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父辈的信仰 » 第一卷 第二章 038 时代的变迁3

第一卷 第二章 038 时代的变迁3

    平旷的田野,惟有烟雨迷蒙,细水尘沉。在一片纵横着质朴的草绿和无华的金色之中,被收割了的稻子留下那饱食过稻香镰刀的痕迹,静静地躺在略有些泥泞、生着蓬蓬野草的小径旁侧,枕着黏润湿滑、散发着水息的土壤。不知从何时起,父亲特别喜欢独自一人漫步在田野当中,漫步,在于漫无目的,信步随心,心之所到,步之所及。不经意间,大自然向你敞开了胸怀,涤荡心灵深处的尘埃。

    已是深秋,山村的气候已逐渐变冷,粮所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了。父亲欣然回到家里,将近几日发生的事抛之脑后,见到两个小孩,仿佛灵魂得到了归处。母亲见到胡子拉扎,一脸憔悴的父亲,心如刀割。哄睡了两个小孩后,母亲告诉父亲,她再次怀孕了。

    时间来到了1983年的春天,这年的春天,父亲倍感压力山大,家里紧靠着那一点稻田和父亲大队里的小小补助,要养活一家子还是不够的。于是父亲在一天把邓林和陈文介叫到家里来商量,在家里傍边的空地上砌了几间简易的土坯房。经过几天3人通力合作,3间土坯房出炉了。一间较大的用来养猪,父亲还让陈文介和邓林专门用三合土做了地面硬化,四周留有排水排污槽和喂食槽,屋子后面砌了一个沉渣井。一间用来养鸡鸭鹅等家禽,让邓林用木板,木条做多了几个大的鸡笼。一间用来放农具杂物。

    一切准备就绪,父亲一次性买回来10只小猪仔,30只小鸡和30只鸭子,这一次投资基本掏空了父亲所有的积蓄。那段时间,母亲每天是背着一个,牵着一个到河边,野外割猪草,家里的灶台上专门留了一个大锅用来煮猪食,猪草加谷糠是最好的天然猪饲料了,后来种多点红薯,红薯叶和茎都是可以做猪食的,有时红薯吃不完了,也在煮猪食时切块一起煮。那时候的猪最少要饲养一年以上才能卖。鸡鸭就相对好养多了,每天早上打开笼子,用开水拌点谷糠或直接煮一下,喂食后就让它们自由活动,傍晚时再喂一次,天黑了就会主动回笼子里。后来因为家家户户都有养了,为了避免搞乱,大家基本约定一个办法区别开,有的在家禽的脚上绑细线,有的剪掉翅膀的一点毛,有的用不同颜色的油漆涂脚、头、翅膀等不同部位。

    鸡鸭鹅一般最少要养足120天,这些家禽一般情况下自家是很少吃的,要么是有客人来了,要么是逢年过节了,又或是家人有人病了需要补充营养。

    清明节过后,马骝松突然出现在家门口,看着母亲一边在切猪草,一边在哄在哭闹的孩子。“嫂子”马骝松大声喊道。母亲眯着眼睛看向门外,可能是光线逆光影响,一下没认出来,只看见两个模糊的身影。马骝松背着行囊,一手提着行李,一手牵着一个人走进屋里。

    刚刚插完秧,父亲和邓林忙完田里扶秧、灌水、拔草,天已经到了傍晚,两人在溪边清洗干净,回到家才知道马骝松回来了,同行的还有他的新婚妻子。

    马骝松回到家乡时,对家里人介绍的女孩挺满意的,俩人短暂的交往后,一拍即合,决定在春节后结婚,当时决定的比较仓促,也没来得及通知父亲他们,就在家里随便请了双方的兄弟姐妹吃了顿饭,这礼就算过了。前文说过马骝松家里人口多,本身生产队的田就少,自然他们家分的也少,加上跟父亲一起待了两年,他也习惯在父亲的身边,所以跟新婚妻子商量后,俩人一起回到了山村。

    马骝松带回来的还有两小袋子,一个是晒干了的蘑菇,一个是晒干的木耳。父亲抓起一把,闻了闻,散发出一股清香。马骝松说这种蘑菇是人工种植的,现在还是比较少做这件事,可以考虑考虑种植,晚上搞点尝尝,最好是炒肉。

    第二天,父亲专门跑到公社农技站,找熟悉的人了解蘑菇和木耳种植的技术要求和条件。可公社农技站的技术人员技术还是比较落后,也没听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