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再跃龙门 » 第五十八章 奖品没了

第五十八章 奖品没了

    学校将学生的自行车用钢丝绳锁住,肯定是为下一步收自行车费作准备。吴新波要进城,想骑自行车,吴若水找朱力东想办法,朱力东叫来同学胡广生,十几秒就把锁打开了。

    吴若水吃惊地看着胡广生:“神人啊,这可真是铁钩子搔痒痒,是把硬手。以后再也不愁自行车被锁了。”

    胡广生一乐:“开这样的锁,小菜。”

    吴新波顾不上高兴,赶紧把钢丝绳抽掉,将自行车推出来,吴若水要重新把钢丝绳穿进自行车前轮,吴新波说:“一瓢,你闲的,管这个干啥,扔在一边,省得等再开了。”

    吴若水想想也是,顺手扔掉钢丝绳,胡广生正要将锁锁在钢丝绳上,吴新波一把抢过来:“还锁啥,我给扔到路上去。”

    吴新波把锁装进兜里,骑上自行车走了。吴若水对胡广生的帮忙表示感谢,胡广生说:“正想练练手,小意思。有事找我。”

    朱力东与胡广生回到六班,吴若水回到自己的班级,继续学习。

    两节课后,路远的学生可以离校了,校园里一阵阵自行车铃响,很清脆,也很急促,看来有不少学生是急着回家摸奖,生怕大奖都被人家摸走。

    八班的教室里没剩几个人了,侯一山照例装模作样地学一会,不过霉气太重,英语习题不会,况且印刷不清,只好胡乱选上,算是完成任务,之后,他才收拾起书包,回家。

    时下,摸奖大流行。

    回到家,也不例外。

    “娘,咱这摸奖了吗?”侯一山边吃边问。出门半步难,在家千日好,咸菜也特香。

    “怎么没有,你大哥摸到一块石英钟。”

    “是不是咱也来十块钱的?备不住把那录音机给提溜回来。”

    “就你手气好!”母亲有些不服,也是心疼那十块钱。靠着种地,攒十块钱容易吗?

    “叫他试试吧。也说不准能摸回个大的。”父亲倒是痛快,从墙上的相框子后面掏出十块钱递给儿子。

    “好来,你们等着吧!”侯一山掖上十块钱去碰运气。这个时候太阳还没落山,摸奖的应该还没下班。

    看着儿子出了门,母亲有些心疼:“你说你这个人,瞎花那个钱干啥。”

    父亲笑呵呵地点一袋烟:“不就十块钱吗,打发个孩子高兴。再者说,真要是手气好,明年准能考上大学!”

    母亲不再说话。让儿子沾点喜气也是好事。

    不长时间,就听到外边一阵阵自行车铃响。侯一山喜滋滋地回来,手里推一辆崭新的自行车!车把上的红绸子飘着,格外显眼。

    “行,好运气,好兆头。这回考大学是准有把握。这辆车子当然也归你。”父亲很高兴,仿佛看到了希望。

    “算了吧,我还是骑那辆破车子保险。真要把这辆新的弄到学校里,下星期我就骑着大梁回来。那铃铛、把套、车座全归别人了。”侯一山的担心倒也不无道理。

    “那等考上学再骑吧。”

    “考上学就去大城市,还骑着车子去?”母亲说,“还不如换成钱实惠,要是山子真不愿意骑的话。”

    母亲还是心疼钱。毕竟居家过生日子,用钱的地方多。

    “还是留着吧,怎么说也是山子摸来的。山子不愿意骑着上学,那就平时走个亲戚串个门啥的骑吧。骑着新车子,也有面子。”父亲很是高兴。

    晚饭吃过,侯一山的心情大好,正如父亲所说,明年的高考有了好兆头。他怀着高兴的心情溜出大门,发现村里正在演电影。

    “嗨,这年月演电影不再是什么稀奇事。想当年,别说本庄,就是五村八落的,一听说有电影,便结伙而去,兴致极高。那时全村只有一台小彩电,是一位村民在省城当官的哥哥送给他的。据说他那哥哥还有三四台!现在,变了!”侯一山看着电影银幕前稀稀拉拉的观众,想起了自己的童年。

    现在的电影,不知是质量下降,还是人们的欣赏水平提高,尽管还有一些人在场,真正看的却不多。大闺女小媳妇,小青年中学生,穿着也时髦起来,相互之间也说着一些俏话。这放在前些年是不多见的,足见改革开放的效果,不仅在物质上,也在精神上。

    真巧,侯一山碰到一位同学,尽管不同班,倒也彼此熟识。

    “你上哪去了?”同学不摸底细地问他。摸不准侯一山是考上大学,还是干什么去了。

    “回炉深造!”侯一山的脸有点发热。晚上,也难发现脸的颜色,“你呢?”

    “别提了。”那同学不好意思。

    侯一山便清楚几分:敢情你小子当上联办中学常驻复习班理事了。这个同学也真有毅力,初中毕业没考上中专,就回家当起民办教师。当一年民办教师觉得工资太少,就又回到联中复习,发誓非要考上师范,当上个真真正正的老师。

    “怎么样,你们学里?”侯一山问。

    “唉,这几天光订报刊的事就头疼个半死。”同学长吁短叹。

    “订就订点吗,人家说这叫智力投资!”

    “你不知道,咱联中里,大小学生一律交五块钱的报刊费。我这连年复习的,也是连年得订。为叫我们交钱订报纸,校长书记也不忙了,三天两头开会,逼我们交租。我没交,下午被‘拖拉’(对校长的美称,侯一山在此读初中时便通用)揪去批了一顿,说什么现在生活提高,谁还在乎这五块六块的钱。他娘的,一帮混蛋!校长为拿点好处费,就不顾学生的死活。唉,学生的团结力量小。老师一人二十来块,《中学教育》人手一本,杨庆田两口子都在联中教学,也一人一本。”

    “咱联中也成这样了?没人管吗?”侯一山说,“我去复习的九中也喜欢订各种复习资料。为买复习资料老师什么法都使用,到现在已经订了三十来块钱的。”

    “听说是镇教委搞的,收据已开好,单等我们交钱。再者说订上报纸也到不了我们手中。报纸一来,谁劲大归谁。反正五十多人才订二十来份报,谁知道那些钱去哪了。这钱还不等于喂狼!”

    “苛政猛于虎。这校长也算是靠山吃山,有了学生吃学生。哪里的学校都一样。”侯一山长叹一声。

    电影无趣,耳闻目睹的是小青年的并不高雅的打情骂俏,天又凉,侯一山便回家睡觉。

    星期天照例上课。而议论的话题也离不开摸奖。时下摸奖大流行吗!

    侯一山说回家摸到一辆自行车,别人不信。范进忠说:“猴哥,你别是你买辆自行车来哄咱哥们。”

    吴新波也大叫侯一山吹牛的本事不过关:“说是你猴哥颇有些神通,要说你变出一辆自行车,纯属小来玩,我信。这么多抓奖的,你能抓到一辆自行车?我还真不大信。你要真是抓上了自行车,我就能考上清华。”

    至于考清华,谁都可以以此起誓。

    侯一山忍住心中的高兴,说:“你非不信,我也没办法。我倒佩服你这种敢于怀疑的精神。”

    卢迪霞说,他昨下午回到老家也看了一出好戏。一青年摸到一张空白票,竟然得到一台电视。起先青年摸到一张空白票只好自认倒霉,后来听人说,没写上奖项就是一等大奖,啥奖大拿啥。青年也觉得此话理,便卷土重来,非要电视不可。那银行哪里肯给他,结果两家吵起来,吵得火起,派出所的民警赶来处理。但是那个青年不依不饶,派出所的家伙真够猛的,直接掏出枪来说,老子崩了你。谁知青年一点也害怕,随来的也起哄,“他敢?!叫他崩!叫他崩!谁不崩是个小舅子。”派出所的人见老百姓不害怕,还真没办法。后来那青年与来人抢走一台电视机,银行又不愿意了,嫌派出所在现场也不维持正常秩序。派出所见没有什么油水,也不愿意帮银行说话,银行就说要打官司,派出所倒说,你就是愿意上北京我也不管。后来究竟如何咱可就不知道了。

    “这年月热闹多。”吴若水咂咂嘴,“昨天我回家也是美差一出。俺那里的第二批还剩下两百多张彩票时,还有电视机,收录机各一,五辆自行车及缝纫机这些大奖还没摸走。一位农民老大哥一算计这些奖品价格,立马是土地爷敲门,来神了,仅电视机、收录机、自行车就够本了,还没算缝纫机、胰子啥的,这买卖有账算,直接两千多块钱包圆,可是等开着拖拉机来拉奖品时,全傻眼了。彩票上的奖品,除去胰子就是毛巾。电视机,收录机,自行车早由后门摸走了。这一来,也差点打起来,动了派出所。听说也要打官司。”

    “要我说,都怪这几位无权无势。”唐大通说,“俺那里一老头摸着辆自行车,服务员用一把铝壶糊弄人家。等回到家老头的儿子一问奖品等级,知是自行车,便倾巢出动,找银行算帐,气势汹汹的。那银行的也不好捏,死不认帐。有人提醒,‘这老头是镇长的亲戚,最好别惹麻烦。’银行的人才明白:怪不得这伙人这么有气势。于是赶忙递烟说好话。后门上已有人把自行车推到他家。看这个多省事,一句话!”

    摸奖风潮依然迭起。有人气,有人乐。说国家坑人,拿处理品坑老百姓者有,说赚便宜者也不少。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

    大家正聊得热乎,薛丽平走进宿舍,非常气愤地说:“别瞎起劲了,赶紧想想办法怎么抗议吧,学校又要收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