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从保卫村庄开始 » 第二章:土匪来袭

第二章:土匪来袭

    王泽看着沉默的众人,继续添上一把火:

    “诸位或许都听说了吧,张献忠在去年五月在谷城重举义旗了吧,然后在湖广承宣布政使司北部横冲直撞吧!”

    “虽然现在张的形式不容乐观,但我在千户所里面听到消息,张献忠部有可能入川。”

    这消息其实是王泽自己编的,但也不是假话,他知道后续的发展历史,就在现在下月,今年的第二个月,崇祯十三年润正月。

    张献忠在枸坪关被左良玉击败,率部突入四川。

    王泽不是专业的历史研究者,很多事情只是知道历史走向,要是精确到具体年月日,那就抓瞎了。

    而知道这件事具体的发生时间,是之前了解闰月的时候,看到润正月很少见,就特地去看了下资料。

    历法中有闰正月,但是出现的次数很少,有时候间隔一千多年才可能出现,有时候间隔十几年就会出现了。

    往前推最近的就是公元1640年,出于好奇就了解了下,也记住了这个润正月发生的一些事情。

    比如说这个月,张献忠兵败入川的事情。

    听到这消息,众人直接惊呆了。

    众人的反应,在王泽的意料之中,毕竟大家都是普通人,听到前有土匪后有义军有可能到来的消息,害怕是正常的。

    虽然黔县地处川东南,武陵山腹地,义军直接到来的几率很小,但是战乱一起,很多事情的发展方向就无法预料了。

    这些年来只要一出现大部的义军,官府就加税,各种‘剿饷’、‘辽响’,便会随之而来,各种徭役也会出现,压在大家头上的负担会再次加重。

    ‘贼过如梳,兵过如篦’,不管是哪方军队过境,都会对民生造成极大的破坏。

    天灾、战乱,百姓流离失所,民生凋敝,然后官府需要平乱,就加税,然后百姓的生活更加的艰难。

    然后起义,官府在加税,这都死循环了。

    流民四处流窜也是个大问题,每到一地方,会对那地方的治安、经济等各方面都会带来破坏,要是官府处理不当,就会出现更大的乱子。

    大家总所周知,明末官员能力的,到时战乱一起,流民遍地,大家本就如履薄冰的生活就会更加的水生火热。

    众人惊慌失措的看着王泽,希望王泽摇头,然后告诉他们这个消息是假的。

    可世事哪能如人所愿呢,王泽严肃的说到:

    “这是真的,我提前告诉大家这个消息,就是让大家有个准备,不然等事情发生了,大家再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

    王泽这样做不是故意吓唬大家,毕竟大家都是普通人,危险没降临到自己身上的时候,大家总是对未发生的事情抱有侥幸心理。

    这样办事容易拖拉,还容易相互推脱,甚至扯皮,费时费力,事倍功半。

    但王泽知道形势迫在眉睫了,不容拖沓。不光要面对眼前得土匪,以后的日子里还要面对其他各种各样的威胁。

    这个世道会越来越乱,人不像人,国不像国,往后数十年,在巴蜀大地上,将会有无数的腥风血雨。

    张献忠,南明,清军,他们会接连的来到这片土地上,带着屠刀,把死亡和灾难带到这里,带给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

    这时候的人们对未来要发生的事情还一无所知,可来自后世的王泽知道。(明末清初四川人口锐减,可百度资料)

    王泽想要在这个乱世中,好好的活下去。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团结大家,变得越来越强大,等将来屠刀降临到你的头上时,才有反抗的余地。

    看着被吓到的众人,王泽知道大家心里夜有了紧迫感,侥幸心理也轻了许多。

    于是王泽打算把他的想法说出来:

    “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不能任人宰割。”

    听到这,惊慌的众人总算回过神了,但是这些事情对众人的冲击还是很大,一时间六神无主,惊慌失措:

    “土匪就要来了,怎么办?”

    “不光土匪,张献忠也要来了。”

    “村长,我们该怎么办?”

    ......

    王泽发现自己好像把大家给吓得有点狠了。

    “但也不是没有办法,我也有一个主意,我说出来大家听听。”

    其实面对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训练人员,武装自己,到时候谁来砍谁。但王泽也知道村里的情况。

    武装人员多了,养不起,少了,没啥用,打不过。就只有折中办法了。

    看着众人一脸期待,王泽继续说道:

    “我们之前也组织过青壮进行训练,但这只是在农闲时进行的训练,平常大家都会在地里做活。”

    “这样做,在遇到突发状况的时候,反应不过来,要是大家随时处于防御状态,这样又会影响农事,从而影响地里的收成。”

    “我的意思是成立一只精锐小队,这队人不在多,而在精。”

    听到这,就有人忍不住开口了:

    “就一只小队,这能起什么作用?”

    “土匪人很多的,一支小队没几个人的,挡得住吗?”

    ......

    村长站起来安抚众人:“大家不要急,听泽小子把话说完。”

    转头对王泽道:

    “大家被吓住了,土匪问题现在还没法解决,又听到义军的消息,心中难免焦急、害怕,泽小子,你继续说你的想法。”

    老村长的话安抚住了众人,王希泽点头继续道:

    “是的,光这一支小队,抵挡不了土匪,在义军,流民面前也是难有作为的。”

    “我的想法是这支小队,是作为耳朵,作为眼睛而存在。”

    “我们几个村子里,青壮的训练不可少,还是在农闲的时候训练,平时就忙自家的事情,在有事发生的时候,大家共同抵抗敌人。”

    “我们几个村子成立一个联合指挥部,面对敌人时,统一指挥,统一调配。”

    “这支小队呢,要作为常驻人员的存在,要加强训练,使之成为精锐的力量。”

    “平常除了训练之外,需要巡视村周围,还要监视土匪的动向,一有情况就立即将消息送回村子。”

    “村子得到消息过后,就有充足的时间组织大家进行抵御了。”

    “还有就是,小队可以在路上选择合适的地点,阻击敌人,起到拖延匪徒的作用,保证村子里就有更多的时间来组织大家进行抵抗。”

    “这样,花最少的力气,还可以把事情办好。”

    ......

    众人听到这,恍然大悟,知道解决办法了,大家也放松下来了。

    “这办法不错,还不耽误农事。”

    “恩,组建一支精锐小队,还是没问题的。”

    “这样就两全其美了......”

    ......

    老村长也开口了:“泽小子,还是你们年轻人有主意,我们都老了。”

    “老村长,看你这话说的,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诸位只是事发突然,一时没有想到罢了。”

    “哈哈哈。”老村长也笑了起来,“那小队需要多少人,需要什么物资,如何训练,泽小子有什么想法。”

    “恩,人数方面不需要很多,加上我自己,暂时十个人就够了,至于需要多少物资,以及如何训练我只在脑海中有了大概轮廓,具体我还要仔细想想。”王希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