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我在北京打暑假工的日子 » 第四章:进京前(4)

第四章:进京前(4)

    寒假即将到临,学校要组织我们去打假期工,这是每个职业学校的通病。

    但我们学校实话实说相较于其它学校已经很是不错。你可以选择去或者不去,不是强制性;只有在寒暑假时才会组织,教学期间不会;你如果不去也不会说扣着你的毕业证不给你。

    学校本打算去的是苏州电子厂,让学生们自主报名参加。

    我当时没怎么考虑就报了名,但是当时还要跟父母说一声,汇报情况,准备出发时的东西吗。

    结果这一说,不仅没有得到父母的支持,反而遭到了他们一致的拒绝。

    上一次他俩统一战线怕还是我不上高中想出去打工,这次又怎么了。我是出去干短期工,又不是长期工,不上学了。

    真的是,我出去见见世面不好吗。之前虽然也去过首都,但那都是小时候在大人的陪同下,倒是没有脱离过他们的庇护。

    我不甘心,追究原因,父母不想让我去竟然因为害怕疫情。我有些无奈,说会有同学还有老师作陪,可是父母依然不同意。

    后来反应过来才明白父母的意思,我下面没有小号,而我那些同学们家中不止他们一个。这让我颇有些哭笑不得。

    最终,胳膊拗不过大腿。我放弃了去苏州电子厂的机会。况且,父母也是担心我,为了我好。我心里如是劝自己。

    谁知道,不知哪里出了什么变故,学校本来说的去苏州电子厂,又不去了。改成去魔都,得物app厂子。

    魔都啊,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几个大城市之一。

    我相信,只要是个想赚钱有理想的小年轻,就不会不想去这个地方。

    我,也不例外。可惜,去不成。

    但让我没料到的是,女生的报名率增加了。一开始说去苏州的时候几乎没几个女生去,结果一说去上海,人数倍增。

    好家伙!

    出发那天,因为他们要起早收拾行李。我这个人怎么说,有些热心肠吧。其它人还缩在被窝里。我起来帮助几个要好的朋友收拾东西。又给他们送到操场。

    正值寒冬,望着他们出发的背影。我掩饰不了眼神的火热和内心的渴望。

    ……

    没过多久,便放了寒假。

    我在大家待不住,和母亲或好友或独自一人骑着电动车在大街上找活。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

    可惜,根本没人要。

    有的只收长期工,有的要也是要女生。

    唉!有些心灰意冷。

    最后,也不知怎么的,阴差阳错的进了洗澡堂问人家要不要人。

    我当时怕不是鬼迷心窍了,现在的我想到。

    所幸,功夫不负有心人,人家居然真的要人。不过,不是这个洗澡堂。而是一个足疗店,需要服务员。(当时我还以为是饭店)

    人家说让我先回去,26号到时候给我打电话,通知我。

    结果电话提前了一天打来,我当时还纳闷,怎么打的早了。但也没有想那么多,第二天高高兴兴的去上班了。

    去了以后发现还没开业,需要收拾和装修。而之前也有人干,只不过嫌累跑了。

    就这样,收拾了两天,正式开业了。

    开业了然后又要自己买着装。皮鞋,腰带,西服(西服属于工作服管,但是皮鞋腰带不管)。得,还没赚钱也花钱。但也是没有办法。

    期间,来了一个大学生。也是来这个足疗店干短期工。但是因为有些不好好干而被辞退,就工作了一天,钱也没落到。这反而让我有些提心吊胆,生怕自己也被开了。

    不过,很明显,我多虑了。一方面我当时干的还行,另一方面他那个店实在招不到人。

    期间,有个一起玩的朋友也是要找短期工,姑且称他为大嘴,问问我这里还要人吗?我帮大嘴问完以后说大嘴下午来面试,结果大嘴又说不来了。

    说实话,这整的有点不地道。当时给我整的挺尴尬,就只能打谎说大嘴有事来不了。

    这一事情告一段落,我本以为我会在这好好干两月,赚三千块钱。

    万万没想到啊,这个足疗店把我当憨批。

    原先是干12休24,给我们改成干24休24。

    emmm,长期的工资一个月两千多点,我短期的就1800。

    他这整的成了一个小时5块钱,好家伙,我还不如进厂打螺丝呢。资本家看了都得流泪,犹太人看了都要惭愧。

    而且还有各种制度,客人跑单扣工资,饮料少了扣工资,卫生打扫不干净扣工资。

    我实在经不起这种折腾,我和店长说我不干了。

    他们一阵挽留,我本以为会改变,没想到,他们彻底把我当傻子。

    说不干24休24,那干12休12。

    有区别吗?没有区别。

    我是缺心眼,不是傻子,别拿我当傻子好吗?

    最后闹得不欢而散,我正式辞职。然后闲散在家。

    假期还有两月,我不能在家当废物,主要是接受不了母亲的唠叨。

    于是,我咬牙和大嘴再度出去找工作。

    大嘴他妈给他在网上搜到了一个活,到了那个地,大嘴让我下去问问,我问了说我们两个人,人家老板说只要一个。我回去和大嘴说了,大嘴留下来了。

    于是,大嘴和我接着找活。我在母亲的朋友圈找到了一个促销的。

    就是过年那几天卖糖块,一天80,干十天。

    我给人家打电话询问情况。人家问我能不能干了,看着视频中一个女人拿着大喇叭站在板凳上大声吆喝。

    我沉默了,好吧,我觉得有些丢人,社交NB症不是。

    但是为了钱,豁出去了。我说能干,不就是吆喝吗?网上有个视频不是问了吗,给你一百万你会向你讨厌的人磕头吗。我不仅会磕头,我还能一直磕,尊严算什么。这个社会,有奶就是娘,有钱就是王。

    当你有了钱,什么没有。一切办不到的事情都源自于动力不足。

    距离过年还有一些时间,我也只能'在家等待。

    结果我大娘又给我整了个活,她那个超市要临时工。一天70,而且能干一个月多。

    老妈让我去那里干,当时我年轻啊,觉得应了别人就不能变卦了。

    “你这孩子怎么那么轴呢?你是应了人家,但是人家能给你包票吗,到时候说不准人家把你给退了,再换个人也有可能。那个卖糖的还有十几天,只能看到不能摸到。你不能先把眼下的机会把握住?到时候实在不行我再给她找人。”母亲训斥着。

    我听着有道理,就应该了下来。

    第二天就去超市登记干活了。不得不感概,这个社会就是需要人脉关系,没有人脉万万不行。

    这个超市之前我也问过,结果只是留下了联系方式,便没了消息。而有一个在超市里当职的亲戚或者朋友,他如果招人你就比别人提前知道,并抢先的机会。

    就这样,没有再生事故。即使有些累,我一天也没有休息。因为休息就意味着没钱,我还年轻,我还不需要动不动就请假休息。

    赚钱才是王道。

    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

    2022年,因为疫情原因,父亲没有回家。因为如果回家可能就回不去,失业了。而这也是第一个我没有过年且拜年的寒假。

    干到了开学前一天,一共49天,赚了三千多块钱。

    请了大娘吃饭,以示回馈。

    因为我记得姥爷说过他可能等不到我赚钱给他花。所以为老人孩子买了一些吃的,尽己所能。

    然后自己换了一部手机,因为之前那部手机用了有近四年了。打王者稳定十几帧,甚至竖屏,充电也充不进去了。

    于是,这三千多块钱,买手机,买东西,再吃吃饭。

    啪,没了。

    唉!真是钱花如流水,流水不经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