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白虎啸山河 » 第9章 天授计划

第9章 天授计划

    宗祠是供奉、祭祀祖辈先贤的重要场所,陈郡谢氏作为江左四大豪门之一,所建宗祠雄伟壮观,其外尽是雕梁画栋,其内却是清净、古色古香。

    宗祠几进,正殿主位,自上而下,供奉着谢氏历代先祖及其子孙的神位,龛台上供有香烛、果品等各类祭品,龛台子下方,摆放着一组古色蒲团。

    宗祠内,按照特定阵法方位,燃点着数层日夜长明灯,四周墙壁上,则用丹青妙笔绘有谢氏族中先贤,或指点江山、或纵横江湖、或救民于水火等事迹。

    谢安屏退众人,独自步入祠堂主殿,在父母神位前敬上清香,默默的跪在殿中蒲团上,老管家见状,示意众人离去,自己轻掩大门,候在门外。

    “爹、娘,不孝儿谢安,回来看你们了。”

    谢安望着神龛之上爹、娘的神位,思绪万千,内心压抑许久的情绪,此刻如山洪爆发,狂涌而出,撕心裂肺,泪眼婆娑。

    只恨人生太短,一别竟是永诀。

    数十年前,某个月黑深夜,在这谢氏宗祠主殿内。

    谢安与他的父亲谢裒,以及陈郡谢氏当代族长谢鲲,三人静坐主殿当中的蒲团上,正在密谋一个关乎谢氏百代兴衰的计划。

    只因族中议事大厅人多眼杂,他们特意选在外人止步的宗祠,为防泄密,特命关闭门窗,宗祠百步之内不许留人。

    族长谢鲲忧心仲仲:“如今,谢氏虽贵为四大豪门之首,但在朝堂,并无一柱擎天之人,在江湖,又不足以傲视群雄,号令武林。

    其上,三大豪门日益强大,步步紧逼,其下,众多小族环伺左右,虎视眈眈,谢氏后辈又人才凋零,恐无足够多惊才绝艳之辈,支撑谢氏。

    一旦谢氏式微,内外矛盾爆发,极有可能令谢氏土崩瓦解,走向消亡,每念及此,午夜梦回都会惊出一身冷汗,如此局势,不可不早作图谋!”

    谢裒望着谢鲲,右手捋须答道:“大哥所虑,正是我之所想,为谢氏长远计,我多日苦思,只有两策。

    其一,挑选谢氏晚辈一人,设法让他立足朝堂,成为一柱擎天的宰辅,或是手握重兵的大都督;

    其二,培养一名谢氏武痴,带领谢家宗门,在七年一届的大荒圣境试炼中取得魁首。

    如此,朝堂与江湖相辅相成,方能以势取胜,震慑宵小,再造谢氏百年基业,不过要想完成两策,必定万难。”

    谢安坐在一旁,听大伯与父亲谈论谢氏形势,也是心有所忧,饶是大伯与父亲如此聪明才智,也觉万难之事,必定是艰险万分。

    不过越是万难,越能体现其价值,为了谢氏,再艰险也是值得的。

    “事在人为,不去尝试,怎知不能实现?”

    谢鲲与谢裒闻言,相视一笑,谢鲲微微颔首:“我遍察谢氏后辈,唯此儿心思缜密,可堪大任,观其相貌品行,出将入相不足为虑。”

    谢安已从谢鲲的话中觉出,今日大伯与父亲唤自己前来,一定是有要事安排,立时一脸肃然道:“大伯,不用夸我,有何吩咐但请明示。”

    谢鲲哈哈一笑道:“实不相瞒,我与你父亲议定了一项计划,此计划,关乎谢氏兴衰荣辱,代号天授,都觉交由你去办,最为稳妥。”

    谢安好奇的问道:“何谓天授计划?”

    谢裒答道:“据传,司马氏举族南迁途中,将传国玉玺遗失在了北境,玉玺虽小,却象征着皇权正统,天下人心。

    这些年,皇族日渐衰微,被世人诟病并非正统,皇族也一直暗中遣人,试图重获玉玺,只是苦无可堪人才,和传国玉玺的线索。

    日前,谢氏安插在北境的眼线传来讯息,似乎提到一些关于传国玉玺的线索,只是讯息简短、零散且不知真假。

    但我与你大伯都认为,讯息并非空穴来风,所以商量让你深入北境,去寻回失落在外的传国玉玺。”

    谢鲲道:“如此,你可愿往?”

    谢安道:“为谢氏,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谢鲲大喜道:“好,要的就是这份气魄,男子汉大丈夫,勇敢果决,方能成就大事!

    天授计划事关重大,不可言于外人,包括你的娘亲,我会在谢氏钱庄开辟天授暗号,你在北境的讯息传至边境,交由钱庄传回陈郡。

    此外,我会在族中宣布,将你逐出谢氏,让天下尽知你已非谢氏,减少外部势力对你的关注,也好让你便宜行事。”

    谢安道:“我记下了。”

    谢裒满眼慈祥道:“孩子,愿上天眷顾,让你早日完成任务,重归谢氏。”

    谢鲲道:“此行凶险,凡事三思而行,不可太过逞强,大伯在陈郡,盼你早日归来,执掌谢氏。”

    谢安跪在蒲团上,朝着谢鲲和谢裒磕头道:“大伯、父亲,此去不论是三年五载,还是十年数十年,不获玉玺,誓不南归。

    我连夜启程,就此拜别,望大伯、父亲保重身体,待我凯旋。”

    谢裒眼角微光,欲言又止。

    第二日,谢安作为谢氏罪人,被逐谢氏的消息逐渐四散,而他早已隐藏身份,快马加鞭,一路向北,开始了自己的天授计划。

    今日重回宗祠,当初三人端坐主殿蒲团之上,谈笑风生,议定天授计划的场景历历在目。

    只是不知今日的自己,还能否有昨日的勇气,孤身一人,用数十年的光阴,去完成一个万难的计划。

    谢安就这样,一直跪到了天明。

    清晨,一缕阳光伴随着推门声,斜射入宗祠主殿内,推门进来的是谢石,见谢安仍然跪着,忙上前将他扶起。

    “四哥,你无需自责,爹娘生前以你为傲,知你孝顺,今日回来祭拜,告知他们重归谢氏,爹娘在九泉之下,定是喜笑颜开。”

    谢安跪了一夜,也想了一夜,逝者已矣,往事种种,已然释怀。

    他在谢石的搀扶下,重新站立,转身向着门外朝阳,一步步走去。

    他已明白,大伯与父亲议定的天授计划,寻回传国玉玺,只是天授计划的开始,如何巧妙的将玉玺献于皇族,换取皇族信任,换得更多的政治筹码,才是计划的最终目的。