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农夫的娘子 » 山野道人追秋客

山野道人追秋客

    “多庆摇摇头。”

    “你也觉得不合适对吧!他那是太执着了,人生又不是只有科举一条路可走,凡事过犹不及,咱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走,咱就是当菜农也要当秀才老爷菜农不也行吗?”

    “嗯,”多庆抬起头擦擦眼泪。

    “我明年还考。”

    “这就对了,先考过的不一定就厉害,你多学一点然后一击考中,这叫厚积薄发。”

    “姑还没吃饭,你去端点饭来陪姑吃饭,明天我们全部去游湖,姑给你们吹几个喜庆的曲子舒畅舒畅心情。”

    红梅轻脚倒退跑去锅屋假装忙碌。

    “娘,还有饭菜吗?我跟我姑都饿了。”

    “有有有,都是你们姑侄俩爱吃的,”红梅说着端出两个菜来。

    又盛了一碗莲藕排骨汤,盛了两碗饭跟在后面送去。

    “他姑在给你们姑侄俩拿一罐子爪子酒来?”

    菊香看多庆示意他做主。

    “今天不喝了娘,我一会吃完饭还要温书习字,明天再跟哥哥们出去玩一天。”

    “好,饭不够嚷一声娘就来了,”红梅说完擦眼着泪出去了。

    “好了吗?”登福娘关切的问二儿媳妇。

    “没事了娘,我看就服他姑劝,妹妹来了半个时辰不到姑侄俩就吃上了饭。”

    “她姑跟个孩子王一样,小时候念书裹在里面闹成一片不服她服谁!”

    原本说好第二天游湖的,计划临时打乱了。

    思迁跟多发要请夫子吃饭,孙俊山跟登丰当然是要跟着一起去作陪的。

    思修撺跳了半天,嘟囔无聊什么的。

    菊香实在烦透了,“你去喊哥哥们带点吃的,咱们去西官道那边游湖。”

    “去西官道荷花塘也叫游湖?那还没大舅家的双塘大。”

    “不去是不是?不去正好我在家要画画。”

    “去!怎么不去?我这就喊哥哥们,荷塘就荷塘呗!总比憋在家里好。”

    几个孩子兴冲冲的拎着食盒子,来到西官道荷塘亭子,思修也不知道去哪里寻摸了一条船来。

    多地上了船伸手扶住他姑坐好,然后才是多吉多庆思修上船来。

    “老丈麻烦你划到那边荷花宽阔处,”思修指着荷塘中间一大片水域间。

    划船的老丈点点头,船很快就划了过去。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菊香看水域里惊飞的野鸭子,不知道怎么就突然想到这首著名的词了,脱口吟了出来。

    “好词娘!真是好词!”思修听了忍不住夸到。

    “多庆你也说一个给姑听如何?”菊香看着多庆笑。

    “我……”多庆低头沉思起来。

    我先说:“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思修得意的吟出来。

    “竖子无状,大庭广众之下安可如此造次,”菊香指着儿子笑骂了起来。

    “我再给你们吟一个,儿子听着你那样的词由你吟出来不合适。”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娘骗人,哪里来的鱼?”

    “你看那里是不是小鱼仔在露头?”菊香指着荷杆边张嘴的小鱼嘴。

    “思修当罚,思修吟词没有姑姑的好,”多吉顿时嚷嚷开了。

    多地笑咪咪的递了一杯热米酒给他喝。

    “姑不欺负你们了,你们都多想想换换脑子,一会咱们在吟诗,姑给你们吹个热闹的曲子庆祝一下。”

    “不要听热闹的姑姑。”

    吹那个“半山听雨”,还有那个没有名字的曲,多地赶忙开口提要求。

    菊香想了一下两个曲目差不多呀!就给吹容妃没了的那个曲子

    “千年一叹”,这曲子浑厚悠绵稳重,不适合年轻孩子们听的。

    就在几个孩子沉浸在曲目里不能自拔的时候,不知道哪里也响起了曲和声。

    思修站起身到处寻找,奈何看了半天都是茂密的荷叶,根本看不到什么人。

    菊香曲调一转吹起了“江南水乡”。

    那个和声的顿时戛然而止,欢快的旋律在荷花丛中传出去,这是她很少吹的曲子,也是几个孩子第一次听到的曲子。

    “姑我想听广陵散,”多地抬头看着他姑。

    那曲子长我给你吹个“山鬼”成不成?

    “也成,反正我都没听过,多地觉得就是想听点浑厚的乐调。

    菊香放下笛子装好,从腰间摘下一个瘪葫芦吹起来。

    “姑姑吹的这个是什么?”多庆指着葫芦问到。

    “等一会不就知道了,”多地双手托腮看着荷叶荷花安静的听着。

    荷塘水面上缓缓的埙声漂游,没有人愿意打扰这声音,偶有水鸟逐波戏浪的起飞,又会无声无息的停下来倾听。

    吹完山鬼,她又吹了一首笑傲江湖。

    看着几个意气风发的男孩子,觉得这样热血沸腾的曲子才适合他们听一听。

    菊香一连气吹了好几首,都是他们没听过的,等曲调歇下来,几个孩子才七嘴八舌的问到,“这个扁葫芦是什么姑?”

    这个叫“埙”,也是乐器的一种。

    “它吹出来的乐调是短笛所吹不出来的,不信你们试试,”菊香把埙递给多地吹。

    多地吹了半天也吹不出来一个调,多庆拿过去吹勉强有了音。

    “儿子!”菊香看向思修示意他也吹一下。

    思修摇摇头,“我就不献丑了,儿子也吹不出来调的。”

    菊香得意的把埙系回腰间,看着天色也不早了,“我们不玩了该回去了。”

    “姑在吹一个,在吹一个我们就回去了,”多庆撒娇的说着。

    “行吧!姑就给你们吹一个杀伐一点的,男儿家别有那么多细腻的小心思,男子行正坐卧方有规度可辨。”

    说完她拿出短笛吹老掉牙的“十面埋伏”。

    铮铮的几声尖厉声,惊扰了水面慵懒的水鸟,接着就是一声比一声急的铁蹄声。

    多时不想的曲和声又响了起来,古琴和笛声竟然没有一丝违和感。

    思修对划船的老丈比划了一下手势,行云流水的船轻飘飘的向着岸上划去。

    出了荷塘深处,思修抬眼四处乱找。

    周围除了荷叶就是灰土土的路,压根就没有一个人,塘面上除了琴声和他娘的笛声,只有水鸟四处游走奔飞。

    一曲完菊香拿出袖套装笛子,“别找了,想是哪家闺阁姑娘出来游玩,刚好听到我的笛声忍不住技痒和了声,姑娘家不轻易被男子看到,故而躲着一些。”

    “姑姑说的有道理,思修咱们赶紧回去了,晚上家里烧大桌饭,三哥和思迁明天还要去府城念书。”

    思修不甘心的收回目光,冲着多地点点头上了岸,多庆走在后面结了船钱。

    几个孩子玩的非常的尽兴而归。

    他们走的不见人影了,荷塘深处也行出来一条精致的小船。

    船上乌蓬下还坐着一位公子,一色的深乌紫古琴短笛,摆在他的盘身前,古琴前方还燃着似有若无的香。

    老丈划船准备游过去打招呼。

    那边船上的人对他挥挥手,然后小船又隐没进那个宽敞的水域间,自行飘荡游划着。

    “好呀!趁我们不在,你们又缠着姑姑去玩了,”多发对着几个回来的弟弟不依了起来。

    “你们要谢夫子,我们又不用谢,不出去玩能干什么?”多地笑着躲过了伸来抓他的手。

    “早知道你们去游湖了,我也早早的退了同窗的局,”思迁冤枉的直跺脚。

    “以后还有的时间去玩,冬天下雪的时候,咱们去游你大舅那双塘湖怎么样?我们也做一回钓鱼翁。”

    “姑姑,我也要去钓鱼,”多谷跑过来一把抱住菊香说到。

    “好你也去,到时候咱们都去,让你爹做一个大莲蓬船放塘里,”菊香高兴的捏着多谷的脸蛋。

    “就你姑会玩,大冬天的不冷吗?还非要下雪去塘面钓鱼?想吃鱼了让你爹下一网子就有了。”

    菊香闻言笑起来,“娘不懂这雪天钓鱼的乐趣。”

    “你们几个懂吧?到时候咱们钓了鱼就拿回去烤了吃,在喝两杯热米酒,围着火炉填几句词,这就叫围炉会诗友。”

    “山野道人说的是,”思迁届时定当准时赴约,思迁作了一个书生行礼。

    “我等小子届时定当赴约,”几个孩子都齐刷刷的行着礼。

    “你看看作怪的样子,还山野道人的,”红梅指着菊香哭笑不得。

    “娘不懂,山野道人是姑姑的别名。”

    就像儿子的别名“追秋客”,一样的。

    “你娘不懂的,别让她扫了咱们的兴致,你们游湖的一会各自写一篇心得交流一下,我去换一身衣裳,”菊香一挥手几个孩子做了鸟兽散。

    原本热闹的锅屋瞬间安静了下来,就连多谷多塘都跟着跑走了。

    “娘你看见了没?思湘那淘气的性子到底像谁?”红梅看着婆婆好笑的问到。

    “我就说好模生的,怎么就有个活泼的性子!得亏姐俩都嫁人了,这要是没嫁人在家里娘仨能淘上天去,”登福娘也慈笑了起来。

    “妹妹真是憨人有憨福,两个丫头玉人一般,没让她操心不说,还都嫁在了眼跟前的。”

    “咱家多田一等一的好性儿,子溪,娘也是看着他长大的,那性子简直跟妹婿一个模子出来的。”

    “她是心大,”登福娘无奈的笑起来。

    “两个外孙女成亲的事,一手操办的都是魏大夫给办的,他们当爹娘的就被通知了一声,然后过年回来磕了一个头完事了!”

    “要不是三个孩子都是魏大夫给养大的,她说啥也不能同意这么简单的就给操办了。”

    天黑家里一大桌子哄哄闹闹的开饭了,韩大年看着孙子、外孙子、嘴笑的都没闭上过。

    也许太高兴了,多喝了两杯酒人就醉了,登福背着他进屋安抚着睡了过去。

    外边晚饭吃到日上中天才结束,菊香留下来要帮忙收拾,被红梅赶回了家。

    天没亮的时候思迁就已经收拾好了行李。

    “不跟你娘道个别?”孙俊山小声问到。

    “不了,还有几个月就回来了,”思迁回头看看屋里。

    拎着包袱出来结伴多发,被他爹送去了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