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时空旅行者的故事 » 穿越红楼12

穿越红楼12

    这日林海如同往常一般到御史衙门点卯,意外的收到了吏部的调动文书,接任到了交接之后,他就需马上上京述职,任职翰林院掌院学士。

    一般来说,对文武官员的升迁调动都会进行定期考核。

    对文职京官的考核每6年一次,考核内容分品德、政绩、才能、年龄4个方面。

    三品以上官员,直接向皇帝述职,四品以下由吏部、都察院、大学士一起考核,结果核定等级,一等为称职,二等为勤职,三等为供职。

    称职者可晋级获奖,对考核达不到三等的,根据情节或革职,或交刑部判处,或勒令休养,或酌情降调。

    对外官的考核每三年一次,考核内容与京官相同,4个方面全优者,可越级提拔。

    对武官的考核每5年一次,考核内容是品德、才能、骑射、年龄4个方面,主要以骑射的优劣评定等级。

    但现在还不到考核述职的时间,他也没有做任何特殊,特别到能够惊动朝廷的事情,这个调任的命令就来的很是意外突然了。

    林海处理完衙门的事务后,就回到府里请人通知贾敏,一起到覃安心的院子里商议此事。

    和覃安心见过礼后道:“母亲,夫人今日我接到了吏部的调任文书,吏部派来接任的即刻就会到,交接完后就要需马上动身上京,这个调任太过突然了,之前我并未得到一点消息,派人去打听了这个任命是今上亲自下的,可是究竟缘由为何,我也不知道。”

    覃安心沉吟道:“不管怎么说,能够离开这个位置,以后你也终于不用时时刻刻的提心吊胆,就怕盐政出了什么纰漏了,可算是脱离了这个泥坑。”

    “能回京总是好的,不管今上的用意是什么,这件事情已经是定局了,多想无意,索性还有时间准备,我们也不用太过匆忙。”

    贾敏也跟着点头:“咱们也不需要一次性把东西都带回京,我们林家在扬州多年,所置办的产业也不少,一时间也不能完全都处理了。人员的安排也要仔细的斟酌一下,总不能一下子把得用的人全都带走了。少不得留下人手来,低调行事,慢慢的出手。这边的田地和产业,也需要有人来照应。”

    覃安心道:“吩咐林忠先走,先一步进京,把京里的宅子整理安置好,人也分个几批,把需要带走的东西押运回去。”

    又沉吟了一瞬,抬头看向林海和贾敏。

    “至于家里的几个姨娘,不如问问她们的想法,如果要归家的我们给一份嫁妆,不愿的就送回老宅供养。”

    这些个姨娘都是因为子嗣才纳人府中的,多年来也未曾生养过,林海也好几年不曾去她们屋里了,常年就待在自己的院子吃斋念佛,犹如枯井一般。

    覃安心觉得也是可怜,不如给她们个选择的机会。

    贾敏轻咬嘴唇什么都没说,但眼含希冀之情,毕竟现在她和老爷琴瑟和鸣,这段时间都把府里的姨娘们忘记了,从心底来说她也不想有人夹在他们中间。

    林海则拱手道:“母亲,夫人,家里的这些庶务就交给你们来安排,我现在去书房整理需要交接的账册。”

    随即覃安心和贾敏把所有的人都叫到议事处,通知了他们马上要回京的消息。

    需要处理的事务和人员也一一安排下去,该带走的带走,该处理的处理,整个林府马上就有条不紊地转动了起来。

    不过两日接手两淮盐政的人就到了御史衙门,来和林海做交接了。

    这位继任的巡盐御史,是今上潜邸的心腹长吏刘谦,见到林海后就笑着拱手道喜。

    “恭喜林大人高升。”

    林海客套的拱手回礼道:“哪里哪里!应该是我恭迎刘御史,接任两淮盐政衙门才是。”

    刘谦和御史衙门的众人一番认识寒暄,屏退了众人后,才低声与林海说话。

    “林大人,今上对你可真是爱重有加啊!俗话说非翰林不入内阁,林大人一回去就担任职翰林院掌院学士,以后林大人入阁拜相,当指日可待啊!”

    林海一脸不解之色:“刘大人此言怎讲!”

    刘谦神秘一笑:“宫里出来的康嬷嬷和秦嬷嬷,多少王公贵族想请回家里做供奉?你就没想过,她们怎么会千里迢迢的到了你家?那自然是今上首肯。”

    “谁不知你现在这个位子不好坐?今上特地调你入京任翰林院掌院学士,让我来接替你,因为我出生潜邸,众人自知今上会维护我,谁敢给我行事下绊子?怕是谁,都要掂量掂量!会不会给今上拿到处罚的借口。”

    刘谦能将这样的内情告知,不管是不是秉承今上的意思,都是一个人情。

    林海遂也诚心地道:“多谢刘大人指点!只是今上缘何对林某如此厚爱?林某和今上并没有过交集!”

    刘谦也一脸雾水:“究竟缘由我也不知,不过我只知道,今上很是看重你,很是急迫的召你入京。”

    中午林海就在自家后花园里摆接风宴,为刘谦接风洗尘。

    林海有心交好这位今上的心腹,把既往在盐政做事的一些窍门和经验总结,仔细说与刘谦听。

    酒至半酣。

    林海最后说道:“坐这巡盐御史的位置,就是皇上的忠臣,孤臣,心里眼里只能有皇上和朝廷的利益。”

    “既不能与盐商沆瀣一气,还要上得抗得住官官相护,官商勾结的压力,下还得提防着御史衙门里那些,见银子就伸手的,走不动道的,时不时下绊子的污吏。最重要的是自己不能有贪欲,不该拿的银子不能拿,再为难的事儿,再大的人情脸面,不能做就是不做,才能保全得了自身。不然稍有不慎,就会被拖下水,万劫不复。”

    刘谦听罢,知道这是林海的肺腑之言和为官多年的经验之谈,心中自是万分感谢!

    起身向林海深深拜谢:“怪不得这么多年来担任盐政的官员,一任任的丢官弃职,被流放杀头,唯有如海兄一任多年,屹立不倒。能得如海兄如此金玉良言,真乃谦之幸事,方上可不负王事,下可保自家的身家性命。”

    刘谦因为心中感激,也因为存了交好之意,把自己所知京中各家各族的,种种内情隐秘俱是倾囊相告。

    刘谦和林海又饮了一杯酒后道:“如海兄,今上对自己人很是维护!虽不知是何缘由,但我看得出你是进了今上心的人!以后谦某可还得仰仗如海兄你啊!”

    不过一顿酒饭之后,二人已成肝胆相照的朋友。

    不论如何,今上把林海调入京的做派,在任何人的眼中林海已经投靠了今上。

    如今同是今上一派的人了,他们的身家性命已经依附今上在一起了,就都是自己人了。

    余下的日子里,林海除了与刘谦交接衙门的公事,就是陪着刘谦赴盐商商会的酒宴,并把盐商之间的一些隐秘之事,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对他细细交代告知。

    刘谦对于这样的指点,自然是感激在心。

    半个月后,林家腾空了御史府,公务林海也与刘谦交接完毕。

    林海与巡盐御史衙门多年的同僚,大盐商们宴饮告别后,林海才带着林家众人和满满一船的礼物离开了扬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