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动物聊斋 » 李白和猴子酒6

李白和猴子酒6

    而猴王和一群公猴见了对方,分外眼红,好似仇人见面,再也顾不上住持和僧人的棍棒了,立即追进庙里,其它猴子见状,也跟着拥了进来。

    这样一来,两支猴群便以寺庙为战场,甚至爬上泥菩萨的身子,进行追逐和反追逐的打斗,不是灰飞烟灭,就是罐打钵碎,佛门净地成了战场,游人和香客见状,都争相逃离了。

    解铃还需系铃人,李白只得下山去,借来上次那四只猎犬,放在寺庙里,想将两支猴群分开。

    猴王和大猴群见了凶恶的猎犬,还是有些害怕,便暂时收兵回营,带着猴群退了出去。

    不过,猴王很快就想到了对策,第三天带着大猴群卷土重来不说,而且是有备而来,一进门就朝犬扔野果、石子和土块,最后打得四只猎犬夹着尾巴,哀嚎着躲进庙里,再也不敢出来了。

    看来,猴子还真是难以对付。

    不过,人多力量大,有僧人想出一个主意,住持听了,觉得很有道理,立即吩咐下去照办。

    第二天,僧人砍来一些竹子,堆在院子的角落,接着在院子中间,点起一堆火,等猴王和大猴群来了,就赶紧丢几根竹子在火上。

    竹子燃烧时,竹筒内的空气膨胀,会发出劈劈啪啪的爆破声,当时还没有发明鞭炮,人们便通过连续燃烧竹子,用爆破声来驱邪吓鬼,这便是古时候喜庆、过节所用的“爆竿”。

    关于爆竿,唐朝诗人来鹄在《早春》这首诗中,就提到过:

    新历才将半纸开,

    小庭犹聚爆竿灰。

    偏憎杨柳难钤辖,

    又惹东风意绪来。

    用爆竿来震慑猴子,真是用心良苦。

    效果还不错,当猴王和大猴群听见竹子的爆裂声,赶紧逃到庙子外面的大树上,半天也不敢进来。

    可是,没过多久,它们又壮着胆进入寺庙,继续找七只单身猴的茬,双方依然是你追我赶,打得不可开交。

    无奈之下,住持只好委托李白,去山下找猎人想办法,但前提是不能射杀这些大青猴。

    诗人当然明白,佛家素来以慈悲为怀,对待动物也是一样,不可能让猎人在佛门净地滥开杀戒。

    下山后,李白找到四只猎犬的主人,说明来意后,却难住了这个猎人。

    要说射杀,随时都可以带弓箭上山,可是要赶走,又不能有任何伤害,还真是大力士穿绣花针,有点用不上劲。

    一时想不出办法,猎人只得找来几个经常一起打猎的朋友,大家商议好一阵子,终于有办法了。

    第二天,猎人也不带犬,提着一只公鸡上山来,到了万年寺,一大群猴子正在寺庙里撒野,在猎人的吩咐下,李白让僧人点起一堆火,然后放上竹子,一阵劈劈啪啪的响声,七只单身猴吓得躲进庙里,猴王和大猴群则逃到庙门口的大树上。

    见猴群出来了,猎人立即提起鸡,来到大树下面,将鸡脖子反扭到背上,然后用刀在鸡脖子一抹,一股鲜血喷了出来,猎人故意提起鸡脖子,让其不停地扑腾翅膀。

    猴子本来就怕血,待在树上的猴群,见树下喷了一地鲜血,又见鸡还在扑腾,早已吓得魂飞魄散。

    猎人见状,趁机丢下公鸡,对着树上的猴王,挥舞着明晃晃的刀子,猴王见状,大为惊怵,赶紧带头跑了,其余猴子也落荒而逃。

    原来,听说猴子最怕见血,猎人便采用了“杀鸡骇猴”的办法,效果还真是不错,吓得猴群一窝蜂逃了。

    见了猴王和一群猴子的狼狈相,李白和僧人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