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争锋半导体 » 第六十四章 荣归

第六十四章 荣归

    饶市火车站外,李永辉和侄儿李卫红,外甥余知仁、余知信一起站立在130小货车旁向出站口处张望等待着。

    四人是来接余知远的,根据站内人员告知的消息,郑州到饶市的火车虽然晚点,但也马上就要到站了。

    每次想起余知远这个最小的外甥李永辉心里都是满满的感激。

    他清楚的记得外甥刚毕业时动员自己和大哥两家搞大棚种植,还有主动借钱给两家人建蔬菜大棚时的情景。

    现在自己建的5个大棚,两亩多地里的蔬菜产出就已经卖了近3万多元,等到了年后全部采摘完拔株时,扣掉所有成本最少能净赚4万块钱,这个他自己原来想都不敢想的数目。

    别说是4万元,就是前段时间满1万元现金收入时,自己和老婆两人就兴奋激动的三四夜都是仅睡一点点时间的失眠状态。

    余之远这个外甥对自己和大哥两家人的帮助和贡献实在是太大了,每次李永辉满满的感激之余也高兴自己福气好,有这么个好的外甥。

    也为姐姐和姐夫他们高兴,生了这么一个文化水平高,能力超强还孝顺的儿子。

    出站口慢慢有人涌出,李永辉收回思绪开始仔细的观察这些出来的人,好第一时间看到外甥。

    “你们看,那个穿西装的好像就是知远”

    余知信指了个出来的人说道,接着先奔了过去,好确认是不是自己弟弟。

    看到奔过来的4个人,余知远也招呼到“小舅、魏红、知仁、知信”

    走到近前的4人快速接过余知远手中提的行李,帮他拿着。

    余知远对四人说“还有东西。”

    转身从旁边马勇手上接过两个大旅行包,然后对他说道“送到这里就可以了,谢谢你这一路护送,你现在先回去报到吧,年后我先联系你们单位,我们再汇合。”

    “是,过年后等你联系我们再汇合。”马勇复述了一遍。

    完成了保卫处王科长指派的此行安保任务,马勇谢绝了余知远要给他的礼物后转身进站准备坐车回京。

    见马勇远去,大哥他们问对方是谁啊?看起来像个战士。

    听余知远说是国内合资单位配给他的安保员后,4人先是惊讶,但想到他那么大的投资,自行脑补解释后很快释然。

    边走边说到了接他的车前,余知远看着眼前双排座的130客货两用小货车问“家里买了这种车吗?你们都会开汽车啦?多办了驾驶证了?”

    李永辉回到“跟火车站场临时借的,这段时间来经常发货,跟他们关系搞得挺好”

    对于会开汽车的事,他回答经常开拖拉机有基础,学两下这种汽车也就会开了。

    汽车驾驶证他没有,现在有证的只有余父和余知远两哥哥,三人都是以先锋厂的名义申请,交管局根据情况颁发的。

    旁边李卫红说到“学开这种车很简单啊,就是拿驾驶证很难”

    “既要学修车还要跟车实习,还要有单位推荐,要求很多,不然我们早就可以拿证了”

    李卫红所说余知远也知道,这时候拿驾驶证的确非常难。

    因首先就是驾驶员的职业非常吃香,其次是有驾驶证也就差不多要分配工作给你。

    但现在又是个汽车质量不怎么好,保有量非常少,厂矿企业、公务单位和农村都非常缺少汽车使用的现状,因此对驾驶员数量进行了各种办法限制。

    虽然这时候几乎没有交警或路政查车,但没有证开汽车怎么样都属于无证驾驶。

    不想他们这种状态的余知远决定到时用先锋厂的名义看给你们办驾驶证好了。

    将行李都放好,李永辉招呼到“知远你做副座吧,你们三个坐后座,我来开车。”

    “现在快点回去,大家都在等着知远呢”

    李永辉发动汽车行驶了一段路后,余知远发现他开车技术还可以,不管是游离配合、挂档,还是加减速和转弯、转向都操作的还挺不错。

    看来有开拖拉机的经验做基础,学会开汽车是要简单的多,余知远也放下心来和后面的大哥他们聊天。

    通过一路的聊天也让他知道了家里这半年来发生的好多事情。

    等汽车开到马上就要到家这的一处转弯小缓坡处时,余知远便看到前方有一大堆的人在等待迎接。

    似乎爷爷奶奶也在前方人群里,他对李永辉说到“小舅,在这里停下车吧,我先走路上去。”

    车子平稳,余知远打开车门下车,慢慢向坡上等待的亲人们走去。

    虽然只是在国外半年多,但他心里还是充满着久别游子归乡的激动心情。

    看到余知远下车走路上来,坡上马上响起爆竹的轰鸣声,坡头处的父母他们也慢慢走下来迎接。

    看到走在前面的爷爷奶奶、父母和叔伯等长辈,余知远加快脚步走去,对他们叫到“公爷、嬷嬷、爹、妈……”

    给亲人长辈们打招呼的他走到爷爷、奶奶两位老人生前,拉着两人的手说“外面风大,我们赶紧回家”

    奶奶满是笑容,慈爱的看着余知远道“后天就过年了,我们还担心你赶不回来呢,现在到家了比什么都好”

    “风大一点,冷一点没事,我和你公爷身衣服都穿的很厚呢,吃过饭了吗?”

    “吃过了,走,我们先回家再说。”余知远说完拉着两个老人往前走。

    在家里亲人、叔伯、堂兄和亲戚等一大堆人的拥簇下,余知远和他们一起向不远处的新房子走去。

    现在的他在家乡已是个传奇人物,与出发去国外时相比,此时前来迎接和看热闹的人相比上次人数成倍增加。

    所走过的一路上与余知远相熟的纷纷热情地打跟他打招呼,不相熟的也都是微笑围观。

    好多人也纷纷交头接耳道“这就是余安久的小儿子啊”

    “我看他跟年轻时的余安久几乎是一模一样啊”

    “这孩子长得真帅啊,衣服穿的又好看,洋气的很”

    “我听说外国人很有钱,天天都可以吃肉,他儿子在外国应该也是天天能吃肉吧”

    “何止能天天吃肉啊,我猜他肯定一餐做两大碗肉吃”

    “他长的是真帅,还特别有那种叫气什么”

    “气质”

    “对对对,特别有气质,我以后要是找的对象有他这样十分之一,日子再苦我都愿意呢”

    “呵呵呵,小红你发春了”

    “你不发春吗!别以为我不知道……”

    在周围乡亲招呼和交头接耳的小声评论中,被拥簇着的余知远站立在属于自己那栋的房子前打量着做好的三栋新房。

    他问身边的父母和兄嫂“三栋房里还缺什么吗,有缺的话我到时让港岛那边采购发过来。”

    “不缺了,要不要现在进去看下?”余父回到。

    抱起冲过来奶声奶气叫叔叔,求抱抱的小侄儿华盛,逗弄他两下后余知远说到“先和大家说下话,晚上再看吧”

    看了会不远处一片好多栋的新房地基,余知远问身前一本家叔伯到“文生叔,听说你们都打地基做新房了,那边哪东栋是你家的啊?”

    余文生指着一处地基给他介绍说这次大棚蔬菜卖了好多钱,那块地基就是他家要做的普通两层楼房,到时自己一家人住的会更舒服一些。

    转过头来余文生满是感激的向余知远道谢,说要不是余知远鼓励他搞大棚种植,还借钱给他建大棚,他一家也不会赚到这么多钱。

    现在日子这么红火,以后余知远有什么要让他做的事尽管吩咐就可以,只要能做到再苦再难、再危险都不是问题。

    “文生叔你言重了,能赚到钱最主要还是你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你以后要注意劳逸结合,生活会更越来越好的。”余知远说。

    看着眼前这个原来会因为身体不好,家里生活过得很贫困,过几年便会因病过世的本家叔叔现在精神爽朗,浑身充满干劲的模样余知远心里也极是欣慰。

    在回来的车上大哥特意说起了这个文生叔,说他大棚里的蔬菜种得最好,等开卖后最先分到满一万元的现金销售额。

    一举摆脱了原来的贫困状态后,村里那些轻视、看不起他的村民便马上换了副嘴脸。

    再也不叫他的外号,见了面都是一脸讨好笑容,文生、余文生的热情打招呼了。

    而且也因为赚到这么多钱,文生叔在婶子和儿子的陪伴下,特意到市里的人民医院做各种检查。

    再在医生的治疗下把原来体质差,患的一些慢性病给彻底治好了,现在的他心态非常乐观,精气神十足,也见到熟人就道余知远这个本家侄儿的好。

    与余文生交谈了一会,做村支书的另一个本家叔叔余永发走到进前说“县里的饶书记前段时间交代我,说你回来就告诉他一声”

    “刚刚我跟他打了一个电话,把你回来的消息告诉了他,饶书记说他明天想来这里跟你会面一下,你明天没什么事吧?”

    周围都是人,余知远也不好问是要谈什么事,明天自己反正也是待在家里。

    他对余永发回到“没什么事,你跟他说我明天在家里等他,如果是要我到县里去见面的话那我要年后才去。”

    “好的,那我现在再打电话跟他说”

    余永发说完转头准备回村部再打电话,离开前同时劝那些还留在周围围观的乡亲们散去。

    等那些围观相亲纷纷离开后,新房子门前和余知远聊天的便就家里人、舅舅他们,以及本家这些一众关系亲近的了。

    他们不停的询问余知远在外国的生活,以及诸如外国人长什么样?外面是不是很发达?楼房汽车是不是都很漂亮等各种他们很想了解的新奇事。

    在回答他们充满好奇的问题中,有5个本家兄弟也带着他们的订婚对象来跟余知远见面、打招呼。

    依着家乡的风俗,这些比自己大的本家兄弟的未来老婆,余志远一律叫她们某某嫂,再收下她们给的见面礼。

    头次见的这几个本家嫂子让他感到非常意外,因为5个族兄现在娶的已彻底改变,都不是他们原来所娶的老婆。

    余知远发现现在的这五个嫂子不但要更漂亮的多,似乎还都是温柔的性格。

    也在心里想这也许是自己改变下导致的连锁反应吧,而且这些变化应该会越来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