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是蒋干 » 第一章 宴无好宴

第一章 宴无好宴

    刘备乃深能体他人之意的宽厚之人,虽料我今日能归,携诸葛亮等人亲自来见,但也想到我一路上车马劳顿,因此进到府中略谈片刻,便又告辞离去,只说晚上在县宰张素府中宴请于我和庞德公众人。

    终于能轻松的休息一下,我独自躺在榻上却怎么也难以入眠,虽然眼下看似乎身无牵挂,但实际上我却知自己开始为今后而迷惑了。

    周瑜如今看来性命可保,虽然孙权之前有和刘备的五年之约,但以他的性情真能暂时放下其父兄久欲得的荆州而不顾么?况且对于西蜀刘璋,我便不信他一点想法也没有,只不过原先周郎眼见无命,东吴鸽派又占了上风,且又寻思着手中无人能比得上扼守入蜀要地江陵的诸葛亮,因此不得不权衡利弊,以稳为主。但日后周公瑾一旦康复,鹰派实力恢复,孙权恐怕难免雄心大起,很有可能再动荆州的念头,到时若真的马腾死于许昌,马超出兵报仇牵制住曹操,这个孙家老二绝不会放过如此良机。而目前刘备手上的实力,一旦主动调军远征西蜀而久攻不下,纵是庞统不死,而诸葛留守荆州,以周瑜的才智本领也实难说就能稳守不失,倘若此时以刘备为平生大敌的曹操身边如同贾诩这样的家伙献上一两个阴招,恐怕就是诸葛亮三头六臂也会忙的焦头烂额吧。

    而另外一种可能便是蝴蝶效应远远超过了我的想象,马腾未死而西凉不乱,到时这或许会令东吴不敢妄动,然而刘备会么?取西川乃是必然之事,诸葛的三分天下很明白的说了这一点,不得刘璋之地则刘老大一辈子别想出头,可谁能保证曹操和周瑜不会趁机瓜分荆襄?周郎才不会怕独立面对曹阿瞒呢。

    头大啊,没想到救活了周瑜竟会带来如此多的麻烦,虽说他们这些人打来打去看似没我啥事,可到时候荆襄成了战场,我去哪里?真要和庞德公一样隐居么?就怕司马兄弟不放过我啊,或许还要去江南?靠!早知道我还回来干吗?

    脑中胡思乱想着,我自己暗自叹息,怪不得庞统一见我便埋怨起来,恐怕也是想到了刘备目前的处境不妙吧,这么说他们此次前来,绝不仅是来感谢我那么简单了,想让我开“天眼”看看未来么?可现在我也没把握清楚历史的走向啊,如今在他面前装傻已不可能,寄人篱下之时,也只能蒙上一蒙了。

    天色渐暗之后,我拖着并不轻松的身心与铭心、李忠、邓艾前去张素府邸,而庞老头则以隐士的身份推脱不去,想必他也是明白那饭不是容易吃的,临送我出去的时候还意味深长的道:“子翼多多保重。”

    我听了差点回头伸个中指给他,可想了想恐怕他也不知道什么意思,于是只是嘿嘿干笑了数声,也不理睬。

    晚宴准备的并不奢华,仅是刘备、诸葛、庞统、张飞还有张素坐陪,如今这竟陵县宰更知我不是等闲之辈,因此见了便满面笑容。

    酒席上自然不过是推杯换盏,彼此谈笑,当然少不得恭维我运筹帷幄,我也笑着一一谦虚推委,其间虽也饮酒不少,但似乎知道我量浅,因此早就换了小杯,看来是照顾我,我却知恐怕是担心我喝多了神志不清吧。

    天近二更时分,众人多已尽兴,当然除了张飞,刘备忽然提议借张素书房一用,众人前去喝茶闲聊,心中透亮的我既然早就做好了准备,也不推辞,于是众人留下张飞和李忠在那里继续狂饮,在张素的引路之下到了他的书房之内。

    众人分坐待下人奉上茶水,张素知趣的告退而去,房中不留一个仆从,刘备笑了笑,甚为诚恳的道:“备于先生之恩实无需再言,此次前来一为亲谢,二则想请先生为备谋划解惑也。”

    有些没想到他竟如此直接,我微微楞了一下,很习惯的装傻道:“使君现有卧龙、凤雏在侧,天下之事还有何可难?”

    旁边的诸葛亮只是一脸微笑,轻摇羽扇不语,而庞统则不然,撇了撇嘴道:“子翼莫要再做戏,吾主及在坐之人,哪个不知你的本事,何必推脱?”

    房中之人均知他的性情,也不见怪,都反而一笑,我则暗骂他无意间承了我的情,免遭被发配到小县城去做芝麻官的命运而不知,如今竟还这么嚣张,不由呵呵笑道:“士元此言干可不解,如今天下安平,有何难事?汝若不知,恐吾也无良策也。”

    庞统听了翻了翻眼睛,道:“子翼先为吾主定下五载还荆州之约,后又救活了周公瑾,这莫非不是难事,汝既做此二事,自无推脱之理。”

    这时诸葛亮悠然道:“士元师弟之言虽直,然子翼既肯约以时限,想必定有妙计,吾主诚心以求,还望莫要相拒。”

    哎~,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啊,兄弟我怎知后来会救周瑜,否则怎么敢信誓旦旦的让你老板答应人家?

    无奈的摇了摇头,我苦笑道:“卧龙、凤雏相携,天下何人敢与争锋,既如此,干便贸然一言,然其可否得成,还要使君及二位大才自定。”

    刘备听了眼露欣喜,而诸葛、庞统见我表情则相视一笑。

    略微理了理思路,我道:“如今使君与孙将军之盟尚在,而周公瑾伤病恐一年才愈,其若想保性命,恐不得操劳。看东吴众人目下实再无出其左右者,若欲取西蜀当尽速而为。”

    几人听我之言,都微微点头,想来这大略之上的问题,他们这些牛人已然想到,还是庞统不和我客气,先点头后微皱眉道:“如今虽近邻尚安,然曹操窥视于侧,以吾主手中之兵,若进兵于西蜀,恐无力抗曹也。”

    这事的确是个难题,如今我也把握不住历史的走向了,不过眼下就凭我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啊,于是只好硬着头皮,强自微微一笑道:“此事或可不用多虑,曹操所忧非使君一人也,其自当日败于赤壁,恐多有不甘,但欲再要南征,西凉马腾实乃如梗在喉,此番周公瑾又无性命之忧,使君不如使人言于许昌,只道周郎数月可愈,到时欲联使君共讨中原,干想曹操必惊慌,更盼早除后患,吾料其或许骗马腾至许昌而诛,想西凉铁骑虽强却少有谋者,难防其计,到时两者交兵鏖战,无论胜负均恐一时无力南顾也。”

    刘备闻言疑惑道:“马腾若亡,西凉怎有再战之力?”而诸葛则微微笑着,似乎成竹在胸,让我实弄不明白这家伙到底有些什么想法。

    我只好继续道:“马腾之子马超马孟起,乃绝世虎将,其勇武不逊于子龙也,于军中威望不弱其父,到时定能挥军而上。”

    刘备闻言甚惊讶,眼露渴望之色,我见了不由感叹他挖人的爱好实在够强。

    此时坐在我身侧的邓艾似乎想说些什么,诸葛亮见了,笑道:“小师弟可有欲言之事?”

    邓艾虽年幼,然以其庞德公关门弟子的身份,也实令人不可小看,于是刘备呼其字道:“士载有何良策?”

    邓艾从容道:“庞师曾言昔日有‘衣带诏’之事,不知可否再传使君与孙将军欲联马腾,凭当日之约共伐曹操之言?”

    我听了心道,这小子也不知跟庞德公都学了些什么,怎么造谣的本事如我般精通?”

    庞统听了微微一笑道:“此事虽亦有可行之处,然其中火候却难把握,若传至马腾耳中,恐曹操难诓其去也。”

    诸葛亮微微一笑道:“士元不必多虑,亮自可促成子翼之计。”

    刘备点了点头,又询问于我道:“如曹操、孙权皆无力顾吾,然入蜀之途甚艰难,恐难速得其地也。”

    虽然历史上有张松、法正等人暗中相助,但如今我却不能保证什么了,于是只好祭起“天机”大名,很有深意的道:“此事干虽料一二,却尚不可言,使君只需仍关注许昌便知。”

    庞统听了不满的道:“子翼既知何故隐瞒?”

    哎~,我如今要能保证又何必故弄玄虚?心里无奈则只能摇了摇头道:“干不可说也。”

    这时诸葛亮似乎也感兴趣起来,见我不肯说,停了他一直摇晃不停的扇子,沉思不语。

    刘备却不在意,道:“先生既不能言,士元便莫要再问,备尚有一事请教。”

    我也不理庞统冲我撇嘴,道:“使君尽可相询。”

    “周公瑾之伤若如先生所言一载可愈,然吾恐实难于如此短时内全得西川,到时又该如何应对?”

    老大啊,你身边这两个牛人都是吃干饭的么?不用什么都问我吧。

    我轻声叹息道:“日后便是使君得领蜀地,联吴抗曹之略仍不可改,恐需既防且亲,引其攻曹才是,孙仲谋有宏图之志,周瑜乃人中之杰,若谴使多往来于江南,言曹操之威胁,联东吴亲使君之文武,让小利顾大义,或可免彼此相争也。”说到这儿我停了一停,见刘备听得认真连连点头,又打算提前警告这老大一下,顺便给他补补国际关系学,诸葛虽然是个政治家,但恐怕对于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没有友谊这一点上,也不一定比我认识的清楚。于是继续道:“天下纷争皆起于利,便如今日东吴联使君乃其利大于弊也,日后若无利时,恐由友变敌也,甚或联曹相讨也未可知,故若使君常使其感伐曹之利大,抗刘之弊多,便有窥荆襄之心,亦不敢轻动,否则纵有接亲之义,兄弟之情也难免刀兵相向。利者,实乃兵祸之因,征伐之源也。”

    说完这些,也不在意他们的反应,我暗自长出一口气,想:“好了,目前兄弟就这么多料了,几位老大就此打住放过小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