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农夫的娘子 » 再一次大团聚

再一次大团聚

    “爹,我们回来了……”思颂推开门进来喊了声。

    “姐大哥你们回来了!”

    “姑姑和姑父回村里了,奶奶卧床好一段时间了,姑父他们等不及回村陪人去了,”多发拿着一卷书走出来。

    “前一段时间不还是好好的吗?怎么去信去的这么急?”思颂抖抖身上的雪片子跺脚问到。

    “天太冷了,奶奶估计没扛住,小三一家没跟你们一起回来?”多发看了一眼门外。

    “他家里一滩子事还没安排完,我跟你大哥提前一步回来的,咱们住镇上等着,明天小三带着几个孩子到了再回村里。”

    “行,我生了火炉子,大哥姐你们进来烤烤火,厨房的饭都做上了,我专门留在镇上等你们的,姑姑不放心我奶,到了镇上把钥匙给了我就赶了回去。”

    “向蓉带孩子们回去了吗?”

    “回去了,怕人年纪大了想看孩子来不及接。”

    “小四小六也不知道接到信没有?”思颂坐下对着旺火烤了一会,看着外面的天忧虑的说到。

    “就是接到信回来也得个把月,到处都是大雪灾,还有孩子们回来的定是慢,”多田也有些担心的说完。

    “师傅师娘带着妹妹跟子溪,他们一大家子也动身了,最快的怎么也得半个月左右,商陆年龄太小了也不敢走的太急!”

    “小二,你准备啥时候在考府试?”

    “我不准备考了大姐,小七已经过了孝廉咱家有一个举人了,我们明知无望还一再的费时间考,有点对不住爹娘了。”

    “还是坚持在考一次,你是有才学在的,我娘不是希望你在进益一步吗?”

    “小四小六外任过远帮不上家里什么,就是有事也只能担个名声,远水解不了进渴的。”

    “小七虽有县丞之职却也没什么大用,你将来可是要守着族的,多一步就多了一份希望。”

    思颂拨着火炉低低的说到:“你有了举人名份在身,韩家在村里就有望了。”

    多发坐直身体听了久久无法回神,好半天他坚定的说到:“大姐我晓得了,我会重拾小四小六寄回的书籍看。”

    “你明白就好,你们从小就是听着沈举人的名字长大的,你应该明白这其中的份量。”

    “小八小九如何了?”

    “还是老样子,想是没赶上我们兄弟的时候,念书的氛围过于稀松,至今已经考了四五场没中秀才名。”

    “到时候叔侄一起考说不定就中了,”思颂神情淡淡的说完。

    “夫子,饭菜已经好了,摆饭吗?”

    “都搬来这屋里吃,冷的要死我是不想动弹了,”思颂伸了一个懒腰。

    “都听我姐的,另外把我拿出来的米酒烫了来。”

    “哪来的米酒?”多田问到。

    “我从姑姑的花房找到的,闻着味有两三年的陈酿了,还有那爪子酒,打开一股浓浓的醇厚气息都馋人!”多发得意的说着。

    “就你鼻子尖会找,想必是姑父特意给放进花房里的,这几年姑姑回村少。姑父就少泡了一点自己喝,今天便宜你了!”多田闻言笑骂了起来。

    “给我来一点尝尝,我好几年都没碰过陈酿的爪子酒了,今天托你的口福,给小三一家还有向蓉他们留一点。”

    “花房里还好几坛子呢!咱们喝好了再说,”多发接过佣人抱来的酒坛子,先给大哥大姐满上给自己也倒了满满一碗。

    “嗯!味道真醇!小二给我放一坛子起来,回头我要带走一坛子,这种陈酿还是思湘有一年淘气,偷喝师傅的酒咱们才沾到的,给我师傅在留一坛子起来。”

    “大哥不带你这样的,姑父花房拢共也没几坛子了,今晚我们喝一坛子,你还要留两坛子,明天小三来了只能喝今年酿的了。”

    “那就给他喝今年酿的,他那酒品也喝不出好坏来,再给我来一碗,”思颂豪气的伸碗过去。

    “一切都听大姐的安排,我能喝出好坏来,待会我也留一坛子放着,”多发笑眯眯的说完。

    殷勤的倒着酒,三个人你一碗我一碗的喝了一坛子,转眼间还把酒都分的妥妥当当的。

    屋里的火炉暖如春夏,多发拿着酒碗微醺的看着窗外落雪,不远处的梅树都被雪花裹成银白色的了,眼前仿佛又回到了迎接他们从府城回来的接诗宴。

    意气风发的笑声仿佛还在眼前,他喃喃低语脱口而出他姑说的诗: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这诗好!这诗好!”思颂听了放下碗眼睛放光。

    “大姐也听着好吧!这首诗是姑姑当时看着窗外大雪吟的。”

    “那时候我跟思迁还在回来的路上,中午到家了我们打了一个招呼,穿着簑衣斗笠迫不及待的跑去双塘钓鱼,听小三念出来的,我们都觉得不错追问缘何,他说是姑姑吟的!”

    多发说完低低的笑出声来,“那晚小四与我连手和姑姑对诗都没对赢,现在想想当时的心境真有争锋的锐气!”

    “对了什么诗?”思颂放下碗静静的听着询问。

    小四说了:“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姑姑脱口而出:“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多田也放下手里的碗筷,“这是姑姑对的?”

    “是呀!思修第二日还专门记录了我们诗会上说的诗词呢!”

    “大哥你看我的酒壶,上面刻的人物和诗句就是那晚的。”

    “我们几兄弟的葫芦上,都刻了诗句和各式各样的人物,”多发解下腰间的葫芦递给他们看。

    “结伴僧?”思颂好奇的念出来。

    “嗯!那是我的别名,我们几个人都有趣名!”

    小四叫“重逢客”,姑姑是:“山野道人”。

    小三是:“看塘居士”,小五是:“追秋客”。

    小六是:“烧炭翁”,小七是:“卖瓜人”。

    “看着确实很有意境,咱们错过了很多,等他们都回来了,我们也参与进去感受一下,”多田温柔的看着妻子。

    “对,参与进去,我现在就得回去想名字去,”思颂风风火火的跑走了。

    多田看了笑,“我也要回去想名字了,不然融不进你们的诗会,”说完也冒雪回到了房间。

    思颂坐在床边哭红了眼,“我娘得有多想我们才会寄情于此,每回我们回来了,她都是淡淡的不让我们为难。”

    “我们如今就在姑父姑姑身边尽孝,一切都还来得及,”多田轻声的安慰妻子。

    压抑的哭声闷闷的扩散在房间里。

    ……

    “地筒子焖好了?”菊香小声的询问进来的孙俊山。

    “好了,娘睡了?”

    菊香点点头,“刚睡了没多一会,你是去爹那屋睡,还是回家睡?”

    “我去爹那屋睡了,你晚上盖厚一点,下了好几天的雪到现在都没晴的意思。”

    “知道了,快去睡吧!”菊香轻手轻脚的上了床,跟她娘睡在一头。

    早上睁开眼听见院子里有铲雪声,她起身穿好衣服准备出去,看旁边登福娘还在睡的香甜,出屋来见红梅正在摆早饭。

    “妹妹醒了,娘醒了没有?”

    菊香摆了摆手,跟她嫂子出了院子舀热水洗簌。

    “昨晚睡到半夜起来非要找他大孙子去,二哥来了连哄带骗好半天才躺下!”

    “那应该是想她孙子了,老人走到这一步心里惦念的都很执着。”

    “大丫头他们今天应该能回来,”菊香端水出去漱口刷牙,早饭坐在锅屋将就着吃完的。

    “向蓉,你把孩子们都领去你爷烤火那屋玩,中午饭菜你们妯娌做了,我跟你姑得看着你奶,”红梅对三个儿媳妇吩咐到。

    “知道了,”向蓉拉着一群孩子走了。

    半响午登丰家门口下来两马车的人,多田一大家子、多地一大家子都回来了。

    菊香赶紧让兄弟两个进屋看看他奶奶。

    登福听到消息,第一个跑过来看儿子孙子,两个儿子还像以前一样跟父亲打招呼。

    孙子们在大人的发话下,规规矩矩的叫了一声祖父。

    看见孙俊山的瞬间,几个孩子眼睛既依恋又亲昵的,都争着拉他的手进屋去。

    看的登福心里酸的五味杂成的,默默的跟在儿子身后进屋看人。

    中午热热闹闹的吃了三桌饭。

    梁小燕也就在这边忙前忙后的,多谷多塘跟着几位哥哥留在老爷子烤火的屋里说话。

    孙俊山回去收拾房间,顺便还把魏大夫家的房子都打扫了一遍,生了几盆炭火烧烧湿气。

    思颂小两口自然住回娘家,多地小两口回自己家一看,连他们房间都没了,梁小燕当即表示马上收拾出来。

    “母亲不用收拾了,我们去我姑那边住,她跟我姑父住爷奶的老宅子,明初明志他们每天天不亮就得起来念书,来回跑小孩子也受罪,”就这样他们也搬去了孙俊山家住。

    孙俊山一看,只能让他们住二女儿的房间。

    他麻利的把魏大夫家里外清扫出来,又抱了好几床新被子过去铺好,屋里都收拾的焕然一新,两家就住隔壁近的很,两个儿子的房间都还保留原样不动。

    “二丫头他们回来愿意住隔壁就住隔壁,要是不愿意,我们房间给她们小两口住,我们住小屋里去,房子都收拾出来了。”

    “多地咋去家里住了?他爹就在跟前不回去住能好看吗?”

    “他咋回?都知道孩子们要回来了,房间都没有收拾,他们一家睡院子里打地铺呀?这不是明摆着告诉小两口家里跟他们没关系吗?咋说也是你亲儿子,你就做的这么绝?”孙俊山没好气的说完。

    菊香听完没了言语,“那他们就安心的在家住着吧!不够我过来跟我娘睡,你跟我爹睡都行。”

    “知道了,我去瓜地摘点菜回来,晚上给几个孩子做蔬菜圆子吃。”

    登丰红梅拍着一身雪的进来。

    他大伯两口子在家吵架呢!说两个儿子都不在家里住,我们去劝架才回来,”红梅低声在菊香耳边说完。

    “他爱这一套,你看两个孩子可惯他这一套?越老越不成样子了!”

    “这么大的雪天回来,老早就通知了不收拾房间,孩子们到家了进屋没地方睡,难不成为了他的面子,去雪地院子里睡吗?”菊香冷冷的说完。

    “别理他们,你们没回来时候他们咋不吵?娘都到了这个程度了,谁还愿意事事照顾他的心情跟面子?”登丰也有些不耐烦的说完。

    登福这边闹腾了好几天,开始头一天弟弟还来劝架。

    后面再没人登门劝解了,两个大儿子更是不与他碰面,他渐渐的也熄了心火,心里突然了悟了过来,他们兄妹和气的日子好像渐行渐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