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意识初见 » 第一百二十四章 定义非我

第一百二十四章 定义非我

    飞机上,李明问庄周道,“为什么是我?”

    庄周用一种很难形容的眼神看着李明,笑了笑道,“你知道因果吗?”

    “知道,但这好像不是我们派别的理论架构吧。”李明知道,庄周让他会见晨露,内里必然有更深一层的原因。

    “都一样,只是宇宙不同的释义而已。一件事你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甚至切割开来看,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差别。”庄周解释道。

    “分别心?那对应的是什么?”李明更加疑惑了,连因果关系都还没弄清楚,又冒出这么一个分别的概念。

    “释迦牟尼确实建立了很完整的因果体系,这是一种非常严密的逻辑推导,但如果一件事呈现无时空的状态,或者时空无限的状态呢?”庄周问道。

    “所以在弦宇宙中,一切都已经是注定的了吗?在更高维度的视角,所有事情都是固化的?”李明试着问道。

    “一定或不一定,没有固定的答案,你想他便有,不想他便没有了。”庄周说道。

    “这是缸中大脑的概念吗?”李明又问道。

    “一切皆有和一切皆无,色即是空和空即是色。本质上就是炁化万物和万物归炁的概念,只是如果事物不着以色,以人类的感官很难理解。如果说从宇宙大爆炸那一刻起,我们就已经死亡了,那么宇宙大爆炸便可以理解为根本没有发生过。困顿的永远是身体,而不应该是意识。”庄周回答道。

    “那么能量呢?熵和能呢?有序和无须呢?”李明又追问道。

    “都是一样的。”庄周道。

    “所以,我来,已经是定数?”李明好像懂了,又好像没有懂。

    庄周笑了笑,没有接话。

    “那么,如果我想知道具体的原因呢?”李明仍然不死心。

    “禁锢于躯体之中的意识,是不自在的,而禁锢于意识当中的意识,则是欺骗自己是自由的。当你忘却你认为该学习的知识、忘了思考、忘了所谓智慧、忘了前世和今生、忘了喧嚣与孤独、忘了一切应该忘却的,你的意识才不会被禁锢起来。”庄周提起了本源的概念。

    “忘了的话,我还是我吗?”李明像是在问自己,又像在问庄周。

    “你是什么?”庄周笑着问道。

    “我就是我,拥有自我意识的个体。”李明很直接的回答道。

    “你相信感同身受吗?”庄周问道。

    “曾经有过这么一句话说,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所站位置时间和空间是不可能重复的,即便两人完全重合,他们的体积、高度、视角和情感都不尽相同,所以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感同身受。”李明回答道。

    “所以,你也不相信感同身受吗?”庄周接着问道。

    “无法证实、无法证伪。”李明没有直接回答。

    “那么在六川水库的水边呢?”庄周颇有深意的问李明道。

    刹时间,李明竟然不知如何回答。

    “如果每个人都拥有一个世界,整个世界只是所有人的世界的交集,那么自然没有什么感同身受。但如果每一个人其实都是同一个人呢?”庄周问道。

    “怎么可能呢?如果真的是这样,也就是说,一切都是虚拟而不存在的。”李明想想,有些后怕。

    “1+1可以理解为1+1,也可以理解为1+2-1,还可以理解为1-1+2。为什么是不可能的呢?”庄周继续说道,“理解的不同,造就了思想的不同,这就是所谓的意识被禁锢在意识当中。”

    “浩瀚的宇宙为我而生?”李明觉着有些不可思议。

    “释迦牟尼说,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是一种引人入门的解释,实际上虚无和存在,幻化和失落并不是对抗的,而应该是统一的。浩瀚的宇宙不为谁而存在,也只因为你的世界而存在,一切都是一样的,知识和规律,宇宙的法则,也有可能无比简单。这是躯体禁锢了意识。”庄周说道。

    “那么,小邝,你理解了吗?”李明追问。

    庄周仍是笑了笑,没有回答。

    “千年以前,有些事情可能被唾弃、辱骂,甚至希望毁掉他。而如今,他却燃起人们的希望来。”庄周依旧自顾说着一些让人无法理解的话。

    “那是一件什么样的事情?”李明问道。

    “我刚刚跟你说过,你信感同身受吗?你回答我什么呢?”庄周问。

    “我并不相信啊。”李明回答。

    “所以,如果当你感受过呢?”庄周道。

    “感受什么?”李明道。

    “忘却自己的存在,感受你想感受的。那么便不会再被束缚,万物才是有灵的。”庄周道。

    飞机悬在半空当中,李明缓缓的进入鼻息状态,这一刻,他放弃了冥想,也放弃了思考。试着进入一种比放空更高的维度,试着进入一种比蝴蝶更鲜艳的视角,试着进入一种比光更光,比黑暗更暗的感受当中。

    他看见一个人,准确的说来,是一团迷雾,好似透明,又好似不透明。似乎存在,又似乎不存在。他问那人说你是谁,那人也问他,你是谁?他又问那人说,你来自何处?那人也问他,你来自何处?他问你要去什么地方?那人也问他要去什么地方?

    这种感觉,并不是一种简单的重复,而像是那人用问题来回答李明的问题,用时间交换李明的空间,用律动覆盖李明的无序,用话语替代无尽的沉默。

    如果人类以某种条件和神灵或魔鬼交换另外一个条件,姑且称之为契约的话。那么,这种感觉更像是共享。契约是物化可以被解释的,而共享则是炁化需要被融合的。小孩子可以为了得到一个玩具、一颗糖果、一小时的游戏和父母谈定条件、签下契约。而父母则是因为爱,应承或拒绝给予孩子玩具、糖果和游戏。当孩子成为父母时,这种角色就会互换,可惜的是,因为常规的解释为时空、个体的不同,所以一切都不一样。而实际上,意识的不同,情感确是一样的,或者说,没有什么证据说明情感是不一样的。

    世世代代,我们的先祖希望这种情感被继承下去,在某种程度上,人类认为基因就是自己的一部分,所以对下一代的爱,也常被解释为对自己的爱。很多人说,基因是自私的,个体是自私的。实际上,自私和不自私,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当我们不能肯定爱是切实存在且相同时,是不能以否定恨存在且不相同来反证的。只有当我们能感受世间的一切爱都存在且一致时,这个问题才能够被证实,但这却不能通过语言向不同的个体解析。向自己证明命题,称之为内修。而启悟其他个体达成内修的,则称之为普渡。

    啼笑皆非的是,这世间极大部分的人,连自己需要为自己证明的命题尚未找到答案时,便急匆匆的用大量的文字和示例来向他人诠释何为得道。为的只是证明自身的全知全能和大智慧,从而获得名声和金钱。这种连名声和金钱都放不下的意识,不能称之为禁锢,当称之为出卖,或者好听一点,叫兜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