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动物聊斋 » 鲁迅和猹1

鲁迅和猹1

    鲁迅对动物很有兴趣,这可以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出来。

    在这篇作品中,谈到的动物很多,在他儿时的记忆中,印象深刻的昆虫有鸣蝉、黄蜂、油蛉、蟋蟀、斑蝥、苍蝇、蚂蚁等,而鸟儿则有云雀、麻雀、张飞鸟等。

    很多人学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如果以此得出结论,他只在孩童调皮时,才对动物感兴趣,那就大错特错了,因鲁迅后来还写过《兔和猫》、《狗·猫·鼠》,又专门谈到动物。

    特别有趣的是,在《狗·猫·鼠》这篇作品中,他说自己养过一只隐鼠,还特地谈到古人传说中的“墨猴”:

    我听父亲说过的,中国有一种墨猴,只有拇指一般大,全身的毛是漆黑而且发亮的。它睡在笔筒里,一听到磨墨,便跳出来等着,等到人写完字,套上笔,就舐尽了砚上的余墨,仍旧跳进笔筒里去了。我就极愿意有这样的一个墨猴,可是得不到;问哪里有,哪里买的呢,谁也不知道。“慰情聊胜无”,这隐鼠总可以算是我的墨猴了罢,虽然它舐吃墨汁,并不一定肯等到我写完字。

    他以不能养墨猴为憾事,可是好歹养了一只隐鼠,权且当作替代品,但可惜的是,后来隐鼠也被不明真相的长妈妈踩死了。

    以不能养墨猴而遗憾,因隐鼠被踩死而伤感,这些都不是最上心的,而让鲁迅最为牵挂,并付出很多时间来关注的,却是另外一种动物——猹。

    谈到猹这种动物,当然绕不过闰土这个人物,但凡念过几年书的人,没有不知道少年闰土和猹的,这缘于鲁迅的作品《故乡》:

    深蓝色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在这篇作品中,闰土说吃瓜的常有獾猪、刺猬和猹三种动物。刺猬很普通,而獾猪就是猪獾,猹就是狗獾,大家统称猪獾和狗獾为獾子。

    獾子四肢短小,身子长得圆滚滚的,而两种獾的区别是,猪獾的鼻吻长得像狗,猪獾的鼻吻则像猪。

    写完这篇作品,过了好长一段时间,鲁迅几乎对猹都淡忘了,直至来到厦门,又与獾子产生关系。

    因厦门靠近大海,与闰土生活的环境差不多,也有很多人种西瓜。

    夏天吃过晚饭,天色尚早,屋内又热,鲁迅便经常去海边散步,为的是吹海风,待暑热消减了,再回屋子看书写文章。

    这一天,他的兴致很高,走得很远,无意中看到了一大片西瓜地,瓜农还在瓜棚边摆了一个小摊,以方便路人买瓜消暑。

    鲁迅也买了一个,破开后尝一块,觉得味道不错,便随口问一句:“主人家,有没有动物偷吃瓜啊?”

    “肯定有的,刺猬的胃口不大,也好驱赶,可獾子是最难防的!”

    “那用什么办法驱赶啊?”

    “看那边,不是有一只犬吗?它一旦发现獾子,就会发出叫声,我便拿出叉子冲过去,跟犬一起去驱赶。”

    “犬!管用不?”

    “一两只獾子还管用,如果獾子多了,只得求助于猎人。”

    “这是怎么回事?”

    “獾子的牙齿,那可厉害了,一般的犬都不敢靠近,如果被逼急了,还会咬人。如果数量多,一旦被犬或人惊扰,这些畜生就分散到瓜田中,那就不好办了,只有找猎人帮忙。”

    “哦,原来如此,看来獾子挺厉害。”

    “有些年份,獾子多了的话,瓜还没成熟,就被它们吃光了,真是让人心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