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时空旅行者的故事 » 穿越红楼11

穿越红楼11

    林府在覃安心的管理下,一年多下来,内院不管主子还是奴才,吃穿住行的生活品质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但用度和从前比,并没有让账房多出银钱。

    最让下人们称羡的是,每个月总有那么几个评等获得一等的人。

    除了拿到了手的双份月钱外,表现的好,有时主子还会额外的给赏钱。

    一等的,为了保持不被掉下去,而更加的努力。

    二等的,也是更加努力的表现,希望能够升到一等。

    三等的,除了想进二等,也很怕掉到四等送出府去,更是加倍的努力着。

    至于四等的,除了新规定最开始的那个月,有几个懒散惯了的,心存侥幸,最后评为四等被送到庄子上干农活去了,以后就再未曾出现过四等的了。

    整个林府的风气,是肃然一清。

    现在所有的人,都保持着积极向上,努力的凝聚力和精神面貌。

    把府里的事务理顺之后,覃安心就把事情分给了春竹、夏荷、秋叶、冬梅去处理。

    空出了的时间,就把它用在了林黛玉的身上。

    世家闺阁小姐需要学很多的技能。

    各种场合,面对各种人物的礼仪;针织裁剪之类的女红;管理家族事务,包括一家大小的吃穿用度、用人安排等实务;基本的识文断字,少数还会学习诗词歌赋。

    这都是视世家门第、家族传承而定的。

    而琴棋书画,是世家小姐们衡量才气最基本的要素,也是皆要学习的才能,视个人天分兴趣等而定。

    在这四种才艺的任何一种出众都会受到赞赏,并且名声也会传扬出去。

    这些技能学之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提升女子的素雅气质礼仪。

    覃安心和林海商量过后,拖关系给林黛玉请了两位从宫里退下来的嬷嬷。

    一位姓康,曾是已故太上皇后宫里的尚食,不但各种菜系都有涉猎,尤其是药膳最为的拿手。

    一位姓秦,曾是司制房的绣娘,苏绣、蜀绣、粤绣、湘绣无一不精,还自创针法,所绣的绣品深受宫里娘娘们的喜欢。

    这两位嬷嬷除了自身本来职责上的事务专精,对闺阁小姐需要掌握的技能也都懂得一二。

    不知道多少贵族世家,争着想要为家中女儿迎回去做教养嬷嬷,所以能够请到这两位,林海也十分的惊讶。

    康嬷嬷和秦嬷嬷都是大师级的人物,如此良师,如此难得的机会,覃安心也没有在意自己现在是老夫人颜面,抓住机会跟着她们一起学习。

    每天早上用过早膳后,康嬷嬷就带着林黛玉看书籍,诉说里面的典故出处和各种故事,顺便教导礼仪。

    覃安心就安静的陪在旁边看看书,空闲了就在康嬷嬷的指导下和林黛玉对弈。

    偶尔还会和康嬷嬷聊聊各家各院,甚至是宫里的各种规矩和禁忌等。

    到了中午后,康嬷嬷会教导林黛玉一道菜,一边动手做,一边告之如何分辨食材的好坏和它的各种功效,和其他食物搭配会有什么效果,相生相克或是对人体更加有益处等。

    覃安心也要跟着一起动手做一份,最开始大家是劝了又劝,让她在一旁看着就好,但因为她的坚持,最后也就渐渐的习惯了。

    午睡之后就是秦嬷嬷教导的时间,正式学习刺绣前要先学很多的基本功,覃安心也每天陪着林黛玉,跟着秦嬷嬷学着绘图、分线、针法等等。

    秦嬷嬷的琴也弹得不错,每天一个时辰的刺绣学完之后,就是休息的时刻,这个时候秦嬷嬷就会先弹几首曲子,然后慢慢的教导秦安心和林黛玉的指法。

    晚饭过后,春竹、夏荷、秋叶、冬梅会把府里一天的大小事务报给秦安心听,覃安心就顺便教导林黛玉如何管理家族的庶物。

    晚上叫人退下后,覃安心就带着林黛玉修炼修真功法。

    虽然这个世界灵气匮乏,如果没有天才地宝的加持,能够修炼到筑基都是奢望,覃安心也没有用灵物把修为堆上去的想法。

    每次修炼,灵气刺激滋润着身体的每一个细胞,让人非常的舒服,身体会始终保持着最好的状态。

    贾敏的身体也早就康复了,她本来对于婆婆把玉儿带到她的院落去住,心里还有几分不是滋味,觉得有种女儿被婆婆抢走了的感觉。

    跟着自己的时候,玉儿身体赢弱药不离口,搬去和婆婆住后不久,看到来给自己请安的玉儿,红润的脸庞,健康的身体,仪态气度也越来越有大家风范,心里很是感激。

    这都是婆婆教养的好,只要玉儿身体健康,住在哪里都是好的,更何况她们母女每日里也都能够见到。

    老爷的身体也越来越好了,感情也仿佛回到了他们刚刚成亲那会。

    贾敏只要想到每晚老爷到自己房里之后的事情,就忍不住的脸红,心里泛甜。

    管家交给了婆婆,府里的规矩,生活质量都提高了很多,确实比从前好了太多,并没有什么需要自己操心的。

    每日里赏花作诗,偶尔陪着老爷红袖添香,日子很是惬意。

    就有一点不好,只是想到娘家给自己写的信,心里就颇为头疼。

    因为抄家事件,她几乎全部的陪嫁都卷了起去被发卖了!

    因为这个事情,贾母写信来发了很大的一通脾气!

    说她嫁过去二十年了,作为当家的主母,连自己的陪房都保不住,还被婆婆架空,夺了权,真是枉为她在贾家多年的教导,说了婆婆很多的不是。

    虽然说了是因为自己身体的原因,婆婆才出来管家,又把抄家的单子记录了一份寄过去,才让贾母无话可说。

    但还是颇有微词,说就算如此,自己的陪房也轮不到林家来处理!

    他们不远千里跟着自己去林家没有功劳,也是有苦劳的,又和家里多年的老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姻亲关系,也不能就这样发卖了。

    他们这样的人家从来只有进人的,那有卖人的道理?

    或是用着实在不和心意的,给了卖身契,发放出去便是了,没得让人看了笑话去。

    贾母怎么就不明白,自己从出嫁那天,就已经是林家的人了。

    从父亲去世后,让二哥二嫂搬去荣国府主人才能住的荣禧堂,令大哥一直在荣国府的东面花园居住,这可不是乱了规矩的事?

    自己也曾为此与贾母说过,她不是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让自己不要管娘家的事吗!

    二哥生的宝玉,是贾母的心头肉,多次在信里提起这个侄儿的不凡之处,暗示两个玉儿凑成一对。

    自己未出阁的时候和二嫂可是不太对付的,女子在后宅中生活,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和婆母打交道的,如果婆婆不好,不喜欢自己,那日子可不好过。

    自己也曾暗示过老爷几次,老爷并不同意,说玉儿以后他另有安排,而且孩子都还小,谁知道将来是什么样子?

    实话给贾母提了,贾母很是不高兴,多次埋怨老爷和婆婆,让自己多用用心,玉儿嫁回自己的娘家,难道谁会对她不好?

    以至每次接到贾母的书信,都让贾敏心烦不已,心里不舒服很久。

    好在扬州离的京城远,月余才接到一次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