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再跃龙门 » 第一百章 说点好的

第一百章 说点好的

    吴敬梓先生曾经说过: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星夜赶科场。现在的复习班也差不多,多数同学在努力拼搏,也有少数同学却放松自己,只顾眼前快活。魏超凤和王应威就是一对。当王老师来到王应威的家,希望其母能够劝说一下,以高考为重,没想到王应威的母亲听说儿子谈上女朋友,竟然比考大学还高兴,一再声称这个买卖不赔本。

    面对这样的家长,前来做工作的王老师哭笑不得,只得应付几句,离开王家。

    “肖老师,你给的任务完成不好。”王老师对肖老师说,“好嘛,我这一去拿我当红娘了,就差下聘礼。这也难怪,现在农村里找对象的行势见涨,没有三四千元想娶个顺眼的媳妇太困难,这样的高价媳妇就是娶回家也安静不了几天。”住在农村的王老师清楚农村当前的现状。

    “唉,可惜这俩学生,本来挺有把握考上大学的。你没和他娘说,等一块考上大学再谈也跑不了啊?”肖文忠问。

    “唉,我一说这事,他娘还嘱咐我,别让王应威的爹知道,如果他知道,非把王应威的腿打断。他娘想得倒挺美,这个时候再劝也没大有成色,就愿意由着孩子。三百块找个儿媳妇,王应威就是考不上大学也不吃亏。等预选时,先让他回家吧。”王老师说,“他娘急着看儿媳妇啥样。”

    肖文忠听了,也没啥可说的。能说啥?好在离预选也没几天,由他去吧。

    对于这段时间学生情绪的变化,金副校长也有所掌握。现在姜校长正全力办理教职工宿舍楼的手续,学校的一切工作都由金副校长负责,高考是金副校长工作是的重中之重。看着教务处陶主任送来的学生成绩排名表,金副校长问:“嗯,陶主任,有什么新情况吗?”

    陶主任说:“金校长,这次质量检测考试,总体来说好于去年的同期,多数有望考上本科学生的成绩也比较稳定,但是仔细分析,仍然有一部分同学的成绩波动太大,像一班、四班、五班、七班、八班,甚至十班也有这种现象,前两次考试都是本科的苗子,现在竟然落到后面去了。说明这段时间有些学生的高考压力太大,也有些学生可能不适应现在老师以考代练的教学方式。”

    金副校长说:“嗯,这个现象每年都有,前几天卓老师还跟提到这个事。嗯,对于成绩出现波动的学生,我们要两方面找原因。等会召集班主任开个会。嗯,一是要求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情况摸摸底,尽可能的给他们减轻压力。嗯,二是从老师这个角度找原因。自从姜校长宣布高考成绩可以纳入分房排名之后,多数老师的积极性骤增,非常负责。嗯,但是呢,因为各个班级的情况不同,虽然我们依据班级成绩确定了本科名额多少,像六班这样的特殊班,老师们的教课态度还是受到不少学生的非议。嗯,咱们还像往年那样,叫学生给老师打打分,提提复习的建议,做好高考冲刺前的努力吧。”

    陶主任问:“金校长,等会这各班成绩排名下发吗?”

    金副校长考虑一会,说:“嗯,这样吧,为了稳定一下情绪,这次成绩就先不对学生公布,只是各班主任心里有数就行。嗯,开会的事,你抓紧安排吧。”

    在工厂,开会是生产力,在学校,开会就是高考成绩。班主任们散会之后,立马到各个班级落实会议精神。

    “这次质量检测考试,就是咱说的模拟考试,唉,非给起个新名称,换汤不换药。”肖文忠来到教室安排工作,对于考试名称也不满意,“这次考试成绩已经排出名来,根据校长要求,只统计分数,不公布成绩,不公布排名。这是学校的意见。”

    其实,多数同学早已经知道自己的成绩和班内的排名,但是对学校的排名却不清楚。“老师,真像你说的,这根本不是质量检测,就是高考模拟,只告诉你成绩,不排名,学校想干啥?”陈胜利问。

    这次八班的成绩稳步提升,肖文忠心情不错,也愿意和学生说说话:“咱学校干啥你看不见吗?当然是为咱高考忙活。好了,下面咱进行一项民意测验,每个同学都要对任课老师进行评价,教得好的是谁,不好的是谁,对什么课有什么意见,写在一张纸上,等晚饭后交给我,咱们也好改进剩下这段时间的复习工作。”

    九中每年到这个时候,都由学生对老师进行测评,并不陌生这一程序,一些外来的复习生则有些摸不着头脑。范进忠问:“老师,这是对你们进行质量检测吗?是走形式还是玩真的?教的不好的怎么办,不让教课了?”

    肖文忠听到学生的问话,也不好回答:“就你事多,叫你写你就写,你愿意咋写就咋写,啰嗦什么。”

    “还写上自己的名字吗?”王应威问。

    肖文忠对王应威的好感已经消失,没好气地回答:“愿意写就写上,不愿意写就拉倒。最好是写上,但是学校给你保密!”

    班主任布置完毕就溜了,让学生们有着充分的自由。他在教室,说不准这些学生又会问什么奇怪问题,叫人难以回答。

    “什么年代,还走这形式。”陈胜利说。

    “说得好听,为今后的复习。我都老中医了,甭跟我来这偏方。去年我们给政治老师提出点意见,学校也说保密,结果政治老师险些把我们吃掉,进我们班就发火,泼冷水,说我们是渣滓班,要是能考上俩他这辈子就不教学了。”吴若水很有经验的样子。

    “一瓢,结果你们班考上了多少?那政治老师呢?”卢迪霞问。

    “连中专算上,得十几个人吧。后来,我们有来复习的也问过政治老师,他还教课不。人家政治老师和我们讲政治,要不是他的激将法,我们班能考上这么多。有些道理,你和政治老师讲不明白。这可真是啄木鸟治树入木三分,嘴巴子硬。”吴若水说。

    “我们那语文老师更好,自从给提意见嫌交上的作文不批改就发给学生,好嘛,要么不进教室,要么进了教室也不说话,转一圈就走。直接变成哑巴。”薛丽平是班干部,更知道内情。

    “我看,咱还是多说好话吧,拍拍马屁为好,咱们已经够憋屈的了,省得再让老师来糟蹋一通。”刘武说。

    “对,你看看社会上那些仗义直言的,有几人能得到好。”

    “你想实事求是,做梦去吧。”

    “咱别找那些不痛快,要是再难为的老师不教学,那谁还来上课呢。”

    大家议论一番,专门挑一些好听话往纸上堆,什么“国内外形势一片大好,我们学校也不例外”……把老师恶狠狠地表扬一通,那些表扬的话,不但同学们写得脸红,那作业纸也发红。所以,当肖文忠前来收意见时,心里止不住的乐:“会办事,事会办,今年高考准错不了。”

    “谁说你们简单,这也不简单吗。”班主任说。

    “老师,吃一堑长一智嘛。都是复习生了,还能不明白这点道理。”范进忠乐呵呵地说。

    “是啊,老师,我们可不能记吃不记打。有道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样的说话,凭啥不挑好听的说呢。”吴若水说。

    “政治课都学了,实践出真知。”吴新波说。

    “老师,我们都是复习班,可不能再用激将法了。”薛丽平说。

    肖老师边看意见,边往教室外走,忽然一份意见闯入眼帘,惊得他几乎将意见书扔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