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江山旧梦 » 第五十五章往事多少年

第五十五章往事多少年

    归途之中董恪很是与寒江讨论了一番,为人处事,只不过不得其半分反应,只管闭目养神。在董恪唠唠叨叨实在无法忍受之后,直接点了董恪穴道,让他张着嘴,举着手直到越宅门前才解开。

    下了车的董恪有些僵硬麻木,决心这个月都不在理会寒江这心黑的家伙。

    只是后来当他知晓那杜嬷嬷所讲叙的事,也就许久未曾言语,实在不能接受。

    当初江都郡主幼年,其父为国捐躯,王妃受不住打击,早产而亡,一尸两命,她当初年幼被接往宫中教养,年长后回王府居住。

    郡主冰雪聪明,才貌两全,尽得年少才俊倾慕,她却独恋自幼指腹为婚的沈家三郎,扶桑郎君沈枫。

    及至成年沈家扶桑郎君才冠天下,压得长安才俊无颜色,不敢在扶桑郎君面前论文比武,两人可谓才貌相称天付良缘。

    可惜好景不长,沈氏被陷叛国,谋害帝皇,罪大恶极,先昏君震怒,要满门抄斩,朝中近乎满朝反对,都道沈家国之柱石,忠君爱国,怎会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武帝只好禁了沈氏一门,让人去寻证据,此前沈家被人密奏,可是证据确凿。

    江都郡主去太庙之中带了她爹的睿王牌位,上了朝堂,请皇兄给沈家一个机会,自证清白。

    武帝大发雷霆,先睿王当初为救他而去,他不能不给力机会,便要沈氏两月之内,自证清白,只能出去一人得自由。

    虽有沈枫暗中查出些线索,当初武帝军中受伤之事牵连之人,可却被灭口,得来的证据,眼看就要交往皇宫,却被人毁去。

    无奈这沈枫也只扫到了落款是北狄斡罗思汗王的大印,这份是被毁了,可北狄那一份定是还在的,也好要挟这些背国投敌之人。

    沈枫只觉满目皆敌,又不敢外泄,潜往北狄王庭,只是北狄王庭守卫森严,入内者尽是北狄七十二部贵族。

    只好狠下心来,假作叛逃北狄,打算趁机取得北狄信任,那怕是为了看笑话,只要让他进入王庭,定能寻来证据。

    江都郡主放心不下,易钗裙弃红妆,扮作男子模样,千里寻夫,望图相助。

    沈枫出身将门,却曾拜师岐山门下,他师傅赤阳真人闭关之际为奸人挑衅,险些走火入魔,突闻唯一的传人叛投北狄,有人亲眼所见,言之凿凿,誓要将他带回山门处置。

    可这沈枫几经艰辛侮辱才得了进入王庭的时机,又怎会同意,自己又被人监视,只能咬死武帝不仁,他才转投北狄,良禽择木而栖。

    赤阳真人激怒之下,想要清理门户,又不忍杀了自己教导多年的弟子,只废除了他一身修为,甩手而去。

    是以沈枫也因此得北狄人信任,他是真心投靠,得以进入王庭。

    他虽功力被废,却心思缜密,不动声色偷得了大成与北狄密信证据,逃跑之际被困。

    若一身功夫尚在自是不惧,如今被废,伤势未愈,若非千里寻夫的江都郡主赶来,怕是亡魂大漠之中了。

    只是追兵多方围堵,愈发接近,两人一同只是同命鸳鸯,可长安城中沈氏一门又该如何?

    江都郡主与沈枫议定,有沈枫引开追兵,江都郡主带证据日夜兼程,赶回长安,交于武帝,解救沈氏一门。

    日后沈氏归于祖地,两人再不离分。江都郡主只知沈郎功夫远胜自身,此前大意受伤才会被困,如今恢复,引开追兵,又不是拼却性命,自无大碍。

    江都郡主只能含泪应下,以大事为重,幸喜归途遇着了得知事情真相悔不当初寻觅而来的沈枫师傅赤阳真人,听闻江都郡主诉求,心中大痛。

    江都郡主不知,他自己却是知晓的,沈枫如今没有丝毫功力,立时心乱如麻,不现颜色,勉力安慰了江都郡主,让她速速赶赴长安,沈枫他自会前去相救。

    只可惜他赶去之际,却失了沈枫踪迹,只拿了那批在沙漠之中慌不择路逃奔的金狼卫。

    生死逼问之下,那些金狼卫吐露沈枫曾受重伤,又无功力护身,不比从前,引北狄王庭金狼卫不择路途错入沙漠之中,还是在一处绿洲被追上。

    再往后便说不出什么来了,个个抱头缩起身子,逼得紧了还回一头撞死。

    也不知经受了什么惨状,只说出沈枫身死,万分惨烈,金狼卫生者不过聊聊,皆已神思错乱,耗尽心机,也问不出来。

    本以为快到北狄地界,已经安全。才放下心来,却被赤阳真人抓个正着,刑讯逼供,一行人皆神思错乱,言语颠倒,直言救命。

    就连此前的所在都说不清楚,赤阳真人也只问出大概位置,下了狠心要寻回受尽苦楚冤屈的徒儿。

    偏巧起了沙尘暴,遮天蔽日人马难行,不辨方向,耽误了几日。

    待风暴稍小,赤阳真人赶去那处绿洲,风暴肆虐而过,一片狼藉,只见得小湖混浊,潜入湖底,沈枫也尸骨无存,想是那金狼卫神思有异,说不得准胡乱应对。

    赤阳真人强忍心痛,急赴帝都,想无论如何总要抱住弟子家人,可他尚未赶至长安,便听传闻沈氏灭门惨案疯传天下,简直痛不欲生,他连夜奔赴长安,潜入睿王府,想要带走江都郡主,却被拒之,不复再见。

    郡主临去之前除了带着几个心腹遣散王府所有在册仆役女婢,她虽是郡主乳母,可年事已高,不耐远途,儿子又来接她奉养,至此一别,不知此生可还有相见之机?

    实在不能面对自己尊崇仰慕的儒家名士竟是陷人满门性命的真凶,董恪叫来了所有人对质。

    古烈之母正是当年逃亡的沈氏遗孤,隐姓埋名,恰遇了当年的白掌柜古父等人,她不敢外泄身世,谎称家破人离,父母亡故。

    白掌柜夫妻怜她年少流离,爱她聪慧懂事,收为义妹改作白姓,年长后嫁与白掌柜旧交古烈之父古道。

    当初她与江都郡主相熟,识得郡主乳母杜嬷嬷,两人见面识得旧人,杜嬷嬷才开口道出往事。

    当初与沈家有关人家多逢灾厄,杜嬷嬷放心不下,让儿子带着家小远去他乡。她要留下来,免得连累儿孙,也要看那些恶人下场。

    杜嬷嬷说自己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郡主带回的证据,成了反诬沈氏的,可她上殿之前也曾查看过,从不假手他人。

    若说有所遗漏那也只有赶回京畿之际,奔波劳累重病昏迷,被与沈枫交好同窗所救,曾失去意识,若要做手脚,也只有那时。

    便不是他二人也与他殷氏家中又干系。那同窗是何人?众人皆对此人生疑。

    杜嬷嬷恨道,京兆殷氏初他们兄弟二人皆慕郡主,又与沈枫交好,若非郡主亲口所言,谁又能相信,堂堂殷氏双杰。

    董恪不可置信,只道,老人家莫不是糊涂了,我明明听殷氏风评甚佳,为人称道积善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