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天禧盛世 » 第二十七章 千古师表 (六)

第二十七章 千古师表 (六)

    “南朝皇帝身体不佳,皇后垂帘听政已近两年,嘉瑞还敢如此咄咄逼人?”耶律隆绪脸上多出几分伤感。

    “我大宋皇帝陛下行动不便,身体尚可。”刘纬幽幽一叹,“人吃五谷杂粮,难逃生老病死,自古至今,从无例外。”

    耶律隆绪自问自答:“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是在为身后事打算?”

    刘纬反问:“舐犊情深乃父母天性,北朝皇帝陛下不也在为小儿女禅精竭虑?”

    耶律隆绪半真半假:“不怕朕趁虚而入?南朝太宗可是欺我孤儿寡母两次!”

    刘纬小试机锋:“北朝皇帝陛下一诺千金,我大宋上下深信不疑。但若陛下子孙毁诺,河北、河东固然会乱上三五年,贵国也会永无宁日。”

    耶律隆绪怒火又起:“凭什么?嘉瑞取党项那一套?若非朕耗尽党项精锐,南朝岂能从容围城?”

    刘纬掏心掏肺:“西北干旱少雨,自秦汉起,罢弊中国以奉无用之地等弃守论调便层出不穷,党项一族就此成势。我大宋屡讨无果,并非因其强盛,而是瀚海广阔,处处可为其家,难觅其踪。咸平六年,我灵州城破,拓跋德明迁民于怀远,始筑兴州城自固,却也将党项一族的钱财、血勇、气数锁在城内,无视近在咫尺的贺兰山之险峻、荒漠之艰绝,尽废己长,焉能不败?”

    耶律隆绪咬牙冷笑:“我契丹也适用?”

    刘纬直来直去:“北朝地大物博,纵深难测,不可同日而语。但北朝教化不如我大宋,境内头下军州不下四十城,实为封建之地。倘若陛下子孙寇我河北、河东,我大宋不求胜、不求和、不求速战速决,拖上十年八年,高丽反、阻卜反、渤海反、女真反,北朝四十军州自立否?臣而不朝否?横帐宗亲忠否?后族还愿妻否?”

    耶律隆绪意味深长的讥讽:“论心狠手辣,我耶律一族不如南朝太祖、太宗,谁敢再欺负南朝孤儿寡母,只是朕这一关就过不去。”

    刘纬道:“我大宋太祖虽仕周而不臣,但世宗血脉得以延续。太宗虽不仁,却有楚王殿下追迹千古、义盖春秋。我大宋皇帝陛下乃五百年……”

    耶律隆绪冷冷的道:“嘉瑞若只谈书生意气,大可不必在深夜应诏,今夜若不能让朕信服,明日便去同萧孝穆会商。三日之内,出不了结果,别怪朕不念旧情,先让河北、河东乱上三五年,看看我契丹会否四面受敌。”

    刘纬锋芒毕露:“外臣斗胆一猜,萧孝穆不愿用兵,耶律遂贞则迫不及待。外臣再斗胆一问,乙室已部愿不愿意耗尽族中精锐?成全北朝皇帝陛下嫡出承嗣?”

    耶律隆绪脸色难看。

    ……

    多子本是幸事,但萧菩萨哥携子耶律宗贞移居幽州之后,乙室已部和拔里部的矛盾便一览无遗,南北两面官纷纷站队自保。

    总的来说,拔里部和玉田韩氏抱团,得汉人、文官拥护。

    乙室已部则牢牢占据北枢密院优势,萧排押、萧孝穆、萧孝先等人重权在握。

    契丹皇族唯与后族通婚。

    世宗耶律阮曾弃王妃萧撒葛只(乙室已部、述律平侄女),执意立汉人甄氏为皇后,又在压力之下妥协,不得不以两后并立平息争议,仍为耶律察割、耶律刘哥所弑,乙室已部全程坐视,并拥护耶律璟为帝。

    但耶律璟也死于非命,皇位仍由耶律阮次子耶律贤继承,其妻萧绰出生拔里部,也是耶律阿保机母族,逐渐压的耶律阿保机妻族、乙室已部抬不起头。

    好景不长。

    萧绰病逝,拔里部的参天大树也就倒了。

    萧绰封后之初,其父萧思温就遭人暗杀,遑论其死后?

    萧菩萨哥之子耶律宗贞生于天禧元年九月,虽幼却有嫡之贵。

    萧耨斤长子耶律宗真生于大中祥符九年四月,哪能坐以待毙?

    天禧三年,八月十五日。

    萧思温之孙萧绍宗在中京宫外受惊落马。

    当天,耶律宗贞亦因奶酪噎喉而危在旦夕。

    幸有卢守勋率出使医官担着性命施救,并信誓旦旦的保证是意外。

    耶律隆绪看上去颇为欣慰。

    萧菩萨哥却是一个字都不信,孩子没事,乳母怎会自杀?

    卢守勋保住拔里部再次崛起的希望,以萧绍宗、萧啜不为首的拔里部后起之秀感激涕零,彼此往来频繁,也跟着倒霉。

    堂堂殿前点检、宣徽北院使萧绍宗九月秋猎归来,重演其祖萧思温遇刺惨剧,遭帐下奴刀剑相向,侥幸重伤生还。

    卢守勋同行,为人冲撞,左腿骨折,终于有了离开的理由。

    凶手易诛,幕后之人难测。

    耶律隆绪早就将拔里部、乙室已部强行合为一帐,狼群里找羊容易、找狼难。

    其时,萧排押正挥师高丽。

    萧绍宗拜同平章事,遇刺一案草草落幕。

    两子两女是萧耨斤肆无忌惮的另一底气所在,萧菩萨哥仅一子。

    四比一。

    耶律隆绪投鼠忌器,不敢去赌萧菩萨哥的心胸有多宽广,拼命和稀泥,也体会到了萧绰当初手心手背都是肉的难为。

    耶律隆庆之所以能割据幽州,不是萧绰有易储或是偏爱之心,仅仅只是想让两子相安无事,不至于骨肉相残……

    于是,耶律菩萨哥携子出居南京。

    耶律隆绪没有选择余地,他若是能再在位二十年,可一言而决太子人选。

    反之,只能是耶律宗真。

    契丹帝位之争向来血腥,日落西山的拔里部护不住耶律宗贞周全。

    但也不是没有机会,如果已室乙部担当伐宋主力,而又死伤惨重,耶律宗真再无问鼎可能。

    ……

    耶律隆绪心神悠悠回转:“嘉瑞十年之前就已料到朕今日困境?”

    “外臣若能料到今日,不会力劝我大宋皇帝陛下遣医官使团出使北朝。”刘纬敛去眼角晶莹,“东平郡王镇兴州,食实邑五千户,不比拓跋德明来的贴心?”

    耶律隆绪得寸进尺:“全益出身高贵,南朝又坐收我契丹之利,不继大统,朕如何向天下交待?”

    刘纬掷地有声:“东平郡王尚未封王,北朝皇帝陛下便指手画脚要东宫之位。他日东平郡王封王,北朝皇帝陛下岂不是成了我大宋太上皇?北朝皇帝陛下如此心态,耶律一族血脉永远别想受我大宋神器!要不要迎东平郡王回北朝、继北朝东宫之位?”

    耶律隆绪目光如炬,咬牙切齿。

    刘纬深揖:“请北朝皇帝陛下待外臣言尽再做决断,也是我大宋诚意和底线。”

    ……

    天禧五年,六月二十日。

    宋与契丹就党项内附南朝一事达成协议。

    置丰州(包头市)、宁边州(清水河县)、应州(应县)榷场,榷税、过税、住税、牙税均由契丹单方面征收,岁入不少于十万缗。

    朔方府、灵州府、银川府、秦州府、宥州府、绥州府宋军总驻军不超十万,任契丹百人以下使团、商团、西域诸国朝觐使臣持关凭自费、自由出入。

    南北合击交趾,复安南都护府为两朝封建之地。

    耶律隆绪第三女耶律槊古为赵祯侧妃之选。

    义成公主耶律汀(芳龄四十八)改适荣王赵元俨(时年三十六)。

    朝野哗然,纷纷把思绪投向待字闺中的刘娇。

    六月二十二日,凌晨。

    荣王赵元俨自缢未果。

    黄昏,雄州急奏:契丹主有意亲贺明年正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