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人生代代 » 壬午(15)

壬午(15)

    慈怀与姐姐慈卿素日里不常来往,自从随着丈夫运良至市区开店,就更是见不到姐姐几面,但姐姐与她膝下子女的安好一直是慈怀最为关心的。

    慈怀坐在建勇身边,慈祥和蔼,“刚刚听建国说,建平要过来是吗?真好,你们三兄弟聚一聚,我也好久没看到你们了。”

    建国倒是在去岁末赴市区应朋友的邀约时听闻姨妈就在不远的街道,于是买了一箱酒和香烟过去看看姨妈慈怀和姨夫运良。冬寒岁末,见到外甥有心来探望自己,两位老人家自然是欣喜的,眉开眼笑。即便建国是孤身一人,他们也开了一桌酒席来款待,姨甥之间叙叙家常,显出一派温馨的享受天伦之乐的场面来,甚是动人心肠。

    只是建勇,从来在为人处世方面十分不开窍,莫说平时,便是逢年过节也想不起来去拜访哪位长辈,只当过好自己的日子就万事大吉。这样的性子,若是换了旁人,必定不会再理会他。只是陈家上上下下都知道慈卿的这个小儿子一根经、脾气倔,只当他心理还未成熟,所以长辈们都未曾计较过,待他还是客客气气。

    至于建平和陈念,建平的工作性质谁人不晓,常常忙得颠倒日夜,连自己的小家都没时间回,更别说顾着姨夫姨妈了。只是他有心会时不时打个电话过去问候,关心长辈的身体状况。再有就是等素华好不容易学校放了假,夫妻二人带上清冉一同过去,老人见了清冉乖巧懂事自然乐开怀,也都以建平为傲。素华也是很不易的,在高中任教,假期都是从指头缝里挤出来。陈念的情况与建勇一般无二,只是她会在很偶然的瞬间想起是否去看望哪个姨妈姨夫,或是哪个亲戚,这样的“瞬间”指的是她在外工作时突然冲击心灵的思乡之情,或是体会到世态炎凉人心难测时,断定只有家才是避风港。但诸如此类情况毕竟是少数,她风风火火的性格不允许她将有太多时间去考虑家人。

    慈怀道:“姐姐的几个孩子我最喜欢,都是孝顺有礼貌的。”

    建勇面对她,有些不知所措,许是太久未见,许是一个小辈面对长辈与生俱来的尊重。

    建勇:“小姨,真没想到会在这儿碰到你。这个面店是你和姨夫开的吗?姨夫和你身体都还好吗?陌友表姐最近怎么样?”

    陌友是慈怀唯一的女儿,和建平同岁。她做事风格雷厉风行,为人直爽热心,慈怀从前去看望慈卿时便说起陌友和陈念有些相像,想来是因为表姐妹,那份相似的性情是血液中固有的。这时礼锡便觉得脸上无光,因为陌友为人稳重可靠,而陈念向来以不靠谱、不正经为亲戚熟知,加之他们父女感情本就不好,礼锡就扔下一句“有什么像的,持家和败家的能一样吗?”便出门去了。

    纵然别人眼里的陌友千好万好,但慈怀不满于女儿的终身大事,至今三十的人了还未结婚,连一段正经的恋爱都没谈过。她实在为女儿着急。

    慈怀眼见建勇不知所措,急得额头上都有细密的汗珠,仿佛一个做错了事在长辈面前藏着掖着,但撒谎的技巧并不高超的孩子,她不禁觉得好笑。

    建勇自然知道小姨在笑什么,毕竟从小他见到她和姨夫也是这般模样,这一点从未变过。建勇自己也笑起来。

    慈怀道:“建勇这孩子,还跟小时候一样,一点都没有变。全然不像建国和建平见到我时表现得大方。我还记得小念每次见我总是最热情,一看到就往我身上扑,有一次差点没摔过去呢。”她顿了顿,似有无限叹息,“只是现在见得少了呢。长大了,都忙。”

    建国便道:“忙什么呀,小念整天不着家,说是在外面工作,但谁知道真正是干什么。建平也就是看不惯她这一点,兄妹之间关系才尴尬。”

    慈怀听了便有些感伤,她一向是将慈卿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一般疼爱。这些年,有关这几个孩子的大大小小几许经历她如何能懵然不知?每每与慈卿叙话家常便是一声叹息,陌友也好,姐姐的孩子也好,只盼着几个孩子都能有自己的生活目标,平安和乐地过日子,那便是最好了。

    建勇见姨妈脸色不好,便猜出她是感伤了。建国有口无心,也不是故意说的这些,只当随口闲话。

    建勇便转移话题:“二哥怎么还没来?咱们三个陪姨妈一起吃碗面,就跟小时候一样。”

    店铺门口栽植的一排琴丝竹风移影动,竹叶沙沙作响清晰入耳,透出一派岁月静好,时间,仿佛停驻。这一排小琴丝竹是丛生竹,浅红色的新干和金黄色的老干交错,并且还有着不规则的绿色纵向条纹,为孝顺竹的变种。小琴丝竹是制作盆景的上佳素材,也能栽培于庭院之中,能耐低温,耐旱耐贫瘠,是非常好养殖的竹类植物。慈怀原先并未想过栽种,是姐姐慈卿在德珍的影响下愈加喜爱培养绿植,于是得了新的竹苗便特意送了慈怀一些。

    建平在哪儿呢?他的心思细腻,听说了侄女和两个侄子身体抱恙,于是先赶赴医院去看望。另业,他已经听建国说了建勇丢了妻儿独自在医院,孤儿寡母的,他也实在放心不下。

    丽梅带了孩子去看医生。待医生仔细诊断了阿启阿捷,的确如绪亮所言,是小儿常见的扁桃体发炎。

    陈蓉一手牵着一个弟弟,怕他们站不稳,于是便让他们靠墙,她则站得靠前一些。于是颇有种姐姐在保护身后尚且弱小的弟弟。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两个弟弟出生后,妈妈对自己的关心便显而易见地少了,陈蓉心中自然不是那么好受。她跟婷婷有倾诉过这个烦恼,婷婷除了安慰她,还很羡慕她有弟弟。陈蓉正处在不快的情绪中,没太听的进去婷婷的话。而另一个婷婷——陈婷婷,坤川的女儿,她今年也多了一个弟弟,升级成姐姐了。据她说,弟弟彬灿活泼好动,母亲书琴常出去玩,因此让她和父亲坤川带着孩子,这可着实给了他们父母极大的挑战。陈蓉感受到,相比之下,阿启阿捷便安静了许多,也是大人口中颠来倒去的“懂事”。

    阿蓉不是没有怨过两个弟弟。自他们出生,母亲对自己的关心便不如往常,有时一整天下来连一句嘘寒问暖的话都没有。从前放学回家,阿蓉除了喜欢到隔壁家渝和雯雯家找他们玩耍,最爱的就是抱着豆豆坐在柴火灶头,与母亲绘声绘色讲述今日学校里发生的趣事,可现在母亲得照顾弟弟,再就是被家务缠着脱身不得。因此,阿蓉早已经是憋了一肚子话,越是积压在心中就越不痛快,只能去找奶奶聊天。还是奶奶好,对孙女好一些,否则要是对着爷爷,他满心满眼都是孙子。这些她始料未及的变化都是从弟弟们到来开始,她一个九岁的孩子,哪里能想明白这些?

    诊室内空气并不流通,再加上是四月的春末夏初,连日阴雨,更是沉闷到让人无端心慌。诊室内来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都是大人带着小孩,孩子牵着大人的手,一双眼睛或好奇或胆怯地观察着周遭环境。儿科诊室于医生而言也许有些头疼,因为患者不能同成年人一般精准地理解医生的所问,语言表达能力也尚且属于初级阶段,医生对他们的病症判断便不是很准确。若是提到更糟一些的情况,那当属孩子大哭大闹——小孩子似乎天生就是怕医生的。但对孩子的一个好处便是玩伴多:有时哭哭啼啼或是心情低落地来了,在离开时竟是变得恋恋不舍。孩子之间总是极容易建立起友谊。

    丽梅与三个孩子就待在诊室里排队。

    建平从容不迫赶到医院,先去了内科跟上次专门为礼锡打了招呼的医生问声好——礼锡没来,那是老头子自己的问题,人家医生总之是答应下来了的。这赵玉阳医生是建平的高中同学,自然也是永嘉人。他原先在县中医院工作,后来调至市中心医院,成为内科副主任医师。高中毕业后,各人有各人的生活。成年人的朋友圈是怎样的呢?少年时信誓旦旦的承诺再是海誓山盟终究也会海枯石烂,不见踪影。幸好,要紧的朋友都还在身边。

    果然如建平所猜想的,玉阳忙得很,除了诊室内的老老少少,光是门口座位上就有好一批人等待着。建平就坐在门口一个空位子上,能够瞧得见诊室里头。

    建国打了电话来催,慈怀姨妈也接了电话过去与建平简单说了几句。建平想着去看看丽梅,然后赶到面店去,于是起身准备离开。

    却有一幕吸引了他。

    一个老大爷扶着老太太坐到玉阳面前的位子上,他们显然是已经等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