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顺阳川 » 第二十一章 火中取栗

第二十一章 火中取栗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位便是帝国军神,无数深闺少女的梦想,世袭冠军侯、号称“千军万马避白袍”的夏瑾夏大将军!

    苏小妹来自北地陈郡苏家,陈郡早已被燕贼占据,她来顺阳川苏家之前,便在家中一位姐姐那里看到过夏瑾画像。

    “大郎,你为何会带回来一副夏大将军的画像?夏大将军怎么成了校尉?”

    苏大郎呵呵一笑,没有回答苏小妹的问题。

    这件事情,他并不想让她知道,以免她忧心。

    苏小妹甚是乖巧,见苏大郎不想回答,也就没有多问。

    “原来是军神啊……”

    苏大郎心里想着,心中瞬间豁然开朗。

    “原来……是这样!”

    一个他随意编排的故事,却引动对方如此好奇,原来是因为故事和人家大有关系。

    夏家这位军神大人听了故事的开头,忍不住想知道故事的结尾,所以暗中派人回来,找到了小强那孩子。

    夏家的确是开国大将军,世世代代不得善终似乎也是事实,然而……那不过是个故事而已。

    如今军神大人知道了故事的结尾,不会真的信以为真,认为这天下真该是他夏家的吧?

    以军神大人的影响力和清河夏家的实力,若真以为皇帝本该是他家的……

    想到这里,苏大郎轻轻摇了摇头。难道因为自己随口编排的一个故事,竟然要改变历史的进程?

    “军神大人,你可千万要冷静啊……”

    这件事情于他而言,算是彻底的查清楚了。这个时候,眼前迷雾散去,苏大郎便不再担心了。

    军神大人秘密派人来,的确是想知道故事结局,仅此而已,并非是冲着他来的。

    至于加害小强一事,乃是为了保守秘密。

    这是乱世,世道就是这般冷酷,在有的人眼里,人命本就不算什么。

    想要杀害小强的人,可以确定是来自那拨青州兵,是军神大人的手下。

    至于具体是谁,已经无法查下去了,当然,也没有查的必要。

    既然确定了这件事情背后并非是有人在暗算自己,自己可以继续安安稳稳舒舒服服的苟下去,那么事情就可以到此完结,他可没有为小强讨个公道的幼稚想法。

    ……

    ……

    “原来林师和夏瑾,都从北地转进南下了……”

    林师和冠军侯夏瑾大将军,乃是东平王那支北地孤军的两大灵魂人物。而如今,这两人都翻过方山南下了。

    既然两人都南下了,那么有极大的可能,东平王也在这一行人之中!

    东平王不过是那支北地孤军的旗帜,没有这两人在身边,肯定在北地待不下去。

    理性分析的结果便是如此,然而苏大郎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那支号称数万众的北地孤军,经过多次转进之后,竟然就剩下这么点儿人马……这也太惨了点儿吧。

    原本他并不知道夏瑾也南下了,而现在知道了,那么对于局势的判断,也就需要略略做一些修正。

    ……

    陪都那边,皇帝身体一直不好,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东平王十几年转战北地,在他看来就是为了建康那个皇位。而现在,东平王放弃北地秘密南下,很可能就是到了收获的时候。

    自衣冠南渡帝室偏安以来,在一般的帝国臣民眼里,东平王便是实际上的储君,承继皇位乃是理所应当之事。然而东平王非长非嫡,虽有传言说建康那边早有默契,然而承继皇位这等事情,往往伴随着血雨腥风,不到最后一刻难见分晓。

    这一次,林师从这里带走五百顺阳兵,看来也是未雨绸缪。

    这次东平王若能成功继承大统,苏家和谢家送出的五百北地流民可就立下了从龙之功,要一步登天了。

    当然,这未必能给苏家和谢家带来多大好处,毕竟两家都在顺阳兵上打了折扣。

    似苏伯仁和谢退之这样的人,也未必愿意在夺嫡这样的事情中参与过深。两家都是家大业大,行事极为谨慎,唯恐行差踏错,给家族带来麻烦。乱世求存,安稳第一。

    建康毕竟太远,谁当皇帝这等事情也不是他需要考虑的。不过既然东平王已经南下,那么可以确定的是,两淮的压力短时间内将会急剧增加,战况也将会变得更加惨烈。

    以五部燕贼的行事风格,在把那支北地孤军赶回南方之后,必定会集中兵力到淮水一线,力争有所突破。而两淮一线帝国经营多年,基本没有拱手相让的可能,双方必然拼死争夺,不知道有多少人命将会填到里面。

    这其实和他以前的判断并无太大差别,然而由于基本确定了东平王也已南下,相应的各种变化的时间点也得前移了。

    “若两淮一线真的大打出手……那么不久之后,这条方山古道或许就要变得热闹起来了。”

    “那么,为了获取足够的利益,必须要早做准备。”

    他要在这乱世中苟着,最大的依仗便是家族,他是苏家少主,苏伯仁的独子,他的利益和苏家的利益已经无可分割,所以他自然会竭尽所能,为苏家争取利益。

    这许多年来,帝国和燕贼在两淮一线相持,打打停停,可最为重要的经过两淮的漕运却一直没有完全断绝。

    其中的原因,于帝国方面而言,北地子民依然是帝国子民,特别是那些世家大族,虽然没有南渡留在北地,可大部分是不肯去邺城入仕的。北地向来粮食短缺,依赖南方漕运供给,帝国和燕贼争夺北地人心,始终不肯完全断绝北地粮食供应。

    至于燕贼方面,由于走的是精兵路线,倒是并不依赖南方粮食,不过对于南粮北运,也是乐见其成的,毕竟在燕贼朝廷看来,北地之民乃是他们百姓。

    而燕贼方面保持漕运畅通,也有利于并州各种出产的销售。建康的才子仕女们,最喜欢的便是各种并州特产。

    而这次,随着那支北地孤军的消失,双方在淮水一线开始全面大战之后,漕运有极大的可能性会暂时中断。打红了眼的时候,别的暂时就顾不上了。

    而南北漕运一旦断绝,方山古道或者说苏家的机会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