完全可以生产出来。

    区别是生产效率和良品率恐怕要低好多。

    以国内当前的技术水平,这样的情况是必然的,完全有心理准备的余知远表示到“效率和良品率低可以暂时忍受,以后通过改善工艺和提升设备解决。”

    “根据我在那边发展情况来分析,计算机产品开始进入销售、普及的爆发期,领航公司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发展壮大起来,把技术提升上去……”

    为了提升国内半导体技术,余知远表示愿意很长时间段承担、忍受资金和赚钱的损失。

    在座的三个科学家听后除了高兴,更多的是欣慰。

    他们都向余知远表示拼了自己这把老骨头和脸面,也会用各种办法协调、调动各个院所、工厂将设备制造研发出来。

    而且会用高标准、高精度、高质量的将这些设备提供给合资的领航半导体。

    三人对领航公司生产方面的上心和热情支持,余知远也是马上对他们连连表示感谢。

    在交谈了解好长时间技术方面的问题后,梁所长看了看手表说“时间不早了,我们先吃饭吧。”

    董学委、刘学委随后拿着技术资料回去做认真研究,梁所长则带着余知远到旁边不远处招待所的小餐厅吃饭。

    下午梁所长又带着余知远赶到后世位于四环边的小营庄,对领航公司用于生产产品的厂房车间进行视察。

    这片马上要竣工的厂房余知远看过也挺满意,他也发现的确很适合作为皛圆的生产工厂。

    而且厂区面积够大,以后如果再加盖净室车间,安装光刻机和刻蚀等设备,生产处理器、各类芯片产品都不成问题。

    视察完回到给自己安排好的招待所房间,余知远便以要整理单晶炉的技术资料好明天给三个学部委员做技术评判、指导为由,将自己关在房间内不受人打扰的绘制、描述单晶炉的技术资料。

    次日下午,还是在原来的会议室内,也还昨天的梁所长、董学委和李学委他们三人。

    面对他们期待的表情,余知远从公文包里拿出此行的最重磅资料,他用一天多时间绘制好的晶圆生产工艺和设备资料交给四人查看。

    这些资料都是他以曾经看过的好多相关方面的论文,以及在光伏企业里对设备实际接触,研究和操作过的经验整理、绘制出来的。

    他虽然没有在处理器芯片级晶圆生产厂工作或考察过,但光伏企业的低纯度晶圆生产他倒是了解和接触的很多。

    像那木柄手榴弹似的单晶炉,一小时四五千片的晶圆线切割机,抛光机、清洗机、刻蚀设备等对余知远来说都比较熟悉。

    现在再结合所看过论文里的高纯度晶圆生产技术,相应设备图纸。

    只要将他绘制的几种生产设备做出来,再加上更先进的晶圆提纯工艺,余知远敢说最低都能生产出6个9纯度的硅晶棒。

    好一点7个9、8个9,再熟练些设备和工艺操作,9个9、10个9都应该能保证稳定生产。

    以他估算的成本和生产效率,领航到时生产的晶圆绝对是性价比无敌。

    别说美国企业的同款产品,就是小本子企业生产的也都是被吊打的情况。

    因为这些生产设备、工艺技术都是90年代中后期才出现的,成本和效率相比现在80年代的技术,那就是降维打击般的效果。

    余知远为了这些图纸的秘密和安全,他在美国、在港岛从来都没有画过设备的一条线,写过资料的一个字。

    直到昨天一个人待在招待所房间开始,他才将这些资料绘制、书写出来。

    现在他将这些技术资料提供出来一是为了领航半导体生产晶圆出来赚钱。

    二是用自己生产的晶圆和现在到处攻城略地的信越、三菱、小松等日系厂商的晶圆产品做竞争,打击他们的优势。

    三是希望能快速提升国内晶圆生产、产品的整体技术水平。

    对于余知远现在提供的这些资料,专注于晶圆生产技术的李老将资料拿到手开始翻看,随后马上便被资料吸引,认真仔细的看起来。

    对资料里的极静压铸造石墨加热件、石英坩锅,给炉内增加热屏障装置,多线切割机等他从来没有听说过,也没想到的技术信息是越看越激动,剧烈的胸腹起伏。

    他抬起头专注的盯着余知远严肃认真的问“这些资料上的技术都是你想出来,绘制的?”

    现在还不想让人知道自己是重生人士的余知远回到“有一些是我自己个人的技术想法和收集整理”

    “大部分是我极客科技公司里那些曾经从事过相关方面生产研发,到我公司后自行琢磨、探讨研究出来后提供给我的”

    “他们说这些都是欧美当前最新的技术,有些甚至都只是提了个概念,还没有应用的情况”

    “这些技术资料我也没有在欧美那边透露半点出去,现在决定在国内进行技术验证”

    “李老,您觉得这些技术可行吗?对于当前国内来讲,技术能做到实现吗?”余知远问。

    李学委激动的站立起来,先是深深呼出口气平复激动,接着对余知远说道“这些技术非常可行,可以说是完全正确,而且还是多种技术线路”

    “这资料里的不管是工艺技术,还是生产设备、零部件的生产都不算太难,国内都能做到”

    “这这,这些资料太重要了,它能让我们国家在晶圆制造上直接赶上,甚至超越欧美那些发达国家”

    “小余你太了不起了,你要是有军籍绝对能评特等功,你的贡献……”李学委难掩激动情绪的对余知远一顿夸。

    等李学委说完,余知远认真的说“这些技术我会应用在领航公司的晶圆生产”

    “国内其它单位也可以一起用,但一定要注意对这些设备和技术保密啊,千万不要发论文或新闻报道一类的”

    “另外,我也有个请求。”

    “你说”李学委回到。

    余知远表示这些资料不管国内、国外都一定不要说是他提供的。

    另外到时领航公司生产出来的晶圆产品对外销售后,必然会引起外国同行和某些势力的咨询调查。

    到时真出现这种情况的话,领航公司会解释说这是中科院、国内的技术,华芯科技正是因为看中了这些技术,才积极合资建立领航半导体这家企业将这些技术应用。

    他希望国内能配合领航公司这样的解释托词,把这些技术揽到中科院或相关单位名下进行对领航公司解释的证实回应。

    梁所长、李学委、董学委三人对望一眼后,都对余知远郑重点头承诺到“小余你放心,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时,国内保证配合处理好这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