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农夫的娘子 » 金九银十

金九银十

    第一天登福卖饼子没什么经验,又加上他不好意思喊。

    勉强卖了十几文钱,把他高兴的回去夜里都睡不着觉,第二天早上他刚到街上鼓起勇气小声的喊了几嗓子。

    陈大夫就派药童找他去铺子里,买了十几个饼子,分发给铺子里的人尝尝味道。

    登福一看是他买的,说什么也不要钱。

    陈大夫执拗不过他,就带他去那些大户人家的后门口叫他高声的喊卖。

    早上采买的管家出来,登福得着交代厚着脸皮上去,免费送管家两个饼子垫肚子,不想真好使!

    管家吃高兴了大手一挥全都要了,问他还有什么精巧的糕点,明早自管送来后门,说完把他的账也给现结了。

    登福高兴的对陈大夫千恩万谢的。

    晚上坐床上数了一下有二百多个钱,真是不少呢!

    桂枝第二天早上连忙跟菊香学了炒豆沙馅儿,又做了甜饼出来,紧赶慢赶的送去人家的后门口卖。

    见到钱了,登福的胆子也大了,每天愉快的声音能传出好远的地方,不管大人小孩,他都会喊一句,“老爷、小少爷来一块甜饼子尝尝味道吗?”

    因为他卖的豆沙甜馅的饼子比较软糯,短短十来天就在镇上卖出了名。

    很多有钱家的后宅院娘子,专门吩咐人固定时间等在后门口买,这也给了登福跟桂枝很大的信心。

    孙俊山带着草帽回来,身后背了满满一筐红豆角,老黄的外壳露出酱紫红的豆子。

    “都摘回来了,早知道大哥他们能用到这么多大江子,当初就该匀点种子给大嫂点,”孙俊山擦着额头上的汗有些惋惜的说到。

    “全都剥出来有一大袋子呢!够他们用大半年的,豆沙炒出来能用挺长时间的,角子摘了秧子扯掉了没?我等着种萝卜。”

    “扯掉了,藤子都开始枯了,”孙俊山拿着毛巾擦脸上的汗。

    下午桂枝不忙的时候过来端了一盆赤豆走,她脸上的笑容整天都挂着,走路的步伐都轻快了很多。

    顶着早上的微风,孙俊山拿着镰刀下田开始割稻。

    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金黄的杆子,伸手咔嚓一把重甸甸的稻穗割了下来。

    登福早上卖完饼子回来,拿着镰刀也下田过来帮忙收割。

    ”大哥现在正是收稻的好季节,你应该让大嫂多做点饼子卖,有人家平时舍不得买,现在割稻的时候都会花两个钱买几块,留着干活累了填肚子吃。”

    “生意做不尽的,桂枝每天在家做两大盆饼子,一盆圆子,这已经是极限了,再多也不行的,在说了啥也没有秋收重要。”

    孙俊山见劝不进话,也不在多说什么了,两人开始闷头割稻。

    中午菊香过来送完饭菜,又去登福家帮桂枝蒸毛芋头。

    因为蒸的多一时半会很难煮烂,只能端一筐碎木炭送过去,填进灶洞里焖好火,才起身帮忙炒豆沙馅。

    “大嫂,这糖不用嗑碎,整块的都扔进豆泥里,来回翻炒直到块子都融化完,豆沙也就慢慢收干水份,倒点油进去铲均匀了。”

    “你要是觉得豆沙舂的不够细腻,你就把煮好的豆子捞起来,放在磨碾子上磨出浆,糖块可以直接放豆浆里烧,也可以跟豆子一起放碾子里一起磨了都成。”

    桂枝看菊香熟练麻利的炒豆沙,仿佛炒了千百遍的样子。

    她一边说着话还不耽误炒豆沙,满满一盆豆沙出锅了散发出浓浓的香甜味。

    菊香又揭开锅盖用铲子压了压毛芋头,都有些偏软了。

    她又盖上锅盖焖着,把灶洞四周的草跟木棒清理干净,灶洞里的木炭火围好,才拿着草绳子去田里捆稻。

    桂枝跟菊香来到田里看情况,已经割完了一块田,登福他们都去了另外一块田。

    解开手里草绳子铺好,她跟桂枝两个人开始弯腰抱稻杆子,有了小麦的经验在前,两人捆稻捆子尤为的默契。

    天黑下来一块田捆到尽头结束,孙俊山走过来看田里,都是一捆捆绑好的稻捆子,他卷起袖子准备出力气挑回去。

    “都什么时候了还一挑一挑的挑回去?你跟大哥牵着两家的牛车下田,用牛车三四趟就结束了。”

    “妹婿,菊香说的是,天黑成这样有现成的牛不用,靠人出力气是有点不安全的。”

    “我挑一挑回去顺便把牛车拉来,”孙俊山挠挠头一想确实,两家如今都忙的很,没时间慢慢挑稻的。

    登福过来学着孙俊山挑了一挑稻回去,一样准备牵牛车过来。

    “菊香,我们就算摸黑也把另外一块田刚割的稻捆了,田离家远,稻铺子放在田里不安全,这月黑风高的夜里来了丧良心的人,都能给你偷完了。”

    菊香借着月光看不远处的田点点头,“大嫂说的是。”

    姑嫂两人又拿着草绳子去了下面的一块田。

    下面的田孙俊山他们没割多少,解了六个草绳子就捆完了。

    “大嫂我先回去做饭,田里就靠着你看了,”菊香不放心的嘱咐,这么晚了留一个瘦弱的女人看稻田顶什么用?

    “没事的你回去,路上来来往往的都是人,有贼也不敢有多大胆子来,”桂枝示意菊香回去。

    菊香靠着月光急匆匆的回去做饭。

    到家捅开两个炉子,灶洞也是两个锅一起烧起来。

    大锅都是炒菜用,炉子主要做米饭蒸包子,还留一个烧开水出来冷凉喝。

    要不怎么说庄户人家的女人干活快呢!都在跟时间赛跑干活。

    一个锅焖了红烧排骨,另外一个锅蒸了剁椒咸鱼。

    她又拿着火把去菜园子摘了一盆青菜回来,清炒了一盘,烧了一碗青菜芋头圆子汤。

    毛芋煮烂跟肉末兑一起炸出来的圆子,别看登福家卖圆子,恐怕至今都没吃过圆子。

    把饭菜端上桌,手脚爽利的去锅屋拌了猪食提去给猪喂了,

    拿着火把伸进鸡圈里,看看紧挨着五只鸡都进圈了没。

    门口两旁的树梢上给挂了一个粗造劣质的木筐灯笼,为什么说粗造呢!

    因为登福看别人做木质灯笼高高的挂门口,他也学人家自己削了木片,给两家各做了一对出来,手头大的缝隙,歪七扭八的框架,就这都给孙俊山高兴坏了,拿回来宝贝的跟什么似的。

    菊香点亮两个灯笼,门口顿时亮堂了不少,她去旁边抱了一大抱早上砍的青草送去牛屋里,夜里给牛的嚼头。

    外面时不时的传来说话声,她走到门口看,是桂枝跟登福在说话。

    “大嫂,稻都拉上来了?”

    “我走的时候妹婿去拉最后一车,我先回家把药蛋子捞出控水顺便把猪喂了,回头在跟你大哥过来吃饭。”

    “行,俊山那一趟还得一会,大哥回家洗洗就过来,饭菜都上桌了。”

    “知道了,”登福牵着一车稻向着自家门口走去,不能都堆到俊山家门口,明天两家的稻场都要用起来才是。

    菊香进屋点好艾香送去牛屋,出来又打了一盆热水放在屋里,留着孙俊山回来就能洗漱。

    约么半小时的功夫,孙俊山牵着牛车回来了。

    菊香出来接过牛牵去旁边喂水,孙俊山则是卸牛车上的稻。

    “水打好了,你把牛车放好就去洗洗,大哥他们应该也快过来吃饭了。”

    说完她自己牵牛进屋拴好,走到院子里洗干净手,端出小炉子把几个菜都放上去加热一边,虽然夏天可以吃凉菜,菊香还是怕油大了把人吃坏了不划算,正是忙农收的时候。

    登福跟桂枝也是在家收拾干净了过来的。

    “这是我们卖的那圆子?”桂枝舀了一碗汤,对着油灯看。

    “我一猜就知道你跟大哥没舍得吃过,就是你们炸的那圆子,烧汤、红烧、等天冷了烧锅子,放进锅子里跟汤煮都行。”

    桂枝给登福也舀了一碗圆子,登福夹起一个放嘴里,清淡的很,有肉的嚼劲还有一点细腻的软糯。

    “这要是红烧肯定好吃,炖汤味道太淡了适合老人吃,”登福砸咂嘴评价到。

    “瞧瞧!大哥才卖几天的圆子,这头一顿就有道道出来了,”菊香闻言笑着打趣登福。

    “我也是听那些有钱人家的婆子说的,”登福也笑着解释了一下。

    “大哥嫌淡了,就在红烧排骨里沾点酱汁对付一口,”孙俊山把排骨推到登福跟前。

    一顿饭几个人都是吃饭吃菜,孙俊山跟登福各喝了一碗酒就没在喝了。

    明早起来一个去卖饼子,一个下田割稻,都有一堆的事等着忙,喝酒每天一点只是为了解馋也不贪杯。

    一大早孙俊山铺好稻铺子才下的田。

    菊香忙好家里的一堆事,牵着牛去田头拴着放喂。

    她依然趁空捞螺子带回去,没时间挑就倒进屋后孙俊山挖的池子里,等忙闲了舀出来挑。

    太阳晒的发烈,菊香赶牛回来休息,拿着竹耙子开始翻稻铺子。

    底下的翻上来晒,稻谷不像麦粒随便晒晒就能脱粒了,稻谷要得晒干透了才能轧出来。

    桂枝蒸好药蛋子焖锅里,昨晚回家她发现菊香给她焖的药蛋子特别软烂。

    她想半天才有所悟,她每次蒸好都是马上就捞出来,好多中间的药蛋子都没熟透还有一点硬,说的对,好的经验要学!

    她出来看见菊香在门口翻稻谷,抬头看炙烤的太阳,转身也拿起耙子开始翻晒。

    中午菊香拎着篮子去送吃的,发现田里多了一个韩大年。

    “爹你怎么来了?家里的稻不收吗?”

    “我那稻还得天把两天,估摸着你这稻收完我那才差不多可以割。”

    “迟一天好,都赶在一起我跟俊山在田里割稻还挂念爹的田,”登福放下镰刀来到岸边吃饭。

    “割稻又不像抢栽秧没有喘息的空,早一天迟一天都无所谓,稻茬田割出来晒半个月,在犁出来种小麦都嫌早了,”韩大年接过水看着儿子说完。

    “也不能太迟了,有爹帮忙我这今天割一天,明天上午搭个半天就结束了。”

    “爹那田最迟后天就得下田割了,秋雨天给天就能晒稻,不给天紧着下雨,稻在田里出伢子就丢了,总归还是收到手里才安心,孙俊山觉得收进家才最重要。”

    “我也是这么打算的,后天早上就割稻,刚好你们那两个稻场都能腾出了,一边收一边脱粒,两不耽误,”韩大年说了打算。

    送过午饭菊香回去不顾炎热,勤快的翻着稻草秆,牵着牛一遍一遍的来回轧,一趟石磙轧半个时辰,一下午轧了五六趟才结束。

    天黑前在去田里捆稻回来,家里三个男劳力扛着稻包进屋堆放。

    至此秋收的第一场稻谷稳稳的进了家里的稻圈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