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农夫的娘子 » 抱团的兄弟

抱团的兄弟

    府城这边该做的事情都做的差不多了,孙俊山去书院接了思迁和多发回来团聚。

    菊香一大早买了菜回来做,一盘盘的端出来都是思迁多发多地爱吃的。

    方春来的时日短,还没表现出什么特别爱吃的东西,故而菊香做了几个中规中矩的菜。

    “爹娘你们来了好长时日了,怎么今天才接我跟二哥回来?”

    “你以为不想接你们回来呀?要不是考虑你们学业的压力,早就接你们回来割稻收稻谷犁田了,得了便宜还卖乖,”多地没好气的笑骂思迁。

    “三哥的这小院子做的真雅致!想是花了不少功夫,我跟二哥摸到门了以后有休的时候就过来给你们帮忙。”

    “专心完成你们的学业,有事没事别过多的来打扰他们。”

    “姑你没摸到小四的心思,他是来帮忙的吗?他是跟二哥过来解馋的。”

    “看吧!我就说你那点的小心思骗不了小二的,”多发狼吞虎咽的吃完菜说到。

    “以后馋了就过来吃,我此后就住府城了,”多地落落大方的说完。

    思迁看向他爹,见他爹微微点点头,他眸光一闪到:“天冷了我跟二哥搬来住行吗三哥?你不知道院舍太冷了写字墨都化不开,又不能总窝在床上暖着写字吧!”

    “你们两个来住我得费多少炭火?府城柴米油盐炭都贵的要死,”多地开口没答应。

    “看把你小气的,回头让我爹送两趟姑父的碎木炭来,保证整个冬天烧不了你一根树棒子。”

    “在让我爹送炸好的米糖面果子,酥肉酥鱼圆子蔬菜,特别是你最爱吃的烤茄子和鱼,还让姑父送米酒跟爪子酒来。”

    “知道是你们借住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来耍横的,人在府城都给你爹娘搁家的活都安排满了!”菊香忍不住吐槽多发,脸上的笑容轻松愉快。

    “二哥赶紧带信安排吧!在有半个月二叔可就没工夫搭理你们了,我回头给你们收拾好床铺出来,”多地笑眯眯的接受了。

    “小四瞧瞧小三的嘴脸,吃!都吃完,这可都是我们花大力气运过来的。”

    “多地你就准备好床就行了,明天我们回去了,过几天给你送盆子来,我在给你带几床铺盖过来用。”

    “姑父还从村里带多不划算呀!我去坊子里置办……”

    “你娃晓得啥子?我爹说从家里带那必是经过来回算计的,这几年边关用棉用的厉害,就现在这月份出去买棉衣棉被,价钱都贵了一倍,你去置办没有这个数都置办不下来,”思迁伸出双手比划了一下。

    “不想吃饭了是吧?”多地放下筷子立目看向思迁。

    “娘你看三哥不识好歹!”

    “他是不识你说的吗?他是不识你叫他娃,”菊香白了一眼儿子。

    方春憋不住笑出了声,后又不好意思低下头去。

    “思迁说的是,俺们在镇上都能感受到,我跟你爹每年十一月送棉花,价钱一年比一年给的高,就这棉花都还缺的厉害,棉籽太贵了好多人种不起棉花。”

    “你姑就怕你们大了家里铺盖什么要用,每年品相不好的棉花都没舍得卖过,积赞下来都打成了被子包裹起来留着用的。”

    “过几天我来了给你拉两袋棉花送几床被子来,还有你的粮食不许动了卖的念头,家里有点吃食就是你们紧急救命的口粮,听到没有?”

    多地看他姑父说的严肃认真不由得点了头。

    “这事不怪姑父严厉,小时候镇上的事我还有点印象,我娘在地窖里抱着我们兄弟哭,奶奶抱着小三小四动都不敢动的,天天夜里都能听见哭喊声,”多发神色也罕有的郑重到。

    “多地那时候还在生死挣扎呢!五天有四天烧昏过去的,他没有你来的深刻明白。”

    “你爷是单户人家,好在你奶奶厉害,到你爹和你大伯多了一脉,加上你奶奶泼辣的余威还在,村里没人敢欺负你们。”

    “你们这一辈,你娘和你大伯母都不是厉害的人,所以你爷依着我的意见,全送了你们念书,就是为了老的不在了,村里眼红韩家的活计使坏,冲着你们都是秀才的名头不敢生事。”

    “若是征兵丁了你们也能护住家,我们兄妹三人对小辈的任务算是做全了。”

    “剩下你们成家立业后,在小一辈的事就该你们自己操心了。”

    “二子,你大哥学了医支撑不了家里,你如今就是家里最大的了,你必要箍好韩家门族,不可让每个兄弟都荒废了。”

    “一个家族的生息不单单看子息如何,他更要看家族的舍与得,你们个个都被爹娘安排了一份活计出路,以后不管是继续念书还是做别的,至少都有一份养家糊口的本事,不至于每日死读书耗费光阴度日子。”

    慢慢的分枝族人多了,族门生活的带头人,必须要具备看前“有出路”,固守原地“能守族”的眼界和思想。

    切不可像林家那般眼里只看得到仇恨,一夜之间整个林姓人几乎都覆没了,兄弟抱紧团取暖才无人敢欺你们,还要时时鞭策族中的小辈们进益。”

    菊香也不想给他们灌这种概念,没办法这是生产力低下的时代,群居宗族生活才是强大的生存靠山,她不得不时时敲打小辈们团紧了。

    “姑姑放心,我心里晓得了,我必不会看着弟弟们荒废出路。”

    方春下意识的看了一眼菊香,见她没自始自终都没提过自己的儿子。

    “吃完了我就送你们回书院温书,明早走前在给你们送点今晚的剩菜,我们也就回镇上了。”

    思迁起身跑出去拿了饭盒过来,“我的都带来了,二哥的没带都装进我的饭盒里,明天中午我去找二哥吃饭,省的爹来回跑了。”

    “现在装了天热放馊了明天中午怎么吃?”

    “我走的时候拿了娘好几块石头,放一块小的能用到明天中午。”

    “我说我石头怎么用的那么快,我还以为是思修拿的,”菊香闻言恍然明白了。

    “天热那段时间全靠小四带的石头,多发一听就明白了,”笑嘻嘻的说到。

    听说有石头,孙俊山看着儿子,“家里少了好几个小炉子跟锅也是你拿的?”

    思迁笑眯眼,“是二哥拿的,实在是舍馆的吃食难吃。”

    “没见你们拿炭光有炉子有什么用?”

    “有炭,小四亲自焖的,就是烧起来呛死人的。”

    “你要是学了我一成手艺都不至于受罪,”孙俊山笑骂儿子。

    端起他们爱吃的菜倒了满满一饭盒,又去边屋拎了一包碎木炭出来。

    孙俊山送走了两个孩子回学院去。

    屋里菊香拿碗准备洗刷,“姑,我来洗就成了,”方春手脚麻利的抢过碗筷送去锅屋。

    “姑我陪方春洗,你去歇着吧!”

    “洗完就去睡觉,不可……”

    “不可逾越规矩,我知道了姑,”多地调皮的说到。

    “就你憨皮厚脸的,春儿还是姑娘家!”菊香笑着责骂了一句多地走了。

    明天方春就要跟她们回镇上了,小情侣说两句悄悄话正常的。

    “你姑姑懂得真多!”方春看着门外说到。

    “这才哪跟哪儿呀!你还没看到我姑跟我们连诗对句的,我们兄弟几个就思迁才学最好,他都败下阵来,然后就是二哥多发了。”

    “你姑还会说诗句?”

    “我姑会的东西可多了,就你来镇上用的东西,八九月天你住二婶家被蚊子咬过没?你时常吃的解暑的桃罐头凉不凉?这都是我姑做的。”

    “我姑常说做一样东西就好好做,别好高骛远的,专心做时间久了人就精了。”

    所谓“人入我懂,人懂我精。”就是这么来的。

    “就像这炉子,别人的好看五年就烧坏了,我姑父随手做的用两个十年。”

    方春有些崇拜的看着多地,眼神都发亮,这几个月住下来,她学的东西是她从小到大见都没见过的。

    “你明天问问姑,我想跟她学种棉花行吗?”

    “种棉花要正月里,我都会到时候我教你,明天你们走了我要种胡麻,估计要忙好一阵子了。”

    厨房磨蹭了两杯茶的功夫熄灯出来,孙俊山坐在床边看着人出来他才安心的睡下。

    一早醒来吃完早饭,孙俊山套好牛车三个人在三个孩子的目光里出城了。

    “多发思迁怎么来了?”

    “我早上开门的时候,两个跟猴一样蹲在门口,送完我们走估计要赶回去上课了。”

    “春儿,这次不送你回家了,等过几日你姑父送东西去府城,多地回镇上了在送你回去看看行吗?”

    “没事的姑,”方春赶紧的答到。

    牛车回到镇上午饭都结束了一个多时辰,孙俊山直接把牛车赶去登丰家。

    红梅正在院子里洗刷坛子,听见牛车声抬头看。

    “回来了!我去给你们做吃的,”红梅赶紧起身去锅屋里做吃的。

    孙俊山放下人把牛车送回自己家,打水出来饮牛喂青草,一切都做好了打水清洗干净才去登丰家吃饭。

    “府城那边安排妥当了?”红梅递了一碗饭给菊香问到。

    “可不就妥当了吗?你大儿子给你跟二哥安排的满满当当的,让他爹送两车碎木炭去,让他娘天冷送酥肉酥鱼圆子罐头蔬菜去。”

    “你当姑的在跟前咋不拿针缝他嘴?”

    “我缝他干啥?俺家思迁给他爹安排的送米酒爪子酒,炉子碗盆都不算在内。”

    “人家念书,俺们不就沦落到跑腿去,”菊香笑咪咪的看着她嫂子。

    “得亏就他一个在府城,要是老二老三也在我跟你二哥劈成三瓣都不行,”红梅都气笑了。

    “二嫂,我明天回村里给多地烧盆,你回不回?”孙俊山进来笑声的问到。

    “二嫂怎么不回?她不回二哥怎么送木炭?按照两个孩子的安排,你跟二哥至少要跑三趟。”

    “这也就是你亲侄儿,说一句话你当宝一样捧着,还屁颠颠的给送去,我去收拾一下明早跟妹婿回去,”红梅说完无奈的笑起来。

    方春依旧住在登丰家,早上去菊香家,傍晚菊香在送她回去。

    孙俊山到家拉开炉子,挑泥巴做模型烧,一连烧了两天半。

    五百个盆子出来了,他又去自己的小屋里挑平时烧的炉子锅碗盆,捞出棉花扎紧,打包捆好被子,跟登丰又马不停蹄的送去府城。

    登福知道了雇了一辆牛车也帮忙去送东西。

    就这样来回折腾了七八天,府城那边算是置办的像个模样了。

    多地回到镇上第一时间带着方春回方家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