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争锋半导体 » 第六十六章 新年

第六十六章 新年

    饶林和陈建军两人让秘书赶紧打圈记下来,表示回去就开会进行研究讨论,让余知远这件极大利于本县、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投资项目推动落地成功。

    旁边的饶林又对余知说“你这次主持搞的大棚蔬菜种植项目收益巨大,现在你们余家坪这一块地方别说全县人知道,就是全地区也有非常多的人知道了”

    “广大农户都非常羡慕,现在有你们这实打实的成功,地区和县里已经彻底规划好了明年按你建议的那样,进行大规模推广大棚蔬菜和山林水果种植产业的项”

    “县里也计划建一个农产品批发市场,我们今天来想询问一下你,对这个市场建在哪里,你有什么建议不”

    余知远有点疑惑的说“我建议文件里已经说过了啊,选那种交通方便,没有灾害干扰,有利于扩大的开阔地形就行的”

    “那如果由小余你来选择的话,你认为哪个地方比较好点呢?尽管说,没事的”陈建军问。

    余知远看了下两人,想了想后说“我觉得设在县城就挺好的,大公路在旁边过,供销社那又有块地形很好的大坪地。”

    “好,就按小余你现在说的那样,批发市场到时就选在县城供销社那边建”饶林说。

    这样说到底是打算用自己的名头做说服工作?还是说到时有问题把自己摆出来搪塞指责?又或者给自己挖坑啊?

    余知远马上补充到“这只是我个人的建议哈,只做参考的,具体还是要县里进行认真的研讨,统筹安排才行的。”

    饶林哈哈笑道“别紧张小余,没有用你的说法来让其他人屈服的想法,更没有万一出问题了用你应付指责的意思”

    “其实我们会议已经都达成了在县城建市场的统一决定,询问你最主要是想知道我们的决定会不会有重大漏洞的问题”

    “现在你也建议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在县城,那就是我们都英雄所见略同了,这样的情况很好。”

    饶林和陈建军两人表示今天来主要是与余知远见面,对他各种非常实用,也规划长远的建议进行当面感谢。

    同时也对一些县里决定的规划细节和余知远进行讨论一下,希望他能做些补充。

    对于种植推广、产品推销和后续工业发展方面的一些小细节谈论,余知远都根据自己所知做知无不言的完善建议。

    等讨论好,结束此行的饶林和陈建军在临离开前对余知远表示今天的会面让他们非常的收获满满。

    既完善了规划细节,又获知了余知远准备建大电厂和上马彩电生产的大投资计划。

    两人表示这两项大投资必定会得到地区和省里大力支持的,让余知远等着好消息。

    最后两人都说让余知远以后有时间就到他俩的办公室去坐坐,聊聊天、谈谈发展建议都可以。

    “会的,以后有时间我一定去,明天就过年了,在这祝饶书记,陈县长你们新春愉快”余知远说。

    “也祝小余同志你们新春愉快,大家再见了”

    坐在吉普车上的饶林和陈建军说完后向余知远等人挥挥手,乘车返回县城。

    站立在公路边,目送两部吉普车远去后的余永发问“知远,你打算投资那么大的电厂,怎么便宜隔壁乡的人,不选择建在村里啊?”

    余知远笑道“真要建在村里,那到时你我就等着被骂啰”

    “既然那个破造纸厂把下游的河水都搞的像酱油,那我就让那个厂里的人也尝尝污染的滋味。”

    听余知远这样说,若有所思的余永发和杨光明两人马上便不再对这事说什么。

    余知远同时也交代两人,今天的事不要到处说,两人知道就可以了。

    “还有什么事吗?”余知远问。

    两人摇头“没有什么事了。”

    余知远转而向两人告别,回去准备明天过年。

    次日在侄儿们的喧闹声中,余知远起床穿衣,准备开始热热闹闹的过重生后第一个新年。

    这年代过年的年味可比后世要浓烈的多了。

    期盼过年,过年前和大人逛街采购、吃好吃的、收压岁钱,与小伙伴们一起玩鞭炮烟花、看舞龙灯等浓浓的年味对70后、80后的人来说应该深有体会。

    那是一个男女老少对过年都充满美好印象的往事。

    随着太阳的逐步升高,大好的晴朗天气也让整个村子的过年气氛更显热闹。

    小孩子们很成群结伙的沐浴着阳光,在房前屋后快乐的蹦蹦跳跳,嬉戏打闹着。

    周围邻居也在家里开始不停的忙碌,准备做顿丰盛的年夜饭。

    余知远家里当然也不例外,余父、余母俩人很早就起来挑水、洗菜、切菜,在厨房开始忙碌。

    等余知远这边刚将爷爷写好的对联贴好,厨房里面祭拜用的食材也做好了,余父用托盘将祭品摆好后让大哥端着,带领三个儿子和三个孙子前去社庙祭拜。

    按风俗祭社庙回来又在老屋香案上进行祖先祭祀,此事由爷爷主持带领着点香、烧黄纸白纸、打鞭炮等传统流程。

    最后老小对着香案拱手做揖,请年这项千百年来形成的民俗活动也就完成了。

    和大家一起做完请年祭拜的余知远转而进厨房,与父母他们一起忙碌做年夜饭。

    半年多来家里赚到的钱不少,生活也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善。

    为了庆祝这成果,也为了让年夜饭更丰盛,这次余知远在港岛买到了很好的干海参和大鲍鱼干带回来。

    再加家里也在县城买到的牛肉和牛腩,他准备做葱烧海参、清蒸鲍鱼、爆炒牛肉和红烧牛腩这四个他以前学会了做,家里以前过年从来没有吃过的新品好菜。

    和父母在厨房里煎炒烹炸到太阳准备下山,夜幕开始慢慢降临时,一桌非常丰盛的年夜饭终于准备完毕了。

    新房大厅那张大圆桌上此时已经摆满各种菜式,除了必备的鸡鸭鱼肉、红烧肉等必备荤菜,大棚种的新鲜蔬菜也摘来做了几个荤素搭配的菜。

    余知远今天做的四个新菜品则摆在最中间,让大家看了很是期待品尝。

    这次过年爷爷、奶奶决定在余知远家里过,等两位老人在上首坐好,余知远父母、兄嫂和侄儿这一大家人也在桌前依次坐下。

    客厅里摆放着的彩电里此时也正在播放着各地做饺子、吃饺子,各种菜式蒸煮烹炒好端上桌,准备过年的热闹场景报道,很是应景。

    吃年夜饭少不了酒,桌上摆了两瓶从沪市买回来的茅台,想喝酒的己经用杯倒上,不喝酒的则有香槟和汽水。

    “公爷、嬷嬷、爹、妈,祝你们身体健康、平平安安,也祝我们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生活愉快,事事顺心。”

    余知远端起酒杯给爷爷奶奶和父母道新年祝福。

    四人对着余知远不停的点头幸福微笑,随着他的祝福说完,桌上的一家人也都站起端起酒杯和饮料碰杯畅饮,每人脸上都是盈溢着愉快的笑容。

    收入的急剧增加也带来生活质量的提升,充足的物质加上顺心顺意的生活大大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感。

    让家里的大家每天都是更多的保持着愉快的心情,像今天这顿年夜饭便是具体的体现。

    一家人生活的快快乐乐是余知远最重要的追求,现在的情景让他感觉颇有成就,也发自内心的满足和高兴。

    当夜幕将山村彻底笼罩,在这万家团聚的大年夜,一桌人以电视节目做背景音,开始边吃边谈论着各种有趣的事情。

    等到春晚的开始,酒足饭饱的大家正好结束年夜大餐,余知远也坐在彩电前的沙发上,和家人认真的观看一直都被大家评为经典的第一届春节晚会。

    首届春晚的节目一个接一个的播放,电视里那大家喜欢听,也非常接地气的小品和相声,以及主持人不时的插科打浑,轻松娱乐的对话逗得电视机前的家里人不时哈哈大笑。

    而当李谷一在众望所盼的期待下唱完她的《望乡》之后,爷爷对余知远说“这个信号很明确啊,明年的政策应该又开始走向宽松了。”

    余知远点头后,对爷爷和在座的家里人说到“我也认为明年应该会政策更宽松一些,最起码比今年要更好”

    “现在改革开放政策已是基本国策,会一直坚持的执行下去,让国内经济更繁荣,大家的生活更好。”

    清楚历史的他知道今年会开始预热,加大改革力度。

    明年的84年会成为公司元年,经商热和公司热会在这年彻底的开始热闹起来。

    开公司、做各种生意赚钱,这些原来属于不喜欢和忌讳讨论的事情会急剧反转,成为大众津津乐道和挂在嘴边谈论的话题。

    后世的一些著名公司就是在84年这年开始建立和创业,随时代一直发展壮大起来的。

    电视里的春晚节目确实精彩好看,不知不觉间时间已经到深夜,直到主持人宣布,客厅里的大家才知道已是凌晨。

    “我去打爆竹吧”

    听着节目里的敲钟声音,余知远到父母房间将爆竹拿到屋前坪地摊开,用火柴点燃引线后便迅速跑开。

    爆竹声瞬间噼里啪啦的响起,此时不仅仅是余知远这一家,周围房屋处也开始响起爆竹声,各家的爆竹声汇聚成一片喜迎新年的鞭炮声浪。

    等回到大厅,原来沉睡的三个小侄儿已被爆竹声吵醒,先是发了会呆,两个大点的继而喃着要出去捡爆竹头。

    自己小时候也最喜欢干这事,非常感慨的余知远带着两侄儿在燃完的爆竹堆翻找。

    给他俩手上塞了几个没有响的爆竹头,两小家伙这才高高兴兴的随父母回房间睡觉。

    春晚已经结束后,余知远对坐着的爷爷奶奶说“公爷、嬷嬷,我扶你们回房间去休息。”

    “不用,这两步路哪里用扶,你们也早点睡”

    爷爷奶奶拒绝了余知远的搀扶,伸了下腰后的爷爷扶着奶奶,两老人互相搀扶着到旁边房间就寝。

    “这些我来收拾,你们赶紧睡觉吧。”

    余知远对准备打扫的父母说到,随后走向彩电前,把已是一片雪花的电视关了。

    一人将东西都收拾好,关掉客厅电灯的余知远也回房间准备休息。

    也许是了喝了酒有些兴奋,在房间的余知远横竖睡不着,干脆坐床前画图纸和完善自己的发展计划。

    等再抬手一看时间已是深夜快三点时间,心笑自己看来真的是个劳碌命,大年夜还认真工作。

    将画的和写的仔细收好,有些疲惫的他脱衣钻进被窝很快便沉沉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