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逆宋 » 第二章 怀安军

第二章 怀安军

    尸体脸上残留着血污与泥土,难掩其英俊脸庞,头戴东坡巾,身着青丝襕衫,温文儒雅,一瞧便知是读书人。

    只是身中十三刀八箭,伤痕累累,跟凌迟似的,死得老惨了。

    大眼睛圆睁,仿佛有着无尽的愤怒,死得极不甘心。

    左肩上挎着一个青丝包袱,虽然满是泥土,左手却是死死攥住,保护得好,没有破损。

    在生死关头都要保护好这包袱,对他必然很重要。

    李嘉瑞盯着包袱,黄大毛忙俯下身,扳开其手指,取下包袱,把简易四川地图收起来,再把包袱放在石桌上,打开来,满脸讨好笑容:“寨主,您请过目。”

    给了黄大毛一个你很识相的眼神,黄大毛胸膛挺了起来,李嘉瑞朝包袱里一瞧,有两件青丝襕衫,一本白背五绫纸装订而成的薄薄书册,一个次等角轴,还有几块散碎银子。

    黄大毛的眼珠子陷在散碎银子里,再也拔不出来了,要不是慑于李嘉瑞的威严,真想立即拿过来。

    李嘉瑞拿起书册,只见封面上印着‘户牒’二字。

    户牒,相当于现代的户口本,记录户贯父母配偶子女这些家庭血缘关系。

    宋朝把户口分为主户和客户,主户五等客户三类,发给‘户牒’作为凭证。要是没有户牒,就是逃户。

    逃户,是罪民,要受到极为严厉的惩处,自此以后如同老鼠一样生活在阴暗的角落里,再也见不到阳光。

    户牒不仅仅是家庭关系的证明,也是出行的凭证,具有‘身份证’的作用。

    李嘉瑞辛辛苦苦,想要花费重金,为黄大毛他们这些失去了户牒的难民重新弄到户牒,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要让他们重新生活在阳光之下。

    翻开封面,里面夹着一张折叠好的精致小绫纸,李嘉瑞左手拿起放到石桌上,盯着户牒看起来。

    只见户贯一栏写着‘两浙东路余姚县’,识字一栏写着‘进士’,姓名一栏写着‘李嘉瑞’。

    “缘份呐。”李嘉瑞好生惊讶,此人长得和李嘉瑞有四分象不说,还是同名同姓,太难得了,真是有缘。

    父亲叫李云修,母亲叫吴琳,还有一个妻子叫‘程瑶’,再也没有其他的记载。

    李嘉瑞瞅着素描头像,画师功力不错,很传神,活脱一个自己。右手食指在头像上摸了摸,经过防潮处理,很是光滑。再加上余姚县的印章,还可以防伪,要想伪造真的不容易。

    古人很有智慧。

    李嘉瑞放下户牒,黄大毛立即拿起,睁大眼睛,专注的看着。

    “颠倒了。”李嘉瑞翻个白眼,你又不识字,装什么大尾巴狼。

    调个个,黄大毛认真看起来,仿佛他真的认识上面的字似的。

    黄小毛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俯下身,脑袋凑在黄大毛脸旁,一脸迷糊:“哥,上面说啥子嘛。”

    黄大毛一脸严肃:“莫问。说了你也不识得。”

    黄小毛大嗓门:“你识得?”

    黄大毛不满:“会不会说话?”

    李嘉瑞拿起折叠好的小绫纸,展开来,这是一份‘凭由’,也就是通行证,意思是那个李嘉瑞所到之处,要驿站提供食宿便利,是由吏部签发的,日期是‘宝佑五年二月十一日’。

    放下凭由,解下角轴上的青带,摊开来,黄花锦裱,很是精致,手感极佳。这是一份告身,相当于现代的委任状,只见上面写着‘告宝佑二年进士李嘉瑞……到奉行庆符县令’。

    依然是由吏部签发,日期还是宝估五年二月十一日。

    目今是宝佑五年五月十八日,也就是三个月前鉴发的。

    李嘉瑞很惊讶,那个李嘉瑞目今不过二十三四岁的样子,三年前就中了进士,这是二十岁的进士,太难得了。

    在读书人和国宝一样稀少的宋朝,二十岁的进士和现代社会十三岁读大学一个级别,极其珍贵。

    黄大毛凑了过来,盯着告身:“寨主,这是啥子嘛。”

    李嘉瑞从尸体上收回目光:“他是庆符县令,这是他的告身。”

    黄大毛眼睛放光,出馊主意:“寨主,您和他长得象,可以冒充他当县令。”

    李嘉瑞眼中目光一闪:“切莫瞎说,我可是安分守己的良民,咋能有如此不良心思。”

    依你的谋划,可以杀头十回了,还良民?

    黄大毛在心里吐槽,继续怂恿:“寨主,您当上县令,肯定是造福一方的好官,我们在您治下要想不过上好日子都不行。寨主,我说的是真的。”

    李嘉瑞卷起告身,用青带绑好,训斥:“切莫乱出主意。你可知冒充县令是多大的罪么?”

    黄大毛很失望。

    李嘉瑞:“我可以‘借用’他的身份嘛。”

    两人长得象,又有告身户牒在手,李嘉瑞要‘借用’庆符县令的身份很容易,这就是李嘉瑞想要寻找的机会。

    至于为南宋不容的严重后果,李嘉瑞才不在乎。

    李嘉瑞是理工男,历史知识有限,对南宋并不了解,然而穿越这些天来,依李嘉瑞对南宋的了解,很难让人对南宋产生好感。

    因而,不要说‘借用’区区县令身份,就是更大的官身,李嘉瑞也不在乎。

    只不过,庆符县在叙州,还是要按原计划去叙州。

    黄大毛:“……”

    李嘉瑞看着黄小毛:“在哪里找到的?”

    黄小毛白净的大脸上泛起笑容,嗓门大,说话跟吼似的:“寨主,在山腰路边找到的。”

    李嘉瑞又问:“还有其他人么?”

    黄小毛摇头:“没有了,就他一个。”

    李嘉瑞浓眉拧着:“堂堂县令,不可能只身前来赴任,必然会带有下人。也许,他的下人已经被人杀了。”

    扭头看着尸体:“兄弟,相逢即是有缘,哥呢,让你入土为安。”

    黄大毛一推黄小毛,黄小毛愣愣的:“你推我做啥子。”

    黄大毛瞪了黄小毛一眼:“我咋就教不会你呢?寨主发话了,要埋了,你弄出去。”

    “要得。”黄小毛终于反应过来了,拎起尸体。

    李嘉瑞转身出了聚义厅,黄大毛颠儿颠儿的跟在身后,黄小毛拎着尸体跟在黄大毛后面。

    XXXXXXXXXX

    忠义寨北方不远处,有一个小山岗,不下上百个坟头。

    五具尸体摆放在地上,一个面黄肌瘦的妇人在尸体上一阵掏摸,很是失望:“没有。”

    徐盛头发花白,瘦得跟竹杆似的,一脸菜色,来到这具尸体前,熟练的为尸体美容,原本乱糟糟不成样子的尸体,很快就变得干净整洁,两个妇人抬起,放进挖好的坑里。

    五具尸体只摸到十四枚铜钱,再也没有收获。

    每摸完一具尸体,徐盛就给美容,他以丧葬为生,这业务水平没得说,很快就整理完一具尸体,妇人把尸体放进坑里。

    五具尸体放好,徐盛拿起一件破破烂烂的麻布短褐,面朝北方,挥舞着手里的短褐,扯起嗓子吆喝:“弟——复!妹——复!侄——复!”

    复者,魂兮归来,招魂词。

    简短的丧葬仪式完成,徐盛和妇人一起填土,把五具尸体埋葬了。

    再在每座坟前插上一根草茎,算是上香。

    李嘉瑞一行到来,徐盛他们忙迎接:“见过寨主。”

    “老徐头,不用拘礼。”李嘉瑞右手一摆。

    徐盛脸色有些难看:“寨主,只有十四枚铜钱,今日收获太少了。”

    妇人们也是一脸惋惜。

    李嘉瑞摇头:“今日收获非常丰厚,是我当寨主以来最好的一天。他给我们带来了十四两银子。”

    “这么多?”徐盛不敢相信。

    妇人们的眼睛瞪圆了。

    那个李嘉瑞一套户牒和凭由就值十两银子,还有四两散碎银子,一共十四两银子,比哪天的收获都多。

    李嘉瑞指了指那个李嘉瑞的尸体:“麻烦你给他整理下,把他埋了。”

    “要得。”徐盛立马去办。

    妇人拿起锄头,开始挖坑。

    一个丁壮满头热汗,飞奔而来,冲到李嘉瑞近前,喘着粗气:“寨主,怀安军来了!”

    “怀安军!”

    黄大毛黄小毛徐盛,以及妇人们眼里闪烁着仇恨的光芒,杀气冲天。

    李嘉瑞问道:“有多少人?”

    这个丁壮是忠义寨仅有的五大丁壮之一,叫潘振功,闻言忙道:“十五六个。”

    李嘉瑞一脸振奋:“我的谋划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