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刑警王道之尘封的疑案 » 第十四章 水警取证(一)

第十四章 水警取证(一)

    张强听到王道要去“蒋依依案”的案发现场查看,立即给他安排了一辆警车。

    张强知道王道有自己的破案思路,他并不打算干涉对方的行动。

    张强很懂得用人,从不对下属指手画脚,他经常告诉下属,只要你有自己的破案思路,就放手去做,需要局里配合的,他来负责协调。

    张强在带徒弟这一点上,是很有魄力,也很有眼光的。他讲究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他能有这样的魄力,是因为在他自己还是一名小刑警的时候,自己的师父就是这么带他的,所以他才能成长的这么快。

    当然他带的徒弟也经常给他惹祸,但是他都能勇敢的出面扛下来。

    这一点要比很多老前辈都强,很多老前辈为了明哲保身,经常是把徒弟约束的死死地,刻板教条,结果带出来的徒弟也都是难当一面,做事畏首畏尾。

    因为王道没有去过现场,张强安排张玲玲陪他去,当王道又提出让清江县的水警大队协助时,张强狐疑地看了对方一眼,不过还是点点头同意了,他让王道他们先过去,水警队那边他来协调。

    路上,张玲玲不解地问:“蒋依依案的现场已经勘查过了,你再去还有价值吗?再说了,都已经过去那么多天,现场上的痕迹可能早就被江水冲刷过了,就算还有什么痕迹,也不会有提取的价值的。”

    “我知道,我去现场只是为了证明一个推断,我希望这次看现场,可以排除我的这个推断,再者说不定我们今天还能立一小功。”

    张玲玲却是一脸不信任。

    “你这人真当过警察?怎么说话没有一点逻辑性,既然你有你的推断,就应该验证它成立,哪有想着推翻的道理,再说这和立功有什么关系啊?”

    王道对于她的怀疑毫不在意。

    “因为目前的案件性质、侦查方向、被害人死亡原因,都可能存在错误,而这个错误,就是忽略了一种可能性。今天我排除了这种可能性,那么接下来侦查方向就彻底明确了。你也不想我们一开始的侦查方向就是错误的吧!”

    “案件性质不是强奸杀人吗,被害人不是死于机械性窒息吗,这还用再证明?”

    张玲玲越听越晕,心里严重怀疑这个人的专业性。

    王道不理会张玲玲话里的揶揄。

    “当然!对了张玲玲,这个案子的摸排调查组有没有提取到有价值的监控录像?”

    张玲玲一直预感到今天又要白忙了。

    她叹了口气说:“你叫我玲玲就行。案件发生都快一个月了,但是监控录像方面根本没有突破,我们专案组已经调取了公路上检查站的录像。

    在那个时段里从林都方向开出来的车都已经记录下车牌,但是调查以后这些车主都已经排除了。

    现在基本上可以肯定凶手和被害人蒋依依,是开车从清江县沿江边的小路到案发现场的。

    但是小路那边就有清江县内公路边上一条小路的岔道,那边没有路面监控。

    我们沿街找了很久店面,都没有店家的监控可以查。

    而且想把整个清江县的路面监控调取出来看也没有这么多的警力,所以现在还是不要寄希望于监控录像了。”

    王道虽然还有疑问,但是之前听张强说他已经实验过,从公路下道走到案发现场的路段荆棘遍地,他自己走过两趟都是被割得全身是伤,被害人蒋依依的胳膊、小腿上却都没有这种伤。

    这证实被害人从公路走到案发现场去的可能性已经排除,那调取清江县出城以后公路上的监控录像自然也是没有意义。

    被害人的妈妈说,被害人是在4月9日上午回家的,留下钱以后就离开了。

    而法医尸检报告证实,被害人是死于4月9日23时到4月10日1时之间,所以这个期间她不可能回林都市,一定还待在清江县的某个地方。

    那么问题就来了,她可能待在哪里呢?为什么着急离家又还待在清江县呢?如果她是去本地的同学家里玩,就没有理由骗她妈妈说要回校。

    所以她一定是出于某种不能说的原因,不得不欺骗刘丽。

    那会是什么原因呢?

    蒋依依她留在清江县又是为了什么呢?

    路上张强打电话给王道,说是清江县的水警队已经准备就绪了。

    张玲玲之前来过案发现场,知道去案发现场的路,他们先开车到了清江县,王道打电话通知了当地的水警队,让他们尽快赶来现场。

    然后他选择了离小路最近的一个地点下了公路,临下公路时王道看了一眼手表上的时间。

    王道开的是福特的一款越野车,小路很难狭窄,以这个车的体型,行进在小路上根本就开不快。

    从公路下来以后,他尽量以最快的车速,也行了7分半钟才到达案发现场。

    而现在已经是下午6点多,但是光线尚好,如果是夜里开车走这条小路,肯定还要久一些。

    他们把车子停到离现场十几米远的地方,下车以后两人步行到案发现场。

    现场被保护的还算好,上面支起了一个防雨的塑料布,四周也都被隔离带围起来了,但是由于这个季节江水上涨,靠近江边的小部分现场已经被江水淹没。

    王道向江里望了一眼,索性此处的江水看起来不是很深,否则他今天的计划可能就要泡汤了。

    王道将整个案发现场看了一遍,没有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他要把地上的痕迹和被害人尸检报告上的伤痕一一对应起来。

    虽然这个过程很难,结果也会很不准确,可能最后能吻合的只有不到百分之十,但是王道还是认为这么做是有价值的。

    在王道勘验现场的时候,清江县水警队的水警队员们,也已经向着江边的案发现场整装出发。

    大概20多分钟以后,三辆面包车鸣着警笛停在了福特车的后面,从车上下来15名带着水装备的警员,向王道二人跑来。

    既然是请人家帮忙,王道也赶紧笑脸迎上去,说着辛苦、感激之类的话。

    双方寒暄了一阵,王道对15名警员交代了一番,随即15名水警队员沿江岸一字排开,每隔三四米站一个人,各自换好装备,然后纷纷下水。

    又过了大概半个小时,水警队的打捞船沿江开了过来,等船停靠好以后,船上搭过来岸上一个梯子,王道顺着梯子上船,又是一番交代。

    然后船上的水警队员和水里的水警队员同时作业,各种工具齐上,一时间干的热火朝天。

    张玲玲从来的时候就没想通,王道为什么要让水警队的人过来协助。

    这会儿听见王道给15名水警队员和船上的人分配任务,她还是没有搞明白王道到底是要做什么。

    张玲玲无奈地也把目光投在了江水里的警员身上,她倒是想看看这王道这折腾出什么来。

    水警队员都下到江里以后,王道也走到江边站定。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张玲玲已经看的不耐烦了。

    毕竟这个季节的林都市天气还是很热,滚烫的热风并没有因为是在江边而稍微收敛一点。

    江面上飞来的蚊子早已经覆盖了她的下半身,即使是胳膊上脖子上也已经被咬了好几个包。

    张玲玲不停地擦掉额头的汗珠,又忙于全身上下地拍蚊子,心情烦闷的她有种跳江的冲动。

    她很羡慕江水的警员,多么的清凉、安逸,自己只能站在这里流汗,而好强心又不允许她回到车上。

    王道的表情一直很轻松,用双手拍打身上以驱赶蚊子。

    张玲玲侧脸问:“你不热吗?”

    “习惯了,心静自然凉。”王道笑笑说。

    “习惯了,心静自然凉?找来这么多警力陪你一起找线索,一会儿要是什么都没有发现,那我们才是真凉凉了呢!”

    她句话说完整个人就又无精打采的了。

    王道想起自己临来的时候买的一瓶花露水,返回到车上取了下来,自己喷了一身,然后把瓶子递给了张玲玲。

    水警队员们很显然是不需要这个东西的,他们常年在水面作业,备的防蚊药要比这东西好用的多。

    这个季节,天已经很长了,一直到晚上8点多,天色还是没有完全黑暗下来。

    水里的警员是换了一批又一批,每个人都已经几出几进,均早已经疲惫不堪,但是他们得到的命令就是过来协助市局的同志进行水下作业,现在一没有战果,二没有得到岸上市局同事的指示,他们就无法停止作业。

    眼看天就要完全黑暗下来,王道让大家先回去休息,明天再继续打捞。

    晚上王道和张玲玲也留宿在了清江县。

    在接下来这样的工作也持续了3天。

    就在除了王道,所有人都焦躁到极点的时候,终于在第三天的傍晚,在离案发现场下游路段大概6米远,离岸边大概5、6米远的江水中。

    一名从水底浮出来的警员朝着船上高喊:“找到了,找到了,衣服找到了。”。

    随即船上的队员配合,用工具从那处江底打捞起了一块足球大小的物体。

    这时其他警员知道任务已经完成了,也都纷纷上岸。王道等他们游回岸边,自己跑到打捞船上,从网里打开了那团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