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人生最美是军旅 » 第十五章:柳暗花明

第十五章:柳暗花明

    我的生命在奔腾,我的青春在涌流,就算沧桑如松,就算垂暮如霜,我的身姿亦如气贯长虹,我的进取仍如当初。岁月悠悠,衰老的只是我的肤色,生命之歌洋溢而豪迈——军营,青春永驻,风华长存。这是个充满勇气和信心的地方,因为它的成熟,才会志向确定,胜利在握,接受坦荡,奉献真诚,军营有的是捕捉灵感与精华的力量和热忱。我在这里感到豪迈和伟大,体味着丰富和深渊,也体验着我的愚昧、贫乏和弱小。

    连长、指导员相继被派去学习,苗副连长立即被扶正。这个升华我个人情感的苗连长上任的第二天,就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课。他那句对我和通讯员蒋军讲的话,我至今还记忆犹新。他说:“你们俩作为连队上传下达的通讯兵,要有大局意识,不能局限于眼前的一片的天空。你们俩要始终记住:作为连队的文书、通讯员,不是我和指导员哪一个人的文书、通讯员,而是二连全体官兵的文书、通讯员。用通俗的话讲,你俩的工作就是为二连官兵服务的,狭隘的意识只会对你们今后的成长进步产生不利的影响。”这一句话定位了我后来军旅生涯个人的品德、情操,不断激励着、鞭策我进步、前行。

    然而地球少了谁都是一样转动!虽然有新任连长,可连队政工工作上少了指导员,一下子让我工作上的依靠没了,着实让我有些措手不及,头痛好长时间。至少我碰到不懂的问题,少了个请教的师长;至少指导员在的时候,他指哪儿我就打哪儿,绝不含糊。如今把指导员派去学习,我的工作突然没有了方向,不知道那些该做,那些不该做。而新任的苗连长却对我寄予很大厚望的样子拍着我的肩膀,煞有介事的语重心长叮嘱我道:“文书,指导员学习不在家,我上阵地后,你可要看好家。尤其是思想政治、学习教育工作这两方面,你必须给我做到和指导员在与不在一样好。明白吗?”

    “明白!”我有些底气不足的回答着连长。

    “至少要给我顶上十天半个月,等着代理指导员的到来。”连长见我一副心有余、力不足的样子,给我定下进一步具体的任务。

    “是!”‘十天’应该是没有么问题的,这回我底气十足的答应着。

    开始学着担负起指导员的职责检查班排的内务,组织相关人员战士们上课、给党员授课,模仿者连长的笔记批阅班排战士写的笔记,熄灯后查铺、查岗、查哨,以及管理连队经费,并肩负将了的解战士的思想状况报告给连长。在最初的几天里做这些,我心里直打哆嗦,毕竟名不正、言不顺嘛!但是看到战友们理解的眼神,班排长、连长支持的话语,渐渐的我敢放着胆子做了原本属于指导员职责的工作了。

    尽管我自由发挥的空间一下子无限增大这么多,但是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和学习我,在本职工作上仍然是原地踏步的停歇不前,仍然面对各种会议记录的详细格式、内容、记录方法处于混混沌沌的状态,仍然对各种文档、材料的写作编撰上处于东挪西凑的阶段;根本就还不会将各种会议的原件提炼加工,根本就没有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写作方式,还是死板硬套千篇一律的人云亦云、原封不动的照抄不误。以致于每次营考评小组或者其他检查团对连队进行考核的时候,都会毫不留情的将我写的各种会议记录撕得粉碎,而撕碎的这些直接影响着连队全面建设,至少在连队政治教育这方面的考评会抹上黑。

    怎么办?是前进,还是后退?前进,又怎么前进?向哪儿前进?谁来带领我,或者指给我一个前进的方向?后退,又能退到哪里?在目前连队指导员外出学习的情况下,我要是突然提出不干了,这不是典型的拉连队的后腿吗!而且又将新任连长置于何地?连队的官兵会怎么看我,指责我,一定会说我不够仗义、落井下石、关键时候掉链子;就算下班排也不会有那个班敢要我、收留我,甚至于我会因此而成为二连的罪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想想这些都害怕。

    就在我进退两难、举步维艰的时候,英明的上级组织总算是给连队派来了个代理指导员。面对当时的境况,代理指导员的到来对于我而言无异于是雪中送炭;也正是在这个代理指导员的悉心教导和栽培下,我不仅学会了如何在工作中追求卓越、精益求精,而且还学会了如何为人处事。从此,我开始孜孜不倦的汲取着部队滋润、丰硕的营养。

    代理指导员教给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如何在连部,这个上达营、连,下通班、排的位置上处理好各种关系,尤其是待人处事方面:比如凡是来到咱们连队人员,不论职务高低、兵龄大小,也不论是群众、还是军人,都要一视同仁、不分彼此的热情、礼貌接待;这是改变外人对连队第一印象的面子工程,也是宣传连队的一个绝佳的机会。用指导员的话说:只有把连队的名声打好了,才会有更多的人关注连队,才会给有更多关于我们连队建设的意见反馈回来,这就和做生意卖东西一样,叫做‘品牌效应’。

    他还教育我和通讯员,说道:“经常在领导跟前做事要眼观四路、耳听八方的机灵点,不能跟个木头似的太木讷;时刻要做到五勤—脑勤、眼勤、腿勤、手勤、口勤。”脑勤就是多想着些关于工作的问题,尤其是连队大大小小的事物,脑中要有一份明细账,要超前谋划,尽全力将份内的工作做得完美,不让领导操心;眼勤就是平日要时刻注意留心连队建设中的细节问题;腿勤、手勤就是在连队上传下达的工作上要有高觉悟,在连队官兵关心的问题、领导吩咐的工作上多帮忙跑跑腿、动动手,要不打折扣的坚决落实解决,争取做到官兵满意、领导放心;口勤就是多请示汇报。

    而且,指导员还告诉我工作中唯一的老师就是学习、请教、总结、改正,要不耻下问,问到自己懂为止;犯了错误不可怕,怕的是犯了错误不知道总结经验教训,进而改正后迎头赶上纠正错误。当我问到这一穷二白的境况下向谁请教、学习?他的回答是:逮着机会向考评组、工作组请教、学习。因为这些人成年累月全团考评,知识、经验、阅历最丰富,向他们请教、学习等于上几个月的培训班。他还说,像我这样刚刚起步的文书,要有勇于犯错误、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决心,只有这样我的工作能力才会提升。

    除此之外,他还言传身教的告诉我:每一篇文章材料写完后,不管它内容如何,一定要将格式美化,比如:标题必须是小二的加黑的黑体字、正文首行必须有三号宋体加黑的尊称、结尾要谦虚求教;文章的段落层次要清晰、条条款款要列明、字里行间的标点符号要恰当;写材料的时候跟在学校里写作文一样:要有中心思想,在写之前自己脑袋里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写的时候再按照自己的思路,用精炼的语言给它穿上好看的外衣;写完后要认真检查有没有错别字、不通顺的语句;最好给它装上个封皮。写会议记录也一样,首先开会的时候要认真记好每个人的发言稿,然后下来仔细甄别什么样的会议记录应该用什么样记录格式,比如:支部会议记录里不能有行政职务上的称呼,行政会议记录不能有其他基层组织的称谓…,不能千篇一律的套用一个格式、一种范本,这是一种典型的不求上进、不动脑筋的工作态度。

    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有了冯指导员的敦敦的教诲,我敢开始敢在各种会议记录本上记录着各种会议,不再像之前那样前怕狼来、后怕虎;尽管之后还是有很多次会被教导员或者其他来检查的工作组,毫不留情的将一些记录错的东西撕得粉碎;但我都能虚心的接受,虔诚的请教。因为他们的每一次的毫不留情就是对我的鞭策,我也因此每次进步一点点,学到更多的东西;那个时候每次干完一项工作,我都渴望有人出来指出其中的错误,这样我就可以不断地学习、不断的进步。

    渐渐的我写的会议记录不再被撕掉,领导检查的时候不再总是皱着眉头;而我写的各种汇报、工作总结也不再都是胡拼乱凑,偶尔也加如些我自己的思想和语言,而后再把字体放大,行间距调整一下有时候也能有个四五页纸的大小;这样的进步,着实也让我兴奋了一阵子,因为不管值不值,至少工作上也算是有了个良好的开端吧!只不过学会这些,我足足花费了将近一年时间的代价。

    尽管有了不小的进步,但是离一名优秀士兵的工作标准、领导的要求,距离还很大;更别说要达到免检的水平,成为标兵示范本,那更是还有一段相当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