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再跃龙门 » 第九十九章 各有打算

第九十九章 各有打算

    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高一高二有三天的假期,考完之后,高三也得到休息一天。

    吴若水刚刚从家里回到学校,吴新波就说又有同学不在九中复习了:“老郑,郑春声要去十二中复习。”

    吴若水提着装饭的包,以为没听清:“皮子,你说啥?老郑要去哪里?”

    吴新波不像开玩笑:“我是说,老郑,郑春声要转到十二中复习参加高考。”

    吴若水一直提着包,根本不相信:“皮子,拜托,刚刚模拟结束,别在这里起哄,说点正经的行不行?”

    “不信拉倒,他已经同十二中拉好,即刻便去。”吴新波说。

    “皮子,你说的跟真的似的?老郑去十二中有什么好处?全县十三所高中,从后头排名,十三中垫底,十二中紧随其后,他要去那里?”吴若水还是不太相信。

    考试之前,郑春声曾对吴若水说,他对临近的高考预选没有把握,想去十二中参加高考,十二中答应可以直接参加高考,不用参加预选。当时吴若水没有在意,以为他只是说说而已。九中是什么升学率,全县前三名,十二中是啥情况,仅仅强于十三中。春节过后,班里的卢海转去十三中,是为省那三百块钱的复习费,可十三前年连个中专都没考上,去年考上一个专科三名中专。十二中的教学水平比十三中强,去年总共考上七个本科,其中还有俩人是艺术生。十二中这样的水平,唉,郑春声临近高考前转移战场,实在是欠考虑,这也是高考大忌。

    吴若水正在考虑如何再劝郑春声放弃这个决定,但是,刘武、侯一山等人则认为,只要考得好,在哪里都行。

    侯一山说:“十二中的老师还是比较认真的,虽然每年考上的人少,关键是生源不大行。要是离家近点,我就去那里复习了。”

    “老郑,我觉得现在去哪里考试都无所谓,大家说是不是?”刘武一抱小肚子,“这近一年时间老郑都是在九中复习,他现在就是九中的水平,别说去十二中,就是十三中也绝对没问题,到十二中反而叫他们看看我们九中的实力,我觉得可以去。”

    吴若水很是不满:“三十八,十二中这么好,你怎么不去?老是站着说话不使劲。”

    刘武有点不高兴:“猴哥不是说了么,就是有点远,要是离家近,我肯定去,咱们有句老话,宁当鸡头,不做凤尾,对不对?”

    侯一山接着说:“那是,到了十二中,以老郑的水平肯定受到学校重视,十二中要是也有奖金的话,老郑自然会拿第一份。”

    郑春声倒没有这么乐观,说:“感谢大家的理解,我这么做也是有我的想法,有空去十二中找我玩。”

    既然郑春声已经决定要走,吴若水也没有再劝。

    “那么,咱们患难一场,皮子,丽丽,老郑提前跟咱说再见,咱总得表示一下吧。”吴若水问俩班干部。

    “我正想同你商量这个事来。”薛丽平说,“怎么着也得给老郑留点念想。”

    “那些毕业留言啥的,就别写了,去年刚弄过,并且现在也不是个时候,换点新鲜的吧。”吴若水提议说。

    “好,你、我,再找几个同谋,送给他一本影集,然后照几张像,你说咋样?”吴新波说。

    “行,皮子,全由你张罗。”薛丽平说。

    在一旁的胡海燕悄悄一把吴若水:“一瓢,我也凑凑热闹吧,我来的晚,总之也是同学啊。”

    吴若水心里一热:“小燕子,当然行,我们就喜欢海燕的高傲与矫健。”

    在班干部薛丽平吴新波的联络下,吴若水、刘武、范进忠、陈胜利、胡海燕总共七人凑钱买一本影集,权作纪念。看看还剩下不少钱,吴若水、范进忠还嫌不过瘾,礼物有点轻,又买来一日记本,陈胜利则又添上五块钱买来两盒石林烟,一同赠送给郑春声。

    陈胜利跑到照像馆找摄影师,八个同学在学校大门口摆开阵势,一定要以九中的牌子为背景。刚刚照完,班主任肖文忠骑着自行车路过。

    “正好,老师,刚才去找你没找着,一块来照像留个影吧。”这伙人,就数范进忠的脑子快。其实,没有谁去找过班主任。

    肖老师没弄明白啥情况,这不毕业不考试的,照哪门子像。这个时候照,有点早吧。

    “就是同学一块不容易,合个影,详情照完像再向你汇报。”吴若水赶紧走上前,不多作说明,直接把老师的自行车推到一边,别照到相片里。肖老师本欲推辞,说自己衣服太脏,照出来不好看,但架不住几个学生的拉拽,也就站在同学中间,摄影师又拍一张,一块留下一个难得的回忆。

    拍完照,当肖老师听说郑春声要去十二中,倒也不感到突然。每年到这个时候,都有离开的,各种原因都有,只是去十二中参加高考,肖老师还是有些遗憾。对于郑春声的离开,肖老师也只有美好的祝愿,祝他高考顺利。

    吴若水很是有些失落感。高考在即,颇有些大雁纷飞的架式。卢海,转往十三中参加高考。王虹有些门路,不惜更名改姓换户口,下东北充当高考移民。现在,郑春声也要走。走吧,都走吧。这些人,只有贾木尚走得痛快,走得坦然,他以特有的眼光走上经商之道。

    当拥有时不曾珍惜,唯有失去了才感到可惜。这时的吴若水觉出他与郑春声还是不错的,在茫茫人海中,彼此能够相逢,相识,相交,相知,是何等难能可贵。为什么总要后知后觉呢?等到面对人世无常,等到失落之后,才知道珍惜呢。

    当拥有时,请珍惜。

    于是,教室里又多出一个空位。

    吴新波带来最新消息,这次模拟考试已经排出名次,能不能公布不清楚。吴新波说,女同学发挥总体不好,八班的第一名是侯一山,第二名竟然是李洪发,宋姣第三名……按照金副校长说的,如果510分以上就可考上本科的标准,八班竟然有十二人超过510分,吴若水考了519分,算是正常。郑春声考了450多分,果然达不到预选分线。最令胡海燕高兴的是,他虽然来的时间不长,竟然考到496分,正如此前吴若水所说,那数学错题笔记上又考中两道大题,两道选择题。胡海燕非常感激吴若水的无私提供。

    “幸亏郑春声去十二中,他要是在这里,预选真的够呛。”吴新波说。

    对于吴新波的说法,吴若水则另有看法:“皮子,老郑在咱这里都悬乎,到了十三中就保险?你还是下棋的高手,这就一步臭棋。”

    走的走了,留下的还得继续。

    这几天晚上教室总不见王应威与魏超凤的身影。本来魏超凤学习不错,这次质量检测却跑到二十名之后猫着,王应威紧随其后。俩人倒是少年不知愁滋味。

    班主任肖文忠既是可惜自己的高考奖金,更为魏超凤惋惜,谈恋爱,难道就不能再忍两三个月?于是让王应威本村的王老师给王家捎句话,从侧面敲击一下,来复习一年不容易,哪能光知道谈恋爱。

    晚上王老师特意来到王应威家,对王母说:“大婶子,你家应威这几天学习咋样?”

    “唉,学啥习,就是搭上三百块钱罢了,到时孩子考不上就不埋怨咱们不让他复习。咱心疼那三百块钱,一说学习的事,人家就说啥‘看破红尘,大学是望尘莫及’。咱听不明白,说也不听,真是瞎了这一年的粮食,考不上回家种地吧。”

    “他学习本来不错的,考大学准行。他是不是同本班的一位女生好上了。你看,大婶子,是不是他回家时,你劝他一劝……”

    王应威的母亲一听,立马有了精神头,一连串地问:“真的嘛,大侄子,这小子自个儿对上象了?你看他俩能成吗?那闺女长得咋样?考不上能找回个媳妇来,也不赔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