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连城纪 » 【五、轻忆】

【五、轻忆】

    风卷起尘土,也把喜庆的鼓乐被吹得七零八落。日头下车轿红得毒辣而刺眼,沿着扭曲的山路颠簸起伏。新郎在马背上,最先看到挡路的人,赶忙勒紧缰绳。马一声嘶鸣,截断了喜乐。

    迎亲队伍不得不停下。乐手和轿夫们探头探脑,见到来人,都不觉倒吸冷气,继而窸窸窣窣地小声议论开。

    新郎有些结结巴巴:“你、你在这里作甚?怎么不走……”

    来人扬起脸。

    迎着日照,新郎并不能看清他的面庞,因而更加胆战心惊。他不得不下马,小心走了两步:“柳……诺!我父亲已放了你,你当、你当好自为之……”

    轿子里的人听到声响,掀开一半轿帘。一旁的媒婆忙道:“使不得使不得。”

    帘子被扯下,重新遮得严严实实。

    柳诺冷笑了一声,盯着轿子,慢慢道:“这是你要的?”

    轿子里的人低呼了一声。媒婆弯腰道:“你可不兴出来,会招灾呢。”轿子里的人叫了一声“阿婆”,媒婆凑近一些,隔着帘子说了一些。

    “哎。”李阿婆叹了口气,有些为难地向柳诺走来。

    “轻轻说,是她对不住你,别留在这里了,越远越好。家里的十五两银子,还有三卷刺绣,打包一起放在床头,你一并带走吧。”

    柳诺冷冷看着,纹丝不动。

    李阿婆想到上个月被打死的孙伯蒼,不觉有些发颤:“柳诺?”

    “柳诺?”连城使劲推了推他。

    柳诺回过神来,应了一声。

    连城凑近了些,压低声音道:“你从前在这里住过?”

    柳诺低低一哂。

    谢九走上来:“你二人说什么?”

    “没什么。”

    谢九看看连城,又看看柳诺,总觉得二人另有猫腻,撇了撇嘴:“也不知这里是什么地方。我们身上味道可不好闻,不如先去冲个凉水,再打听一下我们在哪,今夕又是何夕,可别地府一日,地上三年。”他环顾一圈,摸着下巴自言自语:“好像是蜀中,若如此,倒是与蜀山不远了。”

    柳诺如若惘闻,慢慢走上前去,站在树桩旁。那树桩不大,静静地躺在镇门外河道旁,已有年岁。

    连城上前去拉起他的手。柳诺低下头来,一字一顿道:“这原是一棵柳树。”

    连城心里一跳,明白了几分。

    柳诺转过身。镇门立有石碑,依稀看得出写着“留镇”,因风吹雨打,模糊了痕迹。

    连城小声问:“你若不想进去,我们找别的村子去。”

    柳诺摇摇头:“既然来了,就此歇息一下也好。”

    几人向留镇走去。经过石碑,往里去可见河岸连片而去的房屋。因地处山地,地势起伏,房屋也错落有致,屋前大多垂着丝薄锦绣,一片灿烂如海。脚下的石板小路不宽,只能并肩走过三人。拥挤的小镇留着夏日的湿热,黏糊糊地揉在空气里,叫柳诺一阵发寒。

    连城拉着他的手,慢慢地由柳诺领着几人往前。四人绕过稀稀落落的人流,在镇南的一处院落前停住,院门牌匾上写着“芙蓉客栈”。柳诺呆立了一会儿,低声道:“这从前是一座书院。”

    连城小心点了点头。谢九不解,正要问,连城眼一瞪,将话音瞪了回去。

    柳诺道:“你们先进去,我想去个地方,一会儿就回来。”

    他说着转头就走,连城忙道:“我同你一起去!”

    谢九与如意对视一眼,总觉得柳诺古怪。两人快步跟上,谢九对连城笑道:“怎么,不许我们跟着长长见识?”

    柳诺向西南接着走,走过几圈山路,落到地势较低处。这里离着街市较远,四周鸟鸣不倦,蝉声连绵,闹着又一个平淡的夏季。柳诺在山坡上站住,向下看去。

    山路尽头有一座不大的小院。院外有竹片围城一圈搭成院栏,围栏不高,可以看到院中两座竹屋。东屋是餐厨间,西屋有三间,客厅在正中,左间是卧室,右间本只当做书房,后来在里面又隔开一小间,架了床,一半仍是书房,一半是卧室。院里撑了竹架,晾着一些衣物,还有好些花花草草,填满院落,很是温馨。

    他似乎看见有人捧着一篮衣物从右间出来,站在暖日里一件一件晾到衣杆上,轻轻铺平,细细掸去飘落的柳叶片儿。当她回到屋里,便在窗口接着刺绣。阳光也在她脸上落针,一丝一丝,开出芙蓉。

    间或,女孩儿抬起眼,对他轻轻一笑。

    连城小声道:“要进去看看么?”

    柳诺摇了摇头:“不必了。”

    他站了一会儿,转身对谢九道:“如今已经知道真柳诺的所在,阿九,你要回蜀山去么?”

    谢九想了想,道:“柳……兄,你接下来的打算呢?”

    柳诺一笑:“你不知道叫我什么,我也不知道。”

    谢九也笑了:“柳诺叫惯了,还是这么叫吧。名字都是身外物,身体里面的才最最要紧。好歹我再不必当你是长辈,可放心叫你一声柳诺了。”

    柳诺叹了一声:“因我的事,已经耽误你们好些时日。”

    谢九哎呀呀呀呀了好一阵:“大家患难与共过,你竟还说这样的话,刺痛我好一片真心。哎,柳诺,心若碎了,你可要给我补回来的。”

    如意也道:“柳大哥,如意若能帮你些什么,你尽管说。”

    正说话,忽听得有脚步声往这里来。柳诺呆了呆,望向声音的方向。不多时走近一个中年妇人,约莫四十上下,提着篮子朝这里快步走来,见路上有人,也是一愣,又闻到一股粘稠的味道,更不敢靠近,小退了几步,怯生生地问:“你们找人?”

    连城应声道:“我们迷了路,正找借宿的地方呢。”

    妇人捂了捂鼻子,道:“这里可没有,往下只有我们一家了。你们要借宿,要往北走,有一家芙蓉客栈,从这里上去,不过一炷香的脚程。”

    连城又道:“大娘,敢问今天是什么日子?”

    妇人道:“七月十六。怎么,你们迷路还迷了日子?”

    连城笑笑:“走多了路,一时辨不清。”

    柳诺沙声问道:“这里是你家?”

    妇人笑道:“是呀。”

    柳诺吸了口气,转念一想,几轮春夏秋冬,过去近百年,这院子几经转手,也与自己再无关系。

    妇人又道:“你认得院子里的人?看你们面生,从前没有见过呀。”

    “不认得。”柳诺略一躬身,提步就走,快速与妇人擦肩而过。

    连城几人紧跟其后。谢九说话总不合时宜,憋不住好奇问道:“你认得那里,若不是从前住过?”

    柳诺慢慢停下脚步,低声道:“是。”

    谢九笑道:“果然如此,是不是百年前你从鬼人之川离开后,就出现在这里?这便是你从前带过的地方吧?你踢我干什么!”

    连城横了他一眼。

    柳诺停下脚步。日落西山,余晖爬上山头,将他的影子拉得极长。

    “是,你说得不错。我醒来时候就在石碑前的柳树旁,一个女子救了我,她的家就在那山坳里。”柳诺转过身来,往山下一指,“也是我曾经住过的地方。我在这里十年有余,如今虽有变化,但依稀辨得从前的模样。”

    谢九叹道:“啊,当年的人都不在了,若你想去看看……”

    “不必。”柳诺一笑,淡淡道,“我是叫人赶出来的,那些人的灰估计也不想见我。”

    谢九在连城凌厉的眼神里垂下头去。几人绕这曲折的山道往上,又到了芙蓉客栈跟前。“我曾在这里教书,你看,”柳诺低头看着连城,“我说我是教书先生,也不全是骗你的。”

    几人入住后,花费好大劲才收拾干净。偌大一个客栈里,只有掌柜与伙计两人操持。用餐时候,掌柜就是大厨,只留伙计一人在前堂招待。好在这时节镇中无多客人,只有柳诺一桌。

    伙计端上来兔丁肉,热腾腾地冒着酸气。正要离开,被柳诺叫住。

    “这是掌柜盘下的店门?”

    伙计道:“这就是掌柜自家的产业,客官有什么需要?”

    柳诺道:“我记得从前这里姓孙。”

    伙计道:“掌柜的就是姓孙。客官认得当家的?一定是故人,嘿嘿,需得加菜。”

    柳诺淡淡一笑,慢慢问道:“如今孙府是由谁当家?”

    伙计咦了一声:“什么孙府?”

    柳诺想了想:“从前这里有一大族,姓孙,有几片山头的产业,在府衙甚有关系。你可知道?”

    “啊,”伙计笑了,“我虽没来几年,可也听说过他们。”他压低声音凑进来,“四五十年前就没落啦,变卖了祖产。哎,子孙不孝,子孙不孝哟。”他转头看看后堂,见无人出来,才又接着道:“也是我们那掌柜的勤快,可算守住这一个园子。”

    “诶?”他又好奇起来,“客官怎的知道四五十年前的事?瞧你也甚年轻的……”

    柳诺道:“家里长辈有旧识,随便问问。”

    话说间,孙掌柜又端上来一盘红油油的面食。连城呀了一声,问:“这是什么?”

    “抄手。小姑娘没来过丰都吧?我们镇虽小,可是远近闻名做得一盘好抄手,不比丰都城里的差,你试试就知道啦。”

    柳诺看了他一眼,四十开外的年纪,中等身材。他似乎想在这笑盈盈的中年面孔上找到昔年铭记刻骨的印象,却忽而发现,那几个人的模样早已被时间侵蚀殆尽,不留半点灰烬。

    柳诺无声吐了一口气,静静地看着连城和谢九大快朵颐。

    “客官,”掌柜笑着看来,“你不吃点?”

    “吃点吧。”

    来的是孙叔葵。柳诺记得他,他是孙伯蒼的弟弟,孙府二少爷。

    孙叔葵把一碗米粉放在地上,从腰上取下一串钥匙。柳诺看着他手忙脚乱地找开锁的那把,一言不发。

    孙叔葵一边试,一边小声道:“你姑且吃一点,补充体力,也好走得快……”

    “啪。”锁开了,他推开牢门,却不敢进来。

    柳诺扶着墙缓缓站起身,冷冷问:“你为何放我?”

    孙叔葵低下头:“我爹关你,是、是他不对……”

    柳诺冷笑:“我杀了你哥哥,你竟放我?”

    孙叔葵一颤,直要将头低入胸口:“伯蒼他、他欺负轻轻……我看见了。”

    柳诺猛地一争,几乎将手指扣入墙里:“你看见了!堂上官爷问话时,你在哪里!我说他罪有应得,无人信我,你们囚我,打我,拷问我时,你在哪里!”

    孙叔葵哽咽道:“你快走吧,若我伯父与爹发现,就走不了了。”

    柳诺站直身体:“你为何帮我?”

    孙叔葵低着头,声音极低:“我对不住你,只求你别记恨孙家。”

    柳诺慢慢走出囚室。孙叔葵侧过脸,不敢与他对视。

    “轻轻说……”他忽又开口。

    柳诺不由地站住。

    等吃饱肚子,几人才开始商议之后的行程。柳诺几人要回蜀山,一来告诉惟岳的下落,二则请教长纥古剑灵一事。如意则返回青鸾峰去,也好向师父云天河问询剑冢方位。

    正事毕,一时安静,几人都没有说话。

    柳诺看在眼里,笑了笑:“说不记恨是假的,不过那也是很久之前的事了,如今回来,物是人非,只是有些感慨。你们不必陪着小心,倒显得我小性。”

    谢九道:“我看你多有不自在,想宽慰几句也不知从何说起,更不想惹你不高兴。过去就是过去了,你不想提,就不必说。”

    柳诺漫不经心道:“我在这里住了十一年。”

    “我猜猜,他们看你长生不老,当你是妖怪?”

    柳诺一哂:“是。”

    谢九拍拍他的肩:“那就与妖怪一起呗,你看连城、如意都是老不死的,他们断然不会嫌弃你。”

    “你?”

    谢九嘿嘿一笑:“我见惯长生不死的,又不是稀罕事,懒得费这心力。”

    柳诺无声一笑,淡淡道:“这里的人并非嫌弃我。他们惧我怕我,觉得我是妖非人,其心必异。却又嫉妒我,逼着我要长生不老的方子,我说没有,可他们不信,把我抓去拷打。到最后,我唯一的亲人逼我离开,不许我再回来。”

    谢九一时无言,良久道:“你还有亲人在这里?”

    柳诺嗯了一声:“那个捡到我的女孩儿,我一直与她父女二人居住。她父亲过世后,我娶了她。这孙家的人也看上了她,逼她……我正好回家撞见,我杀了那人。也是那时我才知道我体内有莫名的修为力量。”

    他一时有些恍惚。那时的愤怒猛烈凶悍,汹涌如山洪倾泻。如今水入汪洋,已找不到是哪一滴。记忆的海风吹过,只有波光粼粼的涟漪。他记不太清如何被捉拿到官府,又被关押拷问了多久,甚至那几人的名字也模糊不清。

    只有孙家二公子小心翼翼的话语从背后传来,“轻轻说,她也怕你,你不必回去了。”

    似秋风扫过落叶,青石板重新露出来,连同上面吹风雨打的痕迹,一览无遗。

    夜风并未留宿白日的湿热,吹入衣领,凉飕飕的。柳诺端着这道封存良久的痕迹,手指拂过,凹凸不平的,除了冰凉,也再摸不出缺口曾经的犀利。他坐在房中床沿上,思绪被烛火点燃,投影在四周角落里。那时的木屋内设,是不是也与这里一样狭小局促?那时夏末的天气,是不是也与此时一样,闷闷凉凉?那日的烛火,映着墙上的红囍,也映着轻轻柔柔的笑靥,他坐在房中床沿上,被烛火点燃满腔喜悦。

    连城的声音从门口传来:“柳诺。”

    柳诺应声前去开门,见她一脸担忧,不由笑了。两人在床边挨着坐下,柔声道:“我看你倦倦的没有精神。是因为惟岳,还是因为这里?”

    柳诺低着目光,良久浅浅地道:“我南下去三溪灵谷,柳诺他也曾去过。我去云浮渊找到归墟,他也曾到过那里。我所遇见的人,璞济,惟昭,龙宴,云天河,都是他的故交,我所遭遇的事,蜀山,剑灵,如意的身世,都是他种下的引子。我不知是我活着,还是替他活着。只有这里,留镇的人与事,是我自己的。可这里的过去偏偏是我不要的,若我丢掉了这些,我算什么?”

    连城将手覆在柳诺抓着床沿的手上:“他没有遇见我,你遇见了。”

    柳诺抬起眼,落在连城的双眸里,叫他不经意泄了笑意:“天缘巧合。”

    连城笑道:“是呀。以后柳先生写书记传,可要大书特书,好让后人知道。”

    “一时不知从何写起。”

    “从这里。”

    柳诺怔了怔。

    连城问道:“从前这里的学堂,有多少学生?”

    柳诺努力想了想:“多的时候十五六个吧,都是姓孙的公子们。他们在这里好多年,家大业大,好不热闹。”

    连城吃吃地笑:“十五六个人,吵吵闹闹的,可叫人头疼。”

    柳诺笑道:“可不是。本是书剑兄……他的学生们,我替他打下手,帮衬着。他身体不好,到后来只能卧床,再不能授课,我才接他的班。”

    “书剑兄是谁?”

    柳诺从连城头上拔下一根玉簪子,挑了挑床头火烛的烛芯。火苗晃了晃,又安静下来。“他是轻轻的父亲,轻轻是我曾经的妻子。”

    连城呀了一声:“这个名字柔气得很。”

    柳诺把发簪插回连城头上,顺手掠过她额前的碎发,拨到耳后。“人如其名。”

    连城道:“那书剑兄也是能书能武咯?”

    柳诺笑了笑:“是。我见到他时,他三十又四,我说我不记得我多大了,他便笑,说从前只有个哥哥,没有弟弟,既然我不知年纪,就容他捡个哥哥当。他是豪族子弟,家道中落后,带着女儿来到这里定居。平日诗书经典,酒后借月舞剑。哈。”

    “怎么?”

    “你不问,我都忘了。如今想起他挥洒遒劲的醉态,想起他那柄古剑,落着星粒碎月,好似还在昨天。”

    连城笑问:“柳先生怎么不一起舞剑?”

    柳诺摇头哂笑:“岂不知我二人有多少个夜晚枕月而卧?”

    连城哈哈大笑:“柳书剑,怕也是个狂生。”

    柳诺叹息道:“书剑最后的日子里形容枯槁,死时只有一把骨头。那时我就在想,若一日我要死了,绝不能这幅样子。”

    那个意气奋发的青年,竟在记忆长河里淹没多年。激流退去,水面下的顽石还是曾经的模样。他忽想起有一晚,柳书剑把酒撞翻在宣纸上,他于是叫自己研磨,依着酒渍草书“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柳轻轻在隔壁听到声音,披着夜衣推门进来:“阿爹才吃了药,你竟还让他喝酒。”

    月华与她一起进到屋里,与酒香舞在一处,不能分辨。柳诺看不清她的脸,只看到月色里柔软的曲线。女孩已不知不觉长成少女,当她俯身去拉柳书剑,扭动的腰肢划出一轮水波粼粼,撞在手心里,带着流动的暖意。

    这暖意顺着岁月,又从手背爬上眉梢。柳诺安静地看着身边的人,连城正自出神,心有觉察,侧过脸来,见柳诺深刻的目光,于是弯起眉毛,笑道:“看什么?我长得与柳轻轻像吗?”

    柳诺一笑:“不像吧。”

    “不像吧?”

    柳诺缓缓说道:“我刻意封闭,不愿去想,他们的模样已经模糊很久了。“

    “我猜柳爷是潇洒自在的样子,或许有三分谢九的形,当然未必有阿九的高大壮实。柳轻轻,大概是温柔灵巧,讨人喜欢的模样,说话时轻声细语,和和气气的。”

    “从今往后,我们就和和气气地过日子。”

    轻轻使劲点点头,冲着他腼腆一笑,细声细气地道:“好。”

    红烛下的少女还是从前的打扮,只是将头发挽起,插了一株红色的杜鹃。喜事安排很得匆忙,大半原因是避开孙家的骚扰,柳诺甚至来不及换一床全新的被褥。好在那些恶意刁难与闲言碎语一道,被烛火驱散了,只留两个人相依的影子。

    他沉浸在轻柔的笑意里有些恍惚又有些笃定。缥缈的山雾织成云锦,绣上鸳鸯,妥帖地铺在床上,从此往后就是安稳踏实的温柔。

    “明早去给李大娘送一段锦,也好感谢她的帮衬。”

    柳诺笑道:“是,你拿主意就好。”

    柳轻轻脸色一红:“阿爹说,以后叫我听你的。”

    柳诺啊了一声,拖长声音:“我让你吃酒,你也听?”

    轻轻蹙起眉来:“只这一样,你要依我的。阿爹不在了,你若也离我而去,我就再没有人可以依靠。”

    “好,只这一件。”他笑了,附在轻轻耳边低语。柳轻轻涨红着脸嗔道:“胡说八道,没正经!”

    柳诺忍不住笑。柳轻轻推开他,起身去将门窗关了,又把摆设用的高烛台收起,用红布小心包好,一边道:“明天你也一并给李大娘送回去吧。”

    柳诺有些过意不去:“委屈你啦。”

    轻轻回到床上坐下,柔声道:“这样很好。”

    柳诺揽着她双肩,看进她的眸中:“轻轻,我晓得镇里私下议论我,避着我。我本无名无根,并不在意,可连累你也招人非议,受人奚落笑话。”

    轻轻细声道:“我也不在意。”她歪头一笑,“你是外来的,我也是外来的。”

    柳诺满心欢喜,将她拥入怀中:“这里便是你我的家。哪怕孙家再来招惹,我也不会让步。”

    轻轻道:“你在哪里,家在哪里。我跟着你就是了。”

    连城起身去推门,已打定了主意:“好歹回来这里啦,明日我们去给你过去的家人烧柱香,然后再去蜀山不迟。总之你跟着我就是了。”

    柳诺见她要走,站起来拉住她:“连城。”

    连城扭过头来,冲他轻轻一笑:“你不睡,我可要休息的。”

    柳诺眨眨眼:“我以为你要留下。”

    连城抽出手,见柳诺的笑意,不由扬起眉来,忽得一把抓住他衣领,将他推到床上。柳诺顿时窘迫。连城轻笑道:“留下做什么?”

    柳诺一时语塞。连城翻了个白眼:“莫不是欺负我不懂男女之事?”

    柳诺笑道:“不敢。你在三溪灵谷饱读诗书。”

    连城放开他,站起身来:“你心里还有些不痛快,我却不是供你随意排遣的人。”

    柳诺有些羞愧。连城走到门口,又转过身来:“我想你的疏离冷淡与这里有莫大关系,不过骨子里的温热大概也与这里有关。柳诺,我想着难过和愉快,都是发生了的,不见得就要一起丢掉。”

    回忆与夜风一起灌入房间。柳诺望着她离开的背影,慢慢生出喜悦。

    第二日几人离开客栈,正与掌柜的算钱,跑进来一个妇人,冲掌柜叫道:“老三,大娘不太好了!”

    掌柜听闻,手一抖,铜钱掉落一地:“哎,果然还是……你告诉老二老四他们了?”

    来的妇人正是昨日路过的那个,急冲冲道:“我来与你说,李大夫去找他们了。哎,昨日我去看她,就觉得不太好。”她也看到了柳诺一行人,有些不好意思,歉意地躬身致意。

    柳诺不由自主上前一步,下意识说道:“是住在山下柳院里的人?”

    妇人一愣:“是。您是?”

    柳诺胸口一堵,不自觉吸了口气。连城接话道:“我们外乡来的,有一些亲戚从前就住在这里。夫人,昨日我们还见过咧。”

    “是,是。”妇人冲掌柜道,“你这边且搁一搁,让小安子看门吧。”

    掌柜已解开围裙,放下袖口,一边喊伙计过来,一边向连城几人道:“家里有老人出了事,不能送几位客官出去。小安子,你好生看着,夜里记得紧上门栓。”

    伙计应声道:“好咧。”

    谢九凑进来问:“怎么,你从前也认识他们?”

    柳诺摇摇头。

    连城拉着他就走:“你若还有放不下的,不如去看看。”

    谢九与如意对视一眼,有些莫名,但见柳诺神色也不再多问,跟了上去。半路上已追上妇人和掌柜,妇人听到声响扭过头来,见又是这几人,不免起了疑心。

    “你们往哪里去?”

    连城盈盈一笑:“夫人,我是个大夫,专治病救人的。”

    谢九“哈”了一声,捂住嘴。

    妇人叹了口气:“哎,大娘快九十的人了,我们早有准备,不做强求的。”

    掌柜道:“哎,若是这小姑娘能看一看,也是好事,真能拖一日半日,说不定等来了人。”

    妇人苦笑道:“你又说胡话,九十年等不来,这一日半日等得来?”

    “快雪,我也就是一说。”掌柜跟着叹气,又向连城道,“姑娘,你真是大夫?可不敢耽搁客人的时间。”

    连城微微一笑:“不会。听你说,像是一个老太太。她得的什么病?”

    妇人道:“往年身体都好,今年初觉得不大行,到底是上了岁数的人了。上月大夫叫我们准备后事,老太太却硬撑到了现在。就是……”

    “就是不怎么会说话,也吃不下东西了。要是能灌进米粥去,我看大娘指不定还有一年半载的呢。”

    说话间已经走到山路。柳诺迟疑了一下,恍惚回到从前上山下山的日子。这路上青石,石边杂草,依稀是从前的模样。

    柳诺不由问:“她姓什么?”

    掌柜应道:“柳。”

    柳诺停下脚步。妇人和掌柜觉得奇怪,也停下来问:“客官认得?”

    连城见状,便问:“那院子里从前住的人是不是也姓柳?”

    妇人点点头:“是呀,那是我外祖母家。”

    柳诺浑身一颤,怔怔地看向妇人。她面若银盘,肤色白皙,人到中年,却也看得出年轻时的灵动。

    柳诺顿顿地道:“你外祖父姓孙。”

    掌柜愣了愣:“是呀,您怎么知道?您是?”

    “故人。”

    掌柜与妇人面面相觑。妇人道:“没听家里说起过。”

    掌柜却呀了一声,道:“当年外祖父好几个族兄弟在外为官,你我不晓得而已。客官,您尊姓?要真是家里旧交,哪还能收您钱,没好好招待,还是我怠慢了。”

    “我也姓柳。”

    掌柜啊了一声:“难道是外祖母家的远房?这可真巧。”

    柳诺问道:“你大娘是你外祖母的孩子?”

    孙掌柜一边引路,一边道:“可不是。外祖母三个孩子,就只大娘还在。我爹是她二儿子,快雪的妈是她小女儿,不过大娘从小就跟着外祖母回老家住。小心这边路滑。”

    “你外祖母没有留在孙家?”

    妇人道:“我娘说,外祖父过世后,老太太就回娘家了,也不大与夫家联系。要说,那会儿娘家没有一个人了,她带着大娘,也实在不容易。柳公子,跟我外祖母家是什么关系?”

    柳诺顿了顿,慢慢道:“是本家。她父亲在族谱里,算我的叔伯辈。”

    妇人笑道:“哎呀,那可要喊您一声祖叔伯。我娘说,柳老太爷也是书香门第,她小时候就听外祖母常夸老太爷。”

    柳诺低声问:“你外祖母几时过世的?”

    孙掌柜道:“我出生时她已经不在了。说是外祖父去世没几年,老太太也就去了,左右不过三十十几的年纪。也是,两人在一起时和和美美的,一个走了,另一个也想去做陪伴吧。”

    柳诺有些奇怪,无心酸涩,无意愤怒,怅然若失间却有一股暖意流动心扉。“和和美美”,想来他们的日子平静而舒缓,是柳轻轻一直以来想要的生活。她不曾跟着自己飘零,不曾与自己一起困苦,至少在她余下的生命里,夫妻和睦,举案齐眉,亦是他想要给予她的。

    ——身边有山岚环绕,她们越过岁月,旖旎前行。柳诺缓缓吐出一口气。柳书剑原本的小院只有一间半,柳诺来了之后,三人一石一砖,筑成后来的模样。他并非惟岳的影子,有柳院的木石砖墙为证。百年岁月,她仍在这里,风雨洗刷了春夏秋冬,留下泥土的芳香。

    “小诺,我死后,便将我埋在竹下,我还在这里,看着你和轻轻。”

    柳诺笑了笑:“想到夜里有鬼看着,怕是要做噩梦。”

    柳书剑勉强咧了咧嘴:“便要你知道我看着呢,容不得你欺负她。”

    柳诺叫人戳穿心思,一时手足无措。柳书剑低声道:“我眼睛能看,心里明白,小诺,我也不是什么循规蹈矩的人,我不会在意。”

    “书剑……”

    柳书剑连声咳嗽,一时使不上气。柳诺端了温水,被柳书剑挡下。“轻轻有你照顾着,我也安心。”

    柳诺看了他一会儿,不觉一笑:“一时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你。”

    柳书剑也笑了:“你也不似循规蹈矩的人,才能在我家住这么些年。”

    “是。”柳诺认真道,“书剑,我不负她,也不负你。”

    柳书剑努力撑起身子拉住柳诺的手,慢慢道:“你们两个就够了,不要听其他的废话……你不听,他们就伤不到你。他们不认得你,我认得。”

    柳诺站在院子门口停下脚步。

    孙掌柜已率先进去,赵夫人小声与连城道:“姑娘,老太太眼睛耳朵都不成,您要是有什么要问,可以问我。有什么要说,与我们说就是。”

    连城点头道:“我省得。”扭头见柳诺站在门口,想了想,就独自跟着赵夫人进去了。

    柳诺没有动,谢九与如意虽不知所以,到底猜出两三层来。谢九小声问:“他们的外祖母,是你曾经的亲人是不是?”

    “我妻子。”

    “啊。”谢九闭上了嘴。

    柳诺淡淡地道:“这么说也不对。她改嫁入了孙府,是孙家的人了。”

    谢九道:“听她外孙女的意思,她倒是很惦念着这里。”

    “也许吧。”柳诺呆了一会儿,慢慢走进院子,风物无殊,正自心情迥异。“她不是什么歹毒心肠,也非嫌贫爱富。换成是我,大概也不愿再跟着一个杀人的不老妖怪。只是那时我不愿这样去想。”

    院里的竹子是柳书剑种下的,已成竹海,这些年依然挺拔骄傲。柳诺站在右间的窗外,可以隐约看到里面的人影。屋里已有四五个人,还有一两个总角之间的孩子,安安静静地守在一边。

    不一刻还有几人从外面进来,见院子里的陌生人,不免奇怪。赵夫人这时迎出来,招呼几个兄弟姐妹进去,又道:“这时老太太本家来的人。”

    她端出来茶水,一杯一杯递给柳诺、谢九和如意,有些不好意思:“没好茶水招待客人,您几位可别见怪。姑娘可厉害啦,掐了掐脉,老太太竟然睁眼说话了呢。”几人估摸着连城给她注了真气的缘故。

    谢九与她闲谈:“她先生和孩子呢?”

    妇人道:“大娘未曾婚嫁,我们就是她孩子了。”

    谢九道:“看得出你们兄弟姐妹和睦。”

    妇人微笑道:“都是一家人么。”

    “听你的意思,老太太姓柳,是跟着她妈妈姓了?”

    “啊,这个。”妇人似有些不好意思,想了想道,“大娘是前夫家带来的孩子。她的柳是跟她生父姓的。”

    柳诺一呆,一时天旋地转。谢九眼疾手快,接住他掉落的杯盏。

    柳诺喃喃道:“她怀孕了?”

    妇人不解:“谁怀孕了?”

    “柳轻轻,你外祖母,嫁入孙家时,她……”

    院里又进来一拨人,妇人没听清柳诺的话,上去迎人,带入屋里。屋内人头攒动,又井然有序,站的站,坐的坐,围着老人,陪她走完最后的路程。

    连城听着心跳渐渐停止,最终再无波动,她对身边的孙掌柜道:“她去了。”

    屋里抽噎传开,传至窗外。巨浪裹挟了柳诺,将他卷入深渊,使之不能呼吸。如意握着他的手腕,轻轻念道:“心若虚远,静而如水;气若沉止,宁而如镜。”

    这声音宽厚而沉稳。如意扶着他,一如当初他扶住如意。谢九看在眼里,便已明白大概,话到嘴边,也只能无声叹息。连城走出门来,谢九与她耳语几句,连城脸色大变。她让柳诺靠在自己身上,低声问:“你要进去看看么?”

    柳诺站直身子,慢慢走进屋里。谢九在他身后稍稍使力,一股暗流推开人群。记忆之塔山崩地裂,曾经的片段如飞沙走石,砸得他遍体鳞伤,突然间柳轻轻的模样变得清晰,被抹去的眉眼和红唇重新描绘出来,那张早已模糊的面孔终于不再空洞无物。柳诺想起她六七岁时,自己手把手教她写字,也想起她十六岁时,绣了一串流苏,然后系在“诺”字玉佩上。

    床上的老人睡得安详。她身边有四个中年人,是她弟妹的孩子。有两个少年,一男一女,少女已及笄。另有五个总角之龄的孩童。他们是柳轻轻与孙叔葵的儿孙,如今围在老人身边,陪她走到尽头。

    之后的净身穿衣,停床报丧有条不紊。柳诺站在院中看人来人往,彼此问候道安,吃一杯茶,点一炷香,似乎一生的痕迹都在往来的簇拥中。

    赵夫人送来一杯茶。柳诺接过了,低头看茶叶起起伏伏:“她叫什么?”

    “大娘小名琴尔。”

    “柳琴尔。”

    “我二伯与我爹妈都过世得早,后来都是大娘照看我们。我们几个成家后,想接大娘过去住,只是她执意不愿,就要留在这里。大概也是守着与外祖母的约定。”

    柳诺低声问:“什么约定?”

    孙掌柜送人出来,见几人说话,于是过来打招呼。赵夫人拉住他:“老一辈的事,二伯与你说得多。柳先生正问呢。”

    “关于大娘的事?”

    赵夫人点点头。

    掌柜叹了口气,慢慢道:“外祖父过世时,我爹还是孩子,印象不深。只是听家里老人说,当年外祖父用了手段,才把外祖母娶进门。大概是这个原因,大娘没有回过孙家。”他说着,又笑了笑,“都是陈年旧事了,大娘与我们就是一家人,她待我们极好。”

    柳诺侧过身去。眼泪迟了数十年,无声落下。

    ——若当时多问一句,多冷静想一想,会如何?她会不得不离家,跟着自己流浪,居无定所,一生清贫;她抵不过时间,终将老去,跟着一个不变的怪物,招人非议。她大概不会比如今过得更好。

    柳诺轻声道:“是,想必与她母亲一样。”

    “啊,我娘说大娘与外祖母最像。”赵夫人笑道,“笑起来一个模子。”

    柳诺淡淡地问:“她不曾成家?”

    “原先有一个说合的,不过没成。我后来也想撮合着,别叫她总一个人,大娘笑说,我哪里是一个人了,你们不都在我身边么。她自己舒心,我们也就随她去了。你可别说大娘养家不输男子,她手艺极好,我爹妈过世后,她拿绣针养活我们几个。镇里没人不知道她的手艺的,你看现在外头的,好些都是大娘教出来的咧。以前老太爷教书,大娘教针,就是一家子呢。”

    柳诺笑了。他想见轻轻手把手教女孩儿织布绣样的模样,也想见琴尔俯在案桌边,认真描摹的情景。春去秋来,院里的竹子落了叶又抽新芽,这里有妥帖的宁静,阻隔了颠沛流离,消化掉困痛挣扎。

    当夜幕缓缓落下,柳院里温柔的火光吟唱平安喜乐。柳诺站在山腰,最后看了一眼,缓缓道:“走吧。”

    连城道:“他们要停棺三日,然后下葬,我们也等等?”

    谢九和如意也道:“不急在这一刻。”

    柳诺摇摇头,微笑道:“不必了。我本不在她的生命里,又何必在她死后惺惺作态。我知道她一生无忧,过得自在,足够了。”

    他慢慢走着,身后的小院越来越小,灯火慢慢远去。前方没有路灯,可星光悠长,月色清透,是另一种天然景象。柳诺闭上眼,他无须用眼看,这里的山道早已刻在骨子里,用心即可。

    他睁开眼,看见有张圆脸,冲着自己喜道:“醒了醒了,你终于醒了。”

    他茫然问:“我在哪里?”

    女孩地指了指身后的石碑,关切地道:“你受伤了?你家在哪里?我去替你叫家人来。”

    他怔了怔,恍恍惚惚地想要起身,刺痛穿透全身,使他甚至无力撑起身体。女孩见他额头的冷汗,拿袖子替他擦去,忧心问道:“先生,你没事吧?”

    再醒来时,眼前是一只柳条编成的风铃,垂着青色的流苏。他看了一会儿,忍着痛勉强坐起身来。门口进来一人,端着一只赤色敞口瓷碗。他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忍不住皱了皱眉。

    女孩儿腼腆一笑:“这是活血化瘀的药,爹说你先吃着。”

    “我……”

    女孩把碗在床头放下,就转身出去。他迟钝地接过,讷讷问道:“我是谁?”

    门口的人没听清,停下来道:“我叫柳轻轻。阿爹去给你抓药了。”

    他叫了一声。柳轻轻折回来问:“还疼吗?”

    他咬牙忍住一阵。可胸腔内除了疼痛,再找不到可以依赖的半点记忆,没有名字,没有年纪,没有一点过去的痕迹。好像一张白纸,除了揉碎的痛,再没有其他。

    “我什么都不记得了……”

    柳轻轻柔声道:“没事啦,你可以慢慢想。总归会记起来的。”

    而今他到底都记起来了。

    记起柳书剑放荡不羁,与柳院的平淡质朴格格不入又相映成趣,记起轻轻柔软如柳絮似的性子,但总有办法让书剑言听计从。记起春时忙不迭收笋,弄得一身是泥。记起秋雨来得及,与轻轻躲在檐下,她被冻得双颊粉红,好似夏莲。记起冬日红泥小火炉,共饮数杯。

    悲伤如夜空填充了胸腔,而被愤怒和仇恨掩藏的平安喜乐,在真相大白后如星辰明亮而饱满,铺满夜空。

    她就埋在不远的山丘上,在柳书剑旁,与他一起看顾着柳院。

    连城等人站得远。谢九小声问:“他一人在墓前,你不去陪陪他?”

    连城道:“他们之间说话,我瞎捣乱什么呢。”

    谢九笑道:“你就不担心?”

    连城斜眼看来:“我有什么好担心的。”

    谢九摆摆手:“自然没有。”

    连城弯起眉毛,盈盈而笑:“他如今终于能敞开心扉,放下过去,我开心还来不及。你这年纪轻轻的,懂得什么?”

    谢九翻了个巨大的白眼,却显得底气不足:“是,谁叫你们都是百岁老不死的,偏就我一个凡人。”

    连城踮起脚摸摸他的头:“让宁镜那个千年老不死的匀你几岁,你就赶上我们啦。”

    “呸。”谢九张口要怼,忽而心有所感,抬头看向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