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从出生至现在咱们村那些事 » 第六章 村爷藏佛 初谙世事

第六章 村爷藏佛 初谙世事

    第二天早上大家按约来到鱼山后,大家将洞口扒开,人生和有常钴了进去,进了洞口向前走了几步,看见有一顶唱戏的轿子,人生示意有常,两人将轿子上的帘子揭开看一下,揭开一看可吓坏了,轿子上坐着一个女人,死了。

    人生有常,吓的魂飞魄散,连滚带爬跑了出来,大家一窝蜂,气喘吁吁的跑去告诉人生的大伯,鱼山后的地洞里,有一顶轿子,轿子里坐着一个唱戏的人,已死了。

    大伯见孩子们的惊恐状,就说“别害怕,以后不允许你们再钻地洞,今天看到的不要告诉任何人,否则舌头会烂掉的”,大家连忙点头,各自散去,大伯告诉人生,他们看到的不是死人,是鱼山庙里供奉的金花娘娘的塑身。

    这时人生才想起,鱼山庙里供奉着金花娘娘,平时庙门紧闭,初一十五善男信女都去烧香拜佛,每年除夕,人们都争着抢着去贴对联,前年的对联是大伯让人生贴的,那时金花娘娘都在庙里面,现在怎么到了地洞里?大伯见人生沉思,就告诉人生,是村子爷和他们将金花娘娘的塑身用轿子请到了地洞里藏了起来,并告诉人生金花娘娘与鱼山庙的传说。

    那是很久以前,我们这里连年干旱,颗粒无收,外出逃荒回来的人,告诉乡亲们,西秦有个金花娘娘,特别的灵验,有求必应,尤其是干旱不下雨,西秦附近许多地方,都将金花娘娘的化身请去,修庙供奉,现已风调雨顺,我们也不妨请来祈雨。

    金花娘娘,又称金花仙姑,是诞生于西秦本土、成长于平民之家,凭借坚定的意志和刻苦的修炼成就仙道,受到民间崇拜最为广泛的一位神祇。

    金花娘娘的娘家在市中区井儿街,父亲金应龙是接驾金崖人。

    金花诞生于明朝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据说她的母亲前一天曾经梦到吞食日月,仙姑降生时满屋金光。

    她从小聪慧端庄,勤劳能干,孝敬父母,四岁就会捻麻纺线。

    与众不同的是,她从不食荤、穿着朴素,而且非常喜欢读诵经书。随着年龄渐长,父母于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通过媒妁之言为她定下一门亲事,但金花坚决不肯出嫁,但是难以得到父母赞同。

    眼看着娶亲的日子到了,金花反复思量下定最终的决心。

    这天夜里,金花手拿缠着麻线的烧火棍,将线头系在炉灶上,就悄悄出门离家,向着西边一路走去,途中曾经在今天XC区金沟乡熊子湾一个山头上稍事休息,接着又继续前进。

    第二天早晨父母不见了金花,十分着急。

    金花的哥哥发现炉灶上的麻线,就沿着线绳一路追来,一直追到关山何家岘一个小山头方才追上。

    哥哥极力劝妹妹回家,但金花姑娘却怎么都不肯回去,同时告诉哥哥,自己从小立志修行,今天已经到了脱离凡尘的日子,是不能后退半步的。哥哥听了不肯相信,说那你做一件事情证明一下你要成仙。

    金花听了顺手举起烧火棍,朝着身边青石板使劲戳下去。

    只见烧火棍顿时戳通了光溜溜的青石板直插在上面,转眼之间烧火棍上面长出了嫩枝,嫩枝上面生出了松针,变成一棵挺拔的松树。金花的哥哥大为吃惊,知道妹妹心意已决,无奈只身回家。随后金花的父母亲自到西南一带山区寻找,只见那一棵松树已经长大,枝繁叶茂,但是再也没有发现金花的踪迹。一直找到吧咪山附近,见到一位名叫戴和尚的高僧,从他口中得知金花已经羽化成仙升入天界,今后将要济危救困保佑本地百姓。

    父母伤心欲绝又悲欣交集,流下的泪水化作何家岘龙虎燕子山里的一眼清泉,当地百姓把这泉水叫做“金花泉”。

    过些年后,西秦大旱地里颗粒无收,百姓饥饿难耐。

    这时候有人发现就在金花成仙的山上,不但遍地翠绿,而且长满了一种可以食用的野生糜谷——吧咪。老百姓蜂拥而至,收割吧咪充饥度过了饥荒的鬼门关。

    联想到高僧过去的预告,人们明白了这是金花显灵救了大家,于是开始焚香礼拜表达感激,并且把这一座山叫做“吧咪山”,把金花手里烧火棍变成的松树叫做“火棍神松”,把何家岘叫做神松岘,并且在金花娘娘离家出走途中歇脚之处修庙敬香,叫做歇马殿。

    此后百姓们凡遇到灾荒瘟疫或者急难之事,只要祈求金花无不应验化解,金花娘娘的影响就迅速扩大开来。

    说来也怪,金花娘娘不单纯是一个美好的神话传说,历史上因天旱向她求雨得到灵验,因而由官府正式拜谢封赏的事情很多。

    清代军机大臣阿桂,大学士福康安,兵部尚书那彦成,西秦巡抚杨昌浚,如皋县知县沈仁澍等,都曾经为西秦百姓向金花娘娘祈雨喜得甘霖而树碑为纪。

    传说晚清重臣左宗棠任总督驻节西秦,在收复边疆的战斗中暂时遇挫。

    夜晚左公倦伏案前,忽然觉到一位仙姑来到眼前,对他说此刻正是突出重围,继而打败敌军的大好时机,要赶快行动。

    等大军凯旋回到西秦时,我将要以清风细雨为你洗尘。

    左公惊醒后默默祷告,假如此战果然获胜,我一定为仙姑重塑金身。结果左宗棠率军连夜出击大获全胜,顺利收复边疆全境。

    等左公班师回到到西秦,果然天降和风细雨,令全军将士精神倍增。

    左公仔细了解,得知西秦本土确实有金花娘娘这一位女菩萨,十分欣喜。

    于是拿出自己的养廉银五佰两,又募集款项,安排重修金花娘娘庙宇,重塑金身,并且亲手题写“赦建灵感神祠”匾额,悬挂在娘娘庙的大殿上。

    如果这一段故事前半段是传说,那后面左公修庙和题写匾额却是真有其事。

    尤其是民国初年,西秦绅民因天旱请求督军张广建出面求雨。

    张督军有些质疑,便道如果三天内真能求来雨水,我便把娘娘神像请进省府供养,而且要提高她的封号。

    结果求雨活动到了第三天,果然倾盆大雨从天而降,遍地旱象一扫而光。

    张督军果然不食前言,用大礼请金花娘娘神像进省政府辕门,并且封娘娘为“带雨菩萨总统娘娘”,从而使得金花娘娘有了新时期的崇高地位。

    以后的民国西北军政长官朱绍良、省主席顾正伦等也都曾经支持或者参与向金花娘娘求雨的活动,朱夫人、顾夫人曾经向仙姑献上珍珠和金花,表达对金华娘娘的感激和崇敬。

    不仅如此,金花娘娘的灵感还表现在为西秦百姓和周边群众解除瘟疫疾病,祈求后代,化解家中急难之事等多方面,因此在百姓心目中,她就是一位大慈大悲、有求必应、普济众生的菩萨,于是受到民间广泛的爱戴崇拜。

    从明朝成化四年当地百姓在关山建起金花娘娘庙,清朝乾隆八年建成吧咪山金花菩萨池庙大殿,民国年间对吧咪山金花池庙的几次重修扩建,对金花娘娘的祭祀膜拜时代不绝。

    左宗棠在井儿街建成的“赦建灵感神祠”成为金花娘娘的行宫,每年五月西秦民众都要从遥远的吧咪山恭请神像回到这里省亲,场面十分壮观。而在西秦市内,先后建成的金华娘娘庙最多时有七十多座,使得金花娘娘崇拜成为西秦本土特有的一道民俗文化风景线。

    金花娘娘的故事和民间崇拜也传到周边各地,各地都建有娘娘的大量寺庙。

    每年三月初三、四月初八、七月初七、九月初九等日子,都要举行“旱水会”、“玉女神会”、“龙华海会”等祭祀典礼。如果遇到天旱,迎请金花娘娘求雨的活动就更加盛大。

    于是有善男信女,乞讨化缘,凑足盘缠与经费前往吧咪山恭请金花娘娘。

    一路乞讨,一路化缘,善男信女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了吧咪山,购置了花轿,在吧咪山金花菩萨池庙大殿,请了金花娘娘的塑身,一路护送,历时十天半月,经黄河口、猪驼、大佛、来到龙井,从龙井向东沿着当时人们做走庄稼开辟的山路,翻越七道岘来到今黑川的一马车店,一路轮换抬轿,徒步而行,自是艰辛,无以言表。

    在店里休息了一夜,第二天早上起来吃了一点,抬上轿子往涝池方向继续前行,由于连年干旱,加至五六月间,炎热难熬,十点钟左右,才来到涝池庄口,早有人通风报信,全庄人出庄分跪道路两旁迎接。

    也许是到了目的地的原因,还是什么原因?善男信女们抬的轿子,往前不走了,忽然觉得轿子特别的重,又添加了几人都抬不动,人们马上磕头诉说不是,请求原谅,此时只听西北方,雷电交加,青云密布,在微风的吹拂下,徐徐来到上空,顿时倾盆大雨从天而降,人们欣喜若狂,冒雨磕头,虔诚有加,不在话下。

    雨过天晴,善男信女们就开始着手为金花娘娘修庙,首要的就是要选好地址,由于众说纷纭,一时定不下来,最后决定就在原地临时修建庙宇,先将金花娘娘的塑身,请进去供上,再做安排。

    就这样大家先在涝池村外,临时修建了一个庙,将金花娘娘请了进去。

    供上后,善男信女们,每月初一十五,烧香磕头进行法事活动,香火很旺,前来朝拜的人越来越多。但因地势平坦,周围又是庄稼地,给朝拜的人带来了很多不便。

    最后大家协商进行搬迁,由于涝池村的地一半在西山里,为求金花娘娘保佑,考虑到涝坝村的鱼山正处在全村土地的几何中心,而且风水很好,又传说是观世音菩萨点化而来,鱼头处又是菩萨落脚的地方,大家一致同意修在那儿。

    于是善男信女们进行化缘修建,自然少不了一些大户们的资助,不上一月庙宇就修建完成,三月三将金花娘娘的塑身,请了过来,并进行了隆重的庙会活动。

    自此之后方圆几十里,风调雨顺,平民百姓有求必应,善男信女越来越多,民风淳朴,刁民减少。

    解放后,解放思想的时候,村子爷和众乡亲获知,要来砸庙宇破神像,就悄悄地连夜在鱼山后挖了一个洞,用轿子将金花娘娘的塑身请进去,藏了起来,逃过了一劫。

    听说,庄子上的人,早就将金花娘娘的塑身破了,都说群众觉悟高,也就做罢,没在追究。

    后来大会战拆了金花娘娘庙,将鱼山顶改为观景平台,却无意中保住了山下洞里的金花娘娘塑身,这也许就是神灵的力量。

    大伯讲完后告诉人生,信神的有神在,虽然是迷信思想,但它可以劝化人心,使善人更善,恶人从善。

    听完大伯的讲述人生似乎明白了些什么,但又有点模糊,但他悟到了一点,那就是人心向善,神也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