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农夫的娘子 » 种花

种花

    多地定亲结束五六天左右,韩大年带着大儿子过来走亲家。

    方家提前都得了心里准备,对于他的到来那是高迎捧的,中午吃完饭两个老太爷单独说了半天的话。

    傍晚吃完饭韩大年带着儿子跟方家人告别,并说明第二日一早过来接人。

    方老太爷连连点头,并热情的邀请他们父子常来常往。

    送走韩家人,方里正看着他爹问到,“接春儿去镇上的?”

    方老爷子点点头,“你这个女婿寻着了,春儿学了手艺成亲以后就能用上过日子。”

    “韩家保证不会亏待孙女婿,他们在府城给买了房子,还买了十几亩田地,就等着你女子学好手艺过门当家理事。”

    “里寿呀!爹有兄有都不如自己有,靠人给钱过日子不长久,只有学到了手艺过日子才是长久的,人家给了这么好的条件,就看春儿争不争气了,她要是争气了以后还能拉拔拉拔她兄长们,方家有什么事还能跟孙女婿求助帮忙,人家一门好几个秀才老爷的!”方老爷子慎重的拍拍儿子。

    “爹放心,我会好好嘱咐春儿的,这条件别说他家了,就是地主家闺女人也愿意呀!”

    第二天一早,多地套牛车来到方家庄,方春微红的眼睛看着爹娘兄嫂。

    “你要是想家了,随时都能回来看方叔婶子。”

    “去了好好跟你姑学,别一天到晚的想家的,”方夫人不放心的叮嘱女儿。

    “婶子放心,有时间了我就送方春回来看看你们,至于她住的地方也安排的妥当了,住在我二叔家里,那边只有我二婶还有爷奶住,我住我姑家里。”

    “你做事我们都放心,昨天你爷来都说清楚了,没什么不放心的,你们去镇上吧!在迟一点就热了。”方里正信任的对准女婿说到。

    多地对着众人笑笑牛鞭一甩走了。

    方春刚到镇上的时候很不习惯,好在处处有多地照顾她。

    多地姑对她也很好,慢慢的她容入了进来,每天不是种花就是听他姑讲花,又拿了各式各样的头油花膏香丸香袋子给他们看。

    一个月不到的功夫,多地跟方春就独立育出了想要的花来,还做出了一二十瓶的头油香膏送去脂粉铺卖。

    得到的钱多地先是给方春买了首饰衣裳,又买了不少她没吃过的吃食和零嘴,剩下的钱扣除买花种子和树苗的,就平分了一半给她花用。

    方春说什么都不要,还是菊香出面让她收下的,她才忐忑的收了钱,二两银子呀!她爹在方家庄一年都挣不到二两的银子!

    “姑父,找到姑要的木犀花了吗?”

    “找到了,”孙俊山进门手里举了一下四五棵小树子。

    “种两颗在我们自己的院子里,明天我们全都去府城看看多地的院子,”菊香走过来手里拿了瓶香的都冲鼻子的头油。

    “栀子花头油?”孙俊山捂着鼻子远远的打着喷嚏问到。

    “可不就是,香味太浓了,偏偏胭脂铺喜欢,春儿给拿进去,你姑父一闻这香味就打喷嚏。”

    方春笑咪咪的接过香瓶进了屋里。

    桂花树要是栽好了,一瓶好的桂花油和香膏都要二三两银子,所以别看这不起眼的树十一两银子买回来的!

    因为要去府城住一段时间,菊香让多地送方春回家看看,并征求一下家里父母的意见。

    毕竟是未嫁的姑娘交给你的,保护好她才是第一位。

    听说女婿姑亲自带小两口去整理院子,顺便把那边的秋收收了,他们还有什么不同意的?

    他们也相信韩家不敢出事非,故而什么话都没说就答应了。

    他们要是偷偷带人去府城不告知你,你能知道吗?这还亲自送回来当面说清楚明白,坦坦荡荡的,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孙俊山去书院安排好儿子,小林庄也交代了清楚,东庄的粮食就交给登福处理,府城的粮食他处理了,省的来回跑浪费时间的。

    韩大年临时决定回家,帮忙收女婿家的粮食棉花,姑爷这么帮孙子,他吃了几十年的饭不长心肝吗?

    到了府城,孙俊山带多地住在边屋。

    主屋就留给了方春和菊香睡,如果不是必要的事,孙俊山几乎不主动来主屋这边。

    若大的院子在菊香的规划下,分成了六块出来,统统都围上了石块木板。

    孙俊山还专门带多地去了城外废弃炮竹矿,拉了十来车不花钱的石块,在院子里敲敲打打的铺上一条石头路。

    两棵桂花树栽到院子的两边角,上下距离非常远,近了争营养两颗树就都废了。

    砌好院子花坛和路,孙俊山又带着多地买了不少粪肥回来。

    拉到菊香指定的荒地上挖土出来拌,直到肥土均匀才一车一车拉回去倒进花坛里,方春看的目瞪口呆的,第一次知道原来这样是养花!

    倒好粪土了,剩下的就该菊香她们的事了,孙俊山搜罗出来好多的花种子送过来。

    菊香每一样的种子都详细的介绍了一遍,什么季节、什么习性、对阳光的温度湿度要求如何等……多地还专门拿了手札写下来以防记不住。

    “这边的土不好,要是跟小林庄的土一样,给他们烧二三百个花盆出来才行,贵重的花需要盆分株种。”

    “这还不简单,等稻收完了我回去给他烧几百个,再给他烧几套家里用的东西,以后居家过日子的哪一样都少不了。”

    “我就喜欢我姑父烧的东西,别看不美观但是实用真是没得说!”

    “那是,这是我专长的手艺,你二叔家那炉子我烧了快一二十年了还在用,人家仿我烧的好看是好看五年都用不到,”孙俊山得意的说完。

    菊香闻言笑了半天。

    院子在菊香的带领下规整好了,花种子都洒进了花坛里。

    孙俊山带着多地去田里雇人收粮食,他教的比登福仔细。

    包括怎么养雇短工,雇多少短工,旺季短工的钱是多少,淡季短工的钱是多少,上交赋税是多少,不过他现在是秀才了可以不交田税什么的,不交归不交,但是你必须得做到心中有数才行,不然别人糊弄你你知道吗?

    事无巨细的都说了一遍,又带他在田边不大的地方做了一个平整的道场。

    告诉他割好的稻直接抱上来铺平了晒,雇两头牛拉着石磙来回碾压,就像他小时候看大人做的那样,脱粒比手工快了两三天,省两三天的工钱干什么不好?

    多地眼里感动的一塌糊涂,他也就真用心的学了起来。

    十个人三天不到十四亩地割结束了,不需要他们脱粒,但是要求他们帮忙每天晚上上来灌装。

    田里稻收割完,稻场的稻也全部进家完,离家近雇了马车每天天黑拉进家,看着不显山不漏水的秋收完,然后再把田包给其中干活老实的人犁,连犁带后期种小麦总包二两银子结束。

    多地晚上回来跟他姑感叹到,“怪不得咱村的人摸不到俺们家家底呢!”

    “种田人就怕人家眼红捣乱,这样你雇短工收割,不让人脱粒自己动手,不到天黑拉家里去,然后接着再去田里拉稻铺上,别人看不出实际有多少粮食。”

    “就是短工们也摸不到头绪,田里结束你稻场也结束了,这也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以后这边你就自己支应门庭了,什么都要好好学,秀才也要吃喝拉撒顾家,读书别把自己读迂腐了,姑跟姑父陪不了你们一辈子。”

    多地红着眼睛点点头,“我知道了姑。”

    早晨起来他还没缓过神来,孙俊山扛着大扫把铁锹拿着火石,带着他又去了田里。

    “这些稻瘪子扫回去碾碎倒进花坛里当肥料用,能给你省下一部分买肥料的钱。

    “剩下的草絮子烧成灰撒田里当肥料用,稻草就拉到家门口留着平日做饭用,烧出来的灰都能撒花盆里催花或者催粮食用。”

    “姑父你懂的真多!”多地佩服的看着孙俊山。

    “以前懂的也不多,慢慢跟你姑学认字记住的,读书并不是只能考官,不也能养家糊口吗?就看你专不专了。”

    田这边的事都过清了,孙俊山带多地来到一片荒凉的干土地上。

    “这一片地势高你姑让你爹买下来了,你在这里种上胡麻,做香膏头油的,素油是基本的东西,你要是想做的比人家好,就得用别人不知道的油方子。”

    “你看你爹无论忙成什么样,都舍不得丢了荷花和桃花,因为两个花膏一季子顶他一年两个塘的收入。”

    “还有你姑教你种的花都是名贵的花,像什么牡丹,芙蓉,桂花,玫瑰的,这都是稀罕物。”

    “你培育好了花能做香膏头油,还能做洗澡沐浴的干花膏,那些贵人们最讲究这些了,也不在乎钱,但是你的东西得要好要奇,不好不奇的人家凭啥买你的东西呀?”

    那些贵花都得用特制的“茶油”做。

    “府城不像镇上,有钱人家的夫人舍得花钱,你要是做好了,比你爹在家一年忙到头强多了。”

    “你姑也要求你爹帮你找了油茶树,先在小林庄种几年,等你们这边稳定熟悉了,在买一块荒地移栽油茶树过来,到时候你就买个小铺面放方春名下,雇两个伙计看铺子卖,自己千万别沾了商,你有秀才名头,城里那些地保除了收点费用,不敢平白找你麻烦,你们就可以在家安心的制香了。”

    “贵重的花你自己上点心,姑父不是说方春不好,就是你们日子过好了,她肯定会照顾娘家的兄弟们,难免平日言语带出来点什么。”

    “一旦你们在府城卖好了,定会有别家做香膏的眼红你。”

    “他要是使坏打听了方家庄,给点钱买方春兄长的话,万一他们见钱眼开的,说了油方子和育花经过,别人一摸索到八九不离十就能做出来,到时候你做出来的香膏头油还有路可走吗?”

    “你姑都给你分好了,有读书人最喜欢用的兰花膏和头油。”

    “还有官太太用的名贵花膏油澡瓣。”

    “剩下平常的就让方春做做就行了,你只要把握好家里每年有粮食进门藏起来,地里的油方子不泄漏出去,贵重的膏方子牢牢握在手里,铺面每天不缺进账,至于教书或者不教书都随了你的心。”

    “姑父我晓得轻重了,我心里会牢牢的记得姑父说的,我爹就没这么跟我交代过。”

    “你爹都不懂这里的猫腻,他只晓得用猪油和胡麻油做,而且也就做荷花桃花两样花。”

    “至于野花带香的都做的少,你娘那边就晓得要银子,你继母那边就她一个,都没有什么娘家人需要拉拔,所以你爹不明白里面的关窍和牵扯。”

    “真正精通的还是你姑,不信到时候你就看冬季花坛里花就知道了。”

    “二两银子一株的梅花树,你姑眼不眨的就让你爹买了好几株给你,就是为了让你做梅花香,等你以后赚到钱了盖个暖花房,一年四季都不缺花膏卖了。”

    “这花方子你出生的时候,你姑就为你打算了,那时候你二婶的亲兄弟来帮忙,你姑左右打算了半天都没想过拿出来。”

    “她说这是你一辈要走的路,也是一条最轻松的路,相比家里的辛苦,这真就是最好的路了,刚好你也是读书的文人,种花育花教书,方春做花膏头油,学着经营铺面,你们两个也算是相益得章的很。”

    “我会好好的生活,绝不让姑父跟姑担心,”多地眼神发红的说完。

    “回去了,”孙俊山拍拍他的肩膀,姑侄二人挑着稻瘪子一前一后的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