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父辈的信仰 » 第一卷 第二章 039时代的变迁4

第一卷 第二章 039时代的变迁4

    清晨,父亲一如既往的泡了壶茶,点燃香烟,一个人独坐在客厅里,随着茶水丝丝入喉,真的让人感觉神清气爽,就连心情也似乎变得舒畅起来。这茶叶是清明节前自己去周小小种植的那片茶园采摘的,茶山滴翠茶园垅垅,采茶女飘漫茶园;茶肆毗邻镂空竹楼,品茶客座聊茶道。茶树是原来的树,叶是嫩叶,可就是炒制的人和手法不同了,炒出来的口感也远远不及。人的一生不也是浮浮沉沉,有的时候还要到处漂泊,就像杯中的叶片居无定所。怀念周小小亲自炒制的味道啊。

    在公社农技站的人员帮助下终于找到了县里懂得香菇种植的人了。一个技术人员叫廖文斌,是县农业局的工作人员,喜欢和稻谷、花生等农作物打交道,时常游走在县城周边的村庄农田里观察植物的生长。父亲和马骝松在县城里住了几天,每天跟着那个技术人员身边,时时向他讨问香菇种植的节点、要点。

    据说香菇的栽培历史悠久,有记录在明朝时期就已经有人研发出来了。香菇的栽培方式比较多,常见的优质栽培栽培还是椴木栽培,这样种植的香菇品质好,价格高。

    回到家里后,和马骝松分工同步进行。马骝松和邓林到山上去砍伐椴木,裁断运回,摆放几天时间,等自然挥发树干的水分,备用。父亲则准备菌种,用从麦容的家具厂里带回来的木屑、谷糠、浸泡过的石灰膏充分搅拌,再用蛇皮袋包裹,封存。几天后,在椴木上混身打满孔,再将培植好的菌种塞入孔中,用树皮盖封好。几个人连续弄了几天,数百根椴木香菇种植就完成了。最后将椴木堆架起来,垒好码好,搭一个简易的棚,上面盖上蛇皮袋缝制的棚布覆盖。2个月后,立木方式采用人字形,用4根1.5米高的木段分两两一组先交叉绑成两个“X”形,在“x”形木架上放一根长横木,横木距地面60~70厘米。后面,每天定时浇水,等待香菇长出来就行了。“菌子生得丑,长到九月九”,是说菌子不分季节,一年之中哪怕深秋还会生长。香菇一般在3到4个月就可以收成了。

    黑夜永远似曾相识,却从未停止过重临这个世界,以及重临每个蝼蚁般卑微的个体生命。炎热的夏天,大队部接到公社的通知,县里近日会安排工作队到生产队选址建一间电力中转站,为后续各生产队亮化工程做准备。

    父亲被大队部指派协助工作队,在选址确定后,父亲找了几个人熟悉泥水匠按要求开始修建。县里陆陆续续将电站设备运过来了,安装、调试,架总线、分线,再到电线入户,固定、装开关、插头。夜,伸手不见五指,经过3个月的奋战,古朴的灯火渐渐消失在山村时间的长河之中,耀眼的电灯取代了煤油灯,山村的夜晚明亮起来。

    山村地处偏僻,道路不通,运输各种材料就变得诸多不便,所以基本都是就地取材。那时的电线杆子是用山里的树木,浸泡水后风干了,再挖坑立起来,支撑着来往电线;电力转送站有一个电阻器(当地人叫猪脚腿)逢刮风下雨就容易掉落或倾倒,这时就需要有人冒着风雨穿着胶鞋,拿着竹竿去拨正挂好。虽说通电之后隔三差五就会有停电现象,但父亲抱着刚刚出生的小女娃(我三姐),站在夜晚的屋外看着万家灯火,太多的美好,常常被人们在习惯中失去、而却在回忆中珍惜。有时候,不是幸福来的太少,而是自己丢的太多。心里感概时代的日新月异,无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