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木偶的救赎 » 第四十八章 推测

第四十八章 推测

    那个雪夜过后,张子浩便再未看到过于令菲。他的座位旁从此空荡荡的。在上课间隙,他经常会下意识地扭头看向旁边。他希望自己还能看到那头精致的短发和那双深褐色的眼睛。但令他失望的是,旁边除了桌椅,别无他物。他希望自己的手能抓住空气,捏出一个于令菲来。但这毕竟是现实世界,他没有这个能力。一切的一切都已无法挽回。张子浩突然觉得像是失去了什么。可能只有他自己知道,那失去的东西对他是何等的重要。

    于令菲的消失并没有在补课班里引起多大震动。所有人都知道因为什么。下课时,总有一些女生围着那个丢了手机的女学生问三问四。而后者总是会一脸厌烦地说:

    “别问我,我啥都不知道。”

    大家心里都明镜似的。他们知道,像于令菲那种完美主义者,是不可能继续在补课班待着的。因此所有人对她的离去都抱有惋惜之情。但斯人已逝。现如今最重要的,是弄清楚那块丢失的手机是怎么悄无声息地溜到于令菲的书包里的。所有人都知道,于令菲绝对不可能干出那种偷鸡摸狗的事。这里面一定有着某种见不得人的秘密和阴谋。

    一时间,这件事成为了补课班的热议话题。几个同学自告奋勇,发誓一定要弄清事情的真相,为于令菲讨回公道。

    张子浩虽说沉默寡言,很少加入到其他同学中去。但他对同学们的这种善意的举动深感欣慰。的确,于令菲是无辜的这个判断,已经成为了所有人的共识。大家都把对于令菲离去的惋惜之情,转变为了愤怒之意。他们势要为这位曾经的同学和伙伴讨回公道。

    不过,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这件悬案调查起来非常困难。首先一点,事情发生那天,刚好停电,而监控也在那时停止了工作。没有了监控的辅助,一切便都无从谈起。剩下的,就只有通过人力加以询问。譬如,事发那天,都有谁靠近过丢手机的女学生的座位、谁又靠近过于令菲的座位、谁的行为比较反常等等。这一连串的细节问题的答案就只能通过众人的回忆来慢慢发掘。张子浩觉得,这样下去,此件悬案的解开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内心敏锐的他,早就有了一个最基本的判断,那就是于令菲百分之百是被陷害的。有了这条宗旨之后,张子浩开始顺着往回思考。平日学习里,在各个科目中,他最擅长数理化。而数理化教给了他一种逆向思考、反向追踪的思维。有些时候,往下思考如果得不到答案,那么就可以尝试着往上逐步分析成因和结构,这样问题就会变得有理可循,也会增大破解谜题的希望。

    他觉得,像于令菲这种高冷女孩,如果说谁会对她恨之入骨,首先,这个人可能是某个女生。因为女生嫉妒女生这种事极为常见。况且于令菲又是一个不善于融入某些圈子的女生。这样就很有可能被人记恨。人这种动物有一种不好的特性,那就是会欺负与自身所处的这个团体格格不入的人。于令菲的性格乍一看有些拽,个别女生可能就是因为这一点,想暗中整她一整,进而利用这件事陷害她。

    张子浩仔细思考着这种可能性。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觉得,不太可能。因为在这个补课班里,所有学生都是安稳本分的,没有那种看人不爽暗自整人的学生存在。放眼望去,班里六十人,女生就八人。而这八人中,张子浩看不出谁会是心思狡诈之徒。这八个人都个顶个得文静乖巧,简直就是乖巧少女的典范。

    第一个可能被排除之后,张子浩又在心里探索着下一种可能。慢慢地,他有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他觉得,于令菲会不会真得惹到了谁,而被她惹到的那个人,一直在纠缠她,让她不得不发火?

    张子浩利用在补课班的课余时间,暗自调查班里的同学。有一点可以明确,这件事的始作俑者一定就在这个班级里。因为补课班严禁外人进入。所以,外面的人不可能来这里作案。这个范围明确了,张子浩觉得事情的真相寻找起来也就没那么困难了。

    班里的所有学生,他都暗自思考过作案的可能性,没有漏掉一个人。从案发当天的行踪,到有无作案动机,张子浩综合着一切信息,对所有人做着缜密的判断。最终,过了两周,就当这件事在大家心里被慢慢遗忘的时候,他锁定了一个最有可能犯案的嫌疑人。

    这个人就是在班里非常活跃的那个男生,赵天斌。

    张子浩觉得,案发当天,赵天斌的行踪非常可疑,几乎没人可以证明其清白。而且,他也有充分的作案动机。因为他在班里经常和女生搭讪,有时还会说一些下流的话来满足自己邪恶的心。如此推测下来,事情的发展过程就不难想象了:某天,生性放荡的赵天斌找于令菲搭讪,后者并不理睬,但赵天斌穷追不舍,搭讪就演变成了骚扰。于令菲终于忍不住心中的怒气,大声呵斥了他。心胸狭隘的赵天斌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在心里盘算着怎样整于令菲。后来,他想到一个缺德办法,那就是把别人的手机塞到于令菲的书包里,然后于令菲自然而然就会被诬陷为小偷。由此一来,整人的目的就算完美地达成了。

    张子浩最初把这一系列经过设想出来的时候,自己也吓了一跳。他觉得,自己的推理简直如螺丝和螺丝孔一样严丝合缝,毫无瑕疵。他认为,这件事的发展过程,应该就是自己设想的错不了。但话说回来,一切毕竟只是他的设想,根本没有证据。虽说不是什么正经的案子,但凡事都要讲证据。就算是单纯地为了揪出赵天斌这个幕后黑手,没有证据人家也是不承认的。这个问题让他犯了难。

    赵天斌在补课班里有几个狐朋狗友。他们一伙人经常在一起侃大山、吹天吹地,那样子仿佛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的。张子浩觉得,直接拿赵天斌开刀有些不妥,应该把他的那些朋友当做切入口。这样一来,有些事情可能就会迎刃而解。

    张子浩思考着自己应该怎样接近那几个人。他忽然发觉,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学习。的确,如果找出他身上最显著的优点,那就是学习好。他觉得,可以利用这一点,接近那些恶魔身边的小鬼们。

    一天下课,他找到其中一个人。这个男生个子很矮,只有一米六五。所以人送外号“遗留物”。他整天跟在赵天斌身边,可以说是最活跃的一个。张子浩来到他的座位旁,坐下。

    “哎兄弟,又要测验了,复习得怎么样?”

    遗留物正兴高采烈地跟别人交谈着什么,并没有听到张子浩的话。后者提高了音量,把话重复了一遍。遗留物转头看着张子浩,脸上一脸茫然。他似乎不知道张子浩这种从来不和自己打交道的好学生此时此刻有何贵干。

    张子浩则看到了他眉心中间的那颗痦子。那痦子好似一块永远也洗不掉的墨点,黑得发亮,令人作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