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情将终老不悔余生 » 53.闯荡,去驻足不一样的山峰

53.闯荡,去驻足不一样的山峰

    大三的开始,意味着自己已然独当一面,我一遍遍的在内心告诫自己,我不再只代表自己一个人,承载着前人期望和梦想以及自己的目标和他人信赖的我,走的任何一步都要思虑再三,每一步路影响的是这个集体,所以每一步我都不能走错。那一年的雄心壮志“男人手握宝剑是要去征服天下”,这样一种气势开始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大家都活力四射的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着。

    迎新工作的准备阶段充斥着忙碌而繁琐,我们规划各个分院的迎新场地、安排各个学生组织的迎新分管工作、交接班工作、迎新横幅条幅标语等摆放位置、物资的分配、人员调配等等。某天晚上我们正在落实迎新工作的具体事宜,遇见了外出归来的瑾姐和小七,也许小七对瑾姐讲了我们的近况,瑾姐心疼我们,于是当着众人的面,对我这段时间工作上的手忙脚乱毫不留情的进行训斥。我像一个犯了错的孩子低下头静静的站在一旁听着。众人见状感觉气氛不对,纷纷放下手里的工作,不知所措的看着瑾姐和我。瑾姐说完头也不回的走了,留下若有所思的我站在原地望着二人远去的背影,有人走上前问我:天哥,她是谁啊,居然敢这么和你说话。

    我苦笑道:她是我瑾姐啊。大家继续工作吧。

    望着瑾姐远去的背影,心中不禁感叹:如今学校里的学生,能当众训我,让我无法还嘴,认真听的人,也只有她和老大了。

    新生报道当天,我一早来到迎新场地,检查着各项安排的落实情况,联系各个学生组织询问人员是否已经就位。安排苕将国旗班人员分为三组,其中2组分别安排在校门口、迎新场地等各个关键部位,剩下一组跟我巡视整个学校,以免迎新工作出现突发情况无人处理。一队国旗班精神焕发的小伙子们跟在我身后,在校园林荫路上来回巡视。那种历尽种种达成目标的感觉,让我在某一瞬间觉得一切都不太真实,却又实实在在的感受到血液中的沸腾。站在校园的中心,心中隐忍已久的气场迸发出来,气宇轩昂的环视着整个校园。从那一刻开始,内心深处真正的认可了自己接任主席这件事。

    中午吃饭的时候苕开玩笑的说:天哥,今天你巡视的时候,给人一种“老子天下第一”的感觉,豪气云天,霸气外漏。

    或许因为这件事的原因,迎新结束后,突然有一天苕找到我说:天哥,有没有兴趣重新到国旗班回回炉?

    原本他的一句玩笑话,却激发出了我内心的小火苗,那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重新在内心深处燃起。

    我盯着他,片刻后欣然接受他的提议:好啊,什么时候开始?

    他惊讶的看着我:别闹了,我开玩笑的。

    我笑呵呵的说:你看我的样子像是在开玩笑吗?

    他确认着我说的话:天哥,你认真的啊?

    我点点头:对啊放心不打扰你们训练,你们在前面训练,我就在后面跟着练就好,正好挺长时间没运动了,有个机会活动活动也蛮好。

    于是从那天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每当晚上有空,国旗班训练队伍的后面都会发现我的身影,虽说太长时间不锻炼,身体素质有些下降,但那种置身于坚持、挥洒汗水的感觉,仿佛重新把自己拉回了大一那年。

    迎新工作后,结合自己在暑期对工作计划的思考以及与老郭的探讨,和主席团研究后确定了一份工作计划,并按照计划逐步进行。一路走来,自己从当初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干事历经种种后如今担任校主席。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学生组织自己一直在思考:对于组织长久以来以一些传承下来不成文的规矩作为学生干部的工作引导,个人觉得这样存在不稳定的风险,一方面时代的进步,这些一届一届传承下来的不成文的规矩,不一定每一条都能适应当下组织所处的环境;另一方面,这样的口口传承会容易导致很多需要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遗失;再者,这种没有落在纸面上的规矩,完全可以凭借个人喜好来随意解读。QL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到,却足以影响人心。虽然学生干部的QL并没有多大,可相对于青涩懵懂的学生也具有足够的诱惑。大学是对于青年形成、确立属于自己正确三观的重要时期,如果没有一份明文规矩把QL关进牢笼,小QL也会造成大影响,QL很容易就将这群学生干部FH,这并不是我们想看到的结果。

    随着一路的成长,我渐渐发觉个人素养和能力的重要性,时代变化之快,社会变化之大,我们需要时刻警醒。以学生干部为例,过去很多人能力不足,却HT强硬,本地学生家里托人拉关系让自己的孩子进入学生组织历练;或是某学生通过各种关系结识了某位老师或学生组织中层以上的干部,仅凭一句话便能进入学生组织。暂且不说这群人的个人能力如何,单说个人素质已是鱼龙混杂,参差不齐。当然也不能一棒子打死一船人,其中也不乏有素质、有能力优秀的人。但当年那种干部竞聘、干事面试竞选以个人拍脑门、按照个人喜好而定的竞聘、竞选机制已无法适应当下的需求。学生会也好、其他学生组织也罢,虽然不比社会组织,但它们对于学生而言却是一个在大学展示自我的重要平台。当年那种竞选机制让多少怀揣梦想和希望的年轻人参加面试,却又破碎而归。我想这种机制也是导致当年从无数学生口中大肆宣扬学生组织充满“HM”的直接原因。

    既然想把组织做大做强,一套针对学生干部进行约束和规范的明文制度必不可少。经过我和主席团成员的研究,决定着手制定学生会的规章制度,将从前流传至今的规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及我们根据工作经验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环境总结编撰形成适用实际的学生会制度的总章程,同时要求各部门部长根据所在部门实际情况提交一份的规章制度、竞聘竞选制度、监督制度、奖惩制度的提议,主席团结合总章程修改补充后最终确定各部门的规章制度。我们将学生会所有成员以积分制的形式进行约束,每一条规章制度在附表上都注明分数,同时设立内部监察组,如有违反规定的人员直接扣除分数,如在某个领域取得荣誉直接奖励分数,分数直接与每学期的学生干部测评以及未来晋升挂钩(学生干部测评与学分直接相关联),这可以让更多有想法、怀揣希望和梦想的人进入学生会,让他们有机会在这个平台上施展才华,要求大家秉承着“强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原则,拓宽有素质、有能力、有想法、却没有“门子”的学生的晋升之路。我们制定组织内部的纪念机制,要求办公室将所有在职学生干部的生日进行备案,在生日当天送上礼品及祝福;凡在备案之后,因个人原因退出组织的成员,在生日当天送上一份祝福。世间浮躁而冰冷,人心需要温暖,希望所有人在组织里不仅仅只有工作和锻炼能力,还能得到一丝温暖。同时我们把关于学生干部专业成绩的考核做了简单的修改调整也写进制度,当年因专业课挂科,导致大批学生干部被开除的场景如今依然历历在目,个人认为专业课固然重要,但一次挂科便被开除,这对于学生干部而言过于严苛,因此做了简单的修改:规定学生干部如挂科后补考通过,则可继续留任,如补考未过则直接开除。

    于是在十数天的日子里,我们一群人没日没夜的开会,展开头脑风暴商讨制度,其中囊括上至主席团,下至部门干事的行为规范的约束,我们对每一项,每一条都进行思考以及反复的演练,收集学习其他学校组织的优秀制度,结合我们在当时所有能够想到、适用组织的实际情况,不断填充着制度。虽然这份规章由我们执笔,但其中却汇集了学生会上上下下几代人的心血与智慧。十数个夜以继日,最终形成了第一版学生会总则及制度。看着它我们想,很多事都是前人种树,后人成荫。这一整套的学生会制度,也希望为我们的后继之人便于管理,也为他们打开一个新思路,提供一些参考。我们做的并不完美,制度这种东西要与时俱进,后继之人需要根据现实情况不断进行增添和删减,我们想如果未来的他们遵照这份制度进行管理,至少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但这份制度的寿命能够延续多久,我们不得而知。有时候我们美好的期望在未来能否实现,也并不是我们能够把握的事。

    在完成规章制度的编纂后,我们将学生会第一版《内部学生干部行为规范总则》以团委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并将电子版下发至每一位学生干部,要求大家熟记于心。当年这份制度下发实行后,在学生干部群体中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大多数人都为此感到高兴,从前的干部选拔与晋升完全靠上级领导的心情,如果遇到一个明事理、注重素质能力的领导,整个部门都是一件幸事。如果遇到一位能力欠缺,只会拉帮结派的人,基层学生干部的去留仅是看他的个人喜好。面对制度的颁发,也有一小部分人为自己的未来而产生担忧。

    QL之所以令人向往,因为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个人乃至一群人的思想。如果能够将对QL的欲望把控得当,它会变成一把黑暗中的火炬,引领人心寻找光明与希望。如果利欲熏心,令它变成不受控制的洪水猛兽,最后只会伤人伤己。然而人心却是难以捉摸,或许上一秒还在沐浴光明,下一秒便会变被黑暗笼罩。制度是坚固的牢笼,可以将这一头变幻莫测的洪水猛兽关在其中。

    偶然一次机会,一名干事说:主席,我们觉得这个制度真的太好了,从前我们为了能够留在学生会获得更多锻炼的机会,只能费尽心思讨好部长,根本没心思学习、提升、展示自己的能力,因为根本不知道自己做的事到底是对是错,这个制度准则就像给了我们一个方向,虽说依然要和部长相处好,但至少能够留出一部分精力放在提升、展示自己上面了,不用再担心轻易的被辞退了,这么为我们考虑的学长真的是难有。

    当我手中拿到第一版规章制度的时候,突然想到了当年瑾姐对我说的话:如果你没有能力改变游戏规则,那就乖乖的去适应它,直到有一天你有能力去制定游戏规则的时候,改变你认为不合理的条款,这条路就像一个大染缸,而你现在还是一张白纸,我希望未来假如真的有那么一天,你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

    如今我成为了规则的制定者,值得庆幸的是我没辜负瑾姐的一番嘱托,我还没有迷失最初的那个自己。

    游戏规则从来都是由站在山顶的那个人来制定,它存在的意义要看我们从何种角度来看待:一方面它是用来约束山顶以下的人,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满足制定者的LY需求,把所有人的行为规范起来不越雷池,不会对制定者造成既得LY的损失,将一切都牢牢的把控在掌握之中。另一方面如果科学的制定规则、制定者也同样遵守,或许规则的制定亦算是引导人进步、提升的一个途径。万事万物皆有好恶,不应只喜好而无视恶,我们要客观的承认好与坏的存在,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如何把握好中间的度却是难上加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