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江山旧梦 » 第十四章自古名将如美人

第十四章自古名将如美人

    虽不知为何易名换姓,尽抛过往,端看他沉郁难解,总觉心疼,也不加追问缘由,只想使其开怀些。

    硬是拉着寒江去友人家中告别,想使寒江一改行止,也可结交几个相知的朋友。

    两人一行皆见风度翩翩,只有丰神俊朗的吴中君子董公子,言语不休讲叙当初别后诸般事宜。

    他已是娶了妻室,贤淑端方很得他爱重,生了一子一女,幼女不过牙牙,最为可爱。

    这位友人则是他妻族表弟,祖籍江东吴中简氏子弟,名衡,字瞻宇,当时与夫人成婚时候有所交集,颇为投契。

    此方便是借宿于简瞻宇家中,那简家守门的仆役与董恪相熟,问过一句,只说少爷有客于书房品鉴书画。

    有个机灵的仆役从门房出来,忙笑着给两人见了礼,跟董恪说道,少爷说了,董少爷若回来自可去书房,他正与友人小聚。

    简氏的宅邸不太大,不过三进,是简瞻宇宦居之所。此宅颇具北地风格,简约大气。

    多有青葱花木,院中有两个仆役正在修剪载种花草。左一丛假山显得峻奇,右侧的池塘里小荷初绽。

    池塘锦鲤嬉戏,忽的泛出,攸的窜远,带的小荷来回晃动,池塘水起波澜,泛到了池边。

    此刻天青云高,微风不燥,流云随风幻化成各色形状,辛勤的鸟雀忙着翻找花木间的虫子,欢快连贯的鸣叫声中可知它收获颇丰。

    董恪拒了仆役带路,领着寒江不紧不慢的行在回廊里,说着简邸修建的事。

    当初简瞻宇初至此地,不愿屈就窄恰官邸,自买了一处交通便利宅子,不过三亩余地。

    偏生他喜爱假山奇石,硬是差了心腹从远处买了这假山,专门嘱托了,要高大的,雄迈的,能够合他心意的,使他吟诵那些诗赋的,譬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免了爬山的艰难。

    那心腹一心表现,买了个整块的极好景石做假山,回来时候却把整个院子占了一半,比他家的双层小楼都高,简直没法行动了。

    简瞻宇舍不下这极合他心意的假山奇石,只好又把邻家两处宅院买下,打通了院墙,方才宽绰了。

    只这般折腾了,简瞻宇所带身家尽墨,好在他家夫人极善打理家业,将两处宅院重新修葺间隔了,租赁几间房屋出去给了官学里勤勉向上家境殷实的读书人,方才度过此关。

    日前简夫人带着两子回娘家省亲了,这简家此刻也就只剩下简瞻宇一人了。简瞻宇休沐时候总爱寻了相投的友人,或外行游玩,吟诗作赋,或于家中畅所欲言。

    今日正好是与人相约了家中赏玩新得的一副画作,只是董恪担心错过了樊盈岫的行程,每日等候到了水道上,没有参与。

    去时这简瞻宇此刻正与同窗好友由一副笔墨简陋边塞风色图论及天下大势。

    此刻正谈及大成平静平静盛世之下内忧外患,早晚难逃崩溃之局,端看是大成能否拖延得起?能否年许稳定局面,只需拖延个三年两载的,这大成怕有变天易色之异……

    其中一被唤韶阳的瘦癯男子,已近而立年岁,为人静默诚笃,言辞恳切道其缘由,因其母身患恶疾,得了相熟大夫嘱托,须得南疆十万大山之中九黎部属独有的灵药。

    他曾亲去求取,颇为难一番方才得了,回来不多时,南疆近年多雨水,瘴疠愈发弥漫,连他也险些丧命,带去的家人也只剩下了了几个;散去了近半家业,换成了九黎紧缺的衣食……

    索性平安回来,还救了老母,不然实在无言以对翘首以盼的娇妻稚儿……

    这方韶阳感慨万分,那位被唤任旭,任东轩的也叙出家人去往漠北的行商队伍里,带回来了消息。

    较之往年,北行越远越发冷寂,许多漠上族群欲图南迁,只畏斡难汗君长的威慑,正试图商议,归附之事。

    就连简瞻宇也说起家人海路行商归来途中近来越发艰难,海寇猖獗,损伤过巨,近来家中已决心暂停海路,以观后续。

    几人感怀,不过区区十余年,这宰辅之位几经周折,难得好下场,已落了六位,朝局主张往来数易,也不知这位稳坐朝堂不倒,如今一家独大的皇甫太尉能有所作为?

    当初昭烈太后尚在时候,孤儿寡母的也把四夷慑服了,淅川先生宰辅时候,也不见朝堂新旧屡生变换,也不见恁多官场是非。

    天下倒是比之今日太平许多,这水是越发的深了!

    “你我言及当前局势便罢了,何必再提昔时昭淅旧事?”当时正值盛年的昭烈太后已还政今上,却无辜病逝,淅川先生当时就没了影踪,众说纷纭,方韶阳出言阻止,再谈下去,“其中故事,不该是你我随意谈及的。”

    方韶阳毕竟年岁已长,赶忙阻了任东轩的话,毕竟当初身为襄城驸马的淅川先生当初曾与昭烈太后有过婚姻之约。

    先成武帝逝后,却义无反顾的放弃不入朝堂之言,助太后稳定朝局,已足够让人纷纭。

    只被今上以有辱皇室朝廷之名禁言了,只是私下里不知被传成什么样了?

    三人终是得了结:须得有良臣能够压住朝局变换,如随太祖开创了乾安盛世的凌云十二杰,马上为将帅,下马治天下;元安之治的淅川先生……

    更须名将镇慑四夷,如庚辰血案灭门曾平定北地千里疆域的四世为国捐躯的沈家,如千里驰援剑南,平定西海英年早逝的萧纪……

    简瞻宇蓦地想起了一句,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

    “如今也就随父镇守陇右的折冲府都尉萧绎可堪一提。惜乎了那一杆沥血枪横扫西域北狄,却莫名折到了焉支山,全军覆没的萧纪将军。”方韶阳摇头似是慨然。

    任东轩言出无忌,“如今眼见得外患将犯,来日国难思良将,不说那从龙建国的太祖凌云阁十二杰,但有如那沈氏……”

    简瞻宇提起沈氏不免感慨,“沈氏一门本为开国十二杰中越国公沈擎之后,一门五世,忠烈传家。可惜当年拦不住武帝亲征……”

    董恪与寒江在门外听闻了书房里的三人议论,董恪拦了通禀的书童,有心戏耍一番,故意厉声道,“三位好生大胆,妄议禁言,莫非是心有不轨?”

    屋内简、方、任三人因放肆了些,言说了朝堂后宫禁事,被方韶阳给阻止,又被董恪呼喝,一惊一乍的,霍的看到了董少谨身影,不由全都瞩目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