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再跃龙门 » 第一百零八章 上柱香吧

第一百零八章 上柱香吧

    高考预选结束,学校要求学生全部将铺盖带回家,自有学校的想法。经过预选,一些应届班的学生严重减少,到时学校会根据人数对宿舍进行整合,故此才有如此要求。但是,好多心里有底的学生自然不愿意来回骑自行车托着行李卷拉练,总是想办法寄存。陈胜利对自己很有信心,问吴若水如何存放行李。

    “鸡蛋,你去年真把铺盖托回家了?”吴若水问陈胜利。

    陈胜利说:“学校就是这么安排的,我能不照办。今年不想麻烦了,才问你怎么办?”

    吴若水把铺盖一捆,说:“咋办,当然是搬着车脚子(轱辘)上山,硬办。你高一高二没有老乡?放在老乡的宿舍里。”

    陈胜利一拍脑袋,自我表扬:“看看我这脑袋,里面装的全是数理化,平时的聪明劲都给挤跑了。就这点事,还叫事吗。”

    吴若水找到高二老乡宿舍,把铺盖扔在他的床上,宿舍钥匙塞在老乡的枕头底下,锁上宿舍门,回到自己教室,将书本锁进课桌,骑上自行车,走了。老师说过,他反正得回来,就没有必要把铺盖卷走,为避免来回带铺盖的麻烦,他提前就找高二的老乡,要来宿舍钥匙作好准备。正如范进忠所说,凡事欲则立。

    对于每个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父母来说,不关心的极少。吴若水的父母也不例外,尤其是复习一年的。

    对于父母的询问,吴若水平静地说:“也许差不多,要四五天后才能知道结果。”

    “要是预选不上,可挚等着在家过麦吧。”母亲也很担心。

    “他能预选不上嘛?你就盼着预选不上回来帮你割麦子?”父亲有点嫌母亲说话不吉利。

    吃过晚饭,已经是九点多。此时,人们关心的是收割麦子,期盼的是老天不要阴着下雨,对于自家在外上大学的孩子干啥,人们懒得过问,也很少有闲心看电视新闻。

    在家无事可做,吴若水便去叔叔家玩。

    “哟,俺大学生三哥来了。”叔家小妹见到吴若水,高兴地嚷起来。

    “怎么,水子,你没上学?”叔叔关切地问。

    “刚预选完,在家等通知。”

    “考得很好吧?”婶婶也问。

    “那还用说,俺三哥准考上大学。是吧,三哥。”小妹拽着吴若水的头发。

    “俺妹妹都说我能考上,我还能考不上?这不是大学生都叫上了。”吴若水也笑了。

    “三哥,明天山里有庙会,你去不去看看热闹?”小妹问。

    “是吗,我得瞧瞧热闹去。”吴若水说,“可是我不知道路,明天你去吧?”

    “我哪有空,明天我还得上学,我给你说说就行,明天你只要跟着老太太走,准没错,哪条路上老太太多,就是从哪里去庙会。”

    “我怎么没想到。”吴若水想想,太对了。

    “水子,人家都去庙会烧香许愿,你娘不去么?”婶婶问吴若水。

    “许啥愿?俺娘没说。我还真不知道。”

    “家里有考大学的,找不上媳妇的,好多人都去庙会烧香,听说这庙会上的泰山奶奶可灵验了。”婶婶说。

    吴若水随口应着,至于母亲去不去他也懒得问。求神保佑是外因,自己要有实力才是内因。

    第二天,天还是阴阴的。

    吃过早饭,无事可做,吴若水对母亲说:“我也去赶庙会吧?”

    “去干什么?你又不信这个。”母亲知道儿子不信这个,所以她也不太掺和这种事。

    “起哄去,看着老太太们嗑头也挺有意思。”

    因为刚下过雨,麦田里的活没法干,也用不上儿子帮忙,母亲便没有阻拦,吴若水骑着自行车出村找庙会。

    “人这么多,你戴着眼镜子,还敢骑车子?”母亲的话刚出口,吴若水早就没影了。

    “愿意骑就叫他骑吧。路上长着点眼,你看你这车子也没有铃铛,刹闸也刹不住。”父亲也想叮嘱几句,一抬头,根本就没有人。

    路上很热闹,七十多岁的老妪,十三四岁辍学的女孩,六七岁的孩童,挤满并不宽的公路,但是像吴若水这般模样的,不多见。

    小妹的办法真是不错,吴若水也无需问路,哪里老太太多,便骑向哪条路,尽管有来的,有往的,他的自行车穿梭于行人之间,从老太太们身旁擦身而过,从时髦女孩身后猛然蹿出,吓得老太太直往路一边歪,惊得时髦女孩柳眉倒竖。吴若水倒有一种开心的感觉。坐在急驶的自行车上,看着来往的老中青小女人,真有一种“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感觉,老师嘱咐的抓紧学习的话语,早就不知抛向何方。

    路上来往的人中,相互熟识的面孔颇多。

    “他大娘,你也去看看。今年给谁许愿?”

    “孩子老大不小啦,还没找上媳妇,我得去上柱香。”

    “三婶子,您老人家这么快就回来啦?”

    “早晨趁着人少,我去磕个头就行,一大把年纪了,要是不去泰山奶奶要怪罪哟。”

    “他二姑,你这是领的谁?”

    “四妗子,老长时间没见你了,咱一块走吧。这回好好许个愿,准能抱上大孙子。”

    “大表姐,你怪壮实。也去看看?”

    “二嫂,你骑着洋车就是快啊,回来了?”

    “大侄女,过来歇歇喝口水吧。”

    ……

    骑着自行车,吴若水很快来到山前的平地上。人很多,放好自行车,他便四处闲逛。

    只见纸灰满天飞,地上一把把香冒着青烟,打着发髻的老太婆,烫着卷发的摩登女郎,一律跪在地上嗑头,竟也顾不得泥土,尤其是卷发的女郎。

    吴若水本是爱热闹的人,见有一小高地,那里立着一个不到一人高的青砖红瓦小建筑,看来这就是碧霞元君祠。在碧霞元君祠前,竟有那么多的脑袋挤在那里上下摇动。吴若水不在乎,一侧身子,挤到前面,略一猫腰,见碧霞元君祠内安着一尊塑像,穿红挂绿,胸前有条幅,还算栩栩如生。

    庙门前,善男信女颇多,功德箱内的钢崩和毛票也不少。人们跪在地上,虔诚地拜了又拜。“有个信仰真幸福。”吴若水心中暗道,“按说,我也该拜拜,求神仙保佑今年金榜题名。唉,可惜去年他没眷顾我。”

    但是碧霞元君祠前蹲着的一位六旬老太太,让人有些不太舒服,她的两眼似乎只盯着功德箱里钱的多少。

    一位妇女挤进来,点上一柱高香,随手往功德箱里塞进两张的十块钱,显得特别扎眼。看功德箱的老太太眼睛马上放出两道光:“好兆头,好兆头,你许的愿保准实现。”只见那妇女跪在地上,双手合掌,闭上眼睛,口中念念有词:求文昌老爷保佑,保佑俺家大林考上大学。等俺家大林发榜那天,俺全家给文昌老爷再发包袱……

    妇女念叨完,又虔诚地磕头十个。一边的老太太看着功德箱里的二十块钱,眼笑眉开:“十全十美,心想事成。”

    随后,又有几个挤进来求神保佑,保佑考大学考中专的,也有求子的,也有保佑孩子找媳妇的。吴若水在此站了许久,看得也挺有意思,看得久了,好像神仙也无形中保佑着他。吴若水占据着有利地形,也不跪拜,也不扔钱,那老太太直拿眼瞟他。由于嗑头的女人太多,还不断有人老拱吴若水的屁股,吓得他赶紧溜出来。

    来到外围吴若水才发现,还有好多善男信女因为挤不进去,只好搂土为炉,燃香烧纸,就地求拜,保佑考大学的也颇有几家,焚的火纸丰盛,十分虔诚。猛一打眼,吴若水竟然发现一个熟悉的身影:“会是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