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从保卫村庄开始 » 第一章:被裁回家

第一章:被裁回家

    洪武十一年,蓝玉征黔,置黔守御千户所,直属四川都司重庆卫,驻设官兵一千二百六十一人,屯守各半。

    洪武十四年,复置黔县,所,县并立,文武兼治。

    ......

    崇祯十三年闰正月,张献忠在枸坪关被左良玉击败,率部突入蜀中。

    ......

    川东南,黔县,冬天还未过去,积雪未化,远处的山上还是一片素白。

    山脚下的道路上,一个看起来十七八岁的少年,腰上挎着一把腰刀,背上背着一把弓箭,提着一个破旧的包裹,小心翼翼的走着。

    这少年叫王泽,之前是县城千户所的一名杂役。

    孤家寡人一个,生活艰难,冲着来千户所干杂役,能有一口饭吃,还能学一些本事,就去了。

    王泽到这里,刚开始是种地,到后面什么活都做了,甚至还要拿起刀枪充当兵卒。

    年年战乱,户所的人一再抽调,到现在就只剩下些老弱了。

    在加上近些年来,气候异常,千户所周围的土地,在持续的干旱天气下,缺少灌溉,粮食就开始减产,甚至差点绝收,到现在坚持不下去了。

    千户所精简人员,于是王泽就失业了。

    ......

    在几天前很平常的一天夜里,一觉醒来,这具身体里换了个芯子,只是不知道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

    王泽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有为青年,不知什么原因成了千户所的一名杂役青年。

    初来乍到的王泽彷徨不安,努力的观察着所处的环境,在结合脑海中留下的记忆,总算搞明白了一些自己的状况。

    一梦数百年,自己回到了过去,现在是崇祯十三年。

    明末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啊!此起彼伏的天灾:旱灾、水灾、蝗灾......接踵而至,农民颗粒无收。

    朝廷庞大的财政危机,入不敷出,就只有加税了,把危机转嫁到老百姓头上。

    再加上天灾人祸,于是各地百姓揭竿而起,横扫大江南北。

    东北后金崛起,叩关。

    连连战乱,民生凋敝。

    可谓‘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自己虽处在这西南大后方,巴蜀之地,但在接下来滚滚的历史洪流中,也无法独善其身啊。

    巴蜀之地在中华大地上面历来都比较特殊,位置得天独厚,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出了名的易守难攻。

    因为蜀地土地肥沃,但是交通出入却比较凶险,李白还曾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这样就形成了外界相对隔离的局势,蜀人也可以自给自足,发展生产,生活生存都非常的稳定固定。

    项羽放逐刘邦,刘邦在此安身立命,励精图治。刘备兴复汉室,也同样是先是立足于蜀国。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首先要到的避难之地仍然是四川。唐末黄巢之起义时,唐僖宗仍然首选是避难蜀中,后才延续了唐朝天下。

    ......

    想到现在是明末,接下来这片土地上面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王泽顿时不淡定了。

    明末在这诞生了大西政权,后大西、南明、满清在这拉扯数十年,战乱席卷巴蜀大地,让天府之国成为一片废墟。

    各种天灾人祸下,人口锐减,从数百万人口到数万人口,这中间发生的事情简直是不足以言道。

    ......

    这是什么开局啊!王泽抬头望天,无话可说!

    才刚熟悉自身所在的处境,还没想好接下来该如何,就接到通知,说现在所里也揭不开锅了,坚持不下去了,养不活大家了。

    不在军籍的人员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得!这下王泽不用考虑接下来怎么发展了。

    ......

    直接失业了,简单收拾了下,王泽背着个包裹就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王泽的家就在出县城二三十里,一个村子里面,之前进入千户所做杂役,在闲暇之余,经常回村子里,现在失业了,回到村子还有一个容身之所。

    经过半天的赶路,王泽回到了自己的村子里,这时候的村子与记忆中区别不大,只是更加破败、冷寂。

    或许是冬天还未过去,天气很冷,人们都在屋子里面取暖不出来。

    走在村子里,只碰到零零落落的几个乡亲,打着招呼,对王泽这个时候回村子感到好奇,王泽也随口说了下原因。

    翌日,王泽刚起床不久,就有人喊他去村长家里,村长有事情要问他。

    王泽来到村长家,看着屋子里坐着一圈的人,吓了一条,之前以为只是村长有什么事情找他呢。

    现在看来并非如此,村里有威望的长辈都到了,看这架势,王泽也觉得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了。

    于是拜见了各位长辈后,正色道:

    “村长,各位长辈,你们唤我来是有什么事吗?”

    村长沉吟了下开口道:“泽小子,听说你从千户所离开了,能说说具体原因吗?”

    众人好似对千户所发生的事情,很重视,于是王泽,想了想,便没有隐瞒,把千户所最近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全部说了出来:

    “这次不光我离开千户所了,还有很多人都一起离开了。”

    “这几年来,天气反复,旱灾、水灾、蝗灾,此起彼伏,户所里屯田也出不了多少粮食,户所也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

    “还有这些年来各地动乱,精锐人员大多被抽调,户所现在养不活这么多人了。”

    “所里面无以为继,没有更好的办法,就决定精简人员了。”

    “千户所现在留下的人员多为老弱,以及家眷了。其他人都各自找活路了。”

    .....

    “祸事了,真是祸事了.....”

    之前脸色就不好看的众人,如今更是难看了。

    王泽对总长辈如此焦虑,很是好奇,就直接问了出来:“村长,为什么千户所裁撤人员,会给我们带来祸事啊?”

    村长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开口道:“泽小子,你知道的的吧,现世道不好,不少人都上山为匪了。”

    “我们组织青壮自保,在加上千户所的存在,周围的土匪多少有些忌惮。”

    “自从前几年开始,哪些土匪就蠢蠢欲动,现在要是听到,千户所裁撤人员的消息,恐怕就不是欲动了,会肆无忌惮的下山劫掠了吧!”

    “哎!这可如何是好啊!”

    ......

    听到这,王泽恍然大悟,其实这些事情他是知道的,只是他最近经历了诸多事情,没想到这一茬。

    这些土匪存在很多年了,最开始也是普通老百姓,只是战乱、天灾等各方面原因,让他们上山了。

    王泽还跟着千户所其他人一起打过土匪呢。

    这几年,村子也受到过骚扰,为此,村子为自保,组织青壮进行训练,在土匪到来时候有了一定自保之力。

    王泽还当过教官,帮忙进行过训练呢。

    在加上有千户所的存在,几年下来,磕磕盼盼,没有大的祸事发生。

    现在千户所也开始龟缩自保了,村里要独自面对土匪了,事情如何就不好说了。

    这种状况,王泽也很是头疼,村子里虽然组织青壮进行过训练,但也只是进行多最基础的军事训练,还缺少兵器。

    靠着人多势众,吓唬同样饿得两脚发软的土匪罢了,那些土匪也尽是些乌合之众,一时占不了便宜,再加上有千户所的威胁存在,就会退去。

    南方相对于北方来说,承受灾害的能力要强上那么一点点,特别是西南,毕竟这里山高林密,水系丰富。

    地里多少还能有些产出,大家日子就这样勉强维系着。

    官军还是有一点威慑,只是随着世道的变化越来越弱了。

    可王泽知道历史,知道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靠着村子现在的情形是无法自保的,便组织语言道:

    “村长,千户所现在的的情形,是靠不住了,接下来我们只能靠我们自己了,以后的形势回更坏的。村长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没?”

    村长摇了摇头:“在知道千户所的消息过后,就召集了大家,在你来之前我们就商量了,没什么好办法。”

    “村长,我们之前不是组织过训练吗?大家团结一起还有一战之力的。”王泽也知道眼下的情形,只有提高自身实力才能保护自己。

    只是现在大家是一盘散沙,看似人多势众,但缺乏训练,没有配合,只要碰上一个硬茬子,便容易一触即溃。

    想来村长他们也是知道这个问题的,办法呢?也不是没有,要能加强训练、奋勇作战,自保问题还是不大的。

    但大家都是普通人,只是在土里刨食的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