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争锋半导体 » 第七十章 人员名单的纷扰

第七十章 人员名单的纷扰

    中科院家属区,现在正好是中午饭点时间,整个楼内传来炒菜、切菜等各种做饭的声音,菜香味也飘散在整个楼道。

    赶回家吃饭的化学所研究员张辉刚打开房门,妻子莫兰便从厨房里迎出来说“回来了,准备吃饭。”

    “要帮忙吗?”张辉问妻子。

    “不用,马上好了,你坐那等一下就行”

    莫兰说完转身进厨房,让张辉坐在餐桌前等待。

    想着早上做的好几组刻蚀溶液配比实验结果都不理想,坐在餐桌前的张辉决定换一种研究思路。

    等到莫兰做好的菜端出来,见丈夫思考工作的状态,她提醒了一句“吃饭吧。”

    “好”被打断思路的张辉伸手接过妻子递过来的米饭,准备吃完就再去实验室。

    “我听说楼下李姐她老公被选进了要去美国进修,说是他主动申请要求的,你跟他同一个单位,也可以主动申请试试嘛……”

    莫兰又跟丈夫说起这几天来大家所热烈议论,合资的领航半导体选派人员赴美国极客公司那里实习半年的事情。

    这事自从年后梁所长将消息宣布开始,计算所、物理所、化学所和半导体所这几个单位里的人便都闻风而动。

    了解到被选中就能出国,还是去美国,各方上下纷纷活动起来。

    领导们想要给自己单位多争取名额,具体到单位里的个人则是希望自己能够进入名单。

    一些根本不符合入选标准的人也各显神通,通过各种关系活动,希望能被加入名单里。

    他们对出国如此热衷皆是因为能出国、有海外关系由早些年的状态反转,变成了现在人人羡慕的景象。

    而且通过这几年的新闻介绍,非常多的人无比羡慕欧美的繁华世界。

    以及所听说的欧美人高工资,很好赚钱,个个生活的非常舒适优雅的传闻。

    还有就算回国了,也会被作为归国人才得到重视、重用、提拔快的现实待遇。

    有这些种种好处,能出国、有出国机会对这个时代的国人来说实在是太有诱惑力了。

    面对妻子不能免俗的的又一次谈论这事情,张辉认真说道“没有这回事,不要听那些人胡说八道说什么申请就行的”

    “也不要在乎有些人或明或暗的走关系,这次派人是学技术,领航公司一定会认真通盘考虑的”

    “要派去的会心里有数,不想要的怎样走关系也没用……”

    莫兰没有放弃,鼓励式的又说“不管怎样你也可以跟领导试试争取一下嘛”

    “有这么好的机会,到时被选中了,回来对你的待遇和收入,研究发展也能好的多啊”

    张辉耐心的回到“一切听所里安排吧,让我去我就去,不让我去也没什么,反正都是安心搞研究”

    见丈夫还是这样的态度、决定,希望丈夫能抓住这次机会出国进修,回来更有利他发展的莫兰心里终于放弃。

    她轻叹了口气温柔说“随你吧,只要你们所里公平安排就可以,你自己留意一下这情况啊。”

    张辉刚想对妻子说话,此时房间外的楼层过道里忽然响起一个女人泼妇骂街似的巨大声音。

    “让你找点关系去争取上名单有什么难的,问就说一切听安排……”

    “你清高,你了不起,行了吧”

    “老娘做这么些饭菜还不如拿了喂狗去。”

    紧接着马上传来一个男人大声的无奈说道“你,你简直不可理喻”

    随后楼道里又传来巨大的开关房门响声。

    听完刚刚楼道里所发生的情况,张辉看了下妻子后也颇有点无奈的说“这事现在搞的几个所里的大家鸡犬不宁,真希望快点把人员名单公布出来。”

    张辉所说的情况中科院的秦院长、刘副院长和兼任领航公司副经理,半导体所的所长梁国威他们也早已有所了解。

    此时三人聚在一起,商议把名单尽快选定公布出去,让这事情尘埃落地为好。

    免得拖请、走关系、毛遂自荐、流言等各种情况弄得院里和几个研究所上下都无心工作。

    “这是选定的人员名单,小余那边因为没有具体的生产线,所拟定的都是研究、研发方面的人员”

    “秦院长、刘副院长,你们看一下可不可行,可以的话我今天就公布出去”

    “现在几个所的人为争取进名单越来越闹得沸沸扬扬,走关系、托请的人搞得大家都很烦”

    梁国威说完把自己手中的人员名单递过去两人看。

    秦院长认真看了一遍,发现几个合作的研究所都有人员入选,可以说安排已经很公平了。

    他将名单递给旁边的刘副院子后,对梁国威说“这几天别说是你们了,我都接到几个托请的电话”

    “还都不是搞研究的,让我帮忙也安排进名单”

    “这简直就是胡闹嘛,怎么能将宝贵的出国进修机会用来当旅游度假、出国镀金用呢”

    “我看你这名单都是技术研发人员,这很好,我没什么意见,你看着尽快公布吧。”

    旁边的刘副院长看过后也点头表示赞同。

    梁国威说“那我等下回去就安排把它公布出来,免得发展的不可收拾。”

    “可以,公布吧”两人点头。

    等到梁国威将名单正式公布出来后,被选上的除了非常惊喜,与家人庆祝了番外,都自觉的低调继续工作,等待出发时间的到来。

    那些没有入选名单的人,除了几个在那上蹿下跳的找茬吵闹外,绝大部分都开始安定的继续自己的日常工作。

    院里和几个研究所在名单公布后瞬间整体安定下来。

    对于几个根本就不是技术研发人员,还在吵闹着想要上名单出国,上蹿下跳的人。

    不管是本所还是其他所的,梁国威都将他们同时叫到会议室准备劝导。

    在会议室,面对这几个自以为是,很可能一去不复返还的年轻人。

    梁国威劈头就问“你们根本就不是搞研究的,吵闹着也要去,你们要进修什么?”

    后勤处的小赵给自己找理由到“一下去这么多人,总得有人负责给他们收发信件、整理资料、传达通知这些后勤工作嘛,我正好可以过去负责这些事情啊。”

    梁国威看着他,又严肃的问“好,就先不说你们是不是搞技术的,就说对话交流吧”

    “那些入选的技术员大部分都会说英语,不会说的也都是听写完全没问题的,你会说、会写、会看吗?”

    小赵自知自己哪里会说英语,但这样的问题难不了他。

    他大言不惭的回到“我会一点点,也可以到了那边学啊,在那样的环境下提升起来很快的,我有信心短时间就把英语说的很顺溜……”

    其他几个青年也各种表示他们可以负责什么很重要的工作、任务,把事情做好。

    总体表达的就是将他们加进名单,让他们来负责这些工作。

    至于因为加自己而取消其他人的问题,这样的事情就由所里解决了。

    对着这几个掂量不清自己分量,自以为是还似乎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青年。

    梁国威冷冷的盯着他们说“你们这是在指挥领航公司做事是吗?”

    他让几个人别在吵闹着进名单出国的事情,回岗位认真工作去,再吵闹的话就让他们的部门处理。

    看着一脸不甘心,颇是不想罢休的几人,梁国威也失去耐心,不再说什么,挥挥手让他们离开,心理决定他们要是不听劝也就不客气了。

    几人离开后,他拿着名单开始对这50个人做出国前的安排准备。

    同时也在考虑余知远什么时候到首都,到时好给他对这些人员梳理说明一遍。

    就在梁国威做这些事情时,余知远也在家里做着出发前的最后准备。

    临出发前,他将舅舅、叔伯堂兄和本家人召集到自己房子。

    严肃认真的告诉大家现在城市乡镇里的闲人很多,闹事的、坑蒙拐骗的也多,比较乱。

    现在大家搞大棚种植赚了这么多钱别说全县皆知,就是本地区也大部分人知晓。

    年前还上了省内新闻报纸,以后知道的人会更多。

    相应的也会被好多宵小、恶徒关注惦记,告诫大家日常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真要有来作案的对他们也不要客气,逮着就让派出所来处理。

    态度嚣张的可以打一顿再送到派出所去,把大家不是好欺负的声音发布出去。

    说完这些,他又非常严肃的对众人嘱咐“这样的情况国家不会坐视不理的,我估计这一两年就会进行大力整治”

    “那必然是一场巨大的雷霆风暴”

    “现在我们受到各方面的支持关注,家里也都有钱,通俗的说就是有钱有势”

    “我们保卫人身财产可以用各种手段,但绝对不要占势欺人,大家还是要本分的赚自己该赚的钱”

    “和周围的乡亲也一定要和平相处,不要因为赚了些钱就此高气昂,摆架子看不起人”

    “小痞子们搞的坏事更不要去参与,沾都不要去沾边……”

    余知远告诫眼前的这些长辈兄弟,赚钱是用来改善生活,过好日子的,不是用来仗势欺人,做坏事的。

    他让大家还是要跟原来一样保持本分,持平常心态来处理人和事,只有这样才能生活安定,过得舒心。

    见大家非常认真的将自己的话听进去,明确和态度诚恳的点头表示记住了他的告戒,也会按照所说的去做的情景。

    余知远在心理感慨这就是家族,从古至今,只要宗族里面有厉害的人物出现,也愿意带领着他们更好的发展。

    那其他成员便会以这个厉害的人马首是瞻,听其安排,记其交代去做,将家族发展壮大。

    不管大家承不承认这都是事实,也几千年来在华夏大地生生不息的上演。

    再和爷爷、奶奶和父母他们说了几句叮嘱的话,余知远最后说到“没有其它事了,感谢你们这些叔伯兄弟来听我的告诫”

    “也祝大家以后生活安康,事事顺心,我走了”

    说完他拿起行李,出门坐上送自的汽车,在家里人和大家的拥护相送下出发去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