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刑警王道之尘封的疑案 » 第三十七章 精神病人

第三十七章 精神病人

    她记得在上高中之前,自己就是和奶奶爷爷住在这种小镇子上,当时的她感觉那里很肮脏、污秽、落后,她很想离开那里。

    所幸15岁那年,爷爷和奶奶相继离世,她也被父母接回了城里。

    没进城里以前,她以为城里人都是文明、高雅、道德高尚、很有素质的人,以为城市是一个先进、美观、光鲜亮丽、温暖和谐的地方。

    可是进到城里以后,她发现这里的老师对她不再和蔼,因为她的父母是在工地上打工的;

    同学不再邀请她到家里玩,因为她买不起漂亮的生日礼物送给人家;

    邻里之间不再话家常,因为每个人都在拼命地挣钱为了支付到期的房租;

    对人说话也学会了半真半假,因为最好的朋友会在转眼之间将你出卖;

    人与人之间私下的肮脏交易,人性的贪婪、丑陋,权力至上、金钱至上、权钱交易、权色交易……。

    张玲玲在老巷子里走走停停,这里的门前都没有挂门牌号,张玲玲只能逢人就打听。

    这里的人听到她是在找李杰英的家,被询问的人都是一脸好奇的给她指着路,似乎是不太理解一个大美女找一个神经病做什么。

    一个老大娘怕她走错,就热心的给她在前面带起了路。

    张玲玲跟在老大娘的后面七转八转地拐进了巷子里的一条小胡同。

    大娘在一扇掉了漆的黑色木门前停下脚,一把推开木门,走了进去。

    边走边喊:“老李太太,你家来客人了,你赶紧出来啊!”

    或许是这大娘自己的耳朵不太灵光,所以她喊得声音也特别大。

    张玲玲跟着她走进这间院子,院子有四五十平米,到处堆的是塑料瓶和旧纸壳等废品,摞得很高。

    随着大娘一遍遍的喊声,屋里的门被推开了,一个开起来50多岁的男人怯生生地从里面向外张望。

    大娘转过身对张玲玲说:“这就是你要找的李杰英,他娘可能是出去捡废品了,现在还没到时间,估计还要一会儿才能回来,我陪你在这儿坐会儿,反正回家也没啥事。

    你找这孩子还是他妈呀?是有什么事儿啊?”

    听这大娘竟然将年过中旬的李杰英说成是孩子,张玲玲也是不禁莞尔。

    根据取得的李杰英的身份信息,他今年应该是47周岁。

    “大娘,你和他家熟悉吗?我是公安局的,过来向张英杰和他母亲询问一些事情。”

    大娘一跺脚说:“哎呀!你看看,我也不知道姑娘你是警察呀,你是过来帮助他家的吧!

    一看你这气质就是不简单,我就是没敢问,我要是知道你是警察刚才早就请你去我家里坐了,她家这条件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

    大娘一边用手搓着衣服,一边四下寻摸,似乎是在找一个能歇脚的地方给张玲玲坐。

    张玲玲看见身后有一个矮板凳,就转身弯腰捡了起来。

    她将板凳递给大娘,自己从身边的废品里抽过一个相对干净的纸壳,也没有拍上面的灰,一屁股就坐在了上面。

    大娘没想到这个女警察这么好相处,还要把板凳让给她,张玲玲赶紧说:“大娘,您就坐吧!我坐纸壳挺舒服的。我姓张,大娘您怎么称呼?”

    大娘不好意思地冲张玲玲咧嘴笑着

    “我老伴儿姓魏。张警官,您找老李家是什么事儿啊?她们家男人老李去世的早,就剩下这娘俩了,平时和我们这些街坊都处的挺好,我们对她家都比较了解。”

    张玲玲请魏大娘坐下,看了一眼还站在屋子里看着她们的李杰英。

    “魏大娘,前段时间李杰英出车祸了,您知道吗?”

    魏大娘露出了然的表情。

    “嗨,你问这个事儿啊。

    杰英这孩子以前比较疯,但是也没惹过大的麻烦。

    往常他也愿意往人多的地方跑,但是他只是脑子不太好使,其实也不傻,过马路都会看着车,比正常人还小心呢!

    那天我们听说他出事了,这些邻居就陪老李太太一起去交警队那边问是怎么回事。

    那交警说,事情已经调查清楚了,就是杰英突然从路边跑向公路,正好那时候有一辆货车经过,货车司机为了避他,结果把一辆出租车给撞了,听说那出租车司机伤得挺严重。”

    张玲玲继续问:“那天您也跟着一起去的交警队?”

    “是啊,那天晚上天都挺晚了,杰英这孩子还没回家,他妈就着急了,出来找他。

    正好这时候有街坊的小孩子说,下午好像看见他在公路上出车祸了,我们就一起去出事儿的地方找。

    到了那儿,一打听才知道人已经被交警队带走了,我们就一起去了交警队。

    我们到交警队的时候,人家警察也正犯愁怎么联系杰英的家人呢。

    到那以后我们就看见杰英了,因为他是精神病人,所以警察也没难为他,就让他在一个小房间里等着家属过来接。

    那交警和我们说了前面发生的事儿,还说这事儿是杰英的错儿,让老李太太赔钱。

    她哪有钱啊,当时就给那交警跪下了。

    后来这事儿又处理了挺长时间,交警说我们可以先把人带回去,后面有什么事儿再联系老李太太。

    回来以后隔了两天,交警让老李太太过去,我也陪着她一起去的。

    在交警队里我们和那个出租车司机的家人见面了,来的是他的老婆和女儿,对方家里条件也不好。

    但是老李太太家的情况,交警也都了解了,和对方说明白了,对方倒是也没有难为他们母子俩,说起来这都是穷人,穷人的命都不好啊!”

    魏大娘说这话时脸上也是一片落寞。

    张玲玲听着对方的叙述,心里也不太好受,但是她是警察,不能被对方的情绪所左右

    “魏大娘,这李杰英是从小就这样吗?”

    魏大娘叹了口气说:“具体什么时候这样的,也没人说得清,他家本来不是这里的,是在20多年他们一家子搬来的这里,以前好像也带她去看过医生,但是这种病哪是打针吃药就能看好的呀。”

    “魏大娘,您刚才说李杰英平时挺疯的,他是怎么个疯法啊?”

    “张警官,您别误会,我刚才说他疯,是因为他爱傻跑、傻笑、和人瞎胡闹、登高爬墙、追狗这些疯玩傻玩。

    我可没说他是打人、伤人的那种疯子,杰英从来不欺负人,他连小孩儿都不欺负。

    平时有些孩子爱捉弄他,让他干啥他就干啥,所以只有别人欺负他,他不欺负别人的。”

    “魏大娘,我也不是那个意思。我是有点奇怪,您看您说他疯,但是从咱们进来他家以后,他就是那么站在屋子里看着咱俩,都不敢出屋子,这么老实的性格,不像你说的那么疯啊?”

    魏大娘听她这么问立刻就换上了一副生气的表情,嗓门也大了许多。

    “说起这个我就生气,去年也不知道谁那么狠,把杰英给打了一顿。

    等我们找到他的时候,这孩子全身都是血,我们带他到医院看了,严重脑震荡,身体其他地方也都有老重的伤了,整整住了一个多月的院又回家养了好些日子才养好。

    他好了以后这性格就变了,变得怕人。以前他偶尔还能帮老李太太捡捡废品,现在连出门都怕,老李太太也怕他出去了再遭人打,也就任他在家这么天天待着了。”

    张玲玲问:“李大娘会不会等到晚上才回来啊?”

    魏大娘抬头看看天儿说:“她也快回来了,她每天下午都会回来一趟,歇息一会儿,然后赶半黑儿再出去捡一次,那一趟就要晚上才能回来了。

    要说以前啊,她也没这么拼命,就从去年杰英出了这档子事儿,她心里总感觉对不起人家出租车司机,就想多出去捡点儿,凑点钱以后给人家送过去。”

    这时候有人从门外进来,张玲玲还没等转过头,魏大娘就站起来。

    “呦!老李太太呀!你可算回来了,这是警察局的张警官,来你家了解一点情况。”

    门口进来的是一个看起来七八十岁的老大娘,大概有1米4的身高,或许还要高一点。

    她的身上背着一大捆的纸壳,还有一个大蛇皮袋,估摸着里面装的应该是今天捡的塑料瓶。

    老人的头发已经全白,脸瘦成了一条,脸上的皮肤像是干枯的树皮。

    天气很热,老人满脸都是汗水,身上一件破旧的半袖也已经打湿,紧紧地贴在身上,大概还能认出半袖的颜色是蓝色。

    老人很瘦,极瘦,非常瘦,一身同样很瘦的衣服包裹在她的身上,却显得还是很肥大,腰间系着一条已经褪色的大红的布条,作为腰带。

    老人的一对眼球,没有什么神采,但是又含着一股坚毅。

    张玲玲和魏大娘赶过来,帮老人卸下身上的东西。

    老人听说来的是警察,就赶紧让她们进屋坐。

    魏大娘说:“你们进去聊吧,你既然已经回来了,我也就走了,家里还煮着饭呢。”

    说着她和张玲玲打个招呼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