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争锋半导体 » 第六十一章 芯片生产线资料

第六十一章 芯片生产线资料

    董学委、李学委两人按捺住立刻回去进行实验认证的心情,与余知远进行谈论、了解欧美那边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情况。

    还有他极客公司发布的星环个人计算机上的一些技术问题。

    三人发现余知远不管是对极静压法制造石墨加热器、给炉内石英坩锅内部糊涂层超纯石英防止晶棒粘连。

    还是线切割机、晶圆制造工艺流程等方方面面的技术好像都懂一些,而且还都很有见解。

    董学委带着疑惑的问“小余,据我们所知,你是去年才制图专业毕业的学生吧”

    “你所学跟半导体技术可以说几乎毫不相关的,但现在我看你好像对半导体技术的知识很丰富啊,有什么原因吗?”

    对此询问余知远解释道“这也许是我记忆力比较好和爱学习吧”

    “我学的制图专业主要对应的是机械加工制造方面,但懂半导体技术纯粹是因为兴趣使然和一直自学的原因”

    “特别是赴美后半导体方面的技术资料、书籍和学术论文非常好找,有了更多的提升”

    “不过最大的知识水平提升还是来自于我极客公司的技术部门,那些技术员的相关技术能力都非常强的”

    “像星环机型里面的硬盘,最先开发出来这种产品的其实是阿兰-舒加特一伙人,他们那些人和公司很早就被我收购了”

    “还有这晶圆生产,我那公司里就有好几个曾经在晶圆厂工作过的”

    “总体来说是我整合聘请了很多能力超强的技术人员,这些人也让我从中学到了好多”

    余知远所说似乎暗示他比较聪明,天分比较高,还有不停的努力结果。

    这样的解释似乎也说得过去,就算不认同他们三人也知道余知远不想说,沉默一会儿都点点头。

    见三人默认后,想着前段时间被英特尔邀请去参观他们的芯片生产车间,余知远主动问道“国内现在的光刻机光刻精度能达到多少啊?”

    “我前段时间受邀请参观过英特尔的芯片工厂”

    “他们现在使用的是美国地球物理公司(GCA)制造的DSW4800型号步进扫描式光刻机”

    “还有尼康公司最新出的NSR1010型,这两款光刻机的光刻精度都达到了五到三微米的光刻精度”

    “而且听说地球物理公司已经在准备开发i线紫外光源的机型,可以让光刻精度跨入纳米级”

    “当时技术员曾对各项设备做了些介绍,我的记忆力也挺好的,要不要我现在把他们的光刻机外观、部件构造,还有配套设备,简单的工艺流程在纸上描述出来给你们做参考啊?”

    听余知远说完,梁所长和董老他们瞪大眼睛,眼神放出惊喜炙热的光芒连连说好,拿来稿纸让余知远进行绘图、文字叙述。

    三人看着余知远认真绘画,同时也对一些技术问题进行询问,想尽量从他那里得到不明白的技术原理。

    等到余知远全部绘完写好,梁所长提醒的说“小余你再想想,会不会落下什么部件或设备没有画呢?”

    “没有了,记得的都在这些草稿上面了”余知远说。

    看了下自己画的这一大堆的图纸,余知远暗想如果是后世这方面的资深从业人员看到绝对会疑惑“除了两台光刻机,80年代有这样的生产线!”

    的确没有这样的生产线,这是余知远为提升国内芯片制造技术暗自采用的移花接木之法。

    他虽然没有在芯片制造企业里工作过,也没有芯片制造经验,更没有光刻机制造技术。

    但这方面的技术资料,专业论文他还是看了很多和记得的,对芯片生产,光刻机技术的系统知识算是掌握一点点。

    今天正好借着绘制所参观过英特尔生产线的理由,将一些更好的技术和设备提供出来。

    因此这些草稿里除了两款当时的确是生产线上用的光刻机外,其它的设备都是根据他所记得的技术资料,选择2000年左右的设备和制造工艺绘制了出来。

    要不是光刻机这种设备余知远还不想引导出太超前的技术,那两两台光刻机都会被他转换为在光伏企业看到过的先进型号。

    将图纸分交给三人,余知远又刷刷的在白纸上写出聚乙烯醇月桂酸酯、叠气氮醌、硅氧烷、丙烯酸树脂等几种正负性光刻胶所知道的制造工艺。

    接着又写出四甲基氢氧化铵、乙二胺磷苯二酚、联铵等几种湿法刻蚀用腐蚀溶液的制备技术。

    将写好的这些资料递给主持这方面技术研发的董老说“我所记得和收集到的就这些”

    “制备技术不知道对不对,要我们自己进行验证,成分含量配比更要我们自己反复试验摸索了”

    接着微笑对三人说“好了,这次我攒得技术资料就全部抖落出来了,再有机会收集到重要技术资料我也会再提供的”

    董老将资料拿在手上边看边想好久,然后拿在手中动情的对余知远说道“小余,有你的这些资料,国内半导体技术绝对能大跨步、质的提升,谢谢你,谢谢。”

    余知远也认真地对三人说“我是这个国家的一份子,能为国家做出一些贡献我义不容辞”

    “当然,这也有我为了自己的利益原因,我希望国内能尽快统筹规划,把光刻机和芯片制造技术提升上来”

    “到时我再上马芯片制造,以我们更好的技术,更低的成本让领航公司在世界芯片制造方面占据一席之地”

    “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只有我们真正掌握了更先进的光刻机和芯片制造技术,那就完全不惧巴统的封锁和制裁”

    “只要我们做得好,让他们来求着我们都可能。”

    三人听完,梁所长鼻音沉厚的连连点头说到“一定,我们一定都会做到的,小余。”

    董老和李老两人也是坚定的点头赞同。

    余知远提供的这些资料是真的非常重要,如获至宝的他们急切的想对这些技术进行实验和验证。

    其中性子比较急的李老当即便让董老带上自己三人去化学所,对光刻胶进行制备验证。

    四天后,在各种光刻胶实验室制配成功时整个实验参与人员都雀跃欢呼不已。

    高兴万分的董老当场吩咐多制备些,拿去给芯片工厂进行生产线验证。

    不仅是光刻胶,余知远所绘制的那些涂胶机、单晶炉、线切片机、倒角机,甚至光刻机等设备也在领航公司出钱,董老他们呼吁联系下由109厂、上海光学仪器厂、哈尔滨刃具厂、黎明电机厂等企业进行保密性的样品试制。

    有了董老、李老的大力支持帮助,领航半导体这家合资公司和余知远也是愈加受到重视。

    这天梁所长来找在招待所房间写写画画的余知远,说是有重要事情安排,将他带到前几天的会议室让稍坐等待便离开。

    在小会议室里没呆多久,会议室门打开后进来一中年一青年两个男干部模样的人。

    面对余知远有点疑惑的表情,中年人对他说道“余知远同志你好,我们是总参保卫处一科的,我姓王。”

    余知远与其握手道“王科长你好,是找我有事吗?”

    对方告诉余知远,相关部门准备调派一个警卫员负责他的人身安全,他现在就是来执行人员派遣工作的。

    国家对自己的重视和爱护让余知远内心颇是感动,想了想询问到“我现在这样的身份情况,给我配安保人员符合政策规定吗?”

    王科长说“你做出这么大的贡献完全符合的,你的人身安全我们必须予以重视。”

    “我现在来是想跟你确定一下,对于调派给你的警卫员你是选择男的还是女的,秘书风格的还是警卫员风格的呢?”

    有警卫员配给自己是余知远两世人生来头一次,他说不上来自己的具体心情,但绝对是感动和深港荣耀的。

    没有拒绝配给自己的警卫员安排,他让王科长挑一个男的,普通人只要不傻,很快就能感觉到是保镖方面这种风格的警卫员就行。

    王科长得到余知远的确认后,带着自己的副手回去,下午就带来三个男警卫员让他挑选。

    在这三人中余知远选了跟自己身高体型差不多,二十六岁年纪,叫马勇的战士做自己的安保员。

    在只有两人的会议室里,王科长对余知远说“据我们所了解到的信息,你在美国这半年时间就已经发展了好大事业,也赚到了非常多的钱,所做成果惊人”

    “我们都希望你还是发展自己的事业为重,能顺带收集技术资料更好”

    “但收集的时候一定要绝对保证你自己的安全,只要有一点不安全你都要立刻放弃,千万不要把自己定位在特工、情报人员的身份上”

    “你已经提供了这么多非常重要的技术资料了,以后就算什么都不提供国家也永远记得你的功劳”

    “你记住,安心做商人,发展你自己的事业就行。”

    知道自己不是做情报人员的料,也没打算要做情报人员的余知远在王科长这样的交代后马上点头道“好的,我记住了。”

    王科长离开,留下马勇正式开始负责余知远的安保任务。

    来首都几日,因为做出了一些大的贡献,余知远有了国家给他配警卫员的待遇安排,这让他内心颇感荣耀。

    在和梁所长、董老他们做了两天实验后,在2月5号北方小年这天,他收拾好行李便向梁所长和董老、李老辞行,回老家去过年。

    在离开前余知远告诉梁所长,让他以领航半导体公司的名义,在中科院内挑选半导体研发方面的50名的技术人员做进修计划。

    挑选好后美国那边的极客科技会发来邀请,让这50个人赴美在极客公司的研发部门实习半年,提升这些人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

    回来后愿意加入领航半导体的会以高待遇热烈欢迎,不想加入的也不会计较,给院内研究人才储备做份贡献。

    至于这些人员的相关费用,一切都由自己的华芯科技来承担。

    能有这样一次性派出那么多人出国进修,提升技术水平的机会梁所长很是欣喜和举双手欢迎。

    但一想到要花不少钱,梁所长谨慎的问道“这可要花你华芯公司不少的钱啊,你要不要减少些名额?”

    余知远摆手道“花不了多少钱的,我完全能承担,先派50人过去看看效果,好的话加多人员接着派”

    “不过一定要挑选可靠的人啊,不要等到了那边就不回来了”

    余之远接着向梁所长说起了他刚刚创建好极客公司,招募中餐厨师时郝建这个人的事情。

    “好的,我们会高度重视你反映的这个情况,到时挑选思想可靠的同志派过去”梁所长说。

    余知远点头后又重申了一句“有去有回的情况才是最重要,这样做主要还是为了领航公司以后的发展”

    “费用的事情你们不用为我考虑和节省什么的,我完全能承担”

    “没有其它什么事情了,我大概年后元宵节前来这边,再从这里出发去美国那边……”

    最后余知远告辞道“那我现在走了啊,梁所长我们年后见。”

    “年后见,祝小余你一路顺风”

    两人握完手后互相告别,在梁所长的目送下余知远和马勇两人坐上所里派的车出发去火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